监测量测分析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7487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3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测量测分析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监测量测分析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监测量测分析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监测量测分析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监测量测分析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监测量测分析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监测量测分析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监测量测分析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监测量测分析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监测量测分析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监测量测分析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监测量测分析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监测量测分析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监测量测分析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监测量测分析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监测量测分析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监测量测分析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监测量测分析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监测量测分析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监测量测分析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监测量测分析试题.docx

《监测量测分析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测量测分析试题.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监测量测分析试题.docx

监测量测分析试题

施工监测(量测、分析)考试思考题

一、判断题

1.同一基坑各侧壁的监测等级可以不同,各边差异很大且很复杂的基坑工程,在确定基坑工程监测等级时,应明确基坑各侧壁的监测等级。

()

2.测量误差中粗差,有时受某种干扰造成特别大,是很难避免的。

()

3.测量数据(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中所包含的最大误差,在65%的保证率的条件下最大误差为二倍均差;在95%的保证率的条件下最大误差为一倍均差。

()

4.不同的监测项目尽可能布置在相近处或同一剖面,便于多种监测数据互相印证。

()

5.当无法在地下管线上直接布置监测点时,管线上地表监测点的布置间距宜为15~25米()

6.地表垂直位移监测点布置,监测剖面长度宜大于3倍基坑开挖深度。

每条剖面线上的监测点宜由向外先疏后密布置,且不少于5个点。

()

7.进行支撑轴力监测能监测轴心受压、受拉构件的轴向力,监测点选择在应力状态简单、接近于中心受压状态,即在构件的1/2~1/3处。

()

8.水位监测的水位观察井坑外小井,坑大井;坑水位观测井,井深一般应到坑底以下3~5米。

()

9.经纬仪的型号按其精度分为DJ1、DJ2、DJ6等级别,右下角的数字越小测回角中误差越小,精度越高。

()

10.经纬仪的测回法可以消除仪器误差对测角的影响,同时可以检核观测中有无错误。

()

11.孔隙水压力计的滤头由透水石、开孔钢管组成,能够隔断土的压力,测得是孔隙水压力;土压力计(盒)测得是土压力。

()

12.应变计与应力计不同的是应变计传感器的刚度要远远大于监测对象的刚度。

()

13.孔隙水压力计安装前要卸下透水石和开口钢管,放入盛水容器中热泡,以快速排除透水石中的气泡,安装前透水石应始终浸泡在水中。

()

14.土压力盒分为单膜和双膜两类,单膜一般用于测量界面土压力,双膜一般用于测量自由土体土压力,单膜比双膜测量误差小。

()

15.测斜管在埋设过程中拉或压管子,会造成槽口扭转,通过测读互相垂直的二个方向的位移,取实测最大值作为测试结果。

()

16.测试混凝土支撑轴力时,浇注的混凝土收缩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大多数情况下影响较小,可以不考虑。

()

17.若用比结构物埋深更深的基准点测量,则基准点受地面沉降的影响比结构物小,实测沉降量偏大。

()

18.监测数据真实性的依据是原始记录的真实性。

现场记录过程中发现有错误可以当场更改(划改)或用橡皮轻轻擦掉不留痕迹。

()

19.水平位移监测视准线法适用于基坑直线边的水平位移监测;小角度法适用于监测点零乱,不在一直线上的情况。

()

20.基坑工程监测分析是对监测结果的变形量进行分析。

()

21.基准点可以设置在高层建筑上、高架道路的墩台上、年代久远的建筑物上。

()

22.钢筋计与受力主筋一般通过连杆电焊的方式连接。

在实际操作时有两种处理方法:

(1)先将连杆与受力钢筋碰焊对接,然后再旋上钢筋计;

(2)在安装钢筋计的位置上先截下一段不大于传感器长度的主筋,然后将连上连杆的钢筋计焊接在被测主筋上焊上。

()

23.测斜仪的精度就是深层水平位移测试的实际精度。

()

24.在变形监测中,作为测定工作基点和监测点依据的、需长期保存和稳定可靠的测量控制点叫做基准点。

()

25.在监测过程中,监测方对监测点实施的取值频率叫做监测频率。

()

26.水准仪按其高程测量精度分为DS05、DS1、DS2、DS3、DS10几种等级,“D”和“S”是“”和“水准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

27.经纬仪按其测角精度分为DJ1、DJ2和DJ6等级别,1、2和等分别为用该经纬仪一测回的方向中误差的秒数。

()

28.地下水位监测的精度为水位计的量测精度。

()

29.土体分层垂直位移监测,监测时应先用水准仪测出沉降管的管口高程,然后将分层沉降仪的探头缓缓放入沉降管中。

当接收仪发生蜂鸣或指针偏转最大时,就是磁环的位置。

()

30.孔隙水压力计安装前将孔隙水压力计前端的透水石和开孔钢管卸下,放入盛水容器中热泡,以快速排除透水石中的气泡,然后浸泡透水石至饱和,安装前透水石应始终浸泡在水中,严禁与空气接触。

()

31.土压力监测中使用的土压力盒有钢弦式、差动电阻式、电阻应变式等多种。

目前基坑工程中常用的是电阻应变式。

()

32.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m或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以及其他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

()

33.裂缝监测,在裂缝的首末端和最宽处各布置一对观测点;观测点的连线应垂直于裂缝。

()

34.在进行高程测量时,一般可不考虑水准面曲率(地球曲率)的影响,因此也无需改正。

()

35.在水准测量作业瞄准目标前,应进行目镜调焦,当瞄准下一目标时,仍需重新进行目镜调焦。

()

36.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均可通过计算改正进行消除。

()

37.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与粗差,其中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

()

38.测量常用的角度单位有度和弧度两种。

()

39.水准管轴指的是过水准管壁圆弧中点的切线。

()

40.用经纬度表示的坐标,称为高斯坐标。

()

41.归零差为全圆方向法中,半测回开始与结束两次对起始方向观测值之差。

()

42.水平角测量中,仪器的操作步骤是:

整平、对中、瞄准、读数。

()

43.通过圆水准器球面中点的铅垂线称为圆水准轴线。

()

44.竖盘指标差的消除,可以用盘左位置多测几次来消除。

()

45.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而产生的夹角称为i角。

()

46.三角形闭合差为三角形三角观测值之和与180°之差。

()

47.从理论上看,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相比,三角高程方法比水准测量方法产生的误差大。

()

48.中误差在很多情况下就是真误差。

()

49.水准测量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否则需加入标尺零点差改正。

()

50.三等水准采用中丝读数法,每站观测顺序为:

后-后-前-前。

()

51.二等水准最大视距应小于或等于100m,其观测方法是后—后—前—前。

()

52.水准管分划值即为水准管上两相临分划线间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

()

53.水准仪轴系关系是水准轴应垂直仪器竖轴,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仪器竖轴,水准管轴应平行望远镜视准轴。

()

54.系统误差是由人为造成的。

()

55.角度误差的大小并不依赖角度的大小而变化。

()

56.在高程测量中,三角测量的精度比水准测量的精度高。

()

二、单选题

1.围护墙侧向变形(倾斜)监测点布置()。

A.宜布置在围护墙中部,间距20m~50m,每侧边监测点至少1个;

B.点距不大于20m,关键部位加密,每边不少于3点;

C.监测点间距宜为30m~60m;

D.监测点间距宜为6m~20m。

2.坑降水效果的监测不包括()。

A.水位下降的情况B.监测各井抽水量

C.监测真空深井井管中真空度D.土层渗透性

3.()不是测量工作程序的基本原则。

A.在测量的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B.在测量的次序上,先控制后细部;

C.在测量的精度上,从高级到低级;D.在测量的复杂程度上,从简单到复杂。

4.钻孔埋设孔隙水压力计时,将探头放到设计标高后,在其周围回填()。

A.粘土B.膨润土

C.粉土D.干净砂土

5.市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

A.深基坑降水;B.过量开采地下水;

C.过多的建造高层;D.夏季地面水分蒸发。

6.监测深基坑施工对周围埋深很浅的地下管线时,基准点埋深选择下列()最合适。

A.与管线埋深基本相等;B.与基坑埋深基本相等

C.与桩基埋深基本相等;D.在地表下20cm(管线埋深1.0m)

7.深基坑监测工作可以委托()。

A.施工总包单位;B.施工分包单位;

C.第三方监测单位;D.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监测单位。

8.下列哪个规是市地方的母规()。

A.DBJ08-11-1999;B.DBJ08-61-97;

C.DG/TJ08-2001-2006;D.DGJ08-2003。

9.垂直位移监测网分三级,其中二级监测网的往返闭合差、附合差为()。

A.0.3

;B.0.45

;C.1.0

;D.3.0

10.下列关于水准i角的校正的说确的是()。

A.i角要经常检验,不要经常校正;

B.i角要不要经常检验,要经常校正;

C.一般每月校正一次;

D.若遇到变化则缩短检测间隔,二级水准i角控制在10°。

11.影响整个基坑工程监测误差的最主要监测方法是()。

A.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测量;B.地下水位和孔隙水压力;

C.支撑轴力和分层沉降;D.深层土体位移(测斜)。

12.应变(ε)单位为()。

A.m;B.GPa;C.无量纲;D.N/m2。

13.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观测点的布置不正确的是()。

A.建(构)筑物的角点、中点应布置监测点;

B.圆形、多边形的建(构)筑物宜沿纵轴线对称布置;

C.围护结构受力和变形较大处;

D.周边有重要监护对象处。

14.埋设孔隙水压力计时不宜采用()方法。

A.钻孔埋设法;B.压入埋设法;

C.击入埋设法;D.填埋法。

15.对基坑回弹的观测中误差的标准为()。

A.变形允许值的1/10;B.变形允许值的1/20;

C.±0.5mmD.±2.5mm。

16.下列不是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容()。

A.地基沉降;B.地基沉降速率;

C.基础的相对弯曲;D.建筑物的整体倾斜。

17.下列关于基准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基准点作为测定的工作基点和监测点依据的、需长期保存和稳定可靠的测量控制点。

B.基准点埋设在施工影响围之外;

C.监测其间应定期联测,检验其稳定性;

D.基准点在施工前埋设,一般观测一个月后,方可投入使用。

18.关于水位观测不正确的是()。

A.水位管埋设后每隔1天测试一次水位面,当测试数据稳定后即可进行初始值测量,取至少2d测量稳定的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B.坑水位管要注意保护,防止施工破坏;

C.在监测一段时间后,应对水位孔逐个进行抽水或灌水试验,看其恢复至原来水位的时间,判断其工作的可靠性;

D.一般水位观测,通过测量管口标高换算得到水位面的绝对标高。

19.深层侧向位移监测的测斜管埋深错误的是()。

A.地下连续墙测斜管布置深度宜与围护体入土深度相同;

B.混凝土灌注桩测斜管布置深度宜与围护体入土深度相同;

C.水泥土搅拌桩测斜管布置深度宜与所测围护结构的深度相同;

D.土体测斜管布置深度宜大于所测围护结构的深度5m~10m;

20.下面是关于分层沉降测试的描述,哪个描述是错误的()。

A.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测量时,蜂鸣声不能听清,可把仪器面板上的选择开关拨至电压档进行测量,通过观察峰值指示确定磁环埋深。

B.分层沉降仪可用来监测由开挖引起的周围深层土体的为垂直位移。

C.分层垂直位移监测孔的孔深度宜大于2.0倍基坑深度,且不应小于基坑围护结构以下10~15m。

D.分层沉降测试管的管口要做好防护墩台或井盖,盖好盖子,防止沉降管损坏和杂物掉入管。

21.

监测中经常用到公式标定系数K的单位为()。

A.kPa/Hz2B.kPa/HzC.kPaD.kN/Hz

22.水位测量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下列()不是水位测量系统。

A.水位管;B.钢尺水位计;C.管口水准测量;D.钢尺电缆。

23.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的操作程序的顺序为:

()。

A.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B.安置、瞄准、粗平、精平、读数;

C.安置、瞄准、粗平、读数、精平、读数;

D.安置、粗平、瞄准、读数、精平、读数。

24.水位量测时,地面绝对高程为3.3m,管口绝对高程为3.6m,本次实测管口到水位的距离为6.6m,那么水位绝对高程为()m。

A.+3.3m;B.-3.3m;C.+3.0m;D.-3.0m

25.基坑工程(),每天均应由专人进行巡视检查。

A.施工期间;B.使用期间;C.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D.施工前期。

26.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A.观测误差;B.环境影响、仪器不完善;C.人为;D.偶然误差。

27.确定地面点经度和纬度的两个基本平面是起始子午面和()。

A.高斯平面;B.赤道面;C.参考椭球面;D.水准面。

28.观测竖直角时,用盘左、盘右观测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误差的影响。

A.视准轴误差;B.横轴误差;C.度盘偏心误差;D.指标差

29.当水准测量各测站的距离大致相等时,其测量高差的中误差与距离的()成正比。

A.平方根;B.平方;C.立方根;D.立方。

30.测量误差来源于()。

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仪器、人为、环境影响;D.粗差

31.竖轴倾斜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随观测方向倾角的增大而()。

A.增大;B.减小;C.相等;D.等于零。

32.测量工作的原则要遵循()。

A.先整体、后碎部,从高级到低级;B.先测水平角、再测竖角;

C.先量距、再测水平角;D.先测方位角、再测高程。

33.水准仪应满足的最主要的几何关系是()。

A.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的竖轴;B.望远镜的视准轴不因调焦而变动位置;

C.水准管水准轴应于望远镜的视准轴平行;D.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仪器的竖轴。

34.在水准测量中应进行()。

A.仪器对中、精平、读数;B.初平、瞄准、精平后用中丝读数;

C.初平、瞄准、精平后用上丝读数;D.先读出下丝读数,然后再精平仪器。

35.在竖角测量中,竖盘指标差可以用()观测来消除。

A.精确对中;B.精确照准;C.盘左、盘右;D.盘左测两次。

36.在水准测量中,仪器安置在前、后距离相等的地方,可以消除()。

A.水准管轴误差;B.竖直轴误差;C.横轴误差;D.视准轴误差。

37.在一个测站上同时有三个以上方向需要观测时,则水平角的观测应采用()。

A.测回法;B.全圆测回法;C.复测法;D.分组法。

38.用经纬仪正倒镜观测不能消除()。

A.水平轴倾斜误差;B.度盘偏心差;C.竖轴倾斜误差;D.视准轴误差。

39.“J2”型系列仪器意指()。

A.表示归算到100m时,所测地形点的全部误差小于±30cm的平板仪;

B.表示1km往返测偶然中误差不超过±4mm的水准仪;

C.表示一测回方向中误差为±2″的经纬仪;

D.2mm+2ppm的测距仪。

40.归零差是()。

A.全圆方向法中,半测回开始与结束两次对起始方向观测值之差;

B.全圆方向法中,同一测回、同一方向正镜读数与倒镜读数之差;

C.方向观测法中,半测回开始与结束两次对起始方向观测值之差;

D.方向观测法中,同一测回、同一方向正镜读数与倒镜读数之差。

41.测设点的平面位置通常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和()四种方法。

A.距离交会法;B.方位交会法;C.高程交会法;D.高差交会法。

42.观测水平角与竖直角时,用盘左、盘右观测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视准轴误差、度盘偏心误差、指标差和()等误差的影响。

A.横轴误差;B.纵轴误差;C.竖轴误差;D.对中误差。

43.对于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要求其视准轴和水平面的夹角小于一定的数值。

用于三、水准的仪器不应超过()。

A.20″;B.25″;C.30″;D.35″。

44.角度测量的误差来源有仪器本身误差、仪器()误差、目标偏心误差、读数误差、照准误差,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

A.对中;B.方位;C.整平;D.方向。

45.设起始点高度为Hs,终点高度为He,则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为()。

A.fh=∑hi;B.fh=∑hi-(He-Hs);

C.fh=√∑hi;D.fh=√∑hi-(He-Hs)。

46.水准测量时,由于水准尺的分划误差、仪器下沉及尺垫下沉引起的误差,均为()。

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粗差;D.照准误差。

47.在水准测量中,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的误差,可以()来消除。

A.通过计算与平差方法;B.通过精确瞄准、读数;

C.通过变动仪器高度;D.用前后视距相等的方法。

48.观测结果不可避免地包含偶然误差,它不可能被消除,但可以选择()以削弱它。

A.观测条件;B.观测次数;C.对点方法;D.计算方法。

49.用于二等水准测量的仪器,其i角不得大于15″;用于三等水准的仪器,不得大于()。

A.20″;B.25″;C.30″;D.35″。

50.测量水平角时,如发现2C.的绝对值超出限差时,应在测回间进行()校正。

A.横轴;B.竖直轴;C.视准轴;D.光轴。

51.水准尺分划误差对读数的影响属于()。

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其他误差;D.粗差。

52.测量精度的高低是由()的大小来衡量。

A.中误差;B.闭合差;C.改正数;D.观测数。

53.我国以()高为高程起算面。

A.黄海平均海水面;B.平均海水面;

C.东海平均海水面;D.南海平均海水面。

54.四个数字分别为3.14159、2.7185、9.4865、7.4535,当凑整至三位小数后,四个数字将分别为()。

A.3.142、2.718、9.486、7.454;B.3.142、2.719、9.487、7.454;

C.3.141、2.718、9.487、7.454;D.3.141、2.719、9.487、7.453。

55.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来测定两点间高差的。

A.水平视线;B.圆水准器;C.旋转轴;D.视准轴。

56.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来测定两点间高差的;因此,必须满足的最主要几何条件是水准管的水准轴平行于望远镜的视准轴。

A.上丝;B.中丝;C.下丝;D.水平视线。

三、多选题

1.基坑工程监测等级根据()划分为四级。

A.基坑安全等级B.周边环境等级

C.地基复杂程度D.基坑开挖深度

2.下列()是基坑检测必测项目?

A.地面测点的水平、垂直位移监测;

B.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

C.地下水和降水效果的监测;

D.基坑坑壁或周围土体深部的水平位移是重要的监测项目;

3.进行支撑轴力监测,钢筋混凝土固结过程时会产生缩收缩使得()。

A.钢筋受压;B.混凝土受拉;

C.钢筋受拉;D.混凝土受压。

4.水准测量时,一般来说,i角要经常检测,了解它是否稳定,但不要经常校准,监测期间宜每月对i角进行检验。

水准仪i角不应大于()。

A.一级10″B.二级15″

C.三级20″D.四级30″

5.钢弦式传感器的振动频率f除与钢弦应力有关外还与()因素有关?

A.电缆连接长度B.传感器钢弦长度

C.材料性质D.标定系数

6.钢弦式传感器的标定系数与()因素有关?

A.传感器钢弦长度B.频率C.材料性质D.应力

7.水位测量系统由()组成。

A.水位管B.钢尺水位计

C.管口水准测量D.探头

8.经纬仪测量垂直角,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可以消除()。

A.度盘偏心差B.视准轴误差

C.横轴误差D.纵轴误差E.抵消竖盘指标差

9.经纬仪的纵轴误差可以通过()措施消除。

A.仔细进行平盘水准管的检查和校正;

B.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

C.严格整平;

D.调整偏心距。

10.经纬仪的轴线应满足下列条件()。

A.平盘水准管轴应垂直于纵轴(L⊥V);

B.园水准管轴应平行于横轴(L’∥H);

C.视准轴应垂直于纵轴(C⊥V);

D.横轴应垂直于纵轴(H⊥V)。

11.通过土压力盒可以测得垂直向的土压力和水平向的土压力,一般是()。

A.测垂直向的土压力测得数据一般偏小;

B.测垂直向的土压力测得数据一般偏大;

C.测水平向的土压力盒埋设困难;

D.测试数据为水土压力。

12.每天的监测日记均要详细记录()。

A.每天天气;B.施工进度;C.施工工况;D.测试数据分析情况。

13.编制监测方案的主要依据()。

A.最主要依据是委托方的委托要求;

B.设计对基坑监测的要求;

C.有关规、规程和有关部门的规定;

D.基坑安全评估报告、围护设计方案、勘察报告、基坑周围地下管线图、地形图及周边建筑物状况的资料。

14.关于水准面的叙述是正确的()。

A.水准面是唯一的;B.水准面是唯一的;

C.水准面不是唯一的;D.水准面不是唯一的。

15.建筑物倾斜监测采用()等方法。

A.垂准法;B.经纬仪投点法;

C.水准测量;D.倾斜仪测记法。

16.测定土压力的传感器在埋设之前宜对土压力计装置进行()项目的检验与标定。

A.密封性检验;B.标定传感器系数;

C.耐久性检验;D.温度标定。

17.采用极坐标法监测任意方向水平位移时,边长可以采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其边长不超过一尺段,并应进行()等项改正。

A.尺长;B.拉力;C.高差;D.温度。

18.关于孔隙水压力计钻孔埋设方确的是()。

A.一孔埋设多个孔隙水压力计,间距大于1m;

B.一孔埋设多个孔隙水压力计,各个孔隙水压力计之间封孔难度大;

C.一孔埋设一个孔隙水压力计,质量容易保证;

D.封孔不严能测到孔隙水压力。

19.分层沉降测量时,由上向下测量为进程测读,从下向上测量为回程测读数,下面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先用水准仪测出沉降管的管口高程;

B.取进程测读计算磁环的高程;

C.取回程测读数计算磁环的高程;

D.取进程测读数和回程测读数的平均值计算磁环的高程。

20.分层沉降测量系统由()构成。

A.埋入地下的材料部分;B.分层沉降仪;

C.管口水准测量;D.测头。

21.经纬仪的安置为()。

A.对中;B.整平;C.目镜调焦;D.物镜调焦。

22.地下连续墙的测斜管埋设后,圈梁施工时,监测单位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A.必须与施工单位协调好,派专人看护好测斜管,以防被破坏;

B.根据圈梁高度重新调整测斜管管口位置,一般需接长测斜管,要对齐外槽与槽;

C.检验测斜管是否有滑槽和堵管现象,管长是否满足要求;

D.如有堵管现象要做好记录,待圈梁混凝土浇好后及时进行疏通。

23.水准测量时,误差来源于()。

A.人的因素;B.仪器的因素;

C.外界因素;D.水准尺倾斜。

24.现场进行基坑监测需要记录哪些容()。

A.测试时间、日期、天气;B.基坑开挖的工况;

C.周边环境变化情况(坑边加卸载、房屋开裂、路面裂缝等);D.测试的仪器设备。

25.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包括以下哪些容()。

A.支护结构、施工工况;B.周边环境、监测设施;

C.根据设计要求或当地经验确定的其他巡视检查容;D.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

26.支护体系监测点的布设应充分考虑()等因素。

A.支护结构的特点;B.施工方案;

C.周边环境;D.应能反映各类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变化趋势。

27.监测频率()。

A.围护结构施工期间、基坑开挖期间一般每天观测一次;

B.当达到报警值或观测值变化速率加快时,应加密观测;

C.当出现危险事故征兆时,应加密观测;

D.当基坑底板浇好30后,停止监测。

28.管线报警值以()指标控制,其限值根据管线单位的要求确定。

A.总变化量;B.变化速率;

C.单位长度差异变形量;D.变化速度。

29.周边建筑物报警值可参考管理部门的有关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