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85033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ElectronicsTechnologyBasics

总学时:

56+22     学分:

3.5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

学科基础类必修课

2、开课学期:

第三学期

3、适应专业:

(数计学院)软件工程

4、课程选修条件: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

5、课程教学目的:

电子技术基础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以电路分析如线性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模拟电路如晶体管、场效应管等电子器件为基础,数字电路如单元电路、集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为主导,研究各种不同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参数分析及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深刻认识单元电路、集成电路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掌握电子线路及电子器件的测试方法,熟练掌握阅读和分析电路图的方法,具备查阅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手册的能力,学会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掌握电路的设计、安装及调试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和建议

  电子技术基础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电路设计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拓宽学生阅读、分析电路图的能力;应采用EDA仿真软件,增强学生对电路动态过程的理解;应开设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增强学生电路设计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内容纲目及标准

(一)理论部分

学时数:

56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4学时)

[教学目的]:

掌握电路的作用和组成,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定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电路的作用和组成,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定律。

1.1电路和电路模型

1.1.1电路

1.1.2电路模型

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2.1电流

1.2.2电压

1.2.3功率

1.3电路元件

1.3.1电阻元件

1.3.2电感元件

1.3.3电容元件

1.3.4独立电源

1.3.5受控电源

1.4电路定律

1.4.1欧姆定律

1.4.2基尔霍夫定律

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4学时)

[教学目的]:

1、掌握电路的联接方式和工作状态。

      2、熟练掌握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电路的联接方式和工作状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1电阻网络的等效变换

2.2电源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3支路电流法

2.4节点电压法

2.5叠加定理

2.6等效电源定理

第3章正弦交流电路(6学时)

[教学目的]:

1、掌握正弦交流电基本物理量和相量表示法。

      2、熟练掌握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

      3、熟练掌握RLC串联交流电路的组成和相量运算。

      4、掌握电路中的谐振现象。

      5、重点掌握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正弦交流电基本物理量和相量表示法,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RLC串联交流电路的组成和相量运算,电路中的谐振现象,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和方法。

3.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3.1.1正弦交流电

3.1.2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

3.1.3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2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

3.2.1电阻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

3.2.2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

3.2.3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

3.3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

3.3.1正弦交流电路的阻抗

3.3.2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3.3.3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3.4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3.4.1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3.4.2功率因数的提高

3.5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

3.5.1串联谐振

3.5.2并联谐振

第4章一阶线性电路的暂态分析(4学时)

[教学目的]:

1、掌握一阶电路的三种状态响应。

      2、了解二阶电路的三种暂态响应过程及其状态轨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完全响应、三要素法、阶跃函数和阶跃响应。

4.1换路定律及初始值的确定

4.1.1换路定律

4.1.2动态电路初始值的确定

4.2一阶线性动态电路的分析

4.2.1动态电路的响应

4.2.2一阶动态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4.2.3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

第6章常用半导体器件(6学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本征、杂质半导体的导电特性及PN结中载流子的运动

2、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及其主要参数,理解稳压管的原理及应用,了解PN结的电容效应

3、掌握晶体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及放大系数,掌握晶体管的共射特性曲线,了解温度对晶体管参数的影响

4、掌握结型、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相应的特性曲线,了解其与晶体管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稳压管的原理。

2、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如何判断三极管的管型、管脚和管材。

3、场效应管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特性曲线。

6.1半导体二极管

6.1.1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6.1.2半导体二极管

6.1.3稳压二极管

6.2晶体三极管

6.2.1晶体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6.2.2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6.2.3晶体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6.3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

6.3.1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

6.3.2耗尽型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

6.3.3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及使用注意事项

6.4光电器件

6.4.1发光二极管

6.4.2光电二极管

6.4.3光电三极管

6.4.4光电耦合器件

第7章分立元件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6学时)

[教学目的]:

1、熟练掌握放大电路的组成,用微变等效电路法来分析放大电路,正确理解图解法。

2、掌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3、掌握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计算方法。

4、掌握多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压放大倍数计算。

5、掌握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6、了解差动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放大电路的组成,用微变等效电路法来分析放大电路,图解法;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计算方法;多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压放大倍数计算;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差动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7.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7.1.1电路组成及电压放大原理

7.1.2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7.1.3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7.1.4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7.1.5多级放大电路

7.2射极输出器

7.2.1静态分析

7.2.2动态分析

7.3差分放大电路

7.3.1静态分析

7.3.2动态分析

7.4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7.4.1对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

7.4.2OC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7.4.3OT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器

*7.5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

7.5.1共源极放大电路静态分析

7.5.2共源极放大电路动态分析

第8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6学时)

[教学目的]

1、掌握集成运放的特点、理想性能指标及使用注意事项

2、理解集成运放电路中的偏置电路-电流源电路的作用、分类、计算

3、掌握集成运放F007的引脚图、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集成运放电路的理想性能指标、F007的应用

2、电流源电路的作用

8.1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

8.1.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结构与符号

8.1.2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8.1.3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

8.1.4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理想化模型

8.2反馈在集成运算放大器中的应用

8.2.1反馈的基本概念

8.2.2反馈的判断

*8.2.34种反馈组态

8.2.4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

8.3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8.3.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8.3.2对数频率特性

8.3.3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8.4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8.4.1比例运算电路

8.4.2加法运算电路

8.4.3减法运算电路

8.4.4积分运算电路

8.4.5微分运算电路

8.4.6测量放大电路

8.5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

8.5.1比较器

8.5.2方波发生器

第9章直流稳压电源(6学时)

[教学目的]

1、了解直流电源的组成,理解半波、全波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参数

2、理解滤波电路的原理,学会定量分析其性能,理解倍压整流电路原理

3、掌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指标限流电阻的计算,了解稳压电路中的保护措施

4、掌握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

5、掌握集成稳压器W7800、W7900、W117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

2、串联型稳压电路

3、三端稳压器的应用

9.1单相整流电路

9.1.1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9.1.2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9.2滤波电路

9.2.1电容滤波电路

9.2.2电感滤波电路

9.2.3复式滤波电路

9.3直流稳压电源

9.3.1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

9.3.2串联型稳压电路

9.3.3三端集成稳压电路

第10章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8学时)

[教学目的]:

1、掌握晶体管的开关特性。

2、掌握基本逻辑门电路(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的表达方式和原理。

3、掌握组合逻辑的分析与综合设计。

4、了解加法器、译码电路、显示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基本逻辑门电路(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的表达方式和原理;组合逻辑的分析与综合设计;加法器、译码电路、显示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0.1逻辑代数基础

10.1.1逻辑代数的特点和基本运算

10.1.2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规则

10.1.3常用逻辑门电路

10.1.4最小项和最小项表达式

10.1.5逻辑函数的化简

*10.2集成逻辑门电路

10.2.1TTL门电路

10.2.2三态输出门(TS门)

*10.3MOS逻辑门

10.3.1CMOS反相器的工作原理

10.3.2其他类型的CMOS门电路

10.4组合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10.4.1组合电路的分析

10.4.2组合电路的设计

10.4.3加法器

10.4.4组合电路设计中的几个实际问题

10.5常用的组合电路

10.5.1译码器

10.5.2编码器

第11章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6学时)

[教学目的]:

1、掌握常用的双稳态触发器(R-S触发器,J-K触发器和D触发器)的构成,逻辑功能和真值表。

      2、掌握寄存器(数码寄存器、移位寄存器、集成寄存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计数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常用的双稳态触发器(R-S触发器,J-K触发器和D触发器)的构成,逻辑功能和真值表,寄存器(数码寄存器、移位寄存器、集成寄存器)的工作原理,计数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11.1触发器

11.1.1基本RS触发器

11.1.2门控触发器

11.1.3主从触发器

11.2同步时序电路分析

11.2.1同步时序电路分析步骤

11.2.2同步时序电路分析举例

11.3寄存器与移位寄存器

11.3.1寄存器

11.3.2移位寄存器

11.4计数器

11.4.1同步计数器

11.4.2异步计数器

11.4.3使用集成计数器构成N进制计数器

(二)实验部分

学时数:

22

实验1、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验证型、必做)

实验2、戴维宁定律的验证(验证型、必做)

实验3、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验证型、必做)

实验4、一阶电路实验(验证型、必做)

实验5、比例求和运算电路实验(设计型、必做)

实验6、两级放大电路(设计型、必做)

实验7、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设计型、必做)

实验8、集成直流稳压电源设计(设计型、必做)

(详见《实验教学大纲》)

四、课程学时分配

序号

章节标题

学时

讲授

讨论

实验

习题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4

4

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4

4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

4

4

第四章

一阶线性电路的暂态分析

4

3

 1

第五章

(不学)

第六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5

5

第七章

分立元件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

5

4

 1

第八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4

3

1

第九章

       (不学)

第十章

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15

15

第十一章

双稳态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11

10

1

实验1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2

实验2

常用仪器的使用

3

实验3

用万用表测试二极管、三极管

2

实验4

比例求和运算电路实验

3

实验5

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

3

实验6

组合逻辑电路

3

实验7

触发器

(一)R-S,D,J-K

3

实验8

集成计数器

3

合计

56

52

22

4

五、分专业、层次的不同要求的有关说明:

六、课程作业与考核评价:

一、课程作业

  课程作业以理论分析、计算、设计为主,作业次数应十次以上,作业类型主要是分析题、问答题、计算题以及少量的设计题。

二、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课程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题类型:

(1)填空题

(2)选择题(3)判断题(4)简答题(5)分析题(6)计算题

课程成绩评分办法:

本课程考试评分采用百分制评分法,阅卷采用密封改卷方式,统一评分标准,卷面成绩仅表示期末考试成绩,占整门课程总评分的50%,理论平时成绩占20%(包括作业成绩、考勤、课堂表现等),实验成绩占30%,按此比例计算学生该门课程的学期成绩。

七、教材及重要参考书:

教材:

陈佳新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3

参考书: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杨素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邱光源、罗先觉编著《电路》(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6

课外阅读资料:

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6

毕满清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

李东生Protel99SE电路设计技术入门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3

课程教学标准批准:

制定:

制订时间: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