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9430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31 大小:11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1页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1页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1页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1页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1页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1页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1页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1页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1页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1页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1页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1页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1页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1页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1页
亲,该文档总共1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docx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docx(1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docx

教育硕士心理学辅导1

第一章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古老反映在远古中国和古希腊的哲学中,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最早系统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年轻是心理学真正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西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算起的。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心理学在发展方向上出现了以下特点:

1.各心理学学派之间协调、互补

2.呈现了一种汇合的趋势。

3.转向解释某种心理现象的小型理论模型。

4.重视应用。

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

二、人的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在心理学中,人们通常从两个方面去研究心理现象。

一个方面是心理过程,它是探讨人的心理的共同性;另一个方面是个性心理特征,它探讨人的心理的差异性。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人在各种心理活动中,还伴随着一种心理状态,就是注意。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并不是孤立的、不相联系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总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1.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另一方面,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

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一方面,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另一方面,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

3.意志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关系:

第一,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第二,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人们共有的心理过程,但是,当这些过程表现在每个人身上的时候却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些个体差异的表现就是个性心理特征,它是表现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是密切联系和互相影响的。

个性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个性一旦形成后又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和发展,并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

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一、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探索心理规律,所谓探索心理规律,就是要查明影响人的心理因素(包括环境因素、机体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变化与心理变化的确定关系。

二、人的心理的实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脑比心脏更重要。

中国人早在十六世纪就认识到这一点,而西方在十九世纪初才认识到。

真正用科学方法鉴定出脑是心理的器官是在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卡通过对失语症患者的尸体解剖,在大脑左半球发现言语中枢为标志的。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如果没有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人脑自身不能单独产生心理活动,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机械、被动的反映,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

三、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1.研究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1)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唯心主义作斗争,具体论证和丰富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命题。

(2)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学科如文学、艺术、美学、管理学等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这些学科更加深入地认识其研究对象。

(3)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教育学、各科教学法等教育学科都是以心理学为理论根据的。

2.研究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1)根据心理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

(2)通过控制影响心理的因素来控制心理;

(3)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

(4)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的影响。

第三节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研究心理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这是最高原则和指导思想。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应该具有下列条件:

(1)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是应该可以得到共证的。

(2)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测量的,可以被科学地观察和记录。

2.发展性原则

就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不仅要求阐明人已经形成的心理品质,而且还要求阐明那些刚刚产生、处于形成状态的新的心理品质。

3.系统性原则

必须研究各个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4.教育性原则

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即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特别是对儿童。

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

在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在一定条件下的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应用观察法时必须遵循的一些规则:

(1)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

(2)观察必须是系统的。

(3)观察时必须随时作记录。

(4)应该在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况下进行观察。

观察法的主要优点:

被观察者的行为比较片段。

观察法的不足之处:

(1)观察者处于被动状态。

(2)观察积累的资料只能说明“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

2.实验法:

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应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三个主量:

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实验法有以下三个特点:

(1)主试处于主动地位。

(2)可以精确地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3)可以反复验证。

实验示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

在特定的实验室中,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因素进行实验,以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

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

结果客观可靠,能够精确的测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室实验法的不足之处:

目前还不能对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如性格进行研究,人为因素较大,往往离实际情况较远。

自然实验法:

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因素加以控制或改变去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

自然实验法的优点:

所得的结果比较切合实际,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实践。

自然实验法的不足之处:

实验情景不易控制,容易受无关变量的影响。

3.测验法:

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的一种方法,标准化测验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过程的用来测量个体差异的工具。

测量法的优点:

(1)所使用的标准化测验编制十分严谨、效果可靠。

(2)结果的量化程度高,结果处理十分方便。

(3)有常模进行比较。

(4)简便省力。

测量法的不足之处:

(1)是一种间接测量,即通过对行为的测量,来推断要测量的心理。

如果行为样本未选准,项目所引起的反应就难以推断所要测量的心理。

(2)不可避免地受到经验和文化条件的影响。

(3)对施测者要求较高。

(4)测验成绩只表明“结果”,不能反映过程。

4.调查法:

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常用来发解个体和群体的基本情况。

为了研究那些不能从外部观察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特征时,也可以用调查法。

调查法有五个特点:

其中前三个为优点,后二个为不足

(1)有许多现象或行为很难或无法由研究者在短时间内直接感知,需要采用调查法。

(2)不能确定现象或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3)基本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

(4)涉及的范围广,惧资料速度快。

(5)调查结果的可靠性依赖于回答者的合作。

调查法通常采用如下几种具体的方法:

谈话:

也称访谈调查,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调查,藉以了解被试的某些心理特点。

要使谈话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要创设一种宽松、坦诚、信任的良好气氛。

其次,调查者应该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尽量使谈话标准化,记录保持一致。

谈话的优点:

(1)可以直接向被调查者说明谈话目的,提高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

(2)研究者还可以控制谈话过程,通过补充提问、临时提问来多方面了解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水平。

谈话的缺点:

(1)比较费时间,而且费用高。

(2)研究者的言行不当或被调查的某种心态都会影响回答的真实性。

问卷:

一种间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问卷的优点:

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问卷的缺点:

(1)回收率比较低时,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不一定能够如实回答问题,影响问卷的可信度。

(3)问卷不是一种很严密的方法。

活动产品分析:

通过分析活动产品来研究被试心理特点的方法。

它不仅研究活动产品(如日记、作文、试卷、图画、自制教具、手工作品等),而且还要分析产品创作的过程。

5.个案研究法:

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

个案研究法的优点:

(1)便于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

(2)可以适当结合其他方法(如实验、问卷等)

个案研究法的缺点:

(1)所获结果缺乏代表性。

(2)缺乏可供比较的个体或小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学性。

(3)进行非控制性观察,所提供的材料往往是粗略的,描述性的。

以上心理学中比较常用的5种研究方法,它们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在实际研究中应采用多种方法,使之相互补充和验证。

第四节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一、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创始人为冯特。

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

他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

冯特首创实验内省法。

冯特的理论为他的学生铁钦纳所继承和发展,并把这种心理学理论命名为“构造心理学”。

构造心理学的积极意义是它使心理学摆脱了思辨的桎梏,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但是,这个学派所从事的“纯内省”和“纯科学”的分析,严重脱离了实际。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

机能主义者比较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而不像构造主义比较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

机能主义的这一特点,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过程。

20世纪以来,美国心理学一直比较重视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应用,这和机能主义的思潮是分不开的。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行为主义反对心理学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把刺激一反应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

行为主义还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客观研究方法。

行为主义极力主张客观研究方法,使心理学的研究更加自然科学化了,也就是说更严谨了。

然而,行为主义完全否定了对人的心理、意识的研究,以行为和生理反应代替心理现象,把人与动物等同起来,以及分析行为的机械主义观点,又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四)格式塔心理学

1912年诞生于德国,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

该学派的创始人是惠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后期的代表人物是勒温。

格式塔是从德文“Gestalt”音译而来,意为“完形”、“整体”。

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尽管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论,但该学说强调的“整体”观点以及关于知觉的组织原则、学习和思维的研究成果等至今仍有积掇意义。

(五)精神分析心理学

产生于1900年,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

前面所说的构造主义、机能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主要重视意识经验的研究,行为主义重视正常行为的分析,而精神分析学派则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该学派的理论根据是来自对精神病患者诊断治疗的临床经验。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系统。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人格的这三种力量相互矛盾冲突的结果。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很小的一部分,处于心理的表层。

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体,处于心理的深层,它是被压抑的或未变成意识的本能冲动。

性欲则是人的所有本能冲动中持续时间最长、冲动力最强,对人的精神活动影响最大的本能。

弗洛伊德把心理区分为意识和无意识,并关注需要、动机等心理的动力因素,这是他对心理学发展作出的贡献。

但他把人的一切行为都归于被压抑的性欲的表现,认为无意识决定意识,甚至决定社会发展则是错误的。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对心理学研究问题的窄化和偏颇,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

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

人本主义反对精神分析认为人是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并为实现这些欲望而挣扎的野兽。

重视意识经验,认为人们的思想、欲望和情感这些内部过程和内部经验,才使他们成为各不相同的个体。

人本主义反对行为主义认为只能相信可以观察到的刺激与反应。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不足:

错误地理解了人的本质,把人看成人性的人,而不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他们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某些描述,常常是从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出发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许多主张还带有纲领的性质,所使用的名词缺乏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具体说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这使得其理论难以得到检验。

趋势: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理念淡化了心理学的纯科学色彩,成为近年来心理学发展的趋势之一,考@试大祝你好运。

(七)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起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反对。

一般认为奈塞1967年写出第一本《认知心理学》著作时,才正式建立“认知心理学”这一心理学的新方方向。

其主要理论是信息加工理论,所以又称信息加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处理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分析、贮存、转换并加以利用。

这些活动叫做信息加工过程。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包括皮亚杰学派。

该学派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始创,并建立了“发生认识论”。

二、心理学研究的现状

(一)多学科交叉和多层次整合

(二)应用心理学分支发展迅速

(三)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上心理学日程

意识、智力产生的问题是人类长期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

过去对它只能做思辩性的议论或猜测,现在由于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的迅速发展,已可以在科学基础上应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认真的研究。

与此有关,长期困扰学术界的人的心理现象中的遗传与环境、先天与后天的问题,也将获得认真的研究。

(四)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认知过程的心理机制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

智力与脑的关系

意识和无意识问题

儿童认知发展

学习过程

近年来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过程进行的研究都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曾提出“从做中学”;教育心理学则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

这种思路与过去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是不同的,它既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责任感,又促使他们对亲身参与所习得的知识进行思考。

人力资源开发

认知工程心理学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种类

神经元:

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

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构造:

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细胞体——提供能量。

树突——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

轴突——将神经冲动由细胞体传至远处,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肌肉与腺体。

机能:

接受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

 

功能特性分类:

感觉(传人)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三种。

突触:

两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

信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元。

突触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它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方向、范围和作用。

(二)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其传导过程

极化状态:

神经细胞内外都有体液,在体液里有各种正负离子。

神经细胞的膜具有通透性,在一般情况下,它是不让一些正离子进入,也不让负离子出去的。

于是膜内因负离子占优势出现负电位,膜外因正离子占优势出现正电位,膜内外产生一定的电位差。

神经细胞膜内外的这种电位差叫做极化状态。

去极化状态:

神经细胞摸内外的电位差发生变化,原来的电位差异由减小到消失,的状态叫做去极化状态。

神经冲动:

当神经细胞出现去极化状态时,膜外受刺激的某处(如A处)和临近部位(如B处)相形之间=下就会产生一个电位差。

这个电位差又改变了B处的膜的通透性,从而使B处的电位也变为负的,于是负电位就这样传导开。

另一方面,随着膜的通透性的迅速恢复,原来受刺激点A处膜内外的极化状态又重新形成,它与B处的电位差也就消失——这就叫一次神经冲动。

不应期:

指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了。

膜的通透性在复原之前,它是不能再接受刺激的。

因此,神经细胞冲动是脉冲式的,即使刺激是连续的,它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也是间断的。

(三)刺激过程和反应过程

客观事物或是以物理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人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

这个过程的关键是信息的转化。

二、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1.脊髓及其功能。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脊髓的基本功能是进行反射活动(如排泄、膝跳反射等)和传导神经冲动。

2.脑的结构和功能。

六部分:

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六部分。

通常把前三部分合称为脑干。

延脑:

脑干的最下部,是脑的最后部分。

脑桥:

延脑的上方,它位于延脑与中脑之间,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之间传递信息的必经之地。

它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中脑:

丘脑底部,小脑和脑桥之间。

它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起调节作用,与睡眠、觉醒等活动有密切关系。

间脑:

中脑上方,主要包括丘脑和下丘脑。

丘脑是人体传人冲动的转换站。

又称低级感觉中枢。

下丘脑是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皮下中枢,调节内脏活动,也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主要环节,下丘脑有些部位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下丘脑的一些部位与觉醒和睡眠的节律有关。

小脑:

大脑的后下方和脑桥的背侧,分左右两半球。

它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入的随意运动的机能。

边缘系统功能:

①个体保存和种族保存;②调节内脏活动和情绪活动;③参与记忆活动;④感觉的整合。

3.大脑皮层。

脑的最高级部位,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

大脑皮层的主要机能中枢有:

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

(二)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系统。

脑神经有12对,与头、面部的运动和感觉有关。

脊神经有31对,与躯体感觉和身体运动有关。

植物性神经系统也叫自主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机能上具有拮抗性质。

第二节  反射和反射弧

一、反射

反射:

神经系统活动最基本的方式,是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活动。

二、反射弧及其结构

反射弧:

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

由五个部分组成的,即:

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感受器:

直接接受刺激作用的器官。

效应器:

执行反射动作的器官。

三、反射弧的特殊通路和非特殊通路

特殊通路:

由特定的神经纤维,把感受器中特定的感受细胞与大脑皮层相应中枢的特定神经细胞联系起来,使感受器与大脑皮层相对应中枢形成了空间对应关系。

这种由一定刺激经过一定神经纤维通到脑的一定部位的神经联系就叫做特殊的传人通路。

非特殊通路:

通过脑干的网状结构来实现的。

四、反射弧的环形通路

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都不是一次就能完成单方向的传导,而是在传人或传出,以致高、低中枢之间都要往返传递好几遍,使感受器更好的接收刺激。

第三节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一、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

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又称非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比较恒定的联系。

无条件反射对每个个体来说是生来具有、不学而能的。

它的反射弧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固定的神经联系。

所谓无条件反射就是在遇到某种刺激时_定发生某种反应。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二、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

分成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

(一)经典性条件反射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

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

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

条件反射的泛化:

指任何一个刺激物一旦成为条件刺激物后,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而且和它相近似的刺激物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泛化。

分化:

条件反射形成的后期,用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物不再能引起同样的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做分化。

强化:

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

动力定型:

本来是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巴甫洛夫把这种现象叫做动力定型。

(二)工具性条件反射

1.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几率就会提高。

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

2.工具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

二者的共同点:

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射,而最根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

二者的不同之处:

①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

②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

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强化是同刺激有关,并出现在反应之前;而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操作)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后。

③反应方式不同。

在经典性条件反射时,动物往往被束缚着,是被动地接受刺激,反应是先天固有的。

在工具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可以自由活动,它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反应是在练习过程中形成的。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往往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也包含有工具性条件反射。

3.强化时程表。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

通过试验,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他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程表。

斯金纳把强化时程表主要分为五种:

①正确的反应每次均予以强化。

②定比间隔强化。

即正确反应不是每次出现均予以强化,而是按一定次数比率予以强化。

③定时间隔强化。

即不管正确反应的次数,而是按一定时间间隔予以强化。

④不定比间隔强化。

即以次数不定的间隔来强化。

它的效果最好。

⑤不定时间隔强化。

即以不定长的时间间隔来强化。

三、两种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又称现实信号,指的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具体的条件刺激物。

第二信号,指人类特有的言语文字,它可以代替第一信号引起条件反射,是第一信号的信号。

(一)第一信号系统

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