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86973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docx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docx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好范文网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第一篇: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第二篇: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心得第三篇:

中小学读书笔记格式范例第四篇:

《音乐理论》读书笔记第五篇:

音乐读书笔记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第一篇: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笔记鲍七小学

戴晓和

这个很荣幸的参加了领雁工程中小学教师培训,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有很多深刻的体会。

而我今天要写的读后感,就是在培训上推荐的一本书

《中小学音乐教育》,它是一本综合性的音乐期刊,它包括音乐理论、音乐作品、音乐教育、学术交流等等丰富的内容。

其中的文章不仅开阔了我的专业知识层面,提高了我的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对我的教学思想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使我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谈谈读后的感想。

一、以兴趣激发参与

我从事的是音乐教学

二、以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调动参与

目前,大部分老师已经注意到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性,但有些时候还难免存在着机械式填鸭的做法,公式化的教学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感受不到参与和思考的乐趣,自然会影响教学效果。

在音乐课堂上,视唱练习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也是我一直头疼的问题,毕竟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没有任何基础的乐理知识,所以对于这块的教学,我想应该要重点抓。

之前看过很多优秀教师的教学,他们习惯的做法是先进行辅助的节奏练习,告知学生们歌曲中的重难点,这样做的优点是能让学生尽快地掌握歌曲,但缺点是学生预先知道教学重点,很难活跃起来,甚至没有兴趣。

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想办法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发现、解决能力的问题,效果会更好。

三、以评价肯定参与

音乐课堂上对学生恰当的评价是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对素质好的学生,因为它们的成功率比较高、自信心比较强,评价他们的学习可以严格一点,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加勤奋,对于素质较弱的学要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了他们的参与意识。

所以,我觉得结合以上三点来力求创把自己的教学提上一个台阶,而且要有创新,并且创新型的教师就应该主动反思、勤于反思

第二篇: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心得《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心得

 

小街中学李发福

 

这个暑假我读了《中小学音乐教育》,这是一本综合性的音乐期刊,它包括音乐理论、音乐作品、音乐教育、学术交流等等丰富的内容;同时信息量大,交流面广,教师不用走遍千山万水便可知各地区的教育教学动态,帮助教师作好教学交流,可以看到全国各省市地区的音乐教育成果,为音乐教师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其中的文章不仅开阔了我的专业知识层面,也让我的教学思想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使我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谈谈读后的感想。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

兴趣是参与的“向导”,参与是吹遍兴趣之花的春风。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孪生的姐妹,其实质就是要确立好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一、

以兴趣激发参与我从事的是音乐教学,我认为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其他学科,不需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某些知识点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

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思想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

如何提高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观点和我所从事的小学音乐教学学科,设计了以下三个观点来阐述:

 

1、营造音乐氛围,激发学生想象。

音乐是抽象的,每个人听同一首作品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教师讲述得太多或对意境描绘得太具体,既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思维,又阻碍了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所以老师大可不必多费口舌,而要把更多的想象空间留给学生,让其发挥主观积极性和

 

参与教学的主动性,这样学生才会获得审美的愉悦体验。

但是老师如果不加引导,一味让学生体会,学生也很有可能会摸不着头脑,这就需要老师的牵引,使学生联系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正确领会音乐内容,如在欣赏乐曲《梦幻曲》时,让学生随着音乐展开联想,教师轻声启发:

“夜,静悄悄的,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一位美丽的仙女出现在我的面前,她拉着我的手和我一起飞向遥远的夜空?

?

”同学们在乐曲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个个身临其境,优美的旋律把孩子们带到轻柔飘渺的梦境中去了。

 

在学生开展的一些活动中,也积极引导学生恰当运用音乐,学生诗歌朗诵中配上音乐,会更能激起人们的情感;美术绘画过程中尝试去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等等,让音乐无时无刻在学生身边回响。

音乐知识生动趣味化。

音乐教学用生动的形式将知识内容装扮起来,创造了一种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教学气氛和情境。

学生就情不自禁地投入到美的世界里。

他们的表现欲望就会被激发出来。

 

2、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恰当选择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创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引导学生在情境交融之中感受音乐。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上音乐课时,我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音画结合”的形式,有机地把音乐与图画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新鲜感,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在教学《快乐的节日》这首歌时,我首先利用幻灯幕显示出:

“节日的晚上,大家围坐在红彤彤的火堆旁,一起跳舞唱歌的欢乐场面。

”与此同时,播放活泼欢快的歌曲

——《快乐的节日》萦绕整个教室,学生感受到节日那(来源说明好范

文网:

WWw.HAoWORd.cOM)种欢快的气氛,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该掌握的知识,收到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现

代化多媒体技术,既激发了学习兴趣,也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音乐游戏、舞蹈,激发学习的兴趣。

音乐课的形式是以动为主,以情引动,以动助学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儿童爱玩、爱动这一天性,运用音乐游戏、舞蹈、律动等,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和场面,将具有动感的音乐与儿童好动的性格特点相结合,让学生在唱唱、跳跳、玩玩、动动中去感受、理解、表现音乐。

如在歌曲《小麻雀》这首歌曲教学中,由于面对的学生都是低年级的,年龄较小,我运用设置情景,曲后表演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学习歌曲,感受音乐,发挥其主体作用。

具体做法是:

设置情景,让小朋友带上头饰,自由发挥想象力,表演小麻雀、小花猫的走路动作,在表演中让学生自己体会小麻雀、小花猫有礼貌的一面。

表演结束后再问:

“我们该学习小麻雀、小花猫的什么品质?

”学生很快就能悟出对人要有礼貌的道理。

 

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

在教学中适当加入了游戏、歌表演、乐器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益于学生淋漓尽致地发挥其主动性。

 

二、培养兴趣,以引导调动参与

 

目前,大部分老师已经注意到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性,但有些时候还难免存在着机械式填鸭的做法,公式化的教学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感受不到参与和思考的乐趣,自然会影响教学效果。

在音乐课堂上,视唱练习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也是我一直头疼的问题,毕竟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没有任何基础的乐理知识,所以对于这块的教学,我想应该要重点抓。

如之前看过很多优秀教师的教学,他们习惯的做法是介绍歌谱的旋律特点,该注意的某些音乐符号,歌曲中重难点拎出来做预备视唱练习,反

复练习直到“学会”。

这样做的优点是学生对于歌谱的认识和音乐理论知识由陌生和困难逐步了解会,弊端是学生由于预先知道了教学中的重点,课堂气氛很不活跃,甚至没有兴趣,而这本《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是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想我可以试着去改变策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三、及时评价,肯定参与音乐课堂上对学生恰当的评价是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对素质好的学生,因为它们的成功率比较高、自信心比较强,评价他们的学习可以严格一点,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加勤奋,对于素质较弱的学生要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如个别五音不全的学生,他歌唱得不好,但吹口琴、吹竖笛、敲打击乐比较好,教师应及时的评价“很不错,以后还要多练。

”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了他们的参与意识。

教师的鼓励性评价应注意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参与态度的评价,教学中教师应用心观察学生参与的情况,及时进行评价。

表扬态度认真的学生和小组并奖励──小红花,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以此激励每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个别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教师应有意识的在以后的活动中给予适当的帮助,从而达到全体学生提高参与水平的目的。

二是参与效果的评价,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教学,对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取得的成绩,教师应给以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鼓励,但对参与效果的评价要因人而异,让所有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一次在玩音乐游戏“寻宝”时,我们刚讲解完游戏的玩法及规则,他就高高地举起了小手。

我们像发现宝贝似的请他上台“寻宝”。

游戏开始了我们手里捏着一把汗,睁大眼睛看着他,没想到他是那样自如、敏捷,随着学生拍击节奏强弱的变化调整方向,节奏声强,他大步向着目标前进,节奏声弱,他立刻调整方向?

?

最后成功地找到了“宝物”,他甜美地笑了,我们激动地迎上去,握住他的小手赞许地说:

“你真了不起,真是个

出色的寻宝家!

”教室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从此以后,这名学生变了,上课专心了,发言积极了,音乐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上次参与的快乐,正是下次参与的动力,如此循序渐进,会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心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中小学音乐教育》期刊以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表答出来,很好地帮助了我们音乐教师教学思想,提升了教学理念,并积极探索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注意教学理念和研究成果运用在实际教学,指导教学工作。

读了这本期刊,让我感触很深,留给我思考的也很多。

所以,我觉得结合以上三点来力求创把自己的教学提上一个台阶,而且要有创新,并且创新型的教师就应该主动反思、勤于反思,并在反思中看到自己的长处,修改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

第三篇:

中小学读书笔记格式范例一、小学生读书笔记格式

xx月xx日

今天阅读:

《____________》

作者:

_________

我新学的生字: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我喜欢的词语: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用喜欢的词语写几个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读懂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长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学生读书笔记格式

xx中学

初/高

)班

姓名:

______

学号:

_________

读书时间:

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

书名:

《__》

文章题目(书的章节或页数)___

作者:

___

1.好词积累:

(注音、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品内容概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佳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

(用不同颜色的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精彩语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

(用不同颜色的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后感

(500字)题目: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

《音乐理论》读书笔记最近看了一本关于音乐理论的书,看看蛮有意思的。

很多概念是民乐的乐理中没有系统研究或记录的。

很多人有这样一种错觉,就是绝对音高辨别能力比相对音高鉴别能力要更重要。

事实上,比较音绝对高鉴别能力与相对音高鉴别能力就和比较苹果和橙子一样,是没什么意义的。

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的辨别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但是却互补的技术,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达到的。

davidlucasburge说过,绝对音高鉴别就和用眼睛分辨颜色一样,当听到一个音的时候,具有音高鉴别能力的人不需要调音器就可以告诉你这个音是什么。

甚至有的人可以说出这个音是以什么频率的a作为标准音的(442,443,444

)。

经过观察,我发现,具有音高鉴别能力的人以学西洋乐器的为主,尤其是学钢琴的。

而相对音高的鉴别,就是可以通过耳朵,听出音程关系,也就是说,具有相对音高鉴别能力的人不一定可以听出一个和弦里的每个音高,但是可以分辨出和弦的类型,比如说

大三和弦

一类。

通常我们在调音的时候,调地一根弦主要是跟标准音对,第二根弦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听和第一根弦的音程关系来做调整,这就是相对音高鉴别的一个很常见的应用。

那么,两样技术怎么合作呢?

简单来说,相对音高鉴别可以告诉你和弦的性质,而决对音高鉴别可以告诉你和弦具体的位置是什么。

也许,有的人会有疑问,

如果一个人掌握了绝对音高鉴别,不是可以很轻松地找出听到的音程关系吗?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有的人可以听出不同的音高,却分辨不出和弦的种类,和弦的类型与其说是一种乐理概念,更多是一种感觉。

就好比我们学语言,笔画构成了一个个我们熟悉的字,就好像音符构成了我们熟悉的音程,可是字只有放在句子里才会有准确的含义,就好像和弦,只有在乐句里才有含义。

有的人认为绝对音高辨别比相对音高辨别更为重要和直接,事实上不然,音乐不是由单个的音符组成的,相对音高辨别能力可以让你在听到音乐的第一瞬间,分辨出音乐的旋律性。

以《无穷动》为例,能够辨别决对音高的人听《无穷动》会听到很多升升降降的音,而只能够辨别相对音高的人,可能会发现中间有些部分其实是一个转调。

相信很多人也有这样一中经历,听一首歌,很好听,很喜欢,然后自己拉着玩,这是因为我们的相对音高辨别关系帮我们确定了旋律,但是当我们找到乐谱一看,似乎我们并没有找对调,这就是没有决对音高辨别能力的缺点了。

这两种能力,听起来很高深,但是都是可以通过训练达到的。

第五篇:

音乐读书笔记音乐读书笔记

《中小学音乐教育》,它是一本综合性的音乐期刊,它包括音乐理论、音乐作品、音乐教育、学术交流等等丰富的内容。

其中的文章不仅开阔了我的专业知识层面,提高了我的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对我的教学思想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使我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谈谈读后的感想。

 

一、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注重引导参与。

 

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与孩子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教学,既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兴趣,也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自始至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参与活动。

兴趣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能推动学生不懈地学习。

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兴趣的导入方法很多,故事法、游戏法、情境法、讨论法、投影法等等,但根据所教的内容做到新颖别致,丰富多彩,运用得好会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兴奋状态,这样孩子们对音乐课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兴趣,调动参与

 

目前,大部分老师已经注意到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性,但有些时候还难免存在着机械式填鸭的做法,公式化的教学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感受不到参与和思考的乐趣,自然会影响教学效果。

在音乐课堂上,视唱练习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也是我一直头疼的问题,毕竟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没有任何基础的乐理知识,所以对于这块的

 

教学,我想应该要重点抓。

之前看过很多优秀教师的教学,他们习惯的做法是先进行辅助的节奏练习,告知学生们歌曲中的重难点,这样做的优点是能让学生尽快地掌握歌曲,但缺点是学生预先知道教学重点,很难活跃起来,甚至没有兴趣。

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想办法引导学生发现、解决能力的问题,效果会更好。

 

从目前音乐教学现状看,大多数老师都已注意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但个别还存在着“满堂灌”的现象,这样学生处与机械接受理解的地位,体会不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视唱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在进行视唱练习时,以往的做法是:

教学生认清唱名,视唱前就做一些辅助性的节奏练习等。

如介绍歌谱的旋律特点,该注意的某些音乐符号,歌曲中重难点拎出来做预备视唱练习,反复练习直到“学会”。

这样做的优点是学生对于歌谱的认识和音乐理论知识由陌生和困难逐步了解学会,弊端是学生由于预先知道了教学中的重点,课堂气氛很不活跃,甚至没有兴趣,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及时评价,积极参与

 

音乐课堂上对学生恰当的评价是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对素质好的学生,因为它们的成功率比较高、自信心比较强,评价他们的学习可以严格一点,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加勤奋,对于素质较弱的学要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了他们的参与意识。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体地得到发展,是素质则其人教育的灵魂。

 

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

兴趣是参与的“向导”,参与是吹遍兴趣之花的春风。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孪生的姐妹,其实质就是要确立好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音乐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催化剂。

对素质好的学生,因为它们的成功率比较高、自信心比较强,评价他们的学习可以严格一点,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加勤奋,对于素质较差的学要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如个别五音不全的学生,他歌唱得不好,但吹口琴、吹竖笛、敲打击乐比较好,教师应及时的评价“很不错,以后还要多练。

”激发了后进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后进生的参与意识。

在教师的帮助下,使学生们在不同的起跑线上自我完善。

 

所以,我觉得结合以上三点来力求创把自己的教学提上一个台阶,而且要有创新,并且创新型的教师就应该主动反思、勤于反思。

 

总之,《中小学音乐教育》以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表达出来,很好地帮助了我们音乐教师整理教学思想,提升了教育理念,并积极探索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注重把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指导教学工作,同时也注重将教学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层面。

读了此杂志,让我感触很深,留给我思考的也很多

 

《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经典案例评析》思考题1

《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经典案例评析》

思考题

第一单元有真爱,有快乐——班主任的师爱主张

一、填空题

1、我们要用去取代惩罚,用去取代严厉,并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P6

2、爱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而不是简单粗暴的。

P6

3、老师的、和的引导,是促进学生加速前进的动力。

P6—7

4、作为一个班主任,事事都要,感受,不能。

P9

5、学生都是的,不要用的老眼光看学生。

P10

6、、的断言,会严重伤害学生的,使他们失去了努力改正缺点的和,严重抑制学生的。

P10

7、班主任工作是扶人“、”的职业。

P13

8、只有建立、、的师生关系,才能走进学生心灵,才能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也才谈得上积极的教育效果。

P15—16

9、学生会在明明白白的师爱中产生对老师的与,进而真正达到古人所说“”而“”。

P22

10、在教育过程中,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

P23

11、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以及尊重他们的,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P24

12、师爱的准确含义是“、”。

P25

二、简答题

1、《老师,请听我说》案例中,班主任傅金泉老师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P9—10

2、简述《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案例中班主任盛杏妹老师所表现出的爱的形象。

P13

3、案例《我的师爱主张》中班主任陈雨花老师认为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糊涂”的爱对学生有什么教育作用?

P21—22

三、论述题

1、案例《晨光中,我的办公桌一片灿然》中班主任李美琴老师认为应该怎样理解教师对学生的爱?

P5—7

2、案例《找回富有魅力的你》中班主任魏丽芬老师认为应该怎样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P15—18

3、如何体现真正的师爱?

P23—25

第二单元爱,也有尺度——班主任的师爱艺术

一、填空题

1、对于犯了错误的孩子,不能,应该用、的语言来激发他们的奋进精神,用、、的语言来启发他们认识错误,树立进步的信心。

P29

2、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批评教育学生更要讲究艺术性,做人的工作需要、。

P35

3、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爱的情感、、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P40

二、简答题

1、案例《不是失望,是心痛》中班主任潘多多老师是怎样用欣赏、激励性的语言教育学生孙飞的?

P41

2、案例《爱的尺度》中班主任赵晔老师告诉我们关爱贫困生为什么不可“显性化”?

P32

3、案例《理发风波》中班主任周云霞老师的做法告诫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生的过错?

P41—42

4、案例《温柔的惩罚》中班主任朱玉芳老师的做法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罚”学生乐意接受?

P38

5、简述案例《我给学生电话拜年》中班主任孙维新老师利用假期时间给学生电话拜年给我们的启示。

P40—41

三、论述题

论述教师怎样正确把握师爱的艺术。

P41—43

第三单元别出心裁的教育——班主任与集体教育

一、填空题

1、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对于评价的转变,要由过去单一的评价体制向发展,评价也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P48

2、评价要有,要有,能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评价(、

及)来改进自己,提高自身的素养。

P48

3、是学习共同体追求的最佳学习情景。

P58

4、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做好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