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12129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1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区级联考】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A.间隔增大B.质量增大C.体积增大D.个数增多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B.

过滤C.

稀释浓硫酸D.

称量固体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天然气用作燃料

C.液氮用作冷冻剂D.银用于制作导线

4.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A.蔗糖水B.牛奶C.果粒橙D.豆浆

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B.MnO2C.CO2D.H2O2

6.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A.浓氢氧化钠溶液B.浓盐酸C.浓硫酸D.饱和食盐水

7.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

的微粒个数比是4:

3

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

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

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时3:

20

8.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可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

C.通直流电时,电源负极上得到的气体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H2O和H2SO4中数字2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

9.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一组是(  )

A.H2O、MgO、H2CO3都属于氧化物

B.HNO3、H2CO3、H2SO4都属于酸

C.NaOH、Ca(OH)2、Fe(OH)2都属于碱

D.NaCl、Na2CO3、NaHCO3都属于盐

10.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B.0.9%的生理盐水:

是指100g水中溶解了0.9g的氯化钠

C.CO2和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D.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1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物质质量/g

16

64

10

8

反应后物质质量/g

30

8

x

48

A.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

5D.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

4

12.下列各选项中的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式俗称学名

Ca(OH)2熟石灰氢氧化钙

NaOH烧碱氢氧化钠

CaO石灰石氧化钙

NaCl食盐氯化钠

B.用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如图所示,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偏高

C..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③⑤

①Cu②N③CO2④Na2CO3⑤CH4

D.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以下推理完全正确:

①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②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A.AB.BC.CD.D

13.(2015秋•薛城区期末)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NaCl固体;②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52;③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温度为25.62℃;④用10mL量筒量取6.6mL某溶液.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14.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且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的是(  )

选项

内容

化学用语

A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AL

B

酒精的化学式

C2H6O

C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2H2O2

2H2O+O2↑

D

氯离子的符号

Cl1﹣

A.AB.BC.CD.D

15.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16.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

A.从宏观上看:

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从微观上看:

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从类别上看:

银杏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D.从质量上看:

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17

二、填空题

17.从C、H、O、N、S、Cl、Na、Mg、Fe、Ba、Ca等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

(1)氯化亚铁溶液中的阳离子_______;

(2)一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_________生成(写化学式);

(3)旱情较为严重时,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可中和酸性土壤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

(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

(6)用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______________;

(7)若某固体单质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不同的气体。

该固体完全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8)X是一种常见的碱。

若X和Y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是我们厨房常用的调味品。

向X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再滴加Y溶液至溶液变红,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

(9)若某元素的单质A及其氧化物B均与D溶液反应,分别成成该元素的化合物E和F,F水溶液呈黄色。

且这种元素在B和F中的化合价相同。

B与D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A与D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18.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

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1)金属镓_____(填物理性质);

(2)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______________;

(3)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4)氮化镓(GaN)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般采用GaCl3与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同时得到另一种化合物。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19.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是:

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若电子层数相同,则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若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则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对金属元素来说,原子半径越大,最外层电子数越少,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氢氧化物碱性越强,其对应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有Na、Mg、K(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

第一层2个,第二层8个,第三层8个,第四层1个)三种金属;NaOH、Mg(OH)2、KOH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Na+、Mg2+、K+中氧化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

20.【最新】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核心议题是碳排放及全球气候变暖。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有以下两个过程:

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

②自然界中的水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

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而产物却完全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可被压缩成液态,封存在地质结构中。

从微观角度解释二氧化碳能够压缩成液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CO2被封存在含氢氧化钙的地下咸水层中,则可转化为固态碳酸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合成气”(H2和CO的混合气体)。

用“合成气”为原料生产甲醇(CH4O)时,按照“绿色化学”原则,应调节“合成气”中H2和CO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

三、简答题

21.向NaOH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每种图形表示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_____;

_____;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

(3)下列物质中只有一种能与KOH溶液发生上述类似反应,应是_____(填序号)。

①HNO3②CuSO4③CaCl2

22.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

请结合小明同学对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归纳图完成下列问题。

(1)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中都含有____________;

(2)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图中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___________;

(4)图中横线上应填物质类别的名称是________。

(5)为什么盐酸与氯化钡不反应,而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_________。

23.

(1)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将二氧化硫和氯气同时通入水中,可以生成两种常见的酸:

__________

②四氧化三铁可以看作为FeO.Fe2O3。

将四氧化三铁放入稀盐酸中:

____________

(2)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

上述

(1)中的两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____,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均填序号),还原剂为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24.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两个问题(夹持装置已略去)。

(1)研究燃烧的条件

(步骤1)向C中加入少量白磷,再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浸入热水中,白磷不燃烧。

(步骤2)打开

,关闭

,将A中的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

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此实验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______。

(2)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A中盛有稀硫酸,B中盛有碳酸钠固体,C中盛有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1)打开

,关闭

,将A中溶液滴入B中,气球明显鼓起。

打开

,关闭

,一段时间后,气球没有明显变瘪。

实验1没有出现预期的实验现象,改进后重新加入药品进行了实验2。

(实验2)打开

,关闭

,将A中液体滴入B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

上方的导管口处,木条熄灭。

上述实验的操作的目的是排出B中的空气。

然后进行后续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后续实验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

25.在实验室,小亮先取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于烧杯中,再将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蓝色滤渣,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Na2SO4

猜想二:

Na2SO4和NaOH

猜想三:

_____

猜想四:

Na2SO4、CuSO4和NaOH

分析:

小明认为猜想_____不合理,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与验证)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仔细观察现象

溶液为无色

猜想_____不成立

实验二

向实验一所取滤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三

常温下,再取少量滤液,测溶液酸碱度

pH=7

猜想_____成立

(拓展延伸)我们分析化学反应后剩余物质的种类时,除了要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_______。

五、实验题

26.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验证某种气体化学性质的有关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组装好装置A后,必须首先____________。

(3)若A与B连接,B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用_____法收集该气体。

(4)图C:

把干燥的紫色纸花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分别伸入两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B.水具有酸性

C.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D.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5)图D是实验室制取氢气的一种发生装置,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关闭活塞,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当出现_________现象时,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6)图D:

若液面刚好不与锌粒接触而又无稀硫酸可加,要制取H2且不影响生成H2的量,下列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钠溶液b.氯化钠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

27.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

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实验装备

①查阅资料:

NaHCO3+NaOH=Na2CO3+H2O

②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稀盐酸

现象Ⅰ

无明显变化

产生气泡

加入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无明显变化

现象Ⅱ

加入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浑浊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表中的现象Ⅰ为_________,现象Ⅱ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过程

(实验1)证明反应生成了Na2CO3

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__________。

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_________。

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实验2)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

同学们参考上表中的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实验方案是_________。

(3)实验反思

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28.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

人体内的钙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

请计算:

(1)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中钙、磷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

(2)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精确到0.1%)。

29.乙炔(

)是生产聚氯乙烯的重要原料。

用电石(主要成分为

)与水反应可制取乙炔,最终还可得到电石渣。

某电石渣中含氢氧化钙

其余为杂质,此电石渣可用于处理电镀厂排出的酸性废水。

(1)乙炔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2)100kg上述电石渣中氢氧化钙的质量为_______

(3)用上述电石渣处理含硫酸

的酸性废水(假设电石渣中的杂质、废水中其他成分均不参加反应),求至少需要电石渣的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参考答案

1.A

【解析】

此题结合实例考查引起气体压强变化的微观本质。

从平原到高原外界压强减小,塑料袋内的压强等于原来的大气压,所以包装袋鼓起,气体分子间隔增大。

2.A

【详解】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3.B

【详解】

A、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液氮用于冷冻麻醉,是利用了液氮温度低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银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了银具有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A

【详解】

溶液的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的基本特征:

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牛奶属于乳浊液,果粒橙、豆浆属于悬浊液,它们不均一、不稳定;糖水是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故选A。

考点:

溶液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5.A

【解析】

A、O2是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则含有氧分子,故A正确;

B、MnO2不含有氧气,则不含有氧分子,故B错误;

C、CO2不含有氧气,则不含有氧分子,故C错误;

D、H2O2不含有氧气,则不含有氧分子,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微观构成微粒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6.B

【详解】

A、浓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质量增加,故A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使溶液质量变小,故B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液的质量增加,故C错误;

D、饱和食盐水在空气中放置,溶液质量基本无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7.D

【详解】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分别是镁和二氧化碳,生成物分别是氧化镁和碳,反应的方程式是:

2Mg+CO2

2MgO+C,由此可知:

A、由方程式可知,碳元素从CO2转化为C,镁元素从Mg转化为MgO,碳元素和镁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

的微粒个数比是比为:

2:

1,故错误;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

是金属镁,由原子构成的单质,

都属于氧化物,故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是12:

[2

(24+16)]=3:

20,故正确。

故选D。

8.D

【详解】

A、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选项说法错误;

B、明矾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水通直流电时,电源负极上得到的气体是氢气,不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说法错误;

D、H2O和H2SO4中数字2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A

【详解】

A、H2CO3 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HNO3、H2CO3、H2SO4 都是电离时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都属于酸,故正确;

C、NaOH、Ca(OH)2、Fe(OH)2都是电离时电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都属于碱,故正确;

D、NaCl、Na2CO3、NaHCO3 都是由金属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盐,故正确。

故选A。

10.A

【详解】

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0.9%的生理盐水,是指100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0.9g的氯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C、CO2和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但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如一氧化碳不能与碱溶液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1.A

【分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了30g-16g=14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5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64g-8g=56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48g-8g=40g;由质量守恒定律,丙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为56g-14g-40g=2g。

【详解】

A、由上述分析,丙是该反应的生成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乙,生成物是甲、丙、丁,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56g:

40g=7:

5,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6g:

4g=1:

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睛】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

12.B

【详解】

A、氧化钙俗称生石灰,而不是石灰石,故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B、用被水润湿的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时,测定溶液的碱性减弱,pH偏小,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①Cu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不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②N是氮元素的元素符号,不是化学式,也不能表示分子;④Na2CO3是碳酸钠的化学式,表示碳酸钠是由钠、碳、氧元素组成的;但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不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故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D、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故选B。

13.A

【解析】①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可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氯化钠固体,故选项实验数据合理.

②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整数,所以不合理;

③普通温度计能准确到0.1℃,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无法显示读数为25.62℃,故选项实验数据不合理.

④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可用10ml量筒量取6.6mL溶液,故选项实验数据合理.

故①④实验数据合理.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特别是天平、量筒等在中考中出现频度较高,其读数方法和误差的分析更是重中之重.

14.B

【详解】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故选项符号书写错误;

B、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宏观上可表示葡萄糖等,微观上可表示1个葡萄糖分子等,故选项正确;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故选项符号书写错误;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氯离子可表示为Cl-,故选项符号书写错误。

故选B。

【点睛】

在化学符号前面添加数字,此时的化学符号只有微观含义,不能再表示其宏观含义。

15.C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