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11489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4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docx

《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docx

全国各地初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一

 

全国各地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

(一)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如图所示,重叠在一起的A、B、C三个重物,当B物体受到10N的水平拉力作用后,三个物体

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右的匀速直线运动,关于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不正确的是()

A.A对B无摩擦力B.C对B的摩擦力为10N,方向向左

C.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为10N,方向向右D.C对水平面的摩擦力为10N,方向向右

2.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水银,然后在左右两管内分别注入水和煤油.两管通过水平细管相连,细管

中的阀门将水和煤油隔离,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如图所示.当阀门打开瞬间,细管中的液体会()

A.向左流动B.向右流动

C.不动D.水向右流动,煤油向左流动

 

3.某同学在一个较大的锥形瓶内注入水,然后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此时水对锥形瓶底

的压力为

F1,锥形瓶对桌面的压力为F2.然后该同学又将一个重为

3N

的木球放入瓶内,木球漂浮在水面

上.放入木球后,压力

F1和F2的变化情况是(

A.F

、F

的增量均大于

3N

B.F、F

2

的增量均等于

3N

1

2

1

C.F1的增量大于

3N,F2

的增量等于

3N

D.F1的增量小于

3N,F2的增量大于3N

4、如图所示,电路中灯泡

A、B都能正常发光,后来由于电路中某个元件发生了断路故障,致使灯泡

A比原来亮一些,灯泡

B比原来暗一些,则断路的元件是(

A.R1

B.R2

C.R3

D.R4

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

R1为定值电阻,

R2为滑动变阻器(

a、b为其两端点).闭合开

关S,当滑片

P在某一端点时,

电流表示数为

0.1A,R2消耗的电功率为

lW;当滑片

P移动至某一位置时,

电流表示数为

0.3A,R2消耗的电功率为

1.8W.则当滑片

P从a移到b的过程中(

A.电流表示数变化了

0.6A

B.电压表示数变化了

4V

C.R1消耗的电功率变化了

5W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化了

6W

6、有如图所示的电阻分布,在

ab两点间加上某一电源,流过

4Ω电阻的电流为

1A,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A.ab两点间的电阻为

B.流过电源的电流为

6A

C.CD两点间的电压为

4V

D.ab两点间的电压为

72V

二.填空题(共

3小题)

1、现有30包大米,总质量为

150kg,小明想尽快将它们搬上

10m高处的

库房,如图为小明可以提供的用于搬动物体的功率与被搬运物体质量之间的关

系图象,由图可知他可以提供的最大功率为W;为尽可能快地

将大米搬上库房,他每次应搬包,若每次下楼时间是上楼时间的一

半,则他最快完成搬运任务并返回原地所用的时间是s.(g=10N/kg)

 

第1页(共10页)

 

2、某市亮化工程已初见成效,每到夜晚,五光十色的小彩灯、霓虹灯将我市扮得绚丽多彩.东东和

辰辰为了探究小彩灯的发光情况,他们通过观察发现,每个小彩灯上标有“2.5V0.25A”字校.

(1)要使这些小彩灯正常发光,应将个这样的小彩灯联在家庭电路的供

电线上(填“串”或“并”).

(2)他们发现,当其中一个小彩灯泡的灯丝断了,其余的小彩灯还能发光,这是为什么呢?

他们找

来一个小彩灯,砸破玻璃外壳,发现灯丝(设阻值为R1)上并接有一个不发光的电阻R2(如图所示).

关于R1和R2的大小,东东和辰辰的看法不一致:

东东认为

R2比R1小很多,灯丝

R1发光时,由于

R2与R1的接触处有一薄绝缘

层,电流只能从

R1中通过;当灯丝

R1断了,电路电压将击穿绝缘层,

R2

使电路导

通,其余小彩灯还能发光.如是东东的观点成立,则其它的亮度与原来相比

(填“不变”、“变亮”、“变暗”),原因是电路中的电流

,灯丝

R

1的实际

功率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辰辰则认为

R2比R1大很多,灯丝R1发光时流过

R2的电流可以忽略不计;

当灯

丝R1断了,R2使电路导通,其余小彩灯还能发光.如果辰辰的观点成立,则其它灯的亮度与原来相比

(填“不变”、“变亮”或“变暗”).设R2=15R

1,且R1的实际功率小于

0.1W时,灯丝

R1就不能发光.则最

多允许

盏小彩灯的灯丝

R1断去,其余的小彩灯还能发光.

3、如右图所示电路,各电阻阻值分别为

R1=2Ω,R2=3Ω,R3=4Ω,R4=6Ω,在同一

 

段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分别为Q1、Q2、Q3和Q4,则=.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有六只阻值均为10欧的电阻R和一只阻值未知的电阻R0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当A,B两点

间接上100伏的电压,这时安培表的读数为1安.试求这时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

 

第2页(共10页)

 

2、某建筑工地上,甲、乙两位工人采用如图

35所示的装置提升一个重为

G1的货箱.当两人同时对

绳索施加竖直向下的等大的拉力,使货箱以速度

υ平稳上升时,甲、乙两人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

3:

4.之

后两位工人用此装置提升另一个重为

G2的货箱,使货箱仍以速度

υ平稳上升.用此装置先、后两次提升

不同的货箱,两位工人拉力总共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

36中①、②所示.已知工人甲重

650N,

工人乙重700N;G1:

G2=3:

1,此装置中两个滑轮组的规格完全相同.不计绳重和轴摩擦.求:

(1)第一个货箱的重力;

(2)提升第二个货箱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

 

3、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0不变,初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右端,但由于滑动变阻器某

处发生断路,合上电键后滑片P向左滑过一段距离后电流表才有读数.且电压表读数U与x、电流表读数

I与x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

(1)根据图象可知:

断点位置在x等于cm处,电源电压U0等于V;

(2)电阻R等于多少欧姆?

(3)从断点处滑片P向左滑动的过程中,该滑动变阻器滑片P每滑动1cm的阻值变化为多少欧姆?

该滑动变阻器电阻丝没有断路时的总电阻值是多少欧姆?

 

第3页(共10页)

 

4、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

M1,动滑轮

A所受重力为

G1,物体M1完全在水面下以速

度v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

F1,拉力

F1做功的功率为

P1,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为η1;为了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用所受重力为

G2的动滑轮

B替换动滑轮A,如图乙所示,用

替换动滑轮后的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

M2,物体M2完全在水面下以相同的速度

v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

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

F2

2

做功的功率为

2

2

1

2

=30N

,拉力F

P,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已知:

G

﹣G

﹣23

,绳重、轮与轴的

η﹣η=5%,

=,M

、M

2

两物体的质量相等,体积

V均为

4×10

m

,g取10N/kg

21

1

 

摩擦及水的阻力均可忽略不计.

求:

(1)物体

M1受到的浮力

F浮;

(2)拉力

F1与F2之比;

(3)物体

M1受到的重力

G.

 

第4页(共10页)

 

全国各地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精选

(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解答】解:

对A由受力分析得,A受竖直向下的重力、B对A的支持力,

因水平方向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不受拉力,故A不受B的摩擦力,故

A只受2个力;

对A、B、C整体受力分析得,整体受重力、支持力、拉力F及地面对C的摩

擦力,因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摩擦力与拉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摩

擦力大小为10N,方向向左;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对水平面的摩擦力也为10N,方向向右.

对B分析可知,B受重力、A对B的压力、C对B的支持力、拉力,因B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在

水平方向上应受力平衡,故B应受C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10N.

故选C.

2.【解答】解:

由题意可知,U形管中水银面相平,可知两管中水的压强与煤油的压强相等.

在阀门同一水平高度,则下方的水和煤油高度一样,因为ρ水>ρ煤油,由P=ρgh

可得,阀门下方水的压强大于煤油的压强;

又因为阀门没有打开时,容器内液体静止不动,因此左右两边液体产生的压强

相等;由于左右两边水银高度相等,而阀门下方水的压强大于煤油的压强,所以阀门上方水的压强小于煤油的压强,当阀门打开后,由于阀门右边煤油的压强大于左

边水的压强,液体会向左流动.

故选A.

3.【解答】解: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1=ps=ρghs,

∴放入木球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1′=P′s=ρgh′s;则:

F1′﹣F1=ρgs(h′﹣h),

∵放入木球后,球漂浮,

∴G木=G排=ρgV排,∵容器为下粗上细的容器,

∴s(h′﹣h)>V排,

∴F1′﹣F1>G木,

即:

△F1>3N;

放入木球前,锥形瓶对桌面的压力为:

F=G水+G瓶,

放入木球后,锥形瓶对桌面的压力为:

F2=G水+G瓶+G木,

∴△F2=F2﹣F=G木=3N.

故选C.

4.【解答】解:

A电阻R1单独在一个支路上,断路后使并联电路的电阻值变大,使灯泡所在的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变大,两个灯泡的亮度都变亮.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电阻R2与灯泡A是并联的,如果R2断路,此处只有灯泡A一个电阻,根据并联电路总电阻与分

电阻的关系,此处电阻相当于增大,所以灯泡A两端电压增大,灯泡B两端电压降低,由P=知,灯泡

 

A功率变大,亮度变亮,灯泡B功率变小,亮度变暗.此选项符合题意;

 

第5页(共10页)

 

C电阻R3与灯泡B是并联的,如果R3断路,此处只有灯泡B一个电阻,根据并联电路总电阻与分

电阻的关系,此处电阻相当于增大,所以灯泡B两端电压增大,由P=知,功率变大,灯泡B变亮.此

 

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电阻R4在干路上,如果R4断路,则整个电路没有电流,灯泡都不发光.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5.

由图,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

根据I=,

 

电流表示数为0.1A,电流最小,电阻最大,可知滑片在b端,

根据P=UI得:

 

滑动变阻器R2的电压:

U2===10V,

 

滑动变阻器

R2的最大值:

R2=

=

=100Ω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

U=U1

+U

2,

即:

U=0.1A

×R1+10V①

当滑片P移动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

0.3A,

R

2

的电压:

U′=

=

=6V,

2

由U=U1′+U2′可得:

U=0.3A×R1+6V②

联立①②解得:

R1

=20Ω,U=12V;

当P在a端时,R2连入阻值为

0,所以电压表示数

UV=0,

电流表示数:

IA=

=

=0.6A,

 

由前面的计算可知:

当P在b端时,IA′=0.1A,

电压表示数UV′=10V,

由此电流表变化为:

△I=IA﹣IA′=0.6A﹣0.1A=0.5A

,故A错误;

电压表变化为:

△U=VV′﹣UV=10V﹣0=10V,故B错误;

R1消耗的电功率:

2

2

2

2

△P1=IA

R1﹣IA′R1=(0.6A)

×20Ω﹣(0.1A)×20Ω=7W,故C错误;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化:

△P=U△I=12V×0.5A=6W

,故D正确.

故选D.

6.

【解答】解:

(1)C、D两点间的电阻:

 

RCD==4Ω,

 

E、F两点间的电阻:

 

REF==4Ω,

 

ab两点间的电阻:

Rab=2Ω+4Ω+2Ω=8Ω;故A正确;

(2)流过4Ω电阻的电流为1A,则C、D两点间的电压:

UCD=1A×(2Ω+2Ω+4Ω+2Ω+2Ω)=12V,故C错误;

 

第6页(共10页)

 

(3)C、D两点间的总电流:

 

ICD===3A,

 

E、F两点间的电压:

UEF=3A×(2Ω+2Ω+4Ω+2Ω+2Ω)=36V,

E、F两点间的总电流:

 

IEF===9A,

 

Uab=9A×8Ω=72V.

 

流过电源的电流I===9A,故B错误,D正确.

 

故选AD.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解答】解:

(1)图中曲线最高点的坐标为(15、50),其物理

意义是:

当搬动质量为15kg物体时,人用于搬动物体的功率(输出)

最大,其值为50W.

(2)30包大米,总质量为150kg,每包大米的质量是5kg,由于

搬动物体所需要做的总功是一定的,要尽快完成搬运工作,要求人始终

在最大功率(输出)状态下工作,每次应搬动质量15kg的物体,即3

包大米;

(3)每次搬运的大米的重力G=mg=15kg×10N/kg=150N;重力做的功W=Gh=150N×10m=1500J,

 

则每次上楼所用的时间t===30s,每次下楼所用的时间是15s,则一个来回需要的时间是

 

30s+15s=45s,

搬30包大米需要10个来回,所以所用时间一共是45s×10=450s.

故答案为:

50;3;450.

2.

【解答】解:

(1)因照明电路电压为220V,小彩灯的额定电压为2.5V;要使灯

泡正常发光,应将灯泡串联,让串联后的总电压为220V,由串联电路的特点知:

 

联个数应为:

=88个;

 

(2)①当R2比R1小很多时,某一只小彩灯的灯丝断了,R2接通电路中总电阻

应减小,则总电流变大,流过其余的每一个小彩灯的电流变大,则由P=I2R得,其余

彩灯里的灯丝R1的实际功率变大,亮度变亮.

②当R2比R1大很多,某一只小彩灯的灯丝断了,R2接通时,电路总电阻应变大,则总电流应变小,

即流过其余小彩灯的电流变小,则灯泡的功率变小,灯泡亮度变暗.

 

③根据每个小彩灯上标有“2.5V0.25A”字样可知.小彩灯的电阻为R1===10Ω;

 

设R2=15R1,则R2=15×10Ω=150Ω;

 

若其余小彩灯上R1的实际功率为0.1W时,由P=I2R得:

电路中的电流为I===0.1A;

 

第7页(共10页)

 

总电阻为R===2200Ω;

 

因有88个彩灯串联,断去R1小彩灯的个数为n;则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得:

nR2+(88﹣n)R1=2200Ω;

即:

n×150Ω+(88﹣n)×10Ω=2200Ω;

解得n=9.4;

又根据P=I2R,若n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R变大,电流I变小;小灯泡的电阻R不变,通过的电流

I变小,P会变小,所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会低于0.1W,引起不能发光,所以n只能取9;

即最多允许9盏小彩灯的灯丝R1断去,其余的小彩灯还能发光.

故答案为:

(1)88;串;

(2)变亮;变大;变大;变暗;9.

3.【解答】解:

由图知,R3和R4并联,R3=4Ω,R4=6Ω,所以I3:

I4=R4:

R3=3:

2,由此可知I3=I,I4=I,

 

I1=I2=I,

∵Q=I2Rt,

∴Q

2

2

I

2

I

2

1

1

2

2

3

3

4

4

=IRtQ

=IRtQ=

RtQ=

Rt

 

====.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共2小题)

6.【解答】解:

R0两端电压:

UR0=IR=1A×10Ω=10V,

 

则通过R0电流IR0=,

 

则后面并联电路总电流为1A+,

 

横向并联电总阻值为=5Ω,电压为

 

(1A+)5Ω=5V+,

 

因此第一个竖着的电阻R上的电压为:

(1A+)5Ω+10V=15V+,通过的电流为:

1.5A+,

 

电路总电流:

I=1A++1.5A+=2.5A+,因该电流流经A、B相连的两个电阻R,所以:

 

UAB=(2.5A+

)×2R+15V+

=100V,

解得:

R0

=10

Ω,又

R0

,故

I

R0

=1A

U=10V

则消耗的电功率为:

P=UR0IR0=10W.

答:

这时电阻

R0消耗的电功率

10W

2.【解答】解:

(1)两工人拉起货箱时,货箱和动滑轮受力如右图所示,则

8F1=2G动+G1﹣﹣﹣﹣﹣①

 

第8页(共10页)

=

N乙+F1=G

N甲+F1=G

 

工人甲、乙受力如右图所示,则:

甲,﹣﹣﹣﹣﹣﹣﹣﹣②

乙,﹣﹣﹣﹣﹣﹣﹣﹣﹣③

 

=,﹣﹣﹣﹣﹣﹣④

 

解得:

F1=4G甲﹣3G乙=4×650N﹣3×700N=500N;

货箱1和2上升时,W=Pt,在相同的时间t内,由题中W﹣t图象可知:

 

===,则:

=,

 

∵P=Fv,速度v相同,则:

 

====

 

∴2G1=5G2+6G动,﹣﹣﹣﹣﹣﹣﹣⑤

将G1=3G2,代入⑤式得:

G2=6G动,

将G2=6G动代入①式得:

 

G2=F1=×500N=1200N,

 

可得:

G1=3G2=3×1200N=3600N,

 

G动=G2=×1200N=200N;

 

(2)η=====75%

 

答:

(1)第一个货箱的重力为3600N;

(2)提升第二个货箱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75%.

3.【解答】解:

设电源电压为U,内阻为r;

 

(1)由甲图,短路电流:

I==3A,

 

当滑动变阻器电阻与电源内阻相等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

由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与电源内阻相等,

由串联电路特点知,电源内阻电压等于滑动变阻器电压,

 

则滑动变阻器电压为,R滑=r,由乙图得:

P最大====4.5W,

 

解得:

U=6V,r=2Ω,每节干电池电压为1.5V,电源电压为6V,则电源由4节干电池组成.

 

(2)电源效率η====,当滑动变阻器阻值全部接入电路时,电源的效率最高,

 

由丙图得:

η===0.8,解得R=8Ω;

 

第9页(共10页)

 

(3)R=8Ω,由丙图得:

c(8,0.8);

 

电路电流I===0.6A,

 

Ua=U﹣Ir=6V﹣0.6A×2Ω=4.8V,得:

a(0.6,4.8);

 

在乙图,b的横坐标为:

U=3V,得:

b(3,4.5);

 

答:

(1)串联干电池的个数为

4个.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8Ω.

(3)各点坐标分别为:

a(0.6,4.8);b(3,4.5);c(8,0.8).

(2014?

北京)【解答】

解:

(1)根据

F

=1

×10

3

3

﹣2

3

gV

kg/m

×10N/kg

×4×10

m=400N

(2)P==

=F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