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20781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docx

《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docx

整理植物组织离体培养2

 

植物组织离体培养-组织培养实验室的建立

(2)

摘要:

组织培养实验室实际上就是从组培材料进到合格商品苗出的生产线,实验室的各个分区单元就是生产车间,各个分区单元就是按组培体系建立的要求顺序排列的。

实验室是一个无菌系统,是一个光、温、湿、气可控系统,这都是建立组培体系的必要保证系统。

无论实验室的性质和规模如何,实验室设置的基本原则是:

科学、节能、减排、低耗、高效、经济和实用。

组织培养实验室布局的总体要求是:

便于隔离、便于操作、便于灭菌、便于观察、适合于生产技术路线。

关键词:

基本实验室、辅助实验室、温室、组培室通用仪器设备、组培室药品试剂、学校组培室、家庭组培室、企业组培室、常用设备仪器

组织培养实验室应该建立在安静、清洁、远离污染源的地方,最好在常年主风向的上风方向,尽量减少污染。

规模化生产的组织培养实验室应建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便于培养物料和产品的运送。

实验室的建设均需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所从事的实验的性质,是生产性的还是研究性的,是基本层次的还是较高层次的;二是实验室的规模,规模主要取决于经费和实验性质。

设计组织培养实验室时,首先应对工作中需要哪些最基本的设备条件有个全面的了解,以便因地制宜地利用现有房屋,或新建、改建实验室。

实验室的大小取决于工作的目的和规模。

以工厂化生产为目的,实验室规模太小,则会限制生产,影响效率。

在设计时,应按组织培养程序来没计,避免环节倒排,引起日后工作混乱。

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的。

要做到无菌的条件,需要一定的设备、器材和用具,同时还需要人工控制温度、光照、湿度等培养条件。

组织培养实验室实际上就是从组培材料进到合格商品苗出的生产线,实验室的各个分区单元就是生产车间,各个分区单元就是按组培体系建立的要求顺序排列的。

实验室是一个无菌系统,是一个光、温、湿、气可控系统,这都是建立组培体系的必要保证系统。

无论实验室的性质和规模如何,实验室设置的基本原则是:

科学、节能、减排、低耗、高效、经济和实用。

组织培养实验室布局的总体要求是:

便于隔离、便于操作、便于灭菌、便于观察、适合于生产技术路线。

一个组织培养实验室必须满足3个基本的需要:

实验准备(培养基制备、器皿洗涤、培养基和培养器皿灭菌)、无菌操作和控制培养。

此外,还可根据从事的实验要求来考虑辅助实验室及其各种附加设施,使实验室更加完善。

1.标准组织培养室包括基本实验室和辅助实验室:

1.1.基本实验室:

基本实验室包括准备室、洗涤灭菌室、无菌操作室、培养室、缓冲间和温室,是组织培养实验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如进行工厂化生产,基本实验室用房的总面积和间数要按按实际需要设置。

1.1.1.准备室(化学实验室)

用于进行一切与组织培养有关的准备工作:

各种药品的贮备、称量、溶解、器皿洗涤、培养基配制与分装、培养基和培养器皿的灭菌、培养材料的预处理等。

一般准备室面积在20㎡以上。

宽敞明亮、便于放置多个实验台和相关设备,方便多人同时工作;通风条件好,便于气体交换;地面应便于清洁、防滑。

若属研究性质实验室,应将准备室分隔为药品贮藏室、培养基配制、洗涤室和灭菌室等,功能明确,便于管理。

属规模化生产的准备室一般为大的通间,使试验操作的各个环节在同一房间内按程序完成。

准备试验的过程在同一空间进行,便于程序化操作与管理,减少各环节间的衔接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还便于培养基配制、分装和灭菌的自动化操作程序设计,从而减少规模化生产的人工劳动,更便于无菌条件的控制和标准化操作体系的建立。

准备室应具备水、电、煤气灶或电磁炉、实验台、药品柜、水池、仪器、药品、防尘橱或架(放置培养容器)、冰箱、天平、离子交换器;蒸馏水器、酸度计及常用的培养基配制用玻璃仪器等。

1.1.2.灭菌、洗涤室

用于完成培养基的灭菌和各种器具的洗涤、干燥、保存等。

洗涤灭菌室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决定其大小,一般面积控制在30-50m2。

在实验室的一侧设置专用的洗涤水槽,用来清洗玻璃器皿。

中央实验台还应配置2个水槽,用于清洗小型玻璃器皿。

如果工作量大,可以购置一台洗瓶机。

准备1-2个洗液缸,专门用于洗涤对洁净度要求很高的玻璃器皿,地面应耐湿并排水良好。

本室应配备高压灭菌锅、水池、落水架、中央实验台、超声波清洗器、干燥灭菌器(如烘箱)、推车等。

1.1.3.缓冲间

进入无菌室前的一个缓冲场地,减少人体从外界带入的尘埃等污染物。

工作人员在此换上工作服、拖鞋,戴上口罩,才能进入无菌室和培养室。

进入无菌操作室前在此更衣换鞋,以减少进出时带入接种室杂菌。

缓冲间可建在无菌操作室外,应保持清洁无菌;备有鞋架和衣帽挂钩,并有清洁的实验用拖鞋、已灭菌过的工作服;墙顶用1-2盏紫外灯定时照射,对衣物进行灭菌。

缓冲间的门应该与接种室的门错开,两个门也不要同时开启,以保证无菌室不因开门和人的进出带进杂菌。

缓冲间应备1-2盏紫外灯、水槽、实验台、鞋帽架、柜子、灭菌后的工作服、拖鞋、口罩。

1.1.4.无菌操作室(接种室)

也称接种室,用于植物材料的消毒、接种、培养物的转移、试管苗的继代以及一切需要进行无菌操作的技术程序,是植物离体培养研究或生产中最关键的部位。

接种室宜小不宜大,一般10-20㎡左右,其规模根据实验需要和环境控制的难易程度而定,大型实验室可根据实际需要同样的设置几间。

要求封闭性好,干爽安静,清洁明亮,能较长时间保持无菌;地面、天花板及四壁密闭光滑,易于清洁和消毒;配置滑动拉门,以减少开关门时的空气扰动;为便于消毒处理,地面及内墙壁都应采用防水和耐腐蚀材料;为了保持清洁,无菌室应防止空气对流。

接种室要求在适当位置吊装1~2盏紫外线灭菌灯,用以照射灭菌。

安装空调,使室温可控,这样可使门窗紧闭,减少与外界空气对流。

新建实验室的无菌室在使用之前应进行灭菌处理,处理方法是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并需定期灭菌处理,每次使用前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

本室应配备超净工作台、紫外灯、空调、解剖镜、消毒器、酒精灯、接种器械(接种镊子、剪刀、解剖刀、接种针),实验台、和搁架,还有医用推车和必要的药品等。

1.1.5.培养室

对接种到培养瓶等器皿中的植物离体材料进行控制条件下的培养,无论是研究性实验室还是生产性培养材料进行培养的场所。

要求:

约需20㎡左右,培养室的大小可根据需要培养架的大小、数目、及其他附属设备而定,可同时设多间,其设计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节省能源为原则。

基本要求是能够控制光照和温度,并保持相对的无菌环境,因此,培养室应保持清洁和适度干燥;为满足植物培养材料生长对气体的需要,还应安装排风窗和换气扇等培养室的换气装置;为节省能源和空间,应配置适宜的培养架,并安装日光灯照明。

研究用实验室,通常可根据光照时间设置成长日照、中日照、短日照培养室,也可以根据温度设置成高温和低温培养室,每一个培养室的空间不宜过大,便于对条件的均匀控制。

进行精细培养类型如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可采用光照培养箱或人工气候箱代替培养室。

为了控制培养室的温度和光照时间及其强度,培养室的房间不要窗户,但应当留一个通气窗,并安上排气扇。

室内温度由空调控制,光照由日光灯控制。

天花板和内墙最好用塑料钢板装修,地面用水磨石或瓷砖铺设,一般要分两间,一为光照培养室,一为暗培养室。

培养室外应有一预备间或走廊。

培养材料放在培养架上培养。

培养架大多由金属制成,一般设4-5层,应按光照强和光质要求设置光源;培养室最重要的因子是温度,一般保持在20—27℃左右,具备产热装置,并安装窗式或立式空调机。

由于热带植物和寒带植物等不同种类要求不同温度,不同种类有不同的培养室。

室内湿度也要求恒定,相对湿度以保持在70%~80%为好,可安装加湿器。

控制光照时间可安装定时开关钟,一般需要每天光照10-16h,也有的需要连续照明。

短日照植物需要短日照条件,长日照植物需要长日照条件。

现代组培实验室大多设计为采用天然太阳光照作为主要能源,这样不但可以节省能源,而且组培苗接受太阳光生长良好,驯化易成活。

在阴雨天可用灯光作补充。

本室应配备培养架(控温控光控湿)、自动控时器、紫外灯、光照培养箱或人工气候箱、生化培养箱、边台实验台用于拍摄培养物生长状况,除湿机、显微镜、温湿度计、空调等。

根据需要配备摇床、转床。

1.1.6.温室

无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组培室都要配有温、湿、光可控的温室,主要用于炼苗驯化以及培育成商品苗。

应根据目标任务不同委托专业机构设计施工。

1.2.辅助实验室

根据研究或生产的需要而配套设置的专门实验室,主要用于细胞学观察和生理生化分析等。

1.2.1.细胞学实验室

功能:

用于对培养物的观察分析与培养物的计数,对培养材料进行细胞学鉴定和研究,由制片室和显微观察室组成。

制片是获取显微观察数据的基础,配备有切片机、磨刀机、温箱及样品处理和切片染色的设备。

应有通风橱和废液处理设施。

显微观察室主要是显微镜和图像拍摄、处理设备。

要求:

明亮、清洁、干燥、防止潮湿和灰尘污染。

设备:

双筒实体显微镜、显微镜、倒置显微镜等。

1.2.2.生化分析实验室

功能:

培养细胞产物为主要目的的实验室,应建立相应的分析化验实验室,随时对培养物成分进行取样检查。

大型次生代谢物生产,还需有效分离实验室。

2.组培室通用仪器设备和器皿用具

2.1.基本设备配置

2.1.1.常规设备

①天平

组织培养实验室需要2-3台不同精度的天平。

感量0.001g的天平(分析天平)和感量0.0001g的天平(电子天平)用于称量微量元素和一些较高精确度的实验用品。

感量0.01g和0.1g的天平,用于大量元素母液配制和一些用量较大的药品的称量。

②冰箱

各种维生素和激素类药品以及培养基母液均需低温报存,某些试验还需植物材料进行低温处理,一般普通冰箱即可。

③酸度计

用于测定培养基及其它溶液的pH,一般要求可测定pH范围1-14之间,精度0.01即可。

④离心机

用于细胞、原生质体等活细胞分离,亦用于培养细胞的细胞器、核酸以及蛋白质的分离提取。

根据分离物质不同配置不同类型的离心机。

细胞、原生质体等活细胞的分离用低速离心机;核酸、蛋白质分离用高速冷冻离心机;规模化生产次生产物,还需选择大型离心分离系统。

⑤加热器

用于培养基的配制。

研究性实验室一般选用带磁力搅拌功能的加热器,规模化大型实验室用大功率加热和电动搅拌系统,电磁炉、煤气灶均可。

⑥其它

纯水器、分装设备

2.1.2.灭菌设备

维持相对得无菌环境是组织培养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①高压灭菌锅

用于培养基、玻璃器皿以及其它可高温灭菌用品的灭菌,根据规模大小有手提式、立式、卧式等不同规格。

②干热消毒柜

用于金属工具如镊子、剪刀、解剖刀,以及玻璃器皿的灭菌。

一般选用200℃左右的普通或远红外消毒柜。

③过滤灭菌器

用于一些酶制剂、激素以及某些维生素等不能高压灭菌试剂的灭菌,主要有真空抽滤式和注射器式。

④紫外灯

方便经济的控制无菌环境的装置,缓冲间、接种室和培养室必备。

2.1.3.无菌操作设备

①接种箱

是使用较早的最简单的无菌装置,主体为玻璃箱罩、入口有袖罩,内装紫外灯和日光灯,使用时对无菌室要求较高。

②超净工作台

其操作台面是半开放区,具方便、操作舒适优点,通过过滤的空气连续不断吹出,大于0.03um直径的微生物很难在工作台的操作空间停留,保持了较好的无菌环境。

由于过滤器吸附微生物,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网易堵塞,因此应定期更换。

2.1.4.培养设备

培养设备是指根据需要所选用的不同规格和控制精度的用于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培养的设施和设备。

①培养架

目前所有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植株繁殖培养的通用设施。

成本低、设计灵活、可充分利用培养空间,以操作方便、最大限度利用培养空间为原则。

一般有4-5层,层间间隔40-50cm,光照强度可根据培养植物特性来确定,一般每架上配备2-4盏日光灯。

②培养箱

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要求精确培养的实验,可用光照培养箱、CO2培养箱、湿度控制培养箱等培养。

③摇床

进行液体培养时,为改善通气状况,可用振荡培养箱或摇床。

④生物反应器

进行植物细胞生产次生产物的实验室,还需生物反应器。

2.1.5.其他设备

可安装时间程序控制器、温度控制系统或空调;实体显微镜、倒置式生物显微镜及配套的摄影、录像和图像处理设备;电泳仪、萃取和层析设备、紫外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酶联免疫测定系统。

2.2.培养容器与用具

培养容器指盛有培养基并提供培养物生长空间的无菌装置,培养用具指培养物接种封口所用的各种金属或塑料制品,实验室必备。

2.2.1.培养容器

包括各种规格的培养皿、三角瓶、试管、培养瓶。

玻璃容器,一般用无色并不产生颜色折射的硼硅酸盐玻璃材质。

塑料容器材质轻、不易破碎、制作方便,广泛使用。

一般为聚丙烯、聚碳酸酯材料的培养容器。

2.2.2.金属用具

①镊子

植物组织解剖用小的尖头镊子,分株转移繁殖转接用枪型镊子,16-22cm长。

②剪刀

不锈钢医用弯头剪,做取材和切段转移繁殖,14-22cm。

③解剖刀

组织切段,多用短柄可换刀片的医用不锈钢解剖刀。

④其他用具

接种铲、接种针在花药培养、花粉培养中有用。

2.2.3.塑料用具

各种封口膜、盖、塑料盘及其它实验用具。

3.组培室药品试剂配置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所使用的化学药剂通常为化学试剂,根据它们的纯度化学试剂可以分为优级纯(GR.)、分析纯(AR.)、化学纯(CP.)等规格。

此外,还有工业专用、生化试剂等规格。

在研究型的组织培养中,可以采用分析纯或优极纯的药剂,而在生产型的组织培养中,则可采用化学纯或工业纯的化学试剂。

以MS培养基为例,其使用的常用化学药剂如下:

表2-1常用化学药剂一览

(1)硝酸铵:

亦称硝铵

化学式为NH4NO3,式量为80.048,其纯品为无色透明菱形结晶,比重1.73,易溶于水,并吸收大量的热,在空气中容易潮解。

水溶液呈中性反应。

由于硝酸铵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因此在使用中应该贮存在阴冷之处。

已经结块的硝酸铵切忌敲打、撞击,可用水进行溶解。

(2)硝酸钾:

亦称火硝。

化学式为KNO3,式量为101.104,其纯品为无色透明的棱柱结晶,比重2.10,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无水乙醇。

(3)氯化钙:

亦称无水氯化钙。

化学式为CaCl2,式量为110.99,其纯品为白色结晶,比重2.15,在空气中具强吸湿性,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4)硫酸镁:

亦称泻盐。

化学式为MgSO47H2O,式量为246.50,其纯品为透明菱形结晶,比重1.68,具苦味,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空气中稍风化。

(5)磷酸二氢钾:

亦称磷酸钾复合肥。

化学式为KH2PO4,式量为136.09,其纯品为正方形无色结晶,比重2.33,有较强的酸味,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溶液呈微酸性反应。

磷酸二氢钾在96℃时会溶化成透明的液体,这样就会转化为偏磷酸钾,因此在使用时注意不要使它经受高温环境。

(6)碘化钾

化学式为KI,式量为166.02,其纯品为透明的小块结晶,比重3.115,在干燥的空气中稳定,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在遇光后因析出游离碘而逐渐变黄。

(7)硼酸:

亦称正硼酸。

化学式为H3BO3,式量为61.84,其纯品为六角形白色鳞片状结晶,具珠光,比重1.46,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当加热至107℃时会失去部分的水,而转变为偏硼酸。

水溶液呈酸性反应。

(8)硫酸锰:

化学式为MnSO45H2O,式量为241.07,其纯品为红色结晶,比重2.1,具金属味,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在制备过程中,如果溶液在-4~6℃间结晶时,可制成七水硫酸锰(MnSO47H2O);在20~40℃间时,可获得四水硫酸锰(MnSO47H2O);在280℃时加热,带有结晶水的硫酸锰直至恒重,则可获得无水硫酸锰(MnSO4)。

(9)硫酸锌:

亦称锌矾。

化学式为ZnSO47H2O,式量为287.55,其纯品为无色菱形结晶,比重1.96,在干燥的空气中会风化,易溶于水,当39℃时溶于所含结晶水,并转变为ZnSO46H2O。

(10)钼酸钠:

化学式为Na2MoO4,式量为241.98,其纯品为无色结晶,溶于水

(11)硫酸铜:

亦称胆矾

化学式为CuSO45H2O,式量为249.71,其纯品为深蓝色结晶,比重2.29,具强烈的金属味,易溶于水,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风化,而变成白色粉末,即无水硫酸铜。

水溶液呈弱酸性反应。

(12)氯化钴:

亦称氯化亚钴。

化学式为CoCl26H2O,式量为372.26,其纯品为红色单斜结晶,比重1.84,在[室温下稳定,极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在45~52℃时加热,会逐渐变为CoCl24H2O。

(1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化学式为Na2EDTA?

2H2O,式量为372.26,其纯品为白色结晶状粉末,无味、无毒、可溶于水,容易和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

(14)硫酸亚铁:

亦称黑矾、铁矾

化学式为FeSO47H2O,式量为278.02,其纯品为淡绿色结晶,比重1.89,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干燥空气中风化而变为白色粉末。

(15)甘氨酸:

亦称氨基醋酸、氨基乙酸。

化学式为C2H5NO2,式量为75.07。

纯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味甜,能溶于水,微溶于醇,几乎不溶于醚。

233℃开始分解。

密封闭光保存。

(16)肌醇:

亦称环已六醇。

化学式为C6H12O6,式量为180.16。

为构建细胞壁的材料。

它在离子平衡、磷脂代谢、碳水化合物合成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7)烟酸:

亦称维生素B5。

化学式为C6H5NO2,式量为123.11。

纯品为无色针状结晶。

无气味,在空气中稳定,能溶于水、乙醇、不溶于醚、酯类溶剂。

熔点236℃。

密封闭光保存。

(18)盐酸吡哆醇:

亦称维生素B6、盐酸吡哆素。

化学式为C8H12ClNO3,式量为205.64。

纯品为白色结晶。

无气味,在空气中稳定,能溶于水、乙醇,不溶于酸。

205~212℃分解。

密封闭光保存。

(19)盐酸硫胺素:

亦称维生素B1。

化学式为C12H17ClN4OSHCl,式量为337.28。

纯品为白色结晶。

在空气中稳定,能溶于水、乙醇,不溶于酸。

密封闭光保存。

(20)6-苄基腺嘌呤:

缩写为BA,亦称6-BA、普鲁马林。

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式为C12H11N5,式量为225.26。

纯品为白色结晶,熔点235℃,难溶于水,易溶于丙酮、乙醇等有机溶剂,在酸性介质中较为稳定。

其主要的生理作用为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诱导芽分化,延缓叶衰老,促进细胞分裂。

(21)萘乙酸:

缩写为NAA,亦称α-萘乙酸、生长素、1-萘乙酸。

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式为C12H10O2,式量为186.20。

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133~135℃,沸点285℃(分解)。

在冷水中微溶,在热水中易溶,易溶于冰醋酸、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中。

在空气潮解,见光会变色。

它有α和β两种类型,通常所说的萘乙酸指的是α型。

其主要生理作用为能够诱导根分化,防止器官脱落,诱导无籽果实,促使种子萌发等

(22)腺嘌呤:

缩写为AD,

化学式为C5H5N53H2O,式量为189.13。

纯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在空气中稳定,微溶于水。

它是合成细胞分裂素的前体,主要的生理功能为促进细胞分裂。

(23)赤霉酸:

缩写为CA3,亦称激动素,滥长素、九二零等。

是一种植物激素,纯品为八面体双锥形白色结晶,熔点233-235(分解),难熔于水,其钾盐、钠盐易溶于水,易熔于丙酮、甲醇、乙醇。

赤霉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应该在低温环境下进行贮藏,其水溶液不稳定。

其主要的生理作用为促进细胞的伸长,防止离层形成,能够解除休眠。

(24)蔗糖:

化学式为C12H22O11,式量为342.30。

纯品为无色单斜型结晶、白色颗粒或晶体粉未。

味甜,在空气中稳定,易溶于水,能溶于乙醇,可被稀酸水解为果糖、葡萄糖。

在160-180℃间分解。

密封保存。

(25)琼脂:

亦称洋菜。

是从石花菜等海藻中所提取的白色粘胶状物质,在热水中能溶解,其溶液遇冷凝固,可用于配制培养基,作为外植体的支撑物。

(26)肌醇:

化学式为C6H12O6,式时为180.16。

纯品为白色结晶粉末,有甜味,在空气中不潮解。

溶于水,微溶于醇,熔点225-227℃。

密封保存。

 

4.学校组培室的布局与设计.

 教学型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实训是实现高等院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

是培养生物类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师及学生进行组培科学研究的场所,同时还可作为一个具备一定组培苗生产能力的组培苗生产基地,按前述的组培实验室建设规范布局设计是基础,加强和健全管理是关键。

4.1.教学植物组织培养实实训室的布局设计

  从组培实训室功能来看,组培实验实训室是学生实验的重要场所,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也是生物系列教师科学研究的小型研究室;同时还是学生的生产实习基地和新品种种苗工厂化生产的车间。

  基于以上功能,组培实验实训室的布局设计目标是:

(1)严格按组培实验室的结构和功能布局设计(前述),能满足日常教学活动的基本需要;

(2)具有较先进的组织培养仪器设备,能满足教师组培科研方面的基本需要;(3)建筑面积和设计能满足小型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设计和规划应达到科学、高效、经济和实用的目标,具有实用性、先进性、前瞻性及节约性的特点。

4.2.教学用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实训室的规划布局及相关设备配置

  组培实验实训室由于需要兼顾学生实训实习、教师科研和植物新品种组培种苗生产三方面的需要,建筑面积最好能达到200m2左右,可满足一个班约40人左右的组培实验实训。

在结构安排上应有贮藏室、药品室、准备间(包含洗涤区、药品称量区、培养基制备区及灭菌区四个工作区)、缓冲间、无菌室、培养室及分析室,应严格区隔。

贮藏室面积约10m2,主要用于堆放组培瓶等杂物。

药品室面积约10m2,应配有药品柜、冰箱等,主要用于贮藏各类药品。

准备间面积约80-100m2,(准备间亦应按功能区隔为:

洗涤区——应配置有大型水槽及多个水龙头;药品称量区——须有工作台面并铺设防震材,以供放置称量仪器如电子天平、普通天平等;灭菌区——要配置高压灭菌锅,同时还应配置380V、50Hz专线电源,并设保护的空气开关;培养基制备区——应配有大型实验桌、搁架、电炉、蒸馏水器等),准备间按功能区隔后各间的面积应按实际操作人数决定。

缓冲间面积约10m2,它是从准备间进入无菌室的通道,应备有灭过菌的工作服、拖鞋、口罩等以防带入杂菌。

无菌室面积约20m2,要求干爽、安静、清洁明亮,门窗要密闭,在适当位置安装紫外线灯及空调机,并配备超净工作台、搁架等设施。

培养室要求干净明亮,采光性、保温性好,在适当位装置紫外线灯及换气扇,可设计成若干间,面积各为20m2,这样既可满足科学试验的需要,也可满足一定规模的苗木生产需要。

培养室内应根据面积大小配置一定数量具光照设备的培养架及一定规格的空调机。

分析室面积约10~20m2,室内有实验台,供放置各类显微镜、解剖镜等,主要用于培养过程中对培养物的观察及分析。

4.3.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管理  

4.3.1.严格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组培实验室管理的首要目标,组培实训中存在多处必须特别加以重视的盲点,否则就会酿成重大的安全事故。

  组培实验室用电安全管理:

组培室用电量很大,对于电器设备引发的火险必须特别管理。

这种危险来自于电源、开关、电路线,线路不规范或型号不匹配或保险丝不匹配等都可能导致电线起火或者停电。

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

高压灭菌锅日常使用必须严格按照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