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15470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逻辑思维是正确思维的基础,而形象思维是正确思维的主要创新泉。

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就不能有正确的思维,思维就是混乱的、漏洞百出的、自我矛盾的,乃至往往是错误的,以至是荒谬的。

正因为如此,学音乐的,应该懂得些声学;学美术的,应该懂得些光学;学艺术体操的,应该懂得些力学;学人文的,应该懂得些科学技术。

《红楼梦》是一部了不起的文学巨著,光照古今,流传不朽,但也存有不掩瑜的瑕点,例如,林黛玉入贾府的年龄,多处有矛盾,这也是曹雪芹这位伟人在创作《红褛梦》时在逻辑上失误之处。

然而,正因为逻辑思维执着于前后一致的严密,因此,一般摆脱不了现有思维方式与内容的框架,难于飞跃,难于求异,难于作出超脱现有模式的重大的创新。

而文学艺术恰恰与科学相反,不是追求抽象,不是直接表达共性、普遍性,而是着手个体,着手特殊,通过个体、特殊的形象反映共性、普遍性;因此,必须力求从不同侧面、从不同个体、从种种特殊,创造新的形象,深刻反映事物的共性、普遍性。

正因为直接表达的是侧面、是个体、是特殊,从而就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给观赏者、阅读者、研究者去思考、去领悟、去追索、去开拓;极为精炼的中华诗词,就更是如此。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写登鹳雀楼,还是哲理之言呢?

“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是写暮春的杨花榆荚呢,还是哲理之言呢?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写诗人无比喜悦之情呢,还是哲理之言呢?

不管怎样,这些名句,都是合乎客观实际,合乎逻辑的。

一个漫画家画某个人,不管怎么美化或丑化,不管怎么夸大,寥寥几笔,确如此人。

为什么?

关键就是这几笔。

这几笔不是其他,而是同现代数学一个分支即“拓扑学”有着紧密关系的。

“拓扑学”是研究图形在各种变化中有哪些东西始终不变的。

这些不变的东西叫做“特征不变量”,这几笔就是“拓扑学”的“特征不变量”。

严肃音乐的主旋律,京剧中所谓的“不能不像,不能真像;不像不是戏,真像不是艺”,所谓的“神化”,都是科学中的“特征不变量”;就连摄影,如果是艺术照,就决不能将客观事物原封不动搬上照片,而应加以“艺术”处理,分出轻重浓淡,突出主要,突出本质,这不是科学又是什么?

“春秋笔法”下的用字用词,是“杀”?

是“弑”?

是“诛”?

是“戮”,是“斩”?

用之不同,所表达的人际关系、事件性质及所作的褒贬评价则大不相同。

诗眼、词眼、文眼,也正是用以集中地深刻地揭示事物的特征的。

正因为这些伟大的作家,阅历广泛,深入实际,深入思考,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由定性到定量,才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掌握了事物的特征。

“环滁皆山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开始第一句中的“环”字,滤去了词句水分,浓缩了语言容量,揭示了滁州为群山环绕特征,一字可敌万语。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一个在小小空间的红杏枝头,一个在辽阔空间的锦锈江南,都生动深刻、内涵极为丰富地展开了春天的欣欣向荣的画面。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诗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10个字,10件事物,6点景色,描绘出了行人秋晨离开荒村野店匆匆上道的有声有色的凄凉景象。

要强调指出的是,正因为中华诗词用词用字最为精炼,从而也最能抓住事物本质,突出事物特征.反映事物主要方面。

(选自阳叔子《科学人文相融,爱国创新与共》,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逻辑思维是基础,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就会有正确的思维,能避免那些混乱的、漏洞百出的、自我矛盾的乃至荒谬错误的结论出现。

B.要想摆脱现有思维方式与内容的框架的禁锢,实现思维的飞跃和求异,进而作出重大的创新,就不能执着于逻辑思维前后一致的严密性。

C.文学艺术的思维和科学的思维不一样,前者通过个体、特殊的形象反映共性和普遍性;后者则直接追求抽象,追求共性和普遍性的表达。

D.文学艺术能够给观赏者、阅读者、研究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产生让人思考、领悟、追索和开拓的艺术魅力,因为它是从个别表现一般。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漫画家使用夸张的艺术手法美化或丑化艺术形象,却让人并不感到“失真”,是因为寥寥几笔,突出了那些始终不变的东西,抓住了本质,突出了特征。

B.作者引用京剧所谓的“不能不像,不能真像;不像不是戏,真像不是艺”,科学地论证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关系,目的就是强调京剧的独特性。

C.摄影中的艺术照,决不能将客观事物原封不动地加以呈现,应该加以“艺术处理”,借以分出轻重浓淡,突出主要,突出本质。

D.文学作品中用词用字的精练,往往达到“一字可敌万语”的艺术境地,其目的就是为了集中地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巨著《红楼梦》,在林黛玉进贾府的年龄方面存在逻辑上的失误,阐明了文学艺术创作不仅要追求思维的创造性,更要追求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些名句既合乎逻辑又给人想象空间。

C.“杀”、“弑”、“诛”、“戮”、“斩”等词用之不同,所表达的人际关系、事件性质及所作的褒贬评价则大不相同,体现了“春秋笔法”的科学性特征。

D.“环滁皆山也”的“环”、“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等字最为精练,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丰富而深刻地揭示了事物本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女人

胡安•鲍斯

公路上空空如也,没有人,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细长的路伸向远方,像死人一样躺在那里。

太阳犹如烧红了的大钢球,悬挂在公路的上空。

公路两旁是荒原,远处是荆棘丛生的山丘。

偶尔有几只鸟,几只鹫鹰,落在仙人掌的顶端。

只有这些远处的仙人掌,才给人一点生气。

在这条近乎死去一样的公路上,有一个女人,一开始只是一个小黑点,然后渐渐地变大。

她穿着破旧的衣服,一动不动地躺在公路上。

她不怕毒日头的暴晒,但孩子的哭喊却使她痛心。

那孩子,全身巧克力色,他趴在母亲身旁,两只小手使劲地抓她。

这个一丝不挂的小孩子感到,灼热的公路很快就会把他的身体烤焦。

他们的家就在不远的地方,但是看不见在哪里。

奇克不停地向前走着,那个黑东西也随之增大。

他心想:

“莫非是汽车撞死了一条驴。

他向四下张望,只见一片荒原,远处是山丘。

眼前还有一道干涸的河床,似乎在思念着几千年前流经这里的河水。

远处,稀稀落落地能看见几株上面立着猛禽的仙人掌。

走到很近的地方,奇克才看出是一个人,还听清楚了孩子的哭泣声。

原那个女人被丈夫打了,在他们仅有的那间像蒸笼的房子里,她男人扯着她的头发把她毒打了一顿。

“你这个臭娘们!

今天我非打死你不可,我叫你不要脸!

“怎么能怨我呢?

契佩,没有人打这里经过呀!

”那女人竭力争辩道。

“我让你嘴硬!

说完又是一阵拳打脚踢。

孩子搂住爸爸的大腿。

看见妈妈鼻子流血,吓得没命地嚎起。

女人挨打的原因是她没有按丈夫的嘱咐卖掉羊奶,等男人出门四天后回,她当然拿不出钱。

她撒谎说奶坏了。

其实,她把奶给孩子喝了,她宁肯不要那几个钱,也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挨饿哭叫。

她和孩子被赶出了家门。

“你再回,我就打死你。

女人躺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奇克带的水只够在路上喝两天,但他却泼在这个女人的头上。

女人苏醒过,他搀扶着她向草房走去,还从衬衣上撕下一条布给她擦净脸上的血。

这时,契佩出现在小院子里。

“我不是说过了吗,不准你再回这个家!

他被炽热的太阳夺去了理智,两眼冒火,好像根本没看见有生人似的就朝女人猛扑过去。

就在他举手要打的时候,被奇克挡住了,于是两个男人之间展开了一场激战。

这是一场无声的搏斗,两人谁都不说话。

只能听见孩子的哭喊声和拳脚声。

女人看见奇克卡住了契佩的喉咙,她丈夫的嘴慢慢地张开,闭上了眼睛,憋得满脸通红。

正在这时,她一眼看见门前的一块又黑又大的石头,她顿时觉得浑身都是力量。

猛地举起那石头朝奇克的脑袋砸去,奇克立刻松开了手,双臂一张便无声无息地仰面倒在地上。

鲜血不停地往外涌,契佩愣愣地看着血泊映出的闪光。

女人用双手捂住嘴,两只眼睛瞪得老大,她披散着头发飞步跑了出去,她觉得双腿发软。

她怕这时有人从这里经过,然而,长长的公路早已像僵死了一样,一个人也没有,惟有火辣辣的太阳悬挂在空中,荒原的远处,依然是荆棘丛生的山丘和依稀可见的几株仙人掌。

(节选自《世界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多次提及“荒原”和“仙人掌”,这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特定的自然场景,同时仙人掌的存在更加突出了荒原的荒凉和死寂。

B.奇克用仅存的一点饮水泼醒了女人,并搀扶女人回家,看到其丈夫毒打女人,出手相助,说明奇克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人。

C.体力衰竭的女人在看到丈夫被奇克卡住喉咙的时候,“顿时觉得浑身都是力量”,这种爆发力表现了女人内心深处隐藏的坚强和勇敢。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作为叙述视角,作者可以全知地客观叙述故事,把涉及不同人物的情节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内容显得丰富而集中。

5.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为什么“他们的家就在不远的地方,但是看不见在哪里”。

(5分)

6.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加点词“僵死”在文中有哪几重含意。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怀念陆蠡

陆蠡因为留下了《海星》《竹刀》《囚绿记》三本散文集,翻译了不少外国书籍,而被誉为“绝代散文家”。

他更是一位崇高的爱国主义者。

1938年,芦沟桥事变第二年,陆蠡到已沦为“孤岛”的上海,主持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

他坚持斗争,出版了大量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抗日书籍,引起日本侵略者的注意。

1942年4月13日,上海中央巡捕房和法租界巡捕房联合派人到出版社,拿着陆蠡的照片,指名要抓人。

这时陆蠡恰好外出,巡捕们便入内翻箱倒柜大搜查,最后带走了两个人和部分书籍。

陆蠡回后,为了营救被抓走的两位同事,找巡捕房交涉,当即被拘捕,不久转到日本宪兵队。

在日本人面前,陆蠡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据说,有一次日本人提审陆蠡:

“你爱不爱国?

”陆蠡坦然回答:

“爱国。

”又问:

“你赞不赞成南京政府(指汪精卫伪政府)?

”他毅然回答:

“不赞成!

”再问: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把中国征服?

”他断然答道:

“绝对不能征服!

”一字一句,气壮山河。

后,陆蠡没有了音讯。

他的亲友四处寻找,多方营救,终属徒然,他就这样在世界上永远地消失了。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似乎忘记了这位杰出的天台人。

但陆蠡在文学史上留下的业绩,不会因时间而消逝。

我们应该重新认识陆蠡,重新认识他那带着浓郁乡土味的优美散文和独具个性的人格魅力。

据说,陆蠡从小便显示出不同凡响的聪慧,有神童之称。

7岁时,县知事到学堂视察,命陆蠡作文,他面无难色,略作思索,便提笔成文。

知事阅后,大为赞赏,当即掏出随身携带的所有银元,奖励陆蠡,一时传为佳话。

后知事升至台州府任职,便向陆蠡父亲提出带陆蠡到台州府读书。

陆蠡12岁时,又由耶稣堂一位姓邵的先生带到杭州教会学堂惠兰中学补习英语。

第二年,跨越初中,直接考入之江大学附属高中部。

从此,陆蠡从平桥小镇走向外面的世界。

以后,陆蠡相继进入杭州之江大学、上海国立劳动大学读书,完成学业后先后在福建泉州平民中学、上海南翔立迭学园、临海回浦中学任教,后再到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

在走南闯北的二十多年里,陆蠡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散文,这些散文表达了他向往光明、追求快乐的美好理想。

在三十年代的散文家中,陆蠡的散文最是奇丽明朗,清新可诵。

他的散文有许多写到故乡的山水,是天台山的神秀山水给了他聪慧和灵气。

故乡的山水、重年的回忆,一直是他创作的泉。

写到故乡,陆蠡的笔端总是满蘸着深情。

陆蠡是一个地道的天台山人,他的血脉中涌动着天台山人特有的激情,这不仅体现在他的散文中,更体现在他的为人品格上。

忠诚善良,讲义气,富有正义感,不趋时媚俗,有一副热心肠,为朋友可以赴汤蹈火。

天台人所应有的优点,在陆蠡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平时,陆蠡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只知默默耕耘。

但在关键时刻,总是挺身而出,即使是在日本侵略者的淫威面前。

诗人柯灵说:

“他不趋时,不阿俗,切切实实,闭门劳作,殷勤地献与世人。

他是淳朴的,一个地道的山乡人。

这点淳朴使他在品格上显得高,见得厚,也正是他能默默地为祖国献出生命的根基。

”在他失踪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许多熟悉或者不熟悉他的人,一直不停地写纪念文章,最为敬仰、最为赞道的是他的崇高心灵和无私品格。

巴金先生在怀念他的文章中深情地写道:

“我认识不少人,好的和坏的,强的和弱的,能干的和低能的,真诚的和虚伪的,我可以举出许多许多。

然而像他这样有义气、无私心,为了朋友甚至可以交出生命,重视他人的幸福甚于自己的人,我却见得不多。

古圣贤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可以当之无愧。

”这样的评价,可能在巴金先生的一生中再也没有献给过第二个人了。

陆蠡虽然不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伟人,但他是一个真正有骨气的天台人,他以自己34岁的生命在天地间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

我们的时代需要陆蠡的精神,需要陆蠡那样的硬气和实干,需要那种知难而上、百折不挠的信念。

陆蠡的精神和他留下的绝妙文章,任何时候都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与陆蠡的成就和历史地位相比,我们对他了解得太少,宣传得太少,研究得太少。

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应该由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文章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陆蠡思想进步,坚持斗争。

在沦为“孤岛”的上海,出版了很多洋溢着爱国热情的书籍。

B.陆蠡为营救同事,挺身而出。

他在得知同事被抓走后,直接出面找巡捕房交涉。

C.陆蠡与敌人针锋相对,毫不畏惧。

面对日寇的逼问,他敢于直接回击,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D.陆蠡的精神和他留下的绝妙文章,任何时候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尽管我们对他很熟悉,仍需大力宣传。

8.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陆蠡从小聪慧过人,有神童之称。

他文思敏捷,深受县知事的激赏。

12岁时到杭州补习英语,从此从平桥小镇走向外面的世界。

B.日本人审问陆蠡时,陆蠡的表现是“坦然”“毅然”“断然”,他态度明朗,回答斩钉截铁,正义凛然。

一字一句,可谓气壮山河。

C.陆蠡被巡捕房拘捕之后,不久便被转到日本宪兵队。

后,亲友四处寻找,多方营救,陆蠡终无音讯。

他应该是死于日寇的屠刀下。

D.巴金对陆蠡有很高的评价,他对比了自己所认识的很多品德、才干各异的人,认为像陆蠡这样有义气、无私心的人,再无第二个了。

E.在陆蠡34年短暂的一生中,他经历了从求学、任教、主持出版社工作到牺牲狱中的历程,

9.有人说是陆蠡优美的散文打动了读者的心,使他留名青史;也有人说他的人格魅力感动读者,使他成为人们永远怀念的人。

你认为呢?

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4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崔祐甫,字贻孙,太子宾客孝公沔之子也。

以礼法为家,世闻。

举乡试,后第进士,调寿安尉。

安禄山陷洛阳,祐甫冒矢石入私庙,负木主以逃。

自起居舍人累迁中书舍人。

性刚直,遇事不回。

时侍郎阙,祐甫摄省事,数与宰相常衮争议不平。

衮怒,使知吏部选,每拟官,衮辄驳异,祐甫不为下。

会朱泚军中猫鼠同乳,表其瑞,衮率群臣贺,祐甫独曰:

“可吊不可贺。

”问状,对曰:

“今猫受畜于人,不能食鼠而反乳之,无乃失其性邪?

猫职不修,其应若曰法吏有不触邪,疆吏有不捍敌。

”代宗异其言,衮益不喜。

帝崩,衮入临,遣从吏扶立殿墀上,祐甫指之谓众曰:

“臣哭君前,有扶礼乎?

”衮不胜怒,乃劾祐甫率情变礼,挠国典,请贬潮州刺史。

德宗以为重,改河南少尹。

子仪、泚言祐甫不宜贬。

帝以衮罔上,以衮河南少尹,而拜祐甫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衮当国,凡奏请一杜绝之,惟入第乃得进,然无所甄异,贤愚同滞焉。

及祐甫则荐举惟其人不自疑畏推至公以行未逾年除吏几八百员莫不谐允帝尝谓曰:

“人言卿拟官多亲旧,何邪?

”对曰:

“陛下令臣进拟庶官,夫进拟者必悉其才行,如不与闻知,何由得其实?

”帝以为然。

淄青李正己畏帝威断,表献钱三十万缗,以观朝廷。

帝意其诈,未能答。

祐甫日:

“正己诚诈,陛下不如因遣使劳其军,以所献就赐将士。

若正己奉承诏书,是陛下恩洽士心;若不用,彼自敛怨,军且乱。

又使诸藩不以朝廷为重贿。

”帝曰:

“善。

”正己惭服。

时议者韪其谟谋,谓可复贞观、开元之治。

甍,年六十,赠太傅,谥曰文贞。

故事,门下侍郎未有赠三师者,帝以其有大臣节,特宠异之。

(节选自《新唐书•崔祐甫传》,选入时略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祐甫则荐举/惟其人/不自疑畏/推至公以行/未逾年/除吏几八百员/莫不谐允/

B.及祐甫/则荐举惟其人/不自疑畏/推至公以行/未逾年除吏/几八百员/莫不谐允/

C.及祐甫/则荐举惟其人/不自疑畏/推至公以行/未逾年/除吏几八百员/莫不谐允/

D.及祐甫则荐举/惟其人/不自疑畏/推至公以行/未逾年除吏/几八百员/莫不谐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试亦称“秋闱”是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和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之为“会元”。

B.三师,是辅导太子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官的合称,也称“东宫三师”,一般为年高望重的大臣兼任,是一种带有高级荣誉的虚衔,也用追赠死去的重臣。

C.藩,藩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

各藩镇掌管一个地区的军政、民政、财政,形成地方割据,常与朝廷相抗衡。

D.缗,绳子的一种,先前用它串联物品,后也用此种绳子穿铜钱,因每串一千文,故“缗”也指一千文钱即一贯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祐甫深谙谋略。

李正己假献巨款试探朝廷,崔祐甫劝皇帝顺水推舟,一举多得,广受称赞。

B.崔祐甫深受宠遇。

他的建议,多被皇帝重视,死后依然破例以门下侍郎追赠太傅,尽享殊荣。

C.崔祐甫唯才是举。

他秉政时只要是人才,就举贤不避亲旧,凭公正行事,选拔了大批人才。

D.崔祐甫性情刚直。

他多次与宰相常衮交锋,毫不退让,故意激怒常衮,终被贬为潮州刺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猫受畜于人,不能食鼠而反乳之,无乃失其性邪?

(5分)

(2)正己诚诈,陛下不如因遣使劳其军,以所献就赐将士。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4—15题。

折桂令•九日①

(元)张可久②

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明日黄花③。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

又称“重九”,即我国传统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②张可久:

曾任典史等小吏,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仕途上很不得意,平生好遨游,足迹遍江南各地,晚年居杭州。

此为张可久晚年之作。

③苏轼曾有诗句: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14.对这首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前三句,写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达出困倦游子对功名未就、仕途失意的烦躁。

“强整乌纱”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

B.“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三句,写尽了自己现在所居官场宴客场景的繁华热闹,采用了实写的手法。

C.七、八两句“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明日黄花”是诗人有感于眼前之景,面对已凋谢的黄花,连蜂蝶都要发愁,有感于今昔的境况而发出深沉感慨:

人生易老,好景不常,游子不要留恋他乡。

D.七、八两句化用了古人诗句,由于添加了“西风白发”这一意象,因而在意境上更胜一筹;同时,倒装加对偶的句式,韵律和谐,也可以看出诗人的匠心。

E.综观全曲,一个“思”字贯穿全篇。

语言清丽,对仗工整,清雅自然,具有典雅蕴藉之美,堪称元散曲中的精品。

15.作品末尾三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表达情感颇具特色,请结合全曲作简要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杜甫在《望岳》中用山的南北两面光照不同体现泰山之高的句子是“”。

(2)《渔家傲·秋思》中抒发了思念家乡和希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酒店业巨头万豪国际、希尔顿国际、洲际酒店集团纷纷转向亚太地区,对中国市场抱有良好预期,纷纷挖空心思为游客提供周到而创新的服务。

②在眼球效应时代,为了提高关注度,“微信拉票”成为屡试不爽的法宝,成了一些商家提高知名度的不二之选。

③“小病大治”是医疗界业内所讲的过度医疗问题,它不但加重了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农民的负担,还使很多地方的财政补助资金寅吃卯粮,不堪承受。

④进入高铁时代,发展机遇前所未有,百年难遇,但机遇像白驹过隙,稍纵即逝,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⑤既尊重节日的传统,又不被繁文缛节所束缚,也许只有这样,“过年很累”的抱怨就会渐渐减少,大家能真正过上一个健康、欢乐、祥和的轻松年。

⑥家住河北区大江里社区的师健英是一位收藏爱好者,今年53岁,收藏钱币却已有40年,多达近万件,记者跟他聊起这近万件收藏币,他就如数家珍。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近日发布,严控失信被执行人在入党、考取公务员、担任国有企业高管等方面将受限制。

B.为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在新能汽车号牌式样设计过程中,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于2016年4月至5月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地组织开展了征求意见活动。

C.袁隆平在总结国内外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杂交水稻育种“二系法为主的杂种优势利用”推进到“一系法为主的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

D.教育部表示,到2020年前后,为结束唯分数论局面,我国将正式采取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招生模式,实行有中国特色的考试招生制度。

19.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如果说民族振兴的壮丽景观,  ① 我们在国际竞争的长跑队伍中逐渐追赶上第一方阵,给了我们文化自信以充足的现实理由,  ② 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 以悠久厚重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赋予我们的文化以深厚底蕴和坚忍定力。

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在不懈奋斗的漫漫旅程中,积累了丰富智慧和坚毅精神。

这  ④ 为我们今天理解、接受和消化世界各民族文化,练就了博采众长的胸襟和才干,  ⑤ 赋予我们深广视野和过人睿识, ⑥ 以纵横捭阖的手段和沉着从容的心态应对各种危机与挑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标志着那么 却  /   并   更

B如果说而且 就 不但  也   还

C意味着那么 则 不仅  更    /

D就是说  /   也 如果  那么  则

20.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