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高二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评B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8258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高二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评B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高二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评B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高二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评B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高二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评B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高二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评B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中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高二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评B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中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高二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评B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中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高二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评B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中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高二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评B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中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高二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评B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中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高二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评B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中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高二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评B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中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高二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评B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高二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评B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高二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评B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高二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评B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高二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评B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他们从书写中领悟最初的为人处世之道,所谓“规矩”“藏锋”“欲左先右”……而正襟危坐的坐姿本身,就是学习一种对文化的态度。

“字如其人”的概念深入人心。

对中国人来说,一个人用手在一个媒介上留下一些线条的痕迹,暗示了他生命的某些根本性的特征。

拘谨、大气、刚强、端正、放肆、妩媚、苍凉……明明是关于人的形容词,也可以用来形容字,字与人之间是一种异常亲近的关系。

所谓“书,心画也”。

(节选自陈赛《我们与这个时代的字》,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正确认识汉字演化的两种基本方式:

B.文字从象形文字转化为拼音文字,是文明的进步与趋势。

C.学习汉字与书法涉及一种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D.练习书法应该是每一个受教育的中国孩子的必修课。

解析:

A项,谈论汉字演化的两种基本方式,是对汉字发展规律的总结。

B项,原文说“西方的文字从象形文字转化为拼音文字,一直被认为是文明的进步”,作者引用本项说法,并不认同。

D项,原文说“练习书法曾经是每一个受教育的中国孩子的必修课”。

答案:

C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做法不属于汉字的实用功用的一项是(  )

A.古代某地集市上,一“代客书信”者为一位老人给外地的儿子写回信。

B.苏轼在钱塘任职时,为一匠人滞销的扇子写字作画,帮助他卖扇还债。

C.机场出站口,一位接人者高举“接某某先生”大牌,上下晃动在等人。

D.某地烧烤不远处树林旁边,有人写了“不得随处小便”的提示牌悬挂。

B项,是书法的附加价值,不属于书写作为“沟通工具”的实用功用。

B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发明文字是为了实用地沟通。

在文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中国人对文字的感情超越了实用的功能。

B.刘治治认为,简体字改革过程中的粗暴和不讲道理,很大程度上切断了汉字“表意”的文脉。

C.在中国,“字如其人”的概念深入人心。

一个人的汉字书写,暗示了他生命的某些根本性的特征。

D.由于汉字与中国人有种异常亲近的关系,使得汉字呈现数量庞大、笔画繁复、方言俚语复杂等特征。

D项,“由于汉字与中国人有种异常亲近的关系,使得汉字呈现数量庞大……”逻辑关系不当,不存在因果关系。

D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4~5题。

后庭花

许 棐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

雨窗和泪摇湘管①,意长笺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

东风不管琵琶怨②,落花吹遍。

注:

①湘管:

毛笔。

②琵琶怨:

汉代乌孙公主远嫁,很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只得一路弹琵琶,幽怨之声不断。

4.全词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5分)

词中女主人公的情感:

从“和泪”写信,“意长笺短”句看出,是对远行人的思念之情。

从“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句中可以看出是孤独寂寞之情。

分析时要紧扣这两处。

参考答案:

①无尽的相思之情。

“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句是说女主人公思念心上人,本想执笔写信,可泪如雨下,短短的信笺写不下自己对心上人无尽的思念之情。

②孤独寂寞之情。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句是说女主人公独身一人,无人陪伴,以致燕子都可怜她,飞来和她做伴。

此句极写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之情。

5.请赏析“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两句。

(6分)

赏析词句,要抓住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

从手法上看,“东风不管琵琶怨”是拟人,“琵琶怨”是用典,“落花”比喻女子的容颜;

表达效果要紧扣该女子的心情分析。

①这两句用了拟人手法,把东风拟人化,写东风不理解女主人公的怨愁,借此表现女主人公难以忍受的孤独相思之情。

②用了比喻手法,用“落花”喻指女主人公,写出了女主人公备受相思摧残的情状。

③这两句用典,“琵琶怨”指汉代乌孙公主用琵琶表怨情之事,这里借汉代乌孙公主表现女主人公的幽怨之情。

(正确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中表达将士们骑马飞奔,万箭齐发、声震如雷的两句是“        ,        ”。

 

(2)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自己游览赤壁时飘飘欲仙的感觉的两句是“       ,       ”。

(3)杜甫《登高》中的“        ,         ”表现阔达而又萧条的长江秋景。

抓住给定的情景,联系诗句的意思,注意不要写错字。

(1)句中注意“霹雳”的写法;

(3)句中注意“萧萧”不要写成“潇潇”。

(1)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题。

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诗

袁行霈

先生逝世已经三年多了,他那特有的潇洒自如与宽容大度,仍然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总觉得他并没有离开我们,还生活在我们中间。

林庚先生自幼颖悟,北国的晴空、古都的文化以及家庭的教养,在他的心里埋下了诗的种子。

林先生在大学期间就已致力于诗歌创作。

最初热心于旧体诗词,语言浑成,意境高远。

但林先生感到写旧体诗词难以跳出古人的窠臼,后来决定改写新诗。

先后出版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等诗集。

林先生写诗先是自由体,后来转向新格律诗。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先生任教于厦门大学中文系。

1938年1月,随厦门大学迁至闽西山区长汀,与外界几乎处于隔绝状态,这时才把主要精力放到古典文学研究上,并于1946年完成《中国文学史》。

1947年,林先生回到北京,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除继续研究古典诗歌和文学史外,还在各报刊上发表新诗和有关新诗创作的文章。

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在讲坛上才华横溢,名言隽语层出不穷。

对整个中国文学的宏观认识,结合着对诗句的细密分析,再加上那诗人的风度,吸引着每一个听课的学生。

在教学的同时,林先生出版了《中国文学简史》等享誉学术界的著作,直到90高龄,还出版了一部富有哲理性的诗集《空间的驰想》。

林庚先生写诗一方面致力于把握现代生活和现代汉语的新节奏;

另一方面则追溯中国诗歌民族形式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并创造性地运用到新诗的写作中来。

林先生力求以最自然的语言传达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取得深入浅出明朗不尽的艺术效果。

有的诗仿佛脱口而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是何等的透明,又是何等的蕴藉。

有的诗令人如痴如醉,一种少年的精神伴随着完美的节奏呈现在眼前,其新鲜的程度真如旦晚才脱笔砚者。

有的诗表现的是现代意识,而诗的形式却又带着鲜明的民族特点。

语言是那么浅显,含义却又那么深邃。

林庚先生首先是诗人,是以诗人为基点从事文学史研究的,他研究古典诗歌的目的是从中寻求创作的经验,以及诗歌形式发展的规律。

他在诗坛上曾经辉煌过,经过岁月的淘洗,他的诗必将重新赢得新一代的读者。

正是因为他抱着这样的目的,并且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有敏锐的感受力,所以他的学术研究才能独具慧眼,并取得非凡的成就。

就古典文学研究而言,林先生长于文学史的总体把握和宏观研究,他的《中国文学简史》高瞻远瞩,荦荦大端,有一种卓然不群的气象。

他关于屈原和《楚辞》的考证独辟蹊径,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他关于李白的研究,融入了自己的人格。

林先生标举“少年精神”“建安风骨”“盛唐气象”,赞扬创造力,给学术界留下一笔宝贵的遗产。

林庚先生的过人之处究竟何在?

就在于他的诗歌、学问与人格的统一,诗歌魅力、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融。

他为人清高,艺术趣味高雅,学风既严谨又灵活,有一股朴茂纯真的灵气贯注于其诗其学其人之间。

林庚先生享年96岁,桃李满天下,直至晚年仍保持着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

诗人的气质,学者的胸襟,二者在林庚先生身上完美地统一起来。

古代知识分子的风骨,现当代知识分子的追求,二者在林庚先生身上完美地统一起来。

他是中国近百年来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上的一位标志性人物,有了他,这段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才显得完整。

林庚先生的生命就是一首诗,他的生命之消失也是一首诗。

他离去得那么从容,没有痛苦,只有潇洒。

如果说有一点遗憾的话,也只是想再看一次月圆,而没有看到。

他仿佛是为诗而生的,为中国这个诗的国度而生的。

他的一生,他所做的一切都指向一个境地,那就是青春、理想和美。

我们都为物欲横流、精神苍白的某些现状而痛心,我还为缺少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而遗憾。

在这种背景下,更觉得我们的老师林庚先生之可贵。

愿更多的人了解他、尊敬他、学习他,愿他的精神经过我们而得以发扬光大。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幼年颖悟、文化的熏陶、自然的美好使林庚很早就心系诗歌,最初致力于旧体诗词,后转写新诗,其诗语言浑成,意境高远。

B.抗战爆发后,厦门大学迁至闽西山区,封闭的生活环境让林庚潜心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文学史》是他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

C.林庚教学出色,成就非凡,专著享誉学术界,其诗也总是力求以最自然的语言传达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艺术效果深入浅出,明朗不尽。

D.因林先生标举“少年精神”“建安风骨”“盛唐气象”,所以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在学术研究上更独具慧眼。

E.对林庚诗一般的生命历程和他在中国百年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方面研究的突出成就的记叙使全文充满深深的怀念、赞美和遗憾之情。

A项,“最初热心于旧体诗词,语言浑成,意境高远”。

D项,林先生标举“少年精神”“建安风骨”“盛唐气象”,与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具有敏锐的感受力无因果联系。

E项,“遗憾之情”不准确,原文是说“我还为缺少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而遗憾”。

BC

(2)林庚一生的学术研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是什么原因?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在文章的第7段中有“所以他的学术研究才能独具慧眼,并取得非凡的成就”一句,可见答案区间在这句的上文。

①他研究古典诗歌的目的是寻求创作的经验及诗歌形式发展的规律。

②他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有敏锐的感受力。

③他长于文学史的总体把握和宏观研究。

(3)林庚的过人之处在于其“诗歌魅力、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融”,其“魅力”具体体现在何处?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题干提示了“诗歌魅力、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可找到答题区间在第5、6、7、8段。

①致力于把握现代生活和现代汉语的新节奏,并创造性地将中国诗歌的民族形式运用到新诗的写作之中。

②他的学术研究独具慧眼,成就非凡。

③为人清高,艺术趣味高雅,学风严谨灵活,有一股朴茂纯真的灵气。

(4)林庚一生勤于研究,笔耕不辍,成就非凡,但他的生命却始终充满诗意,“就是一首诗”。

我们应从他的身上学习什么?

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此题考查发掘传主的精神品格和人生价值的能力。

首先要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传主品格;

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提出观点;

再围绕自己的观点分条陈述理由,论述合理,理由充分。

观点一:

人生作为都指向青春、理想和美,有追求,潇洒自如,诗意生存。

理由:

①林先生自幼心里埋下诗的种子,一生坚持诗歌创作,诗意新颖,意识现代,语言浅显而含义深邃;

②林先生的学术研究交融着他的人格魅力,始终保持着青年人的朝气和活力;

③诗人的气质、风骨和学者的胸襟、追求完美统一在林先生身上。

观点二:

高瞻远瞩,孜孜以求,执着探索,精神永驻,生命如诗。

①林先生首先是诗人,一生心系诗歌,由旧体诗到新诗,勤于创作,不断探索,诗歌贯串生命始终;

②学术研究独具慧眼,学风严谨又灵活,一生笔耕不辍,奋斗如诗;

③讲坛上才华横溢,诗人风度,吸引学生,教学出色。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19分)

8.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成语是(  )(3分)

(1)专家指出,到2025年,中国将因肺癌病人达100万人而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这个消息让人    。

(2)五一期间,银川市掌政镇下辖村的“鸟巢市”果蔬大棚对外开放,市民    ,体验采摘草莓的乐趣,感受现代高优农业的魅力。

(3)在行贿物品中最具“操作性”的就是玉器书画,这些东西对专家而言有可能是无价之宝,对外行人来说有可能    。

A.噤若寒蝉  蜂拥而来  一文不名

B.目瞪口呆  蜂拥而来  一文不值

C.噤若寒蝉  蜂拥蚁聚  一文不值

D.目瞪口呆  蜂拥蚁聚  一文不名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根据语境,选择“目瞪口呆”。

“蜂拥而来”,像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

形容许多人一起过来。

“蜂拥蚁聚”,形容成群的人如蜂蚁般聚集在一处。

根据语境选“蜂拥而来”。

“一文不名”,指一个钱也没有。

“一文不值”,没有任何价值。

根据语境,“一文不值”较合适。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与以前影视作品中的邓小平相比,最近热播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的邓小平与子女的关系更加平民化,有利于观众情绪和剧情节奏的调动。

B.在亚冠第二阶段淘汰赛首场比赛失利后,媒体认为,无论是球员还是教练,都需要尽快改变目前情绪起伏、心理波动,必须学会更加专注于比赛。

C.会议决定,依托现有新区、园区,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地方特点,充实新的试点内容。

D.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法国作家帕特里克·

莫迪亚诺获得该奖项。

帕特里克·

莫迪亚诺是法国评论界一致公认的当今法国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

A项,搭配不当,“节奏”与“调动”不搭配。

最后一分句可改为“有利于观众情绪的调动和节奏的把控”。

B项,成分残缺,应该在“心理波动”后加“的状况”。

D项,“一致”和“公认”重复。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俗”有通俗与庸俗之分。

      。

通俗是喜爱朴素的。

唐代李绅的诗《悯农》何其通俗!

又何其朴素!

但通俗又不等于朴素,白居易的《忆江南》就于通俗中见绮丽。

①惠洪《冷斋夜话》云:

“白乐天每作诗,令老妪解之。

问曰:

解否?

妪曰,解,则录之;

不解,则易之。

”可见通俗并非脱口而出。

②通俗的诗是不卑俗、也不浅薄的。

刘禹锡的《竹枝词》就是一首明朗流畅、富有情趣的好诗。

③“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这两句诗道破了通俗的秘密。

④中国古代许多著名文人都推崇通俗。

⑤平易浅显是指通俗,俗不可耐是指庸俗。

⑥白居易有意识地追求通俗,王安石誉之为“白俚”。

A.⑤④⑥①③②     B.⑤③②④⑥①

C.②③⑤⑥④①D.③②④⑥①⑤

解答这个题目,可以抓住语段的前后照应处。

⑤解释两种“俗”的不同,紧承前文,然后转入谈论“通俗”。

④承前启后,引出具体的“古代著名文人”的事例。

②与横线处后的语句在句式上十分相似,所以②在最后。

A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5分)

很多人误认为竹子不开花。

其实,竹子是有花植物。

①               ,这是遗传基因的影响。

如群蕊竹一年开一次花,牡竹、版纳竹30年左右才开花,有的种类甚至需要上百年才能开花。

那么,为什么竹子开花之后会成片枯死呢?

科学家解释,有些植物为繁衍后代,在生命结束之前开花、结果。

因为②               ,而这些养料来自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中贮存的养料大部分被消耗,所以植物就逐渐枯死了。

在天气长期干旱、土壤板结、杂草丛生的竹林中更容易发生竹子开花现象。

可见,③               。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竹子的特性,采取适当的措施,为竹子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答案示例:

①不同的竹子开花周期会有不同 ②开花、结果需消耗大量养料 ③恶劣的环境能造成竹子开花(或“外部环境对竹子生长产生重要影响”)

12.请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30字)(5分)

【浙江在线杭州11月11日讯】11月11日零点开始,位于杭州的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开始骚动起来,大屏幕上开始滚动起数字,第二分钟,交易额突破10亿元,第五分钟,交易额突破20亿,第十分钟,36亿!

这场购物狂欢节开场38分钟28秒之后,大屏幕上的数字定格在100亿元,人群中再次爆发出一阵骚动,2014年注定又是一个疯狂的双十一。

38分钟,阿里巴巴双十一的交易额就破了百亿元大关,而在去年,破百亿用时5小时49分。

今年双十一的一大特点是无线端交易额占比明显上升,网友用手机端支付将近占了一半。

截至记者发稿时,无线端成交占比达到了45.7%。

据阿里方面公布的数据,2013年手机淘宝交易笔数占比整体的21%,而2012年这个数字大概在5%左右。

此题考查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可抓住新闻报道的事件及其特点概括。

双十一阿里38分钟交易额破百亿,近半为手机支付。

六、写作(50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微风轻拂

粼粼碧波在听我轻轻歌唱

歌的主题已不再是期待你从遥远的天际意外地归航

只是静静地静静地守望着自己心中那轮圣洁的月亮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2)不少于8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作文所给的材料是抒情性很强的诗句,共四句话,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审题的重点理所当然地落在后两句上;

而后两句从内容上看又是转折关系——不再期待,只是守望。

因此可以从“期待”“守望”等角度立意,至于期待什么、守望什么,既可以由材料中的“自己心中那轮圣洁的月亮”展开联想,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悟选取生活中最有话说的对象。

文体上,选择记叙或抒情性散文,利于行文。

参考例文:

守望文明

秋日的天空,了无雁雀划过的痕迹,云薄薄地舒展着,一片白净与轻柔,裁下来宜题杜牧的七绝,宜绘唐寅的扇面,天地之间充斥着厚重的墨香。

中华文明就像这祥和宁静的秋日,上千年的历史流转旋涡将这灵动飘逸的华章、似烟似雾的山水、遒劲或柔美的书法一并吸纳熔铸,造就了秋日般的平和境界和灿烂辉煌。

但岁月的车轮驶到了21世纪,趋向一体化的经济在重新塑造着这个被多元的民族文化分解的世界。

文明在沸腾的时代血液中沉浮,古典与历史面临着抉择。

希腊疲倦了,她只想靠着爱琴海的冰蓝,沐浴着酥甜的阳光,做一个知足常乐的渔夫;

埃及只能在金字塔中封存她那神秘而久远的魅力,无奈地注视现代化竞技场上的弥漫硝烟;

两河文明在战火中死去,古文明的遗体已经冰冷……而我们那秋日般辉煌的文明呢?

我渴望用温软的手指去触摸故宫的城墙,用双眼去盛满汉时的月光。

我渴望在绵绵的梅雨里聆听随风潜入夜的清脆如玉的古筝或是缠绵悱恻的箫声。

我渴望去寻访沉淀了文人风骨的名山大川,追随李白的放达,感受那喷薄的激情。

……

我渴望得太多,但事实上,我却看到定海古城成了一堆废墟,长城的砖石上留着游人的刀痕;

充斥在耳边的是横行无忌的“帝国英语”,而鲜有唐诗宋词悠远的音律……机器冷酷地开过,钢齿嚼烂了“中国红”,在它身后,拖出的是一串串模式化的大楼,这在华夏大地上又划了一道道难以愈合的伤口。

用了几千年时间来慢慢沉淀、精细打磨的风貌,只需十几年甚至几年就可以被彻底毁灭,我们有了形似旧金山的大连,貌似纽约的上海,本民族文化却正在消失。

旧时的明月是否依旧?

的确,我们显赫过,也曾落后过,在自大与自卑间要找准坐标很难。

于是,有人钻入死角中,认为我们过去的落后是因为文化劣于西方,因此唯西方马首是瞻。

其实一种文明的兴衰不完全以其诞生地的国力强盛与否来判定,试想,即使中国会因全盘西化而强大,那也只是政治理念,而与人文精神毫不相干——这种浮华也只会是昙花一现,不能持久,我们的辉煌昨天值得每一位华夏儿女好好地珍惜与继承。

不然,当我们摒弃了构成自己生命的文明后,回首望去,只能见到悲壮的夕阳熔化着火红滴入寂寥的文化荒漠中。

正如尼采所说:

“我们离开了陆地,乘船航行,我们把身后的桥梁——不仅仅是桥梁,连同整个陆地都给切断了。

于是,方始惊呼:

小船啊,你可要加倍留神啊!

但愿,今后不是只能在迷雾中寻找那片曾经拥有的蔼蔼清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