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解除入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解析版附后二三单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83954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疫情解除入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解析版附后二三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疫情解除入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解析版附后二三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疫情解除入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解析版附后二三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疫情解除入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解析版附后二三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疫情解除入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解析版附后二三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疫情解除入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解析版附后二三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疫情解除入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解析版附后二三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疫情解除入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解析版附后二三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疫情解除入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解析版附后二三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疫情解除入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解析版附后二三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疫情解除入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解析版附后二三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疫情解除入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解析版附后二三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疫情解除入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解析版附后二三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疫情解除入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解析版附后二三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疫情解除入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解析版附后二三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疫情解除入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解析版附后二三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疫情解除入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解析版附后二三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疫情解除入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解析版附后二三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疫情解除入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解析版附后二三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疫情解除入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解析版附后二三单元.docx

《疫情解除入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解析版附后二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疫情解除入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解析版附后二三单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疫情解除入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解析版附后二三单元.docx

疫情解除入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解析版附后二三单元

疫情解除入学

八下语文测试题

(时间:

120分钟满分: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阡陌.(bǎi)

窈窕.(ti

áo)

怡.然自乐(yí)

俶.尔远逝(chù)

B.

潮汐.(xī)

蒹葭.(ji

ā)

白露未晞.(xī)

悄.怆幽邃(qiǎo)

C.

清冽.(niè)

遗骸.(h

ái)

豁.然开朗(huò)

往来翕.忽(xī)

D.

俨.然(yán)

垂髫.(ti

áo)

佁.然不动(yǐ)

辗.转反侧(zǎn)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隐姓.埋.名..。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B、今年的天气周.而.复.始.:

昨天还骄阳似火,热浪扑人;今天就大雨倾盆,寒意逼人。

C、十四五岁的少年,恰如试飞的雏鹰,当有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

D、这种工具能在术后帮助医生将组织自动缝合在一起,并能做到天.衣.无.缝.。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有学者提议,应倡导全民重温中华经典,对弘扬民族文化更具积极意义。

B、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已经达到20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这个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康复的治疗费用。

C、天津市“五大道首届文化创意节”日前开幕,主办方推出的新颖、独特的系列活动,受到市民和四方游客的热捧。

D、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同样不容忽视。

二、科普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恐龙无处不有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

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

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

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4、“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漂移”和“迁移”能否互换?

下列句子分析不合理的是()。

A、.不能互换。

B、.漂移是指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大陆漂浮在水面上移动。

C、.迁移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适合于动物。

D、.如果互换,就不能准确表达其意,就体现不出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5、这篇文章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A、学科之间是互通的。

B、.地质学家也要懂生物学。

C、.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D、.我们要学会发散思维。

6、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

(如果看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括号里边内容的作用()。

A、补充说明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显而易见的证据,更令人信服。

B、是一种假设。

C、.说明作者善于想象。

D、.多此一举,没有必要。

三、古文综合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7、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悉.如外人(全,都)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B、隶.而从者(跟随)俶.尔远逝(快速)

C、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与苏、黄不属.(类似)

D、君子好逑.(配偶)蒹葭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宫室

B、以.其境过清能以.径寸之木

C、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乃记之.而去

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其岸/势犬牙差互

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10、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语表意十分丰富,同一对象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如“垂髫”也指“童

夫妻”又称“伉俪”,“汗青”也指“史册”等。

B、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尚书》。

C、“金榜”是科举时代殿试录取的榜,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考中者为“进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

D、二十四节气中,“清明”过后是“谷雨”。

四、11、默写。

(5分)

(1)《式微》中描写中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的句子是:

“?

”“?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

(3)《关雎》中,从听觉的角度表现河岸鸟鸣的美好场景的句子

是:

,。

(4)气蒸云梦泽,。

(5)《核舟记》中刻画苏东坡外貌特征的句子是:

五、阅读理解(37分)

(一)(5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2、这首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分)

1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

达效果。

(3分)

(二)(10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

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蒙络.摇缀()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斗折蛇.行()

(4)悄怆幽邃.()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6.文中高度概括潭中氛围的是哪八个字?

(2分)

(三)(12分)【甲】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选自《道德经》)

17、解释加点的字词。

(4分)

(1)豁.然.开朗()

(2)阡陌交.通.()

(3)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4)虽有甲兵.()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9、甲、乙两文的作者从相似的角度分别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展开了想象,

请根据甲、乙两文完成下表。

(4分)

设酒杀

鸡作食

屋舍俨然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美其服

(三)(10分)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2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3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0、第①段中加点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3分)

21、第③段中加点词“许多”能不能删去?

(3分)

22、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4分)23、综合性学习。

(8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生活,某中学将开展以“传统文化,你我共享”为主题的学习活动。

请你也来参与。

(1)【魅力汉字】草隶篆行,异彩纷呈,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

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并总结出汉字从早期甲骨文到简体楷书的演变规律。

(2分)

演变规律:

(2)【传统文化】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

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

(填写序号)(3分)

①松间鸣好鸟②鸟鸣山更幽③泉和万籁声④风定花犹落⑤窗外见南山

A.上联:

,下联:

B.上联:

,下联:

(3)【众说纷纭】最近,某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

一晚,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小明。

小明刚要反驳,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训规,低头不语了。

对于小明的表现,作为他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3分)

三、写作(40分)

24、2020年春节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

当许许多多的人为了隔阻疫情留在家中,然而有这样一群人,面对疫情,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选择逆行,迎难而上,为他们的职业精神增添了新的注脚。

84岁钟南山去武汉的照片刷爆了朋友圈,钟南山教授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给出建议:

“我总的看法,就是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

”但84岁的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

84岁高龄,还要挂帅出征,确实让人敬佩。

生活中其实有许多逆行者,请以“最美逆行者”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

文章。

疫情解除入学

 

、积累与运用(30分)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D)(3分)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隐姓.埋.名..。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B、今年的天气周.而.复.始.:

昨天还骄阳似火,热浪扑人;今天就大雨倾盆,寒意逼人。

C、十四五岁的少年,恰如试飞的雏鹰,当有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

D、这种工具能在术后帮助医生将组织自动缝合在一起,并能做到天.衣.无.缝.。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有学者提议,应倡导全民重温中华经典,对弘扬民族文化更具积极意义。

B、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已经达到20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这个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康复的治疗费用。

C、天津市“五大道首届文化创意节”日前开幕,主办方推出的新颖、独特的系列活动,受到市民和四方游客的热捧。

D、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同样不容忽视。

【解析】选C。

A.成分残缺,“重温中华经典”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可在其后面加上“作品”;B.成分赘余,可把“用于”改为“作为”,或删掉“费用”;D.不合逻辑,“不健康的⋯⋯不容忽视”双重否定不当,可把“不健康”改为“健康”。

科普文阅读

恐龙无处不有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

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

所有

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

(如果看

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

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4、“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漂移”和“迁移”能否互换?

下列句子分析不合理的是(C)。

A、.不能互换。

B、漂移是指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大陆漂浮在水面上移动,迁移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适合于动物

C、漂移与迁移意思相近,都有移动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

D、如果互换,就不能准确表达其意,就体现不出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5、(3分)这篇文章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C)。

A、学科之间是互通的。

B、地质学家也要懂生物学。

C、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D、我们要学会发散思维。

6、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括号里边内容的作用(A)。

A、补充说明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显而易见的证据,更令人信服。

B、是一种假设。

C、说明作者善于想象。

D、多此一举,没有必要。

三单元古文综合选择题

7、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3分)

A、悉.如外人(全,都)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B、隶.而从者(跟随)俶.尔远逝(快速)

C、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与苏、黄不属.(类似)

D、君子好逑.(配偶)蒹葭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解析】B项“”应解释为“忽然”。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3分)

A、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宫室

B、以.其境过清能以.径寸之木

C、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乃记之.而去

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其岸/势犬牙差互

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10、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汉语表意十分丰富,同一对象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如“垂髫”也指“童年”,“夫妻”又称“伉俪”,“汗青”也指“史册”等。

B、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尚书》。

C、“金榜”是科举时代殿试录取的榜,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考中者为“进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

D、二十四节气中,“清明”过后是“谷雨”。

【解析】B项“四书”中不含《尚书》,包含《孟子》。

11、默写。

(5分)

(1)《式微》中描写中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的句子是:

“胡为乎中露?

”“胡为乎泥中?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海内存自己,天涯若比邻。

(3)《关雎》中,从听觉的角度表现河岸鸟鸣的美好场景的句子是:

关关

雎鸠,在河之洲。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5)《核舟记》中刻画苏东坡外貌特征的句子是: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二、阅读理解(37分)

(一)(5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2、这首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分)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1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3分)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10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

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蒙络.摇缀(缠绕)

(2)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3)斗折蛇.行(像蛇一样)

(4)悄怆幽邃.(深)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够长久地停留。

16.文中高度概括潭中氛围的是哪八个字?

(2分)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未考△.文中两次写“乐”,这和文章哀伤凄凉的感情基调矛盾吗?

为什么?

(3分)

文中两次写“乐”与全文的感情基调不矛盾。

作者当时被贬永州,他寄情山水,当他听到清脆的水声,看到鱼儿的游态时,感到了自然间的乐趣,心情也暂时欢快起来,从而成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压抑心情的反衬,更有力地揭示了痛苦的深度。

(二)(12分)【甲】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选自《道德经》)

17.解释加点的字词。

(4分)

(1)豁.然.开朗(开阔的样子)

(2)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3)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迁徙)

(4)虽有甲兵.(兵器)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村民)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异,问(渔人)从哪里来。

(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相邻国家互相看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互可以听得见,(但)人们直到老死也不相互往来。

19.甲、乙两文的作者从相似的角度分别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展开了想象,请根据甲、乙两文完成下表。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