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4数据分析类数据图表6.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9106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4数据分析类数据图表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4数据分析类数据图表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4数据分析类数据图表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4数据分析类数据图表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4数据分析类数据图表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4数据分析类数据图表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4数据分析类数据图表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4数据分析类数据图表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4数据分析类数据图表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4数据分析类数据图表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4数据分析类数据图表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4数据分析类数据图表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4数据分析类数据图表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4数据分析类数据图表6.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4数据分析类数据图表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4数据分析类数据图表6.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4数据分析类数据图表6.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4数据分析类数据图表6

训练4 数据分析类(数据图表)

一、表格型

1.(2018·珠海质检)以下是两汉人口的变化统计,据表分析可见(  )

关中

西汉

东汉

凉州

西汉

东汉

并州

西汉

东汉

240万

50万

128万

40万

330万

70万

扬州

西汉

东汉

荆州

西汉

东汉

益州

西汉

东汉

320万

430万

350万

620万

470万

720万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国华制表)

A.东汉大部分人口集中到长江流域

B.古代中国经济区域出现渐变迹象

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

D.我国北方经济整体呈衰退的趋势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出东汉时期长江流域城市人口的增加超过了黄河流域城市,中国经济区域出现渐变迹象,故B项正确。

2.(2018·沈阳模考)下表为北宋时期被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统计表。

该表说明(  )

北宋

北方人数(个)

北方所占比例

南方人数(个)

南方所占比例

前期

278

84.5%

51

15.5%

中期

274

63.9%

155

36.1%

后期

121

40.3%

179

59.7%

A.地域是官员选拔决定性因素

B.政治中心转移影响人才培养

C.经济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D.正史列传作者偏袒南方士人

答案 C

解析 科举制下,官员选拔的标准是才能,故A项错误;北宋都城在汴梁,今河南开封,属于北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北宋被列入正史列传的南方人数不断增加,并逐渐超过北方,结合所学,由于两宋之际,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文化中心的南移,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正史列传作者的任何信息,故D项错误。

3.(2018·承德模考)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

货物

单位

1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

棉花

6.54%

5.72%

印花布

14.25%

4.98%

棉纱

6.94%

4.86%

上表所反映现象造成(  )

A.中国海关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

B.中国传统棉纺业受到严重冲击

C.中国日趋沦为西方的原料基地

D.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答案 B

4.(2018·廊坊模考)下表为甲午战争前(1840~1894年)买办资本的投资去向表。

据此可知(  )

项目

投资额(千两)

占总数(%)

交存外商企业保证金

100000

50.0

附股于外商企业

12000

6.0

投资城市房地产

30000

15.0

投资商业、银钱业

53000

26.5

投资近代工业、航运业

5000

2.5

A.买办资本的投资导致小农经济的瓦解

B.洋务企业发展离不开买办资本的投入

C.买办资本对民族经济的发展推动有限

D.买办资本改变了外资主导市场的局面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的进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瓦解,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洋务企业主要是官办性质,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买办资本对国内近代工业、商业的投资比例和对外商比例的对比得出:

买办资本对近代民族经济的发展推动有限,故C项正确;D项表述与题目中50%对外商比例的倾斜不相符,故D项错误。

5.(2018·黄冈模考)下表是大后方7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工厂数量统计表,大后方7省工厂的发展(  )

年代

1937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工厂数量

234

419

517

1306

1061

1376

549

A.改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布局

B.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C.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局面

D.是近代民族工业大发展的有力表现

答案 B

解析 根据表格大后方7省工厂的数量随着抗战的进行在增加,可知这些工厂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故B项正确。

6.(2018·长沙模考)“一五”计划主要轻工业产品产量指标表

产品名称

1952年产量

1957年计划产量

增长%

棉纱

361.8万件

500万件

138

棉布

11163.4万匹

16372.1万匹

147

食用植物油

72.4万吨

155.2万吨

214

面粉

299万吨

467万吨

156

346万吨

593.2万吨

171

上表数据主要体现了(  )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

B.重点建设、兼顾民生的指导思想

C.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D.农业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以得出与民生相关的轻工业在“一五”期间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结合所学“一五”计划中除了轻工业发展,重工业也取得显著提升,故B项正确。

7.(2018·邯郸质检)下表为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

年份

国家  

1750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1.9

4.3

9.5

19.9

22.9

18.5

2.9

3.5

3.5

4.5

8.5

13.2

0.1

0.8

2.4

7.2

14.7

23.6

32.8

33.3

29.8

19.7

12.5

6.2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其中代表美国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表信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起点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一、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发展,并在短时间内居于首位,与所学美国史实相符,故C项正确。

8.(2018·淄博模考)下表是20世纪初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

时间

1901年

1908年

一战前

汽车业工人人数

1773人

12400人

5万多人

年产量

884辆

5547辆

2万辆

这些数据说明了德国(  )

A.汽车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B.正在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

C.政府全面干预推动汽车业发展

D.轻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调

答案 A

解析 材料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汽车业发展,推动就业人员的增多、产量不断增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故A项正确。

9.(2018·济南统考)俄国(苏联)1913年~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

年份

项目  

1913

1921

1923

1925

1926

工业产

量比重

生产资料能力

43.7%

48.1%

43.4%

43.9%

43.9%

消费资料能力

56.3%

51.9%

56.6%

56.1%

56.1%

以下有关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结论,符合表中信息的是(  )

A.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经济稳定增长

B.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基础之上

C.关注到了有关国计民生产业的发展

D.为以后苏联经济结构失衡埋下祸根

答案 C

解析 从表格中看,从1913~1926年间,“消费资料能力”多数情况下比“生产资料能力”要略高一些,可见对国计民生产业有所关注,故C项正确。

二、柱状(折线)型

10.(2018·芜湖市一模)根据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规定,安徽芜湖被增开为通商口岸,1877年芜湖正式开关,下面是芜湖开关后历年贸易额的折线统计图。

材料信息反映这一时期的芜湖(  )

A.进出口贸易额增长缓慢

B.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

C.自然经济开始趋于瓦解

D.日益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 B

解析 结合材料,芜湖自从开设为通商口岸,贸易额开始增加,故使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故选B;其他选项为知识表象,并非本质,排除。

11.(2018·甘肃兰化一中二模)如图是1912年~1936年全国水田价格变动趋势图,据图可知(  )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B.农村资本流动受当时国际形势影响较大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经济衰退

D.当时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进一步加强

答案 B

解析 据图示可知,从1931年到1936年,由于日本的侵略,使得中国水田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由此可知,农村资本流动受当时国际形势影响较大,故B项正确。

 

12.(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下图为1908~1916年俄国的罢工人数统计图(单位:

千人)。

该图反映了俄国(  )

A.工人阶级革命斗志高昂

B.专制统治无法继续维持

C.资产阶级必然建立政权

D.工人与农民结成了联盟

答案 B

解析 图中反映的从1912年开始罢工总人数和参加政治罢工人数都显著上升,特别是政治罢工人数显著上升意味着专制统治已经风雨飘摇到无法继续维持,故B项正确。

13.(2018·济宁模考)据下表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粮食总产量(  )

A.一直处于稳步增长中B.在“文革”时期徘徊不前

C.受到中国入世的影响D.与国家政策有密切关系

答案 D

解析 从上表可知粮食总产量没有稳步增长,故A项错误;从上表可知,“文革”时期粮食总产量有所增长,故B项错误;中国入世是在2001年,故C项错误;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受国家政策影响,如受“大跃进”的影响,1960年产量比较低,改革开放后粮食产量显著增加,故D项正确。

14.(2018·邯郸质检)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部分年份农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

下列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传统农业大幅衰退B.近代产业转移加速

C.战争导致人口减少D.工业化的缓慢推进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只是反映了农业就业人口比重的降低,非农业大幅衰退,且这种情况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故A项错误;中国近代化发展十分艰难,B项中“加速”一词明显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农业就业人口比重,非总人口情况,故C项错误;随着中国近代化的推进,农业人口转移到工业化领域,故D项正确。

15.(2018·运城模考)下图为2016年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本地财政收入和获得的国家补贴情况(单位:

亿元),该图说明(  )

A.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缺乏自主性

B.西部民族风俗文化不断进步

C.各民族基本实现了共同繁荣

D.国家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答案 D

解析 从图示看,国家补贴都超过了各个少数民族区域的财政收入,故D项正确。

16.(2018·咸阳月考)下面为1985年至2012年以来历年100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变化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对中国有利

B.中国受西方国家知识经济发展影响

C.中国商品在世界的竞争力一直在增强

D.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政策变化

答案 D

解析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是在1973年,故A项错误;知识经济即新经济是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且图示无法反映,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货币问题,故C项错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民币兑美元的比例逐渐市场化,故D项正确。

17.(2018·石家庄期末)下图反映了1961~1985年苏联消费品工业投资在国民经济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情况。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苏联(  )

A.国民消费力受到了长期抑制

B.国民经济呈稳定的发展趋势

C.国家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D.国民经济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苏联消费品工业投资即轻工业投资比重长期低于5%,联系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

三、饼状型

18.(2018·长郡模考)下图反映了(  )

1838年英国纺织工业中工人构成

A.圈地运动刺激农业人口流向城市

B.人们改变了传统的生育生活观念

C.英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D.机器生产对体力和技能的要求低

答案 D

解析 从工人构成示意图中可以看出,18岁以上女工在纺织业中所占比例超过50%,18岁以下少年和童工也占有一定的比重,说明工业革命使用机器生产降低了体力和技能要求,故D项正确。

19.下面是19世纪末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图(单位:

万海关两)。

下图信息可以反映出(  )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增多

B.中国进一步卷入世界市场

C.中国原材料的价格低廉

D.中国海关逐渐被列强控制

答案 B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对外贸易额,反映不出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增加,故A项错误;中国原材料价格低廉会带来出口额增加,与材料中进口额大于出口额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中国海关受列强控制,故D项错误。

20.(2018·泰安市质检)下图为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图(单位:

%)。

其中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9。

“一五”计划的投资比例(  )

A.导致工业布局趋于合理

B.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C.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导致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

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工业,建立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故B项正确。

21.下图为我国1952年底~1956年底主要经济成分的变化

这种经济成分变化最主要的意义是(  )

A.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B.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D.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后,公有制经济逐步占主导地位,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故A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