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881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文档格式.docx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文档格式.docx

柳枝骨折是儿童骨折的一种特殊状态。

3.按损伤部位有无创口与外界相通,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1)开放性损伤:

有创口与外界相通。

皮肤的擦伤、裂伤、刺伤、切割伤、贯通伤等均为开放性损伤。

(2)闭合性损伤:

无创口与外界相通。

一般的肌肉、韧带、关节损伤均是闭合性损伤。

4.按运动损伤发生的过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劳损(细微损伤)。

(1)急性损伤:

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一次性产生的机体损伤。

(2)劳损伤:

在长期、多次的体育训练中,由于局部组织重复单一的超负荷活动又没有及时的改善局部负担而造成机体局部组织学的细微改变所致的损伤。

如髌骨软骨软化症、肩袖劳损、髌骨张肌末端病等。

5.其他损伤:

诸如游泳中的溺水,登山及冰雪运动中的冻伤、灼伤及暑天运动时的中暑。

二、运动损伤的原因(thereasonsofsportsinjury)

 产生运动损伤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往往由多个因素造成机体损伤的结果。

在一次运动损伤结果中,总有一个因素是主要的,其他几个因素则是次要的,诱发性的。

因此,对运动损伤发生原因的分析应该是综合性的。

1.主观因素

 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是体育活动的主体。

每一个体育活动的参与者,在参加体育活动时思想上不认真,不遵守活动规则,不讲运动道德,不认真做好准备活动,活动中不按科学方法练习,技术动作不正确,超负荷(动作难度、活动强度、运动量超过身体水平)活动,心理压力大,身体状态欠佳(过度疲劳、病后、睡眠休息差),等等情况,均有可能导致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在某些活动中,运动者没有掌握好自我保护的方法,往往成为重大伤害的主要原因,如体操练习、跳水中发生的颈部、腰部损伤。

表Ⅱ-6-1 

自测与自评(selfrestandselfevaluate)

测一测自己的预防意识

◎参加活动是否勉强() 

◎是否在活动前检查场地等()

◎是否全过程都集中思想()

◎活动前有否思想准备() 

◎活动前是否做准备活动()

◎会不会自我保护动作()

◎活动中有否超量活动()

◎有没有赌气活动()

◎是否遵守活动规则() 

◎做不做放松活动()

图Ⅰ-6-1 提物姿势

 2.客观因素

 运动时的客观条件情况不够良好,也会导致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1)运动环境:

恶劣的天气情况(雨、风、沙、冷、热、光)、疯狂的观众、场边秩序混乱等。

(2)场地设备:

运动场地不平,质地太硬,场边有杂物障碍,器械不合格(次品、失修、不标准),服装不合适,护具不合格(击剑、拳击、散打等运动尤为重要)等。

(3)组织安排不合理:

运动量不适宜(过大),活动次序不科学(前后安排不合理),活动时间和饮食时间、休息时间不科学(饥饿时间练长跑、考试时间搞比赛)等。

(4)运动对手:

对抗性运动中对手过强,对手故意犯规,对手技术动作不正确等。

(5)执行规则:

对抗性活动中,特别是在摔跤、拳击、散打、篮球、足球等项目中,若裁判执行规则不严不公,极易造成对方的伤害,以致造成严重的后果。

(6)医务监督:

病后恢复活动、康复训练、运动训练计划的制订,都必须按规定实施严格的医务监督、定期的体格检查、常规的生理、生化测定、伤病情况调查等,有助预防伤病于未然。

 

第二节 运动损伤预防

(Preventinjuryinsports)

一、运动损伤的特点(thecharacteristicofsportsinjury) 

 1.运动损伤与运动项目有很大关系。

 田径运动中,下肢损伤较为多见。

在跑类项目中,膝关节损伤占40%,足和踝关节损伤占10%,足跟部、髋、臀部损伤占15%,腰背部损伤占5%;

跳类项目中,腰、跟部肌肉伤较易发生;

投掷类项目中,肩、肘、躯干、膝部伤病较多。

在体操运动中,上肢损伤、躯干部损伤较易发生,特别是肩、腕、腰损伤常见。

而“网球肘”、“摔跤耳”更是网球、古典式摔跤的专项损伤。

在进行篮球活动时,常见手指关节挫伤等。

膝关节髌骨软骨软化症是运动性劳损,也常在篮球、排球运动员中出现。

2.运动损伤中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多见,开放性损伤不多。

3.运动损伤中轻伤常见,中度伤不多,严重伤极少。

3.运动损伤多发生在青少年人群中多。

二、运动损伤预防的重点(theemphasisofpreventinginjuryinsport)

1.根据运动损伤与运动项目有关的特点,做好专项损伤的预防。

2.根据学校体育特点,做好轻伤,特别是手、足关节损伤的预防。

3.做好急性损伤的治疗,防止慢性损伤的发生。

4.科学训练预防劳损的发生。

5.消除场地设备隐患,防止重大伤害事故发生。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和一般方法

(theprincipleandgeneralmeansofpreventinginjuryinsports) 

 1.预防原则

(1)重视预防运动损伤的宣传教育工作。

(2)加强身体全面训练。

(3)科学地组织教学、训练、比赛。

(4)切实做好体育活动过程中的保护工作。

(5)开展和加强体育运动中的医务监督工作。

2.预防运动损伤的一般方法

(1)体育活动的参与者都要学习、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理论和方法。

(2)体育活动的参与者要有合适的服装和必要的护具,活动时不佩戴装饰品。

(3)体育活动的参与者要建立自我保护意识,要有良好的心态,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4)活动前,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活动中要集中思想,活动后要做好放松活动。

(5)按规定标准做好场地设备的建造、维修、检查和保养工作。

(6)对抗性练习或比赛中要有规则,并做到严格执行,不枉不偏。

(7)建立医务监督制度、运动伤病登记制度,做好伤病调研,探索规律,总结经验,逐步完善运动伤病预防措施。

 在体育活动后,可采用一些按摩方法来进行放松,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自我按摩方法。

表Ⅱ-6-2自我按摩方法

部位

动作说明

动作要领

预备姿势:

两足左右开立,两手半握拳,自然下垂于体侧

1按摩臂部

两手半握拳,交替扣击两臂的上、下、左、右四面

被扣击臂用力作反击动作

2按摩肩部

两手半握拳,交替扣击左右肩的上、下、左、右四面

力量稍大,主要扣击三角肌

3按摩胸部

两手半握拳,交替扣击胸部各部分

胸肌紧张用力挺出,扣胸大肌

4按摩肋部

两手半握拳,交替扣击肋部

肋部肌肉稍紧张,用力不大从上到下

5按摩背部

两手半握拳,交替扣击背部

力量要大,左手击右背,主要扣背阔肌

6按摩腹部

两手半握拳,交替扣击腹部

力量稍小,主要扣腹直肌

7按摩臀部

上体稍微前屈,两手半握拳于体后,交替扣击臀部各处

扣击臀大肌力量稍大些

8按摩腿部

上体向前屈曲,两手半握拳,分别交替扣击大小腿

击小腿时下肢前屈成蹲式

叩击按摩示意图

资讯窗:

减少运动损伤的决定因素是,正确的损伤预防理念;

安全第一的思想基础;

科学锻炼的方法;

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

严格的医务监督制度。

第三节 常见运动损伤

(Commoninjuryinsports)

一、肌肉拉伤(thesprainofmuscle) 

  肌体的肌肉活动是体育活动中的本体原动力,肌纤维的快速活动(收缩、放松)使身体各部位产生激烈的位移,当肌纤维沿着力的方向远离肌肉的附着点,超过了肌纤维的强度,那么,肌纤维的部分或全部就发生解剖学的结构改变——撕裂或断裂。

这就是一般的肌肉拉伤。

 

图Ⅱ-6-3左岗上肌肌腱断裂,肩不能良好外展

图Ⅱ-6-4 

右肱二头肌长头断裂

 1.肌肉拉伤的症状

(1)有明确的受伤史;

(2)局部疼痛、肿胀、压痛,肌肉活动受限;

(3)肌纤维断裂时,可有“撕裂”感,随即失去控制相应关节活动的能力;

(3)由于断裂肌肉的收缩,在断裂处可见(摸)到明显的凹陷。

表Ⅱ-6-3常见的肌肉拉伤情况

肌肉名称

损伤部位

损伤项目

大腿前群肌肉

股直肌中上1/3处拉伤

田径、足球、篮球的快跑、急跳活动时

大腿后群肌肉

股二头肌上、中1/3处拉伤

起跑、途中跑及跳远腾空时

小腿后群肌肉

腓肠肌中、下1/3处拉伤

跳远、三级跳远、跨栏、跳高踏跳时

大腿内收肌群

内收肌中1/3处拉伤

跳马、足球、体操劈腿等强收缩时

腰腹部肌肉

腹外斜肌、下后锯肌、腰方肌

投掷手榴弹、标枪交叉步、排球扣球时

1骶棘肌损伤 

2髂腰韧带伤 

3腰臀筋膜、脂膜结节炎 

4腰臀筋膜、臀上皮神经炎

5骶棘肌劳损 

6梨状肌损伤综合症

7第三腰椎横突区损伤

8棘上、棘间韧带伤

9腰椎间后关节伤

10腰5横突变异、伤损

11腰骶关节损伤

12骶髂关节损伤

图Ⅱ-6-5腰部损伤常见的压痛点

2.肌肉拉伤的处理

(1)手臂、小腿和足部拉伤,用12~14℃的冷水浸泡15~20分钟;

(2)其他部位肌肉拉伤,用冰块在伤处按压10~15分钟;

(3)场地急救应用冷雾剂时,注意用量适中,无痛即止;

(4)然后,患处外敷中草药(三色膏或郑氏一号新伤药),包扎固定,抬高患肢;

(5)伤后48小时,视病情换药、做按摩、理疗或热敷;

(6)根据病情,尽早作康复训练。

练习时戴好护具;

(7)肌肉断裂伤,应当加压包扎、固定伤肢,必要时尽早手术治疗。

3.肌肉拉伤的预防

(1)肌肉拉伤发生的时间,一般在运动刚进入基本阶段和结束阶段,必须控制好该时段的活动量和集中注意力;

(2)肌肉拉伤的部位,大部分发生在肌肉的中、上1/3处的肌束,下1/3部分拉伤少见;

(3)充分的准备活动,特别是做好专项活动的各项辅助练习更具重要性;

(4)认真做好活动后的放松练习,可避免肌肉发硬,提高肌肉活动功能;

(5)自我按摩、相互按摩对活动前、活动后都是必需的;

(6)准备活动后,戴好合格的护具(弹性绷带等),可减少拉伤的发生;

(7)避免草率投入快速、激烈的活动;

(8)运动过程中,要注意保暖,休息时间不要过长;

(9)洗热水浴是运动后放松肌肉的有效方法。

二、挫伤(thebruise)

 身体某一部位被钝力打击或身体碰撞在坚硬物体上,而发生受打击部位机体解剖学结构破坏的伤害,称为挫伤。

橄榄球运动中股直肌中1/3处的顶撞伤、跨栏过栏时,胫骨前肌的撞击伤,是较为常见的挫伤。

1.挫伤的症状

(1)轻度挫伤,以皮肤、皮下组织受损,淋巴管和小血管破裂为主要病理变化;

(2)重度挫伤,可伤及肌肉,而使部分肌纤维受损或断裂,组织内出血,血液聚积形成血肿(有波动感);

(3)胸部和腹部的挫伤可累及内脏器官,而发生呼吸困难、休克等严重病症;

(4)无内脏损伤的挫伤,主要是局部疼痛、肿胀、淤血、功能障碍。

表Ⅱ-6-4 

常见的肌肉及其他挫伤

股直肌挫伤

股直肌中1/3处

橄榄球、足球、篮球中被膝顶撞

胫骨前肌挫伤

胫骨前肌上、中1/3处

足球、跨栏中过栏碰撞

头面部挫伤

面部、眉弓处

橄榄球、篮球、足球争球时

胸肋部挫伤

胸骨、左右肋中部

足球、篮球、橄榄球争球时

 2.挫伤的治疗

 

(1)急救处理:

有皮肤外伤首先处理皮肤伤。

冷敷方法同肌肉拉伤,但有皮肤伤口者不能水泡。

然后,外敷中草药,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卧床休息;

(2)胸、腹部挫伤者、头部挫伤者,立即送医院诊治;

(3)股直肌、胫骨前肌挫伤者24小时后可作热敷处理,48小时后作相应的理疗。

停止活动4~5天,第六天开始作康复练习;

(4)按摩时注意,不要在直接打击部位(伤处)做深度按摩,多在肌肉两端作指压式按摩,尽量活动两端关节,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骨化肌炎发生。

3.挫伤的预防

 挫伤一般发生在对抗性较强及有障碍的运动项目中,人与人相撞或人与器械碰撞均会造成受力的机体组织受压致伤。

因此,预防挫伤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准备活动后,必须戴上相应的合格护具,如足球的护胫、篮球的护膝、护腿等;

(2)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和避让、缓冲动作;

(3)加强道德教育,不能故意用肘、膝顶撞对方。

三、关节韧带损伤(theinjuryofjointligament)

 关节是机体活动的枢纽,其活动幅度均有一定的范围,常被称之为生理范围。

韧带是关节的稳固组织,由于其起止点的结构关系,在一定角度的位置上呈现紧张,在另一角度的位置上便放松,自然地抑制着一定的肌肉群,故关节不能过度活动。

当外力作用于关节,突然产生超过关节生理范围的活动时,就可能使关节及其周围的韧带、肌肉、关节囊发生损伤。

运动损伤中最常见的关节韧带损伤是踝关节和指关节。

单纯的韧带、关节损伤少见,多数是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复合损伤。

1.关节韧带损伤的症状

关节韧带损伤可分为拉伤、挫伤、扭伤及韧带撕裂、关节囊伤。

(1)损伤部位可发生在韧带的中段,也可发生在其附着于骨处(撕脱性);

(2)患处红肿、疼痛、局部压痛、关节活动障碍;

(3)患处关节偶有被拉开和松动现象,侧向活动时可有松动感;

(4)韧带断裂时,关节外形有变化,呈内翻或外翻状。

2.关节韧带损伤的治疗

(1)急救程序同肌肉损伤;

(2)韧带撕脱要用手法复位,然后用棉垫绷带压缚(重伤者要用夹板);

(3)伤后症状严重肿胀,疼痛剧烈、活动障碍大,宜尽快送医院进行X透视检查;

(4)韧带、关节损伤治疗期较长,康复练习特别重要。

图Ⅱ-6-6踝关节损伤有关韧带示意图

 3.踝关节损伤

 踝关节损伤是运动外伤中较为多见的关节韧带损伤,在田径、球类、重竞技、跳水、体操等各项体育活动或比赛中都会发生这种伤害。

踝关节损伤中,外侧付韧带损伤要占该关节损伤总数的80%左右。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是同该关节的结构分不开的(见图Ⅱ-6-6)。

外踝比内踝长,距骨体前宽后窄,当足处于跖屈时,踝关节活动度较大,而且足的内翻肌群的力量又大于足的外翻肌群。

活动中,人体处于离地状态时,足部自然成跖屈内翻位,因此,落地时,因场地不平、重心不稳,就会造成内翻位韧带损伤。

表Ⅱ-6-5 

踝关节韧带损伤

损伤韧带

损伤时踝关节位置

损伤特征

距腓前韧带损伤

足处于内翻位

外踝前方肿胀、压痛、功能障碍

跟腓后韧带损伤

与距腓前韧带伤同时发生,压痛点偏后约一横指

三角韧带损伤

足处于外翻位

踝内侧压痛重,外翻时剧痛,肿胀不明显,需用X片检查

图Ⅱ-6-7 

胫骨上面显示半月板与各主要韧带部位

  踝关节损伤的急诊处理必须及时有效,治疗必须彻底,康复练习中跳绳活动对恢复踝关节的力量和提高踝关节的坚韧性、灵活性有良好的作用。

4.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半月板位于膝关节内胫骨平台与骰骨髁之间,内外各一块,外缘厚内缘薄,上面凹下面平。

外侧半月板较小,其活动范围大于内侧半月板(见图Ⅱ-6-7)。

半月板外缘损伤有修复能力,其余部位的软骨体撕裂不易愈合。

 膝关节半月板的主要功能是减少股骨和胫骨关节面的摩擦,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

 膝关节在屈位,突然遭受旋转、屈伸外力时,半月板活动的顺应性破坏,易被卡入胫股关节之间,使半月板受到扭转、挤压、辗磨合力而发生撕裂伤。

  内侧半月板损伤多发生于膝关节半屈、小腿固定位时,突然伸膝扭转,使内侧半月板向膝中央和后侧移位,受到挤压、辗磨而致伤。

同理,股骨髁因外力突然外旋伸直时,则易发生外侧半月板破裂。

图Ⅱ-6-8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常伴有侧融韧带、交叉韧带、关节软骨损伤。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常是多次损伤的结果,一次性损伤往往有膝关节韧带断裂,外力极大而造成。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与运动项目有很大关系。

据研究,滑冰、滑雪、足球、蛙泳等运动项目中,半月板损伤以内侧居多,而在排球、篮球、体操、田径等项目中,是外侧半月板损伤较多。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典型症状是股四头肌萎缩、上下楼梯时膝关节痛、膝关节肿胀,膝关节缝有明显压痛。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可按其损伤部位来决定方法,边缘损伤者可进行保守疗法(按摩、理疗、外敷中药等),中部损伤或关节功能障碍大的损伤,早期采用手术疗法为好。

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膝关节的静力练习对损伤半月板的修复及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有良好的作用。

表Ⅱ-6-6 

其他关节韧带损伤情况

损伤关节

肩袖损伤

由岗上、岗下、小圆和肩胛下四块肌肉组成

标枪、体操中多见岗上肌肌腱伤

腕关节损伤

桡侧、尺侧、腕中部韧带

举重、体操、排球中的伸腕动作

掌指、指间关节

侧付韧带、关节面

篮球、排球、摔跤时易发生

膝关节侧付韧带

内、外侧付韧带,内侧付韧带伤多见

篮球、足球、跳马等项目

5.关节韧带损伤的预防

(1)增强关节肌肉的力量练习,特别是加强对弱侧关节的训练。

静力练习很有实效;

(2)提高关节灵活性练习的质量,在坚强灵活上下功夫。

跳绳练习是个好方法;

(3)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专项训练的辅助练习,寒冷天气更要做开关节活动;

(4)注意关键运动技术的合理性、正确性,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5)场地设备必须认真检查、合理布置,消除隐患;

(6)配备合格护具,易伤的小关节要正确使用胶布包扎。

四、骨折与脱位(thefractureanddislocation)

 骨折就是在力的作用下,引起局部软组织损伤,并使骨组织的连续性遭到破坏。

由于创伤或病变,使关节正常的骨性关系(位置)全部或部分发生改变,关节功能障碍,称为脱位。

骨折和脱位,均是严重的伤害,在剧烈的运动比赛中或特殊的练习中偶有发生,一般体育活动中很少出现。

表Ⅱ-6-7 

常见的骨折

名称

损伤时的状态

锁骨骨折

锁骨中1/3段较多

跑、跨栏、篮球等活动中倒地时手掌或肩外侧着地

舟状骨折

近远端骨折、腰部骨折

体操、田径、乒乓球、排球等手伸位过大倒地等

外踝骨折

踝外翻伤撕脱骨折

同踝关节伤

表Ⅱ-6-8 

常见的关节脱位

肘关节脱位

后脱位较多见

跑、跨栏、篮球体操等活动中倒地时臂伸位手撑地

肩关节脱位

下脱位多见

跑、跳时倒地手或肘支撑位受伤

指间关节脱位

后脱位多见

篮球、排球接球触指端受伤

1.骨折与脱位症状

(1)患处变形,功能障碍,异常活动;

(2)疼痛剧烈,面色苍白;

(3)局部有红肿和淤血斑;

(4)伤处压痛锐利。

2.骨折与脱位的急救

(1)止血与防止休克;

(2)及时固定患处,防止骨折移位和加重伤情;

(3)尽快就近送医院诊治;

(4)严禁按摩。

3.骨折与脱位的治疗

(1)拍X片检查;

(2)复位、固定;

(3)药物与按摩治疗;

(4)康复练习;

(5)卧床病人需预防褥疮发生。

4.骨折与脱位的预防

(1)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特别是倒地姿势,滚翻与滚动是必须学好的;

(2)增强关节肌肉、韧带力量练习,提高抗击打能力;

(3)加强运动道德教育,不做违规动作及伤害性阻击;

(4)做高难度空中动作,必须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五、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thetiredperiostitistibiaandfibula)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又称应力性损伤,为长期、反复、快速、轻微的外伤应力,累积于骨骼的某一部位,逐渐发生的慢性损伤。

好发于运动新手,跳、跑运动员、长途行军的新兵、舞蹈演员等人群中。

1.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病因

 多数患病者是由于跑跳动作不正确,训练方法不科学,跑、跳过多或者长期在过硬的场地练习,使小腿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刺激骨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或骨膜下出血,久之,骨膜出现血肿机化、增生等骨膜炎性改变。

千万不能小看这个骨膜炎性改变,如果继续加大负荷刺激,则可使骨质受损,最终发展成疲劳性骨折。

 也有人通过生物力学分析认为,在跑跳时人体重力与地面反作用力的焦点,主要集中于胫骨前面弯曲处,长时期的反复作用,可在弯曲度最大处引起应力性损伤,形成疲劳性骨膜炎,乃至骨折。

2.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症状

(1)一般无明显外伤史,逐渐出现胫骨前或小腿后外侧痛;

(2)活动量增大或走路多、上下楼梯时疼痛加重;

(3)作后蹬腿时感乏力,且疼痛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