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92700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docx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docx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

第一章朗诵的基本知识

一、读音要准确…………………………………………………………………1

二、语音变化的规律……………………………………………………………4

三、各类装饰音的处理…………………………………………………………7

第二章停顿

一、停顿的种类…………………………………………………………………10

二、停顿的处理…………………………………………………………………11

第三章重音

一、重音的种类…………………………………………………………………12

二、重音的处理…………………………………………………………………13

第四章语气

一、语气的色彩…………………………………………………………………14

二、语调…………………………………………………………………………14

第五章节奏

一、根据内容确定朗诵速度……………………………………………………16

二、根据情感色彩确定朗诵速度………………………………………………16

第六章不同体裁作品的朗诵

一、说明文朗诵要领……………………………………………………………18

二、记叙文朗诵要领……………………………………………………………19

三、议论文朗诵要领……………………………………………………………20

四、寓言、童话、故事朗诵要领………………………………………………22

五、诗歌朗诵要领………………………………………………………………24

六、散文朗诵要领………………………………………………………………27

 

第一章朗诵的基本知识

一、朗诵的基本要求——读音要准确。

(一)含义:

读音要准确,包含两个意思。

一是要用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读;二是要把握每个字的正确读音,防止读错。

(二)语音训练:

1、平舌音与翘舌音(z、c、s与zh、ch、sh)的分辨

三头——山头综和——中和冲刺——充斥

自立——智力栽花——摘花私人——诗人

散光——闪光俗语——熟语死命——使命

姿势——知识暂时——战时增收——征收

桑叶——商业食宿——实数推辞——推迟

平翘舌音辨正:

z一zh自治尊重增长作主杂志再植资助

自重罪状宗旨遵照坐镇作战总之

zh一z制造转载追踪振作正宗准则种子

知足职责沼泽种族装载正在主宰

c—ch蚕虫操场财产擦车促成采茶残喘

草创磁场仓储辞呈操持错处彩绸

ch--c炒菜冲刺尺寸陈词差错纯粹初次

船舱场次春蚕除草揣测陈醋储藏

s--sh松树宿舍算术损失三山似是丧失

2、鼻音与边音(n与l)的分辨

普通话中的n和l是对立的音位,分得很清楚,但是在很多方言区中n和l是不分的,对于那些n、l不分的方言区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一点,首先要读准n和l,然后要知道哪些字的声母是n,哪些字的声母是l,这需要有个记忆过程。

(1)n、l发音练习:

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

如:

“能耐”、“泥泞”的声母。

l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两边通过。

如“玲珑”、“嘹亮”的声母。

由于n发音时,气流从鼻腔通过,所以发出的声音带有“鼻音”,而l在发音时注意舌头的动作,即在发音前,舌头向上卷,发音时,舌头伸平,不带有鼻音,即使用手捏住鼻子也能发音。

(2)n、l对比辨音练习:

无赖lài-无奈nài水牛niú-水流liú男nán裤-蓝lán裤

旅lǚ客-女nǚ客脑nǎo子-老lǎo子连lián夜-年nián夜

留念niàn-留恋liàn浓nóng重-隆lóng重南nán部-蓝lán布

烂泥ní-烂梨lí牛niú黄-硫liú磺大娘niáng-大梁liáng

3、r、l的分辨

(1)r、l发音练习:

从发音部位看,“r”是舌尖后音,同“zh、ch、sh”发音部位一样,是由舌尖和硬腭前部构成阻碍而发的音。

从发音方法看,“r”是浊擦音,发音时,舌尖上翘,抵硬腭前部留一小缝,让气流从小缝中磨擦而出,同时声带震动。

为找到正确的感觉,可以先发“sh”音,然后振动声带,即是“r”音。

“r”和“l”的区别是发音部位不同,舌尖抵搭的位置有前后之别。

“r”的发音部位在硬腭,“l”的发音部位在齿龈;发音方法也不同,“r”发音除阻时,气流的通道很窄,限于舌尖和硬腭之间的一点点缝隙,磨擦很重;而“l”音除阻时,气流的通道在舌侧两边,很宽松,磨擦不十分明显。

(2)读准r和l:

锐利ruìlì日历rìlì扰乱rǎoluàn热烈rèliè认领rènlǐng

容量róngliàng人力rénlì日落rìluò让路rànglù热浪rèlàng

老人lǎorén烈日lièrì例如lìrú利刃lìrèn来人láirén

利润lìrùn留任liúrèn炼乳liànrǔ列入lièrù礼让lǐràng

(3)r、l对比辨音练习:

碧蓝lán-必然rán娱乐lè-余热rè阻拦lán-阻燃rán

囚牢láo-求饶ráo卤lǔ质-乳rǔ汁露lòu馅-肉ròu馅

近路lù-进入rù流露lù-流入rù衰落luò-衰弱ruò

脸liǎn色-染rǎn色收录lù-收入rù绒róng子-聋lóng子

4、鼻韵母辨正:

in-ing

(1)in与ing的发音练习:

in发音时,先发i,然后舌尖向上齿龈移动,抵住上齿龈,发鼻音n。

例如“拼音”、“尽心”的韵母。

ing发音时,先发i,舌头后缩,舌根抵住软腭,发后鼻音ng。

例如:

“定型”、“命令”的韵母。

ing自成音节时,作ying(英)。

(2)读准in和ing:

心情xīnqíng  品行pǐnxíng  心灵xīnlíng

民兵mínbīng  金星jīnxīng

灵敏língmǐn  清音qīngyīn  平民píngmín

精心jīngxīn  定亲dìngqīn

(3)in与ing对比辨音练习:

红心xīn-红星xīng  人民mín-人名míng  信xìn服-幸xìng福

劲jìn头-镜jìng头   婴yīng儿-因yīn而  海滨bīn-海兵bīng

零líng时-临lín时   静jìng止-禁jìn止  谈情qíng-弹琴qín

印yìn象-映yìng象   冰bīng棺-宾bīn馆  频频pín-平平píng

今jīn天-惊jīng天   亲近qīnjìn-清静qīngjìng

竞jìng赛-禁jìn赛   金银jīnyín-晶莹jīngyíng

5、鼻韵母辨正:

en-eng

(1)en与eng的发音练习:

en发音时,先发e,然后舌尖向上齿龈移动,抵住上齿龈发鼻音n。

例如“认真”、“根本”的韵母。

eng发音时,先发e,舌根向软腭移动,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通过。

例如:

“更正”、“生冷”的韵母。

(2)读准en和eng:

真诚zhēnchéng  本能běnnéng  奔腾bēnténg

神圣shénshèng  人生rénshēng成本chéngběn

承认chéngrèn  风尘fēngchén  证人zhèngrén

(3)en、eng对比辨音练习:

陈chén旧-成chéng就   真zhēn气-蒸zhēng汽   

整zhěng段-诊zhěn断上身shēn-上升shēng   

人参shēn-人生shēng   针zhēn眼-睁zhēng眼

成chéng风-晨chén风   同门mén-同盟méng    

瓜分fēn-刮风fēng出生shēng-出身shēn   

粉fěn刺-讽fěng刺    花盆pén-花棚péng

分fēn子-疯fēng子    深耕shēngēng-生根shēnggēn

正zhèng中-震zhèn中   分针fēnzhēn-风筝fēngzheng

审shěn视-省shěng市   深沉shēnchén-生成shēngchéng

二、语音变化的规律

(一)轻声的变化

1、什么是轻声?

普通话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轻短模糊的调子,甚至声、韵母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轻声。

2、轻声的作用:

普通话里有些词或词组靠轻声音节与非轻声音节区别意义和词性。

兄弟 xiōngdì([名]哥哥和弟弟)

兄弟 xiōngdi([名]弟弟)

能干 nénggà([形]有才能,会办事)

能干 néngga([形]心灵手巧;精明)

言语 yányǔ([名]指所说的话)

言语 yányu([动]开口;招呼)

运气 yùnqì(词组。

武术、气功的一种炼身方法)

运气 yùnqi ([名]幸运)

3、轻声的规律:

普通话多数轻声同词汇、语法有密切联系:

①、语气助词“吗、呢、啊、吧”等:

是吗 他呢 看啊 走吧

②、助词“着、了、过、的、地、得、们”:

看过 忙着 来了 我的 勇敢地 喝得(好) 朋友们

③、名词的后缀“子、头”:

桌子 椅子 木头 石头

④、方位词:

墙上 河里 天上 地下 底下 那边

⑤、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

说说 想想 弟弟 奶奶 谈谈 跳跳

⑥、表示趋向的动词:

出来 进去 站起来 走进来 取回来

⑦、某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明白 暖和 萝卜 玻璃 葡萄 知道 事情 衣服 眼睛

(二)声调的变化

1、上声的变调:

上声在跟上声相连或跟别的声调相连的时候,都要念变调。

(1)念半上──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前面念半上,调值由214变成21或211,也就是只降不升,由于上声的起音就低,所以近似低平调。

例如:

每天měitiān 每年měinián每月měiyuè

(2)念直上,像阳平一样──上声跟上声相连,前面的上声变成升调,跟阳平一样(或近似阳平)。

调值由214变成24或35。

例如:

美好měihǎo 厂长chǎngzhǎng 领导lǐngdǎo

2、“一”、“不”的变调:

原调

单念或在末尾念原调

在去声前变阳平

在非去声前变去声

(阴平)

一、二、三

第一 三十一

  月

一 日

  万

  天

一 年

  起

原调

单念或在非去声前念原调

在去声前变阳平

(去声)

bù 不!

我不。

  说(阴平)

不 来(阳平)

  好(上声)

  去

不 对

  怕

(三)儿化音

1、什么是儿化音?

“儿化”是指“儿”连在别的音节后面作词尾时,失去独立性,和前面的音节融合成一个音节,使前一个音节的韵母带上一个卷舌动作的韵尾,成为卷舌韵母即儿化韵。

2、儿化的发音特点

(1)a,o,e或以之为结尾的韵母后直接加卷舌动作。

例如:

打杂儿掉价儿小说儿空缺儿粉末儿山歌儿

(2)结尾不是a,o,e但与a,o,e有关的韵母,失去韵尾后在a,o,e上加卷舌动作。

例如:

名牌儿花瓣儿抽空儿八成儿钢蹦儿小摊儿

(3)zi,ci,si,zhi,chi,shi,ui后的儿化,[i]→[ə];ui→uə后,再加卷舌动作。

例如:

瓜子儿记事儿没词儿墨水儿一对儿跑腿儿

(4)舌尖音以外的生母与韵母i,in,ing构成音节时,一律去掉韵尾n,ng后,i→ie,再加卷舌动作。

韵母是ing,儿化时主要元音鼻化。

例如:

针鼻儿小鸡儿米粒儿眼镜儿脚印儿赶明儿

(5)以u为韵尾的韵母(u,iu,ou),儿化时直接加卷舌动作(“媳妇儿”除外,[u]→[ə]);省略后韵尾为u的韵母(ui,un,ueng),一律u→uə,再加卷舌动作。

例如:

没谱儿抓阄儿小偷儿一会儿桥墩儿老翁儿

(6)以单韵ü或省略后以ü为韵尾的韵母(ün),一律ü→üe,再卷舌。

例如:

小女儿有趣儿毛驴儿花裙儿小鱼儿小曲儿

3、儿化音练习----顺口溜

(1)出了门儿,阴了天儿,抱着肩儿,进茶馆儿,找个朋友寻俩钱儿;出茶馆儿,飞雪花儿,老天爷,净和穷人闹着玩儿。

(2)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运运气儿。

顺手拿起小唱本儿,唱了一曲儿,又一曲儿,练完了嗓子练嘴皮儿,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快板儿对口词儿,越说越唱越带劲儿。

(3)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口袋里装着几个小钱儿,又打醋,又买盐儿,还买了一个小饭碗儿。

小饭碗儿,真好玩儿,红花儿绿叶儿镶金边儿,中间儿还有个小红点儿。

(四)“啊”的音变规律:

1、ao,iao,u,ou,iou后读作“wa”(通常写作“哇”)。

例如:

咱们快跑啊!

这门课真难修啊!

2、-n后读作“na”(通常写作“哪”)。

例如:

要干成这事可真难啊!

好险啊!

3、-ng后读作“nga”(仍写作“啊”)。

例如:

你要大声唱啊!

他唱得真好听啊!

4、-i(前)后读作“za”。

例如:

你们又要去公司啊!

教室里的学生们正在写字啊!

5、-i(后)后读作“ra”。

例如:

我们大家一定要理智啊!

这真是物有所值啊!

6、a,o,e,i,ü音后读作“ya”。

例如:

原来是他啊!

你们快写啊!

三、各类装饰音的处理

朗诵中,为了强化文章的思想情感,还需配有一定的色彩语音,即装饰音。

它包括拖音、颤音、顿音、悦音、嘘音、佯音、拟绘音、悄音、耳语音、气音、重音。

1、颤音:

颤音是表示某种特殊激动情绪和神态的语音。

[例一]“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

我再也受不住了!

……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

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凡卡》)

2、气音:

气音是在说话或朗诵时,为了表现惊讶、感叹、恐惧等语气或模仿某种声音的语音形式。

[例一]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

……哧!

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角上带着微笑。

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卖火柴的小女孩》)

3、悄音:

悄音是一种超低语音,力度介于气音和低语音之间,它是人在彼此交谈时惟恐别人听见或者自言自语时而使用的低语音。

[例一]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嗯,揍我一顿也好!

”(《穷人》)

4、泣诉音:

在朗诵哀伤、悲痛等情感的内容时,为了使读音与内容情感融洽,使读音带有哽咽抽泣的色彩,这种语音叫泣诉音。

[例一]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

老人们含着眼泪,说:

“雨来是个好孩子!

死得可惜!

”(《小英雄雨来》)

5、悦音:

悦音是带有愉悦成份的语音,这种语音是在朗诵中不由自主流露出来的。

表现为说中带笑、笑中含说,自然谐和。

悦音的表现方法是边读边收缩喉部,使气流荡激喉头,产生一种浑厚的颤动的声音。

[例一]爸爸对妈妈说:

“鬼子又‘扫荡’了,民兵都到区上集合,要一两个月才能回来。

”雨来问爸爸说:

“爸爸,远不远?

”爸爸把手伸进被窝里,摸着雨来光溜溜的脊背,说:

“这哪有准儿呢?

说远就远,说近就近。

”(《小英雄雨来》)

6、拟绘音:

拟绘音就是在朗读时用自己的语音去模仿物品发生的声响或动物发出的声音。

[例一]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

不是的。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

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海底世界》)

7、顿音:

在朗诵中,有时并列的内容比较多,需要用很短的时间将这些内容罗列出来,使之既体现各自独立的特点,又体现彼此清晰连续的并列关系而采用的读音就是顿音。

顿音的特点是急而短,表现方法为急读短停。

适用于词与词之间。

[例一]高楼里,也闪烁着无数的“星星”,红的、黄的、蓝的……光彩夺目,十分美丽。

(《星夜》)

8、佯音:

朗诵中根据情感需要,朗诵者对所读的内容是用假声假气去表现,这种语音就是佯音。

佯音常常用于表现反面角色的语言和呼喊语气的句子。

[例一]青蛙说:

“朋友,别说大话了!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坐井观天》)

[例二]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

“你们是哪个部分的?

”我们的战士高喊答话:

“是碰上了红军撤下来的。

”(《飞夺泸定桥》)

9、拖音:

朗诵中为了突出某种情感或语气也往往会将末尾章节的音素拉成较长的平音即拖音,它一般表现在否定、肯定、强调、疑问、赞叹、欢呼、应答、命令等口气的句子和表现沉思、迟疑、欢欣等情感的内容中。

(1)表示肯定,否定语气用拖音。

[例一]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白杨》)

(2)表示垂危、艰难的语气用拖音。

[例一]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地喊:

“指导员,指导员……”好半天,他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

“书……书……”(《珍贵的教科书》)

(3)表示哀叹语气用拖音。

[例一]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

进去看看吧!

(《穷人》)

(4)表示恳切语气用拖音。

[例一]他们望着这位身材高大的红军首长,恳切地说:

“伯伯,我们也要当红军,收下我们吧!

”(《我们也要当红军》)

(5)表示疑惑语气用拖音。

[例一]“是吗?

”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不这样的本事?

”(《惊弓之鸟》)

(6)表示强调的语气用拖音。

[例一]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

“什么?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我要的是葫芦。

”(《我要的是葫芦》)

(7)表示命令、呼喊、庆贺的语气用拖音。

[例一]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

“同志们!

用石头砸!

”……“中国共产党万岁!

”(《狼牙山五壮士》)

(8)表示央求或应答的语气用拖音。

[例一]燕子飞来了。

棉花姑娘说:

“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棉花姑娘》)

(9)表示赞美的语气用拖音。

[例一]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桂林山水》)

(10)表示迟疑语气用拖音。

[例一]“我?

”桑娜脸色发白,说,:

“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我可替你担心呢!

”(《穷人》)

拖音仅适合慢语速朗诵。

拖音不仅取决于语言情感,还取决于朗诵的速度。

如果形势需要快速朗诵,这种拖音就不能再使用了。

否则的话,情感的表达将会因语音的造作拖延而失谐。

 

第二章停顿

一、停顿的种类

朗诵中的停顿,主要包括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和结构停顿三种。

1、语法停顿:

语法停顿是句子中一般的间歇,反映句子语法关系和地位。

平时所说的标点符号,是指标号和点号两个内容。

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七种。

其停顿时间的长短一般是:

句号(二拍)、问号(二拍)、叹号(一拍至二拍)>分号(一拍半)>冒号、逗号(一拍)>顿号(半拍)

[例一]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

(《蓝树叶》)

除了点号停顿以外,标号中的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括号也有标示停顿的作用。

破折号、省略号的停顿时间依句子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一拍、二拍和三拍。

连接号和括号的停顿时间为一拍。

[例一]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得意极了,就唱起歌来。

“哇……”他刚一张嘴,肉就掉下来了。

(《狐狸和乌鸦》)

[例二]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

朗诵带括号的内容时,一般是读完括号前边的内容后做短暂的停顿,之后改用慢语速,弱力度读括号内的内容,读完之后做短暂的停顿,紧接着再改换用括号前边内容的朗诵速度和力度去读括号后边的内容。

这些括号的每半幅要各停一拍。

但如果括号内容很长,不便朗诵,要等到读完括号前后的完整内容之后再读括号中的内容,否则的话,括号前后的句意就连不起来了。

[例一]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

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年;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少年闰土》)

2、逻辑停顿:

句子中的语法停顿不能完全以标点符号为全部依据,有些句子没有标点符号,但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也需要作些停顿,这就是逻辑停顿。

逻辑停顿又叫感情停顿,或者叫做强调停顿。

逻辑停顿是为了适应一定语言环境的需要,而在不是语法停顿的地方作适当停顿,或在语法停顿的地方作时间上的变动,目的在于突出某一事物,某种感情或某个特定的语意。

[例一]圆圆的月亮像大玉盘似的挂在天空中。

(《看月食》)

[例二]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乌鸦喝水》)

3、结构停顿:

结构停顿是段落层次间的停顿,是指每读完一个自然段以后停顿一下,以表示朗诵的某一个意思到此告一段落。

这种停顿的时间要长,一般以三拍为宜。

段落层次之间停顿的时间的长短,主要根据段落结构情况而定。

通常情况下是:

段落>层次>句子,或意义段>自然段>句子。

二、停顿的处理

(一)句尾

句尾停前,声音要收住,然后有平稳的较长停顿。

主要把握三点:

1、话将要说完时,气也将用完;话语声音停止,气息也呼出完毕。

2、收音音节要处于落势,有时,停前的整个词组都要下落。

3、收要收住,或急收,或缓收,都要停住,不能失去控制。

[例一]急收:

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

(《狼和小羊》)

[例二]缓收: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句中(有时也指一个小层次、一个段落)

1、停前扬收:

扬收,要看停前的词、词组的轻重格式、末一个音节的声调调值、全句重音位置以及全句语气,目的在于造成行进感。

2、停前徐收:

在停前音节稍稍拖长的时候,有一种声断气连、藕断丝连之感。

词尾如国家、祝福等,词头如轻快、美好等。

徐收和扬收可并用,扬收音节也可同时徐收。

3、停后缓起:

停后开头的音节、词或词组,从容发声,缓缓出口,叫做缓起。

缓起时,一般使用较低的声音,不但要把停前的“收”稳稳托住,而且要推动后面的词语。

4、停后突起:

停顿时急吸气,停后急发声、快吐字,叫做突起。

它不论使用较高的声音还是较低的声音,都要改变停前的声音形式。

5、停而紧连:

句中虽有停顿,但需要紧连时,应缩短标点符号的停顿时间,甚至某些句子之间、段落之间也可以紧连。

[例一]草地上盛开了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美丽的小兴安岭》)

6、停而缓连:

停顿是要有声音的空隙的。

有时,连接处可以吸气,有时,停顿中可以屏息。

[例一]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

怎么办呢?

(《乌鸦喝水》)

第三章重音

文章中对表现内容、情节和表达思想情感有突出作用的音节叫重音,对表现内容、情节和表达思想情感起突出作用的句子叫重点句,为突出重点句的朗读叫做重音。

重音是通过朗读的力度和速度并且配以拖音实现的。

一、重音的种类:

重音包括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类。

在一定语言环境里,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