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柜安全使用规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2355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爆柜安全使用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防爆柜安全使用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防爆柜安全使用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防爆柜安全使用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防爆柜安全使用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防爆柜安全使用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防爆柜安全使用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防爆柜安全使用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防爆柜安全使用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防爆柜安全使用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防爆柜安全使用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防爆柜安全使用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防爆柜安全使用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防爆柜安全使用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防爆柜安全使用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爆柜安全使用规范.docx

《防爆柜安全使用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爆柜安全使用规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爆柜安全使用规范.docx

防爆柜安全使用规范

防爆柜安全使用规范

1.防爆柜应放置在平整的地面,周围无杂草和易燃物,经常打扫,地面无漏撒物品,保持地面清洁卫生。

2.化学品储存场所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防爆柜内存放的化学品均应有安全技术说明书,并进行张贴公示。

化学品使用人员应熟悉储存危险化学品种类、特性、储存地点、事故的处理程序及方法。

3.防爆柜储存场所的温度、湿度应严格控制,保证干燥、通风、避光,远离火源、热源、电源并经常检查,发现变化及时调整。

4.燃油车、电瓶车不得在化学品储存区5米范围内停放或通行。

5.将化学品放置到防爆柜内时,应严格检验物品质量、数量、包装情况、有无泄漏。

6.防爆柜应可靠接地,以便及时导走柜体所积聚的静电。

7.防爆柜层板上所放置的物品不能超过层板的承重极限。

层板若有多层,在放置物品时,应当将较大或较重的物品放在下面的层板上,将较小或较轻的物品放在上面的层板。

8.应打开位于防爆柜两侧排气口,以排除因挥发而在柜体内积聚的易燃液体。

9.严禁在柜体附近使用打火机、动火、切割等任何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操作行为。

10.严禁在柜子存放的场所吸烟、乱扔烟火或丢弃其他正在燃烧的物体。

11.任何人不得损坏柜体上安装的任何门锁或强行开锁,保护好柜体、防止碰撞、刮擦或腐蚀性化学液体对柜体的喷溅,以免碰伤碰坏柜体或破坏柜体上的涂层。

12.严禁将强腐蚀性化学品放在防爆安全柜内。

不得与不同性质物品混存。

当物品性质未弄清时不得混放。

13.防爆柜应安排专人负责管理,门开启后应及时关闭锁定,严禁柜门长时间敞开,以避免火源进入柜体。

钥匙应专人妥善保管,严禁非管理人员随意开启。

管理人员应做好出入库核查登记,至少每周对防爆柜开展安全检查,定期检查封口是否严密,有无挥发或渗漏,有无变色、变质或沉淀现象等,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14.装卸、搬运危险化学品时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做到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击、拖拉、倾倒和滚动,操作中轻搬轻放、防止摩擦和撞击。

各项操作不得使用沾染异物和能产生火花的机具。

15.储存区应设置、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和器材仓库的消防设施、器材,应当有专人管理,负责检查、保养、更新和添置,确保完好有效。

对于各种消防设施、器材严禁圈占、埋压和挪用。

16.禁止在化学品储存区域周边堆积可燃物品。

废弃的化学品包装容器不得任意抛弃,需集中定点存放,交由有资质单位回收。

 

附件一:

危化品出入库登记表

时间

名称

取前存量

本次取量

取后存量

操作人

附件二:

防爆柜安全巡查表

使用部门:

年月

序号

检查标准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1

防爆柜放置地面平整,周围无杂草和易燃物,地面无漏撒物品

2

化学品安全警示标识和安全技术说明书张贴完好

3

储存区域附近无可燃易燃物品,无动火、切割等任何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操作行为

4

集中妥善放置废弃化学品包装物

5

储存区5米范围内无燃油车、电瓶车停放或通行

6

化学品封口是否严密,无挥发或渗漏,无变色、变质或沉淀现象,数量与台账记录情况符合

7

防爆柜接地、通风正常

8

柜体层板上所放置的物品未超过层板的承重极限。

9

储存场所干燥、通风、避光,远离火源、热源、电源

10

防爆柜柜体外观正常,无破坏痕迹

11

防爆柜正常上锁,且锁外观正常,无破坏痕迹

12

柜内无腐蚀性化学品,储存物品之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13

消防器材完好有效,无挪用、圈占或埋压现象

检查人/日期

安全帽使用规范

安全帽的主要防护作用有以下几点:

(1)防止突然飞来物体对头部的打击;

(2)防止从2m~3m以上高处坠落时头部受伤害;(3)防止头部遭电击;(4)防止化学和高温液体从头顶浇下时头部受伤;(5)防止头发被卷进机器里或暴露在粉尘中.安全帽的正确佩戴

安全帽的佩戴要符合标准,使用要符合规定,如果佩戴和使用不正确,就起不到充分的防护作用。

一般应注意下列事项:

 1、戴安全帽前应将帽后调整带按自己头型调整到适合的位置,然后将帽内弹性带系牢.缓冲衬垫的松紧由带子调节,人的头顶和帽体内顶部的空间垂直距离一般在25-50mm之间,至少不要小于32mm。

这样才能保证当遭受到冲击时,帽体有足够的空间可供缓冲,平时也有利于头和帽体间的通风。

2、不要把安全帽歪戴,也不要把帽沿戴在脑后方。

否则,会降低安全帽对于冲击的防护作用。

3、安全帽的下领带必须扣在颌下,并系牢,松紧要适度.这样不至于被大风吹掉,或者被其他障碍物碰掉,或者由于头的前后摆动,使安全帽脱落. 

4、由于安全帽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坏,所以要定期检查,检查有没有龟裂、下凹和磨损等情况,发现异常现象要立即更换,不准再继续使用。

任何受过中级、有裂痕的安全帽,不论有无损坏现象,均应报废。

5、严禁使用只有下颌带与帽壳连接的安全帽,也就是帽内无缓冲层的安全帽。

6、在现场作业中,不得将安全帽脱下,搁置一旁,或当坐垫使用。

 

7、由于安全帽大部分是使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制成,具有硬化和变蜕的性质,所以不宜长时间地在阳光下曝晒。

8、高空作业或者室内带电作业时,要认真戴好安全帽,防止触电。

   

9、平时使用安全帽时应保持整洁,不能接触火源,不要任意涂刷油漆,防止丢失。

如果丢失或损坏,必须立即补发或更换.

 

安全带的使用规范

为了防止作业者在某个高度和位置上可能出现的坠落,作业者在登高和高处作业时,必须系挂好安全带。

安全带的使用和维护有以下几点要求:

 

(1)思想上必须重视安全带的作用。

无数事例证明,安全带是 "救命带"。

可是有少数人觉得系安全带麻烦,上下行走不方便,特别是一些小活、临时活,认为“有扎安全带的时间活都干完了”。

殊不知,事故发生就在一瞬间,所以高处作业必须按规定要求系好安全带。

 

(2)使用前要检查各部位是否完好无损。

 

(3)高处作业如无固定挂处,应采用适当强度的钢丝绳或采取其他方法悬挂。

禁止挂在移动或带尖税梭角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4)高挂低用。

将安全带挂在高处,人在下面工作就叫高挂低用。

它可以使有坠落发生时的实际冲击距离减小。

与之相反的是低挂高用。

因为当坠落发生时,实际冲击的距离会加大,人和绳都要受到较大的冲击负荷。

所以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杜绝低挂高用。

 

(5)安全带要拴挂在牢固的构件或物体上,要防止摆动或碰撞,绳子不能打结使用,钩子要挂在连接环上。

 

(6)安全带绳保护套要保持完好,以防绳被磨损.若发现保护套损坏或脱落,必须加上新套后再使用。

   

(7)安全带严禁擅自接长使用。

如果使用3m及以上的长绳时必须要加缓冲器,各部件不得任意拆除。

(8)安全带在使用后,要注意维护和保管。

要经常检查安全带缝制部分和挂钩部分,必须详细检查捻线是否发生裂断和残损等。

(9)安全带不使用时要妥善保管,不可接触高温、明火、强酸、强碱或尖锐物体,不要存放在潮湿的仓库中保管。

 

(10)安全带在使用两年后应抽验一次,频繁使用应经常进行外观检查,发现异常必须立即更换。

定期或抽样试验用过的安全带,不准再继续使用。

 

灭火器使用方法

一、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1、上下颠倒摇晃使干粉松动

2、拔掉铅封

3、拉出保险销

4、保持安全距离(距离火源约2-3米),左手扶喷管,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右手用力压下压把

二、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原理:

干粉灭火器内充装的是干粉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是用于灭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由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少量的添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细固体粉末组成。

它是一种在消防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灭火剂,且主要用于灭火器中。

除扑救金属火灾的专用干粉化学灭火剂外,干粉灭火剂一般分为BC干粉灭火剂和ABC干粉两大类.如碳酸氢钠干粉、改性钠盐干粉、钾盐干粉、磷酸二氢铵干粉、磷酸氢二铵干粉、磷酸干粉和氨基干粉灭火剂等。

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作用下喷出的粉雾与火焰接触、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

一是靠干粉中的无机盐的挥发性分解物,与燃烧过程中燃料所产生的自由基或活性基团发生化学抑制和副催化作用,使燃烧的链反应中断而灭火;二是靠干粉的粉末落在可燃物表面外,发生化学反应,并在高温作用下形成一层玻璃状覆盖层,从而隔绝氧,进而窒息灭火。

另外,还有部分稀释氧和冷却作用。

三、干粉灭火器使用注意事项

1。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时,一种是将拉环拉起,一种是下压把,我们现在使用的是下压把式,压下压把,这时便有干粉喷出.但应注意,必须首先拔掉保险销,否则不会有干粉喷出。

 

2.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喷射时间很短,所以使用前要把喷粉胶管对准火焰后,才可打开阀门。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喷射距离也很短,所以使用时,操作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应尽量接近火源.并要根据燃烧范围选择合适规格的灭火器,如果燃烧范围大,灭火器规格小,就会前功尽弃.

3。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不需要颠倒过来使用,但如在使用前将筒体上下颠动几次,使干粉松动,喷射效果会更好。

4.干粉喷射没有集中的射流,喷出后容易散开,所以喷射时,操作人员应站在火源的上风方向。

5.干粉灭火器不能从上面对着火焰喷射,而应对着火焰的根部平射,由近及远,向前平推,左右横扫,不让火焰窜回.

6。

在扑救液体火灾时,因干粉灭火器具有较大的冲击力,不可将干粉直接冲击液面,以防把燃烧的液体溅出,扩大火势。

7.干粉灭火器在正常情况下,有效期可达3-5年,但中间每年应检查一次。

 

8。

干粉灭火器要放在取用方便、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防止筒体受潮,干粉结块。

干粉灭火器不可接触高温,不能放在阳光下曝晒,也不能放在温度低于—10摄氏度以下的地方。

9、注意:

经常检查灭火器压力阀,指针应指在绿色区域,红色区域代表压力不足,黄色代表压力过高。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火灾爆炸事故是化工生产中最为常见和后果特别严重的事故之一。

与火灾爆炸作斗争是化工安全生产重要任务之一。

为此,我们有必须掌握防火防爆知识,可有效的防止或减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发生事故的特征和原因

一、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主要特点:

1、严重性 

火灾和爆炸引起损失和伤亡,往往都比较严重. 

 2、复杂性 

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往往比较复杂。

如物体形态、数量、浓度、温度、比重、沸点、着火能量、明火、电火花、化学反应热,物质的分解,自燃、热辐射、高温表面、撞击、摩擦、静电火花等等因素非常复杂。

 

3、突发性 

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人们意想不到的,特别是爆炸事故,我们很难知道在何时、何地会发生,他往往在我们放松警惕,麻痹大意的时侯发生,在我们工作疏漏的时发生。

二、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一般原因 

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经大量的事故调查和分析,原因基本有以下五个方面:

 

1、人为因素---由于操作人员缺乏业务知识;事故发生前思想麻痹、漫不经心、存在侥幸心理、不负责任、违章作业,事故发生时惊慌失措、不冷静处理,导致事故扩大。

或有些人思想麻痹、存在侥幸心理、不负责任,埋下隐患。

 

2、设备因素-——由于设备陈旧、老化,设计、安装不规范,质量差以及安全附件缺损、失效等原因。

 

3、物料因素-——由于使用的危险化学物品性质、特性、危害性不一样,反应条件、结果和危险程度也不一样。

4、环境因素—-—同样的生产工艺和条件,由于生产环境不同则结果有可能就会不一样。

如厂房的通风、照明、噪声等等环境条件的不同,都有可能产生不同的后果。

 

5、管理因素——-由于管理不善、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违章作业等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以上五个因素,也可归纳成人、设备、环境三个因素。

管理因素可认为是人为因素,物料因素可认为是设备因素。

物质的燃烧

一、燃烧 

燃烧俗称着火。

凡物质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同时发出光和热的现象称为燃烧;它具有发光、放热、生成新物质三个特征。

 

二、 燃烧的必须条件和其它影响燃烧的条件 

1、燃烧三要素:

 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这三个条件就是燃烧反应中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三者缺一不可;

如果在燃烧过程中,我们用人为的方法和手段去消除其中一个条件则燃烧反应就会终止,这就是灭火的基本原理。

 

⑴可燃物———凡能与空气和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按形态,可燃物可分为固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气体可燃物三种;

⑵助燃物--—凡能帮助和维持燃烧的物质,均称为助燃物。

常见的助燃物有空气和氧气,还有氯气、氯酸钾、高锰酸钾等氧化性物质也是助燃物. 

⑶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统称为着火源.着火源主要有以下五种:

①明火—--明火炉灶、柴火、煤气炉(灯)火、喷灯火、酒精炉火、香烟火、打火机火等开放性火焰。

          

②火花和电弧--—火花包括电,气焊接和切割的火花,砂轮切割的火花,磨擦、撞击产生的火花,烟囱中飞出的火花,机动车辆排出火花,电气开、关、短路时产生的火花和电弧火花等等。

 

③危险温度—-—一般指80℃以上的温度,如电热炉,烙铁,熔融金属,热沥青,砂浴,油浴,蒸汽管裸露表面,白炽灯等等。

 

④化学反应热-—-化合(特别是氧化),分解,硝化和聚合等放热化学反应热量,生化作用产生的热量等等。

 

 ⑤其它热量—-—辐射热,传导热,绝热压缩热等等。

2、燃烧的充分条件:

 

⑴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⑵一定的氧气含量;

⑶一定的点火能量;

⑷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可燃物能否发生着火燃烧,又与着火源温度高低(热量大小)和可燃物的最低点火能量有关.  

要发生着火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三个基本条件,缺少任何一个条件,就不可能发生燃烧。

但是,三个条件都具备,也不一定就会燃烧,还必须满足其它燃烧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组份)、表面积大小、点火能量等方面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极限范围,才能发生着火燃烧反应。

如果在某个区域范围内,已同时具备了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三个条件,由于可燃物的温度过低或可燃物的浓度不足或助燃物中氧化物浓度低或着火源能量不足等等条件时,燃烧反应就不能进行。

当某种物质遇着火源时,由于着火源能量不足,燃烧反应也不能发生; 

三、燃烧的类型(燃烧有几种型式)  

燃烧类型可分为闪燃、着火、自燃、爆炸四种。

 

 1、闪燃-—-可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明火)而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称为闪燃。

可燃液体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液体的闪点。

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越容易着火,发生火灾、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从消防角度来讲,“闪点"在防火工作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它是评价液体火灾危险性性大小的重要依据;“闪燃”是发生火警的先兆。

闪点越低的液体,发生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①低闪点液体-----—闪点< —18℃的液体。

 

②中闪点液体—-----闪点-18℃ ≤闪点 < 23℃的液体。

③高闪点液体————-—闪点23℃ ≤闪点 ≤ 61℃的液体 

根据可燃液体的闪点,我们将液体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三类:

 甲类-—-闪点在28℃以下的液体. 乙类——-闪点在28℃~60℃以内的液体. 丙类—-—闪点在60℃以上的液体。

闪点高低与饱和蒸气压及温度有关,饱和蒸气压越大、闪点越低;温度越高则饱和蒸气压越大、闪点就越低。

所以讲,同一可燃液体的温度越高,则闪点就越低,当温度高于该可燃液体闪点时,如果遇点火源时,就随时有被点燃的危险。

  

2、着火—-—可燃物质(在有足够助燃物情况下)与火源接触而能引起持续燃烧的现象(即火源移开后仍能继续燃烧)称为着火。

使可燃物质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或称为着火点。

燃点越低的物质,越容易着火。

  

在防火防爆工作中,严格控制可燃物质的温度在闪点、燃点以下是我们预防发生爆炸、火灾的有效措施.用冷却法灭火,其道理就是将可燃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使燃烧反应终止而熄灭.

3、自燃:

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积热不散引起的燃烧.  

自燃因能量(热量)来源不同可分为受热自燃和本身自燃(自热燃烧)二种。

 

①受热自燃—-—可热物质受外界加热,温度上升至自燃点而能自行着火燃烧的现象,称为受热自燃。

 

②本身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作用下,由于本身的化学反应、物理或生物的作用而产生热量,使物质逐渐升高至自燃点而发生自行燃烧的现象。

 

③自燃点---可燃物质在无明火作用下而自行着火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

自燃点越低的物质,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就越大. 

在化工生产中,可燃物质靠近蒸汽管、油管等高温烘烤过度,一旦可燃物质温度达到自燃点以上时,在有足够氧气条件下,没有明火作用就会发生燃烧;可燃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过程中温度高于自燃点以上时,一旦泄漏出或空气漏入,没有明火作用也会发生燃烧.  

4、爆作-—--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

爆炸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和核爆炸三类。

化学性爆炸按爆炸时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又可分为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和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三种。

化工企业发生爆炸,绝大部分是混合物爆炸。

 

 ⑴爆炸性混合物—-——可燃气体、蒸气、薄雾、粉尘或纤维状物质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浓度,遇着火源能发生爆炸,这样的混合物称为爆炸性混合物。

  

可燃性气体、易燃液体蒸气或粉尘等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浓度下都会发生爆炸和燃烧,而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

⑵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含纤维状物质)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遇着火源即能发生爆炸,这种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能够发生爆炸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爆炸下限。

同样,能够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⑶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影响气体混合物爆炸极限的主要因素有混合物的原始温、压力、着火源、容器尺寸和材质等:

  

①原始温度的影响因素 ②原始压力的影响因素③介质及杂物的影响因素 ④容器的尺寸和材质影响因素  ⑤着火源的影响因素 

防火防爆基本措施

防火防爆基本措施的着眼点应放在限制和消除燃烧爆炸危险物、助燃物、着火源三者的相互作用上,防止燃烧三个条件(燃烧三要素)同时出现在一起。

主要措施有着火源控制与消除、工艺过程的安全控制和限制火灾蔓延措施等几方面。

火灾及火灾分类

一、 燃烧与火灾区别 

燃烧俗称着火.但燃烧不一定是火灾,它们是有区别的。

 

火灾—火灾是指违背人们的意志,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而造成的灾害。

 二、火灾的分类 

按物质燃烧的特性可分为A、B、C、D、E五类。

 

A类—----固体物质火灾 

B类---——液体和可溶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类———--气体物质火灾 

D类-———-金属物质火灾(钾、钠、镁、铝„„) 

E类——-——电气火灾

三、火灾的级别 

特大火灾: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含本数,下同);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

  

重大火灾: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火灾:

死亡3人以上(含本数,下同):

重伤10人以上:

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

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

一般火灾:

不具有前列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

  

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我们知道,燃烧必须在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三要素)三者同时存在下并达到一定的条件后才会发生燃烧,因此,一旦发生火警,我们只要设法破坏上述三个条件(三要素)中任何一个条件,火就可以熄灭.这就是灭火的基本原理.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即隔离法、冷却法、窒息法和化学反应中断法. 

⑴隔离法就是将火源与火源附近的可燃物隔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火势不能蔓延.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适用于扑救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

案例:

森林火灾的扑救,一般在火源的下风处,迅速开辟出一片隔离带,以阻断火势蔓延.(如大兴安岭火灾扑救) 

⑵冷却法灭火就是用水等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着的物质上,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当温度降到该物质的燃点以下时,火就会熄灭. 

⑶窒息法灭火就是用不燃或难燃的物质,覆盖、包围燃烧物,阻碍空气与燃烧物质接触,使燃烧因缺少助燃物质而停止燃烧. 

⑷化学反应中断法灭火又称抑制法,它是将抑制剂掺入到燃烧区域中。

以抑制燃烧连锁反应进行,使燃烧中断而灭火.用于化学反应中断法的灭火剂,有干粉和卤代烷烃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