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8898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辑出版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编辑出版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编辑出版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编辑出版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编辑出版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编辑出版学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编辑出版学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编辑出版学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编辑出版学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编辑出版学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编辑出版学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编辑出版学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编辑出版学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编辑出版学复习资料.docx

《编辑出版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辑出版学复习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编辑出版学复习资料.docx

编辑出版学复习资料

2014年编辑出版学考试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信息采集;审稿制度;编辑与作者关系;编辑加工要尊重作者;编者按是出版单位向读者所作的交代或说明;开本;书刊装订样式;对校、本校、折校、点校;校对时发现原稿本身的差错;著作权又称。

2.选题优化;负责技术编辑或校对方面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叫副编审;校对;校对中的文字技术整理工作;精装图书必备的结构部件(书壳、环衬、主书名页、插页和书心);图书标题版式设计要求;我国的出版单位不包括排版印刷企业;插图;图书出版合同一般不会涉及什么著作权;著作权法所称“作品”的特有属性不包括篇幅达到一定规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选题策划是围绕选题开展的信息采集、市场调研、文本论证以及统筹决策等劳动,目前执行三级论证制度。

2、选题环节包括:

信息准备、选题构思、选题论证(价值、市场、可行性论证)、选题优化。

3、审稿是指根据出版要求和有关规定对书稿进行通读审查。

审稿通常采用通读、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

4、审稿包括政治思想、科学学术、艺术技术、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审稿标准。

5、编辑加工是指编辑对通过审查的拟出版的稿件,按照正规出版物的规范要求,进行检查、修改、润色和整理,消除其内容和形式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差错。

6、编辑加工的内容包括:

内容加工(政治性、科学性、事实性);文字加工(篇章结构的审视和修改,病句与错别字与标点订正,文字润色加工);技术加工(统一规范,加标注,核查稿件)。

7、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出版生产流程中的独立工序,处在编辑后、印制前的图书内在质量的把关环节,其作用是将文字差错和其他差错消灭在图书出版之前,从而保证它的传播价值和传承价值。

校对的基本功能:

校异同,校是非。

8、校对的基本方法:

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

校对的基本制度:

三校一读对片、校对主体多元化与专业化相结合、集体交叉校对与责任校对相结合、校对质疑与编辑排疑相结合。

9、出版物的整体设计,包括外部装帧设计和内部版式设计。

外部装帧设计包括出版物的形态设计、美术设计和工艺设计。

内部版式设计包括版心的确定、用字的选择、文字的排式以及图文在版面上的编排等。

10、纸质书刊的结构包括:

书心、封面、主书名页、附书名页、护封、函套等部件。

纸质书刊的装订样式包括:

平装、精装、线装、散页装、软精装。

11、选题工作的原则包括:

双效原则,创新原则,时效原则,整体原则。

选题工作的要求包括:

适应市场需求,满足读者需要;对资源进行积累和传承。

12、对选题进行评价的因素包括:

是否符合出版要求;对作者的评估;市场因素;内容与竞争力。

13、审稿的方法包括:

通读、比较、分析、综合。

14、审稿实行“三审制”的制度,即须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

15、编辑加工的原则是:

尊重作者原作,不能胡乱删改。

编辑加工的方法包括:

改错,修饰,校订,增删,整理,撰写辅文。

16、正文中的辅文包括书眉、按语、引文注、图注、表注、夹注、脚注等。

17、外部装帧设计包括出版物的形态设计、美术设计和工艺设计。

出版物的美术设计运用的手段主要有三种:

艺术手段,技术手段,材料与印刷工艺的手段。

18、版式设计即在既定的版面上,根据出版物的性质、内容、读者对象和可提供的工艺手段等,对出版稿件的结构,层次、插图等做艺术而又合理的处理,使信息传达更流畅,富有美感。

内部版式设计包括版心的确定、用字的选择、文字的排式以及图文在版面上的编排等。

三、审读题:

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不妥或缺漏(20分)。

关于丛书《让法律走进大众生活》的选题报告

前不久,媒体报道我国表彰了一批长期致力于普法宣传的有功人士,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加强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我对相关背景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广大农民一般对法律懂得较少,惯于按老传统处事,由此引发的法律纠纷很多。

为了向广大农民普及法律知识,特建议出版一套丛书,专门向广大农民普及法律知识。

丛书将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本丛书以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为读者对象,包括五种图书,涵盖民法(尤其突出婚姻家庭、经济合同、遗产继承等方面)、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主要法律领域。

全套丛书采用案例加分析的体裁,通过对一些具体事件的细致分析,讲明法律知识。

丛书中的每种书分别选择当前农村生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30~40个。

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时,针对农民出于传统习惯而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作深入浅出的解释。

丛书中各书的篇幅不要求一致,每种大致上为13万~15万字。

为使各书的厚度基本相等,有的采用正32开本,有的采用大32开本,均为骑马订装。

考虑到广大农民的购买力现状,本丛书的售价应该比较低廉。

为此,宜用定量为52克/米2的胶印书刊纸印制书心,用定量为80克/米2的书皮纸印制封面。

正文采用疏排版式,案例部分用15级宋体字,讲解部分用15级黑体字。

目前图书市场上有不少法律知识读本,但大多是仅从理论上阐述法律的基本原理或解释法规条文,并且基本上都是笼统地以社会公众为读者对象,细分度不够。

本书专门以农民为目标读者,并且所提及的事件与农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就较易为农民所接受。

本丛书拟请不久前荣获“杰出法学家”称号的埔江大学法学院院长沈建明教授主编,并由其选择合适人员组成编写组。

沈教授及其带领的教师团队近年来有多部学术著作出版,并擅长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法律知识,曾分别到各地作法律知识普及报告上百场次,受到广泛欢迎。

由沈教授担纲并落实各书作者,一定能够编写出符合要求的书稿。

如果本选题能够列选,拟请作者在1个月内完成书稿并由主编对全套丛书统稿,出版社再用约半年时间进行审稿和编辑加工等,预计在明年春节前出版。

丛书出版后,委托各地的新华书店发行,并多写些书评在报刊上发表。

通过这样的营销方式,总销量估计能够达到3万册以上。

以上设想,如无不妥,请准予列选。

法律读物编辑室张强5月18日

 

(1)书名不妥,图书内容面向农民,丛书名却突出“大众”。

(难度高)

(2)缺漏丛书中每种书的书名。

(介绍丛书各书名很重要,这要靠工作经验与感觉)

(3)同一套丛书中的每种书开本应该统一。

(基本知识点)

(4)篇幅超过100面书页,不能采用骑马订装。

(考点很细,基本知识点)

(5)考虑降低读者的经济负担,不宜采用疏排版式。

(靠工作经验与感觉)

(6)作为正文主体文字之一的讲解部分,不能用黑体字。

(基本知识点)

(7)写作时间安排不当,每位作者需写作13万~15万字的书稿,且主编再须对全套丛书统稿,1个月时间相当仓促,难以保证书稿质量。

(靠工作经验与感觉)

(8)营销方式过于单调。

(难度高)

(9)缺漏效益预测项目。

(基本知识点)

(10)落款缺漏年份。

(基本知识点)

四、编辑加工题:

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20分)。

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单位的稿件大部分自投稿和推荐稿,少量是组织而来的稿件。

所谓推荐稿,就是作者毛遂自荐的稿件和他人或机构、团体推荐的稿件。

所谓自投稿,就是作者自己交给出版单位、希望能够出版的稿件。

无论是自投还是推荐,这些稿件全都表明有关作者愿意把作品的版权授与出版单位。

至于组织而来的稿件(即出版单位主动物色作者并签约请其创作而获得的稿件),出版单位自然而然地具有以出版方式使用的权利。

在那样的蹉跎岁月里,编辑往往只要坐在办公室里等稿上门,然后进行审稿和加工整理等案头工作。

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出版物的品肿越来越多,出版物市场的供求关系逐渐从买方市场变成卖方市场,出版单位之间的市场竟争也随之日益激烈。

这样的形势要求编辑更多地主动开发大量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优质选题。

可以说,争取优质稿件以占领出版领域的制高点,在今天已经成为众多出版单位的共识。

于是,组稿就成为获取稿件的主要手段。

在组稿之前,编辑应该先了解社会的需求,以便较全面地采集各类信息,再充分发挥编辑本人的创造能力,从而策划出社会欢迎的高质量选题。

有好选题作基础,组稿才能有的放矢。

组稿时,编辑要根据审稿的要求,设计合适的组稿方案,璘选高水平的作者进行创作。

在约稿关系确定后,编辑要与作者保持经常联系,当好参谋,提供服务,帮助解决一些困难,以保证出版单位能够顺利地按时获得稿件。

除了这种由编辑策划选题、选择合适作者进行创作的组稿方式外,编辑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类研讨会、查阅有关资料等途径了解相关作者的创作情况。

如果得知某位作者正在创作的作品很有出版价值,就要不失时计,尽快与之联系,争取得到作者支持,从而攫取对作品的许可使用。

这也是编辑组稿的方式之一。

(1)大部分→大部分是(启示:

要非常细致)

(2)作者毛遂自荐的稿件和→[删除](简单考点)

(3)所谓自投稿……稿件。

→[本句应调到“所谓推荐稿……”之前](启示:

前后逻辑顺序是常考的一种考点)

(4)这些稿件→这些行为[或删“稿件”、“这些稿件”](难度高,要细致细致再细致)

(5)版权→使用权[或“出版权”、“复制和发行权”](基本知识点,常见考点)

(6)授与→授予(语词考点)

(7)在那样的蹉跎岁月里→在自投稿和推荐稿较多的时期[或“在那个时期”、“在那个年代”等](考查表达非常不得体考点)

(8)品肿→品种(语词考点,送分点)

(9)买方市场变成卖方市场→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基本知识点)

(10)竟争→竞争(语词考点,要细致)

(11)了解社会的需求,以便较全面地采集各类信息→较全面地采集各类信息,以便了解社会的需求(基本知识点)

(12)审稿的要求→选题的要求[或“选题策划的要求”](基本知识点,难度高,要细致)

(13)璘选→遴选(语词考点,送分点)

(14)不失时计→不失时机(语词考点,送分点)

(15)攫取→获取(语词考点,送分点)

观光塔

观光塔是一种具有吸引游客作用的高塔,通常建在城市的中心区域。

国人自古就有高瞻远瞩的喜好。

唐代李白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成为绵延不断的千古绝唱。

中国古代的塔多为宝塔,它们与现代观光塔的区别是:

宝塔是用以藏舍利和经卷的佛教建筑,而观光塔是现代工程技术的产物,至19世纪末期才开始陆续兴建。

观光塔的塔身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或钢铁建造。

在较高位置有望楼层,供游客登上去俯瞰城市景色。

望楼层与地面之间有电梯及楼梯连接。

观光塔的观景台上,一般设有可360度观赏风景的望楼层,有的还有旋转餐厅。

游人要登上观光塔,通常需要购买门票。

观光塔作为一个城市的地标,成为城市景色的一部分,对城市景观起装饰作用。

有的观光塔还具有传送无线电信号(包括广播、电视讯号)的作用。

一些观光塔,例如澳门旅游塔,还为游客提供跳伞及空中漫步等极限娱乐活动。

中国上海的广播电视塔,又名"东方明珠"塔,坐落在中国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毗邻黄浦江,与外滩隔江相望。

该塔由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设计,1991年动工兴建,1994年竣工,投资总额达8亿3千万元。

塔高467.9米,曾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当时仅次于加拿大的电视塔(553.3m)及俄罗斯的奥斯坦金诺电视塔(540.1m)。

(l)高瞻远瞩→登高远眺

(2)李白→王之涣

(3)绵延不断的→[删除或另换合适的词]

(4)而观光塔是现代工程技术的产物,→而观光塔主要用于登高观景,是现代工程技术的产物,「或其他符合逻辑的改法]

(5)登上去→[删除]

(6)观景台→眺望楼层

(7)眺望楼层→观景台

(8)讯号→信号

(9)坐落在中国上海→坐落在

(10)8亿3千万→8.3亿

(11)位居……高塔→是……高塔「或删除“高塔”]

(12)[“m”和“米”应该统一]

 

对于各种来源的稿件,首先要进行编辑加工整理。

编辑加工整理通常简称“编辑加工”、“加工整理”或“加工”,是对稿件从各方面进行审核并作修改润饰和规划化处理的活动。

从本质上来说,审稿和编辑加工整理都要对稿件进行审查,都要对稿件的质量把关,但两者的职责、目的、要求和标准是有差异的。

审稿的职责是要对稿件作出评价,目的是决定稿件的取舍,所以要着重从宏观上把握稿件的整体质量。

编辑加工整理的职责是要提高已决定采用的稿件的质量,目的是使之在形式上符合出版标准,所以重点是从各个方面具体检查原稿,对之加以匡正、修饰和润色,使其内容更完善,材料更准确,逻辑更严密,体例更严谨,语言文字更通达、规范。

编辑加工整理是审稿的继续,两者不能互相取代,但可合二为一、同时进行。

编辑加工整理的对象必须是经过责任编辑初审决定采用的稿件。

这是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

编辑加工整理的原则、步骤与方法及编辑加工整理的内容只是针对印刷型的图书而言的。

期刊由于其特有的媒体特点,对于编辑加工整理工作还有一些较特殊的要求。

期刊的作者众多,呈现在期刊编辑面前的稿件往往有各种各样的格式。

然而,一本期刊是一个整体,所戴作品的格式不能五花八门,必须相对地统一,这就需要编辑按照相应栏目的特点,对各篇稿件的格式进行调整,包括统一注释格式、统一标题格式、统一参考文献格式和统一相关项目格式。

期刊是不定期出版物,读者群相对固定。

读者不仅关心刊物本身,而且还关注期刊出版单位的活动情况。

编辑为了做好读者工作,必须多与读者沟通,介绍一些与所刊作品相关的情况。

因此,序和跋成为期刊编辑的常用文体。

为了吸引读者阅读某些作品或对作品作必要的交代,编辑有时还要撰写编者按或题前导引语。

(1)首先要→首先要进行审稿。

经过三审决定采用的稿件,还必须

(3)规划化→规范化

(4)在形式上符合→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都符合

(5)框正→匡正

(6)但可合二为一、同时进行→也不能合二为一、同时进行

(7)责任编辑初审→三级审稿

(8)知识针对印刷型的图书而言的→对于各种出版物都是适用的

(9)戴→载

(10)统一标题格式、→[删除]

(11)期刊是不定期出版物→期刊是连续出版物

(12)序和跋→编前语(卷首语)和编后记

 

校对题:

通读并改正校样中的错误(20分)。

鲁冰花

鲁冰花是闽南语"路边花"的意思。

每年一到春天,它或开遍田野路旁,或点掇于各种高山植物与岩石之间。

鲁冰花为穗状花序。

花轴高高直立,一般都会高出叶片。

花朵聚集在花轴的上部,有白色、靛青色、蓝色、粉色、紫色等颜色,盛开时芬芳满株、绚丽多姿,让人目不睱接。

鲁冰花的希腊语名称含有"悲苦"的意思,那是因为其种子苦涩异常,含在嘴里令人皱眉,苦不勘言。

鲁冰花种子的寿命很长。

一九七六年在北美肯河岩洞中发现的鲁冰花种子,据推测已有约17000年的时间,是目前所知寿命最长的种子。

鲁冰花原产北美西部墨西哥高原,后传至欧洲,我国台湾高山地区多有引种栽培。

鲁冰花植株高40-60公分,性喜凉爽,不耐酷热,根部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游离氮素合成含氮有机化合物,从而增加土壤的氮素。

它的花朵凋谢后散落入尘泥,也能增加土壤的肥力。

所以台湾山地的茶农在种植茶树时,特别是种植高山云雾茶时,常常在茶山周边、甚至是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以帮助茶树健康生长,让茶叶更加芳香。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电影<<鲁冰花>>像一首伤感而深沉的诗,讲述了一个凄美的乡村故事。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

"这首歌是该片的主题曲,曾经风糜一时,成为流行歌曲中歌颂母爱的经典名曲。

鲁冰花常被用来象征母爱。

它开满乡间田野,点染农村景致,还悄无声息地诃护和滋养着茶树,正如同世间最真挚的爱-母爱一样无私和伟大。

由于冰鲁花总是在12月份的母亲节前后开花,因此台湾人亲切地称之为"母亲花。

"

(l)点掇→点缀

(2)睱接→暇接

(3)苦不勘言→苦不堪言

(4)一九七六→1976

(5)40-60→40~60

(6)公分→厘米

(8)周边、甚至→周边,甚至

(11)<<鲁冰花>>→《鲁冰花》

(12)不说话……。

”→不说话……”

(13)风糜→风靡

(15)诃护→呵护

(16)爱-母爱→爱—母爱

(17)冰鲁花→鲁冰花

(18)“母亲花。

”→“母亲花”。

校对题:

按照原稿改正校样中的错误;若认为原稿有差错,请以校对质疑的方式指出(20分)。

【原稿】

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

在气象学上,台风和闪电都属于灾害性天气。

世界上每年因台风、闪电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十分严重。

在我国,每年的5—10月是东南沿海遭受台风袭击的高频季节。

这一时期,内陆地区雷击也较多发生。

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会怎样呢?

科学家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台风,本已严重的全球水荒就会进一步加剧。

台风这一热带风暴的存在,为人类带来了大量的淡水资源。

据测算,一次台风登陆时能带来几十亿吨降水!

每年,台风给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降水量,往往要占各地区全年降水总量的25~30%!

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会更不均匀。

赤道地区太阳光照强烈,气候炎热,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就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则将从地球上消失。

假如没有台风,地球将失去热平衡。

台风产生于高温高湿海洋环境,在它的移动过程中,大风(最快时速可达300千米)将低纬度的热量和水汽带到中高纬度地区,从而形成了南北之间水热交换,以维持全球“海-气系统”的热平衡。

专家们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海上发生台风时巨浪会卷起深层海水,这些从深层上翻的较冷海水能使上层水温下降三四摄氏度,同时,台风带上来的深层海水中的营养物质还有利于海洋表层浮游藻类的繁殖,为海洋鱼类提供间接食物来源。

如果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劳的“清洁工”。

雷电交加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被激变成臭氧。

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还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

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而清新宜人。

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

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约100次。

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10万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

另外,大气中还含有78%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游离氮。

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分子被加热到3万摄氏度以上,致使大气中不活泼的氮和氧化合,变成二氧化氮。

大雨又将二氧化氮熔解成为稀硝酸,并随雨水降至地面与其他物质化合,变成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

据测算,全球每年由雷雨“合成”的氮肥就有20亿吨。

这20亿吨氮肥从天而降,相当于全球化肥总产量的8~10倍。

【校样】

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

在气象学上,台风和闪电都属于灾害性天气。

世界上每年因台风、闪电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十分严重。

在我国,每年的5—10月是东南沿海遭受台风袭击的高频季节:

这一时期,内陆地区雷击也较多发生。

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会怎样呢?

科学家告诉我们,如果设有台风,本已严重的全球水荒就会进一步加剧。

台风这一热带风暴的存在,为人类带来了大量的淡水资源。

据测算,一次台风登陆时能带来十几亿吨降水!

每年,台风给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降水量,往往要占各地区全年降水总量的25~30%!

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会更不均匀。

赤道地区太阳照光强烈,气候炎热,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就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则将从地球上消失。

假如没有台风,地球将矢去热平衡。

台风产生于高温高湿润海洋环境,在它的移动过程中,大风(最快时速可达300千米)将低纬度的热量和水汽带到中高纬度地区,从而形成了南北之间水热交换,以维持全球“海-气系统”的平衡。

专家们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海上发生台风时巨浪会卷起深层海水,这些从深层上翻的较冷海水能使上层水温下降三四摄氏度,同时,台风带上来的深层海水中的营养物质还有利于海洋表层浮游藻类的繁殖,为海洋鱼类提供间接食物来源。

如果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劳的“清洁工”。

雷电交加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被激变成臭氧。

稀薄的臭氧不但臭,而且还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

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而清新宜人

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

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约100次。

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10万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

另外,大气中还含有78%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游离氮。

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分子被加热到3万摄氏度以上,致使大气中不活泼的氮和氧化合,变成二氮化氧。

大雨又将二氧化氮熔解成为稀硝酸,并随雨水降至地面与其他物质化合,变成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

据测算,全球每年由雷雨“合成”的氮肥就有20亿吨。

这20亿吨氮肥从天而降,相当干全球化肥总产量的8—10倍。

(1)在气象学上→[首空2字]

(2)在我国→[另起段]

(3)季节:

→季节。

(4)设有→没有

(5)十几亿→几十亿

(6)25→25%[同时附加问号]

(7)太阳照光→太阳光照

(8)矢去→失去

(9)高湿润→高湿

(10)热交换→[改为宋体]

(11)平衡→热平衡

(12)来源→[改为正常字距]

(13)不但臭→不但不臭

(14)闪电过程中→[接排]

(15)清新宜人→清新宜人。

(16)千瓦.时→千瓦·时

(17)二氮化氧→二氧化氮

(18)熔解→溶解[同时附加问号]

(19)相当干→相当于

(20)8一10倍→8~10倍

 

五、写作题:

某出版社拟出版一本关于“网络与生活”的图书,请为其撰写一份1000字以上选题报告(30分)。

写作题:

自拟题目撰写一份1000字以上选题报告(30分)。

评分标准:

(1)选题名称;

(2)选题的价值;(3)选题酝酿、形成的过程;(4)内容和形式设想;(5)读者对象;(6)拟请的作者;(7)时间安排;(8)经济效益预测;(9)市场营销建议;(10)落款齐全;(11)文字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