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3458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

《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

教育学读书笔记

教育学读书笔记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知识点:

1、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

4、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1)●中国早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这里,校、序、庠、学都是学校的名称。

    ●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

礼、乐、射、御、书、数。

以礼、乐为中心

(2)●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

“以增为师”、“以(书)吏为师”

    ●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及特点

    ●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及特点

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近代教育的特点

7、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

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以及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知识点:

 

1、教育学:

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 简述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479)是中国古代最伟 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孔子主张:

“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 《学记》中的教育教学思想 

 《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主张:

 

  ▲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阐释了启发式教学 

  ▲“学不躐等” 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是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

 

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

 

  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 

  第二步叫定义; 

  第三步叫助产术(产婆术) 

  该方法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助产作用。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 

●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政治学》中 

3、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的《大教学论》的出版(1632年) 

● 《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 夸美纽斯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 人的“泛智教育” 

● 康德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卢梭 代表作《爱弥尔》。

   

●洛克提出了“白板说”,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主张的是绅士教育。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 创始人: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1776年—1841年)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代表著作:

《普通教育学》(1806年)该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贡献:

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

他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

 

●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传统教育学主张:

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知识;传统教育的特点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及著作 

▲ 代表人物:

 

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年——1952年) 

▲代表作:

《民本主义与教育》 

▲杜威作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

 

他主张: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儿童中心主义);认为教学是儿童通过亲身实践探索经验的过程。

他强调的“三中心”是“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 

4、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 

第一人是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1893年——1978年),凯洛夫的《教育学》基本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 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生论,以及前苏联赞可夫的教学发展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本章内容的逻辑结构  

●一方面:

社会(包括政治经济、生产力、科学技术、文化)影响和制约着教育;  

●另一方面:

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体现在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科学技术发展功能和文化功能)。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知识点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2、政治经济制度如何制约教育的?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知识点  

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2、生产力如何决定教育的: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  

3、人力资本理论  

(1)提出者: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  

(2)创建时间:

1960年  

(3)核心概念:

人力资本  

(4)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3%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知识点  

1、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2、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3、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4、信息技术对教育有哪些影响?

5、传统的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不同?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    

知识点  

1、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  

2、学校文化的特性   

(1)是一种组织文化  

(2)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3、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 校园文化的构成:

  

(1)学校物质文化  

(2)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3)学校精神文化  

(4)学校各种亚文化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精神或观念文化  

● 学校精神文化的四种基本成分: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 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5、影响学生文化形成的因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  

   6、学生文化的特征  

     学生文化具有:

  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知识点  

1、个体身心发展: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及它给我们的启示:

3、关于身心发展动因的理论  

(1)内发论代表人物:

中国古代的孟子;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2)外铄论代表人物     

    中国古代的荀子;  

    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育的启示  

(1)顺序性 → 循序渐进  

(2)阶段性 → 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3)不平衡性 → 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4)互补性 → 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5)个别差异性 → 因材施教  

5、“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知识点  

1、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2)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3)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4)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5)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第一层次是人的生理活动;  

   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  

   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第三节、第四节   

知识点  

1、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2、教育怎样使人的价值得到发现?

 

3、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

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4、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少年期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5、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什么?

 

总体上:

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

  

具体讲:

  

(1)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 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  

(2)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3)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4)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6、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人生的定向时期,个性的定型时期。

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特殊任务就是要解决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知识点 

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 :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或说核心问题, 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3、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三者关系: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5、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该学说的理论要点: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根本途径) 

6、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该教育目的反映出的基本精神:

7、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或说素质教育的本质) 

( 1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 2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 4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案例:

为了检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市教育局检查组上午8时来到前进小学,检查组长向该校校长说明来意后,校长说:

“我们学校对素质教育非常重视,课外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科技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等等,但现在学生们正在上课,下午课外活动时,请你们指导”

你认为该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正确吗?

 

8、普通中学在德育方面的要求

    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

    普通中学在体育方面的要求

    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

    普通中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

9、为什么说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10、为什么说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11、能不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学生 

知识点 

1、学生特有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学生的社会地位如何?

 

●传统认识:

 

整个社会没有把青少年儿童看作是有个性的独立存在的人,儿童或学生在社会上处于从属和依附的地位,儿童对于双亲或学生对于教师要绝对服从,社会上存在鞭挞、体罚儿童或学生的习俗。

 

●现代教育思想:

 

由于中小学生属于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因此,中小学生在社会中具有主体地位,不仅享有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而且在某些权益方面受到特殊保护,如身心健康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受教育权等 ,以及在教育过程享有的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

 

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家长要做到:

 

(1)承认和确立青少年、儿童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

 

(2)切实保障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

 

案例:

新学期开学的时候,经常听到送孩子的家长对教师这样说:

“我把孩子交给您了,请您严加管教,孩子不听话,要打要骂随您的便。

请用所学教育学理论分析这一现象,看看他在哪些方面违背了现代教育思想。

P192 

2、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有哪些?

 

(1)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明义权、荣誉权等。

 

(2)受教育权,包括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

 

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

 

第二节 教师 

知识点 

1、教师职业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职业?

 

(1)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师是教育者。

 

2、教师职业的本质(或说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

 

3、教师职业的特点是什么?

  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6种

4、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或说教师职业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一是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4点

二是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4点

5、教师的教育能力对教师语言表达提出了哪些要求?

6、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7、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或者说适合于教师工作的个性品质包括哪些内容?

第3节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知识点

1、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乱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最基本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2、师生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3、为什么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第六章       课 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知识点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课程论侧重研究“教什么”

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课程类型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 

● 课程类型是如何划分的?

 P88 

(1)根据课程任务划分 

基础型课程 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 

拓展型课程 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研究型课程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划分 

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学校课程 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P91—92 1234 

第二节 课程目标 

第三节 课程设计 

知识点 

1、从概括性程度角度分,包括四种不同目标P92 

(1)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 

(2)培养目标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 

(3)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4)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2、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 

(1)教学计划(也叫课程计划) 

(2)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 

(3)教科书 

3、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特征

(1)强制性

(2)普遍性(3)基础性 

4、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那些科目,中小学的教学科目设置,基本以学科的分类为依据。

 

5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它一般由说明和本文两部分组成。

 

学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6、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第四节 课程实施 

第五节 课程评价 

知识点 

1、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组织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 

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项任务或环节。

 

2、课程评价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3、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1)目标评价模式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3)CIPP评价模式 

该评价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4、课程评价过程中要警力那些步骤(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第七章   教 学(上)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知识点 

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包含哪些方面?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或说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或说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作用)是什么?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为什么说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4、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教学的一般任务(或说普通学校教学任务有哪些?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5、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是指形成各门科学的基本事实、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

 

6、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力 

创造才能是指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

 

怎样理解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的教学任务?

 

7、现代教学是如何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

第二节 教学过程 

知识点 

1、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

孔子:

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夸美纽斯:

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 

赫尔巴特:

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杜威:

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左中学的过程。

 

凯洛夫:

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表现如何?

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

 

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3、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或说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4、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实践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有什么不同?

5、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6、赫尔巴特率先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观点,主张把知识涵养与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

 

7、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规律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8、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 ,教学过程有哪几个基本阶段?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领会知识,它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第三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知识点 

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2、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怎样理解直观性原则?

 

4、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含义+基本要求 

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均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5、巩固性原则的含义及要求是什么?

 

如何组织学生复习?

6、什么是循序渐进原则?

贯彻要求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