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科陪护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2727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精神科陪护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老年精神科陪护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老年精神科陪护培训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老年精神科陪护培训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老年精神科陪护培训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老年精神科陪护培训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老年精神科陪护培训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老年精神科陪护培训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老年精神科陪护培训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年精神科陪护培训资料.docx

《老年精神科陪护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精神科陪护培训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老年精神科陪护培训资料.docx

十病区陪护须知

1、病人环境(介绍环境)和管理方式(封闭式管理)。

2、病人性质(老年精神科)和特点(昼轻夜重,存在记忆差,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而且,绝大多数存在睡眠问题、饮食问题、大小便问题)。

3、病人可能存在的风险(跌倒受伤、噎食、压疮、自杀自伤、出走、暴力行为、藏药)。

4、病人作息(6:

30起床,7:

00早餐,10:

30午餐,16:

30夜餐,19:

00睡觉)、会客时间(每周二、四、日14:

00〜15:

00之间)、每周二、五上午洗澡,每周二上午修剪指甲和刮胡子,查房安排(8:

00〜10:

30)o每周一、二、三安排B超。

5、陪护自我生活安排(三餐均由专人负责发放到病房,临时离开病人做好交接)。

6、特别强调:

随手关门,不随便进入工作用房,被服(床单、被套、枕套、病员服)以一换一,不吃病人食物,不用病人物品,不睡病人床铺,严禁脱岗和吵架、打架。

总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团结协作,确保安全。

老年精神科护工培训资料

一、目的

为了使陪护人员掌握老年精神专科的陪护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为老年精神病人提供生活照顾,确保老年病人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提高病人、家属及医院对陪护工作的满意。

二、培训内容

1职业道德教育。

(1)仪表规范:

按规定着装,穿工作服。

保持自身整洁、仪表端庄、统一佩戴胸牌;不穿响底鞋、拖鞋、不戴过多首饰,不留长指甲、长头发,男性陪护不留胡子,女性陪护人员头发扎起。

(2)语言规范:

忌口头禅,尽量使用普通话。

微笑服务,礼貌待人,态度和蔼,不与病人争执,不辱骂、不训斥病人,做到“骂不还口

(3)行为规范:

工作耐心细致,主动热情;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不探听、不泄露、不传递、不讨论病人及工作人员的隐私;为病人服务时动作轻柔;不私自约束病人,不睡病人床,不拿用病人物品,不吃病人食物。

严禁打骂病人,做到“打不还手

2老年精神科的特点

(1)老年精神病有许多精神症状,最容易发生、最有特征的两个综合症是急性脑综合症和慢性脑综合症。

急性脑综合症的主要症状是意识障碍,常伴有幻觉和神经兴奋。

意识障碍多为阵发性或一过性。

即发作后很快恢复。

慢性脑综合症主要症状是痴呆,可分为脑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两大类。

痴呆是不可逆的,往往会加重,这两组症候群在各种老年精神病的发病过程中都可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

受精神症状控制常出现睡眠障碍、行为异常,甚至冲动打人、自杀自伤、出走等行为。

(2)老年精神疾病往往合并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有高血压X糖尿病、关节疾病等。

老年精神病人的症状极不稳定、也不典型。

3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

(1)在护长管理下,护士指导下完成基础护理工作及非技术性护理工作。

(2)完成晨晚间护理:

要求保持病人、床单元整洁,

(3)负责帮助洗漱,做好三餐餐前准备,喂饭,负责餐后清洗。

(4)看护好所负责的病人,协助病人入厕,卧床病人使用坐便器或尿壶,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

(5)经常检查约束病人的大小便情况,如有尿湿及时更换、冲洗干净。

(6)协助护士做好特殊检查治疗前的准备,如MECT疗前禁食禁饮。

(7)做好MECT的工作接送。

协助负责送各种辅助检查;协助护士留取各种标本,及时送检,包括白天急症标本。

(8)协助卧床病人、约束病人翻身、拍背、排痰、喂水等,并及时更换体位。

(9)协助护士做好基础护理,做到“三短六洁”,关心病人冷暖、大小便情况。

(10)洗澡日协助洗澡。

(11)中午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督促病人午睡。

(12)下午督促病人起床。

(13)协助做好探视工作,维护病房秩序,病人物品均写好床号、姓名。

(14)做好病人私人物品的整理,保持整洁。

(15)协助护士完成出院病人床单位终末处理。

(16)供应茶水、洗脚水,协助护士督促病人洗脚。

(17)协助护士做好病人安全管理,避免跌倒/坠床、噎食、出走等意外发生。

(18)夜间妥善安置病人入睡。

(19)保持病房、走廊、各工作用房及厕所整洁。

4危险物品管理制度

4.1危险物品的种类

玻璃制品,绳类,各种易燃易爆物品金属器械如刀、剪、钳,药物,各种剧毒、麻醉药品、强酸强碱,各种消毒剂、其它如室外电线、铁钉铁丝、砖石块等,打火机、火柴等。

4.2危险物品的管理

入院、外出返院的病人进入病房时工作人员必须详细询问陪伴病人,检查病人有无危险品带入。

(1)向病人家属或护送者宣教不能将危险品带入或交给病人使用,并说明其危险性。

(2)病房内的各种危险品必须定位放置,专人保管,每班清点,如有缺损,要及时寻找,查找原因,直到查清为止。

(3)病人吸烟应有专人管理,专人点火看护,防止乱丢烟蒂造成火灾。

(4)病人必须使用剪刀、针类时应由工作人员监护,以防意外。

(5)会客时,及时检查家属带来的物品,防止危险物品的带入,以防止病人用作自杀或伤人的工具。

(6)病室内使用的消毒剂不得让病人触及,用毕集中收回保管。

(7)保护带要固定数量,放置固定地点,每次交接班须清点,如有缺损及时寻找。

(8)每周进行安全大检查,发现危险品及时清除,如病人藏有危险品应婉言劝说其交出,或借更衣、整理床铺等取走,切忌强制索取以防激惹病人发生意外。

5保护性约束、MECT的知识要点

5.1保护性约束

⑴约束和解除约束由护士根据医嘱执行。

⑵协助护士约束病人,听从护士的指挥和安排。

⑶做好防暑或保暖,定时喂水,喂食,经常询问病人的大小便情况。

⑷使用专门的约束器材。

⑸病人及其躁动时,防止病人皮肤的破损和其他部位的受伤。

⑹长时间约束病人第一次下床做好搀扶。

5.2MECT的相关知识。

(DMECT疗前禁食禁饮8小时以上,22:

00后开始禁食禁饮。

⑵用轮椅接病人返回病房,协助病人卧床休息,拉起床栏,防止坠床。

⑶由护士判断病人意识清醒并无吞咽困难后方可让病人进食。

6老年精神科病人存在的风险和观察处理。

6.1跌倒/坠床

⑴容易跌倒的高危因素(年龄大于65岁,曾有跌倒病史、意识障碍、视力模糊、虚弱头晕、肢体功能障碍、服用易致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等)。

⑵对有跌倒高危因素的病人,加强防护措施,近距离陪护,严禁将病人腰间约束站于—旁。

⑶注意保持病区地面干燥,洗手间、走廊有“小心地滑”的警示标志。

病人床头有“防跌倒”标识。

⑷不穿拖鞋,穿大小合适的防滑鞋,裤子长短合适。

⑸告知病人走路不宜太快,不到拥挤的地方走动。

⑹便椅靠墙或靠床放置,病人使用便器全程近距离(〈一臂距离)看护。

⑺有体位性低血压的病人,落实起床三步曲。

(动作宜慢,坐起30秒,两腿下垂于床沿30秒,站立30秒,如无不适方可走动。

⑹发现患者不慎坠床、跌倒时,立即呼叫寻求帮助,同时告知当班护士。

(不宜立即搬动病人)

6.2噎食

⑴服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病人,注意观察吞咽功能,喂水有无呛咳。

⑵有严重锥体外系副反应的病人,除按医嘱给予拮抗药物外,饮食上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避免进食干、粘及带骨、刺的食物。

⑶吞咽困难的病人进食时应有工作人员守护进食或喂食,必要时给予鼻饲流质饮食。

⑷抢食及不知饥饿的病人应单独进食或专人喂食。

⑸电休克治疗后未完全清醒、癫痫抽搐发作时应避免进食。

⑺病人吃干点心应在固定的场所,备好温开水,并有工作人员看护;饭菜等(特别是蛋类、馒头、花卷、包子及带骨、刺的食物)不能带入病室。

⑻发现患者噎食时,立即呼叫当班护士,协助护士就地抢救。

立即清除口咽部食物,疏通呼吸道。

6.3出走

(1)妥善保管好钥匙和门禁卡。

(2)随手关上每一扇门,外出活动、检查治疗时,一对一看护,专人负责。

(3)经常检查门窗的安全性,发现损坏及时汇报护士或护士长。

6.4压疮

(1)护士根据皮肤情况给气垫床,按时翻身,一般2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视局部皮肤情况缩短翻身间隔时间。

(2)对有可能出现皮肤压疮的病人如年老体弱、消瘦、长期卧床、被约束、大小便于床等重点关注。

(3)保持床单干燥平整,无污染。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汗湿、大小便污染的床单、被套、衣裤和保护带。

(5)翻身时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拽等。

(6)正确使用便器。

(7)保证病人进食质量。

6.5暴力行为

(1)及时清理危险物品,特别是茶杯不能加盖,防止加满水的茶杯当作武器砸伤他人。

(2)注意接触病人的方式方法,不与病人争辩,不用命令性语气与病人说话。

(3)对暴力行为高危者,陪护人员树立安全防范意识,避免被病人咬伤、抓伤、踢伤等。

(4)及时发现暴力行为的先兆,如病人目露凶光、说话语气重,有敌意,握拳跺脚等,一边劝慰病人,一边寻求帮助,必要时协助护士进行身体约束。

6.6自杀自伤

(1)做好危险物品的管理。

禁止危险物品的带入。

(2)汇报护士处理病人的睡眠问题。

(特别是早醒)

(3)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如情绪突然好转,务必引起警惕。

7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7.1七步洗手法

7.11洗手的5个指征。

(1)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

(2)从病人身体的不清洁部位到清洁部位要洗手。

(3)接触病人的体液,呕吐物,分泌物后要洗手。

(4)各项无菌操作前后要洗手。

(5)接触两个不同的病人之间要洗手。

7.1.2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

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

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

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

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

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

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

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7.2地面及常用物品的清洁和消毒。

(1)一般情况下地面用清水拖洗即可。

血液、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及时用1000mmol/L消毒液消毒并覆盖作用30分钟,然后对整个区域惊醒消毒。

(2)尿壶、便器专人专用,24小时用500mmol/L的含氯制剂浸泡30分钟,用清水冲洗晾干备用。

(3)拖把、抹布分区使用,使用后用500mmol/L的含氯制剂浸泡30分钟消毒处理。

8病人卫生清洁处置。

帮助病人洗脸、口腔清洁、头发清洁、梳头、床上擦浴、更换衣服、洗脚、修剪指甲(糖尿病病人不可修剪过短)等。

注意:

擦洗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毛巾和水盆应分开,不可混用。

9喂饭要点和观察。

⑴喂饭前洗手。

⑵病情允许应抬床头。

⑶食物符合病情和病人的需要(注意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的饮食禁忌),温度适宜,不宜过冷过烫。

⑷毛巾围于颌下,防止食物污染床单被褥及衣物,及时擦净病人口唇周围的食物。

⑸速度宜慢,一勺一勺喂入病人口中,不可催促病人。

⑹如需要及出入量的病人,及时告知护士进食食物的名称和量。

⑺喂食完毕,及时检查病人口中是否留有食物,督促病人及时咽下,并漱口。

⑻昏迷、神志不清的病人禁止喂食。

10大小便标本的采集及注意事项。

10.1粪便标本

用竹签挑取拇指盖大小的粪便,放入干净的容器内。

注意:

粪便不可混入尿液,腹泻病人应取脓血和粘液部分。

10.2取清晨第一次小便,约30ML于清洁容器中。

11轮椅的使用。

操作步骤

帮助病人坐轮椅法:

①检查轮椅车是否完好。

②将轮椅车推至床边,椅背与床尾平齐,面向床头,拉起车闸,翻起脚踏板。

③查对解释,询问是否需要大小便。

④扶助病人穿袜、穿鞋,搀扶下床。

⑤如无车闸,则一人站在轮椅后面固定防止前倾。

病人坐好后,翻下踏脚板,脚踏在踏脚板上。

⑤注意安全,进出门或遇到障碍物时,勿用轮椅撞门或障碍物(特别是老人大部分都有骨质疏松症易受伤);推轮椅时,应注意双手用力均匀,步履平直稳妥,避免颠簸,嘱病人手扶着轮椅扶手,尽量靠后坐;推轮椅下坡时速度要慢,病员的头及背应向后靠并抓紧扶手,以免发生意外;随时注意观察病情;病人如有下肢浮肿、溃疡或关节疼痛,可将脚踏板抬起,垫以软枕。

天气寒冷时注意保暧,将毛毯直铺在轮椅上。

端正坐姿使病人坐于轮椅正中部位,背向后靠并抬头,髓关节尽量保持在90°左右。

应加系安全带固定,以保证病人安全。

⑥预防压疮对乘坐轮椅时间较长的病人,应每隔30分钟进行臀部减压一次,扶起病人使臀部悬空并保持15秒钟左右。

同时要注意所有骨突部位的压力。

12常见卧位、更换卧位方法。

12.1常见卧位

卧位是指病人休息和适应医疗护理需要所采取的卧床姿势。

12.1.1仰卧位

①去枕仰卧位

要点:

把枕头撤去,头部与躯干基本在同一平面上。

枕头与其他去枕仰卧位一样,横放在床头,床尾放软枕(防止足下垂)。

②中凹位

要点:

头胸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

③屈膝仰卧位

要点:

平卧位,双膝屈起,稍向外分开。

12.1.2侧卧位

要点:

病人侧卧位标准姿势:

上腿弯曲,下腿稍伸直,在两膝间、后背、胸腹前放软枕

12.1.3俯卧位

要点:

病人俯卧位,胸下、髓部及踝部垫软枕,双臂屈曲置于两侧。

12.1.4半坐卧位

要点:

病人恢仰卧位,把床头摇高30-50°,病人处于“半坐卧位”(在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摇平床头。

12.1.5端坐位

要点:

在半坐卧位的基础上床头摇高至70-80°,病人处于“端坐位”,同样膝下稍抬高,足下放软枕。

病人虚弱可以在床上放跨床小桌。

12.1.6头低足高位

要点:

病人仰卧位,把床尾垫高15~30cm,注意:

枕头立于床头

12.1.7头高脚低位

要点:

床头垫高15~30cm,注意:

枕头立于床尾(目的:

防止足底触及床栏)。

12.1.8膝胸位

要点:

姿势要点:

跪卧,两腿放平,大腿与床面垂直,胸贴床面,腹部悬空。

12.1.9截石位

要点:

是一种特殊的体位。

病人仰卧在特殊的检查床上,双腿分开,置于支腿架上,臀部置于床沿。

称为“截石位”。

12.2更换卧位方法

12.2.1协助病人翻身侧卧

操作步骤

(1)向病人解释。

(2)护士将各种导管及输液装置等安置妥当后进行操作。

(3)病人仰卧,两手放于腹部,两腿屈曲。

采用分段移位法将病人移向操作者一侧的床边(肩部t臀部)

(4)一人协助翻身侧卧:

操作者一手置病人肩部,一手置臀部,两脚前后分开,利用自身体重,向前推并翻转病人,使其背向操作者。

(5)二人协助翻身侧卧:

操作的两人站于床同一侧,一人托肩腰部,另一人托臀部和膝部,同时将病人抬起并移向自己一边。

然后再轻推翻转病人,使其背向操作者。

(6)按照侧卧位要求使病人体位舒适(在病人的背部、胸前及两膝间放置软枕,必要时使用床挡使病人安全舒适)

注意事项

(1)帮助病人翻身时,动作协调,轻稳,不可拖拉,以防擦伤皮肤。

翻身后,调节好卧位,保证病人舒适。

(2)翻身间隔的时间,根据病情及皮肤受压情况而定。

一般情况每2h—次,需要时可缩短间隔时间,并做好交接工作。

(3)为带各种导管的病人翻身时,应先将导管安置妥当,翻身后检查导管有无脱落、移位、扭曲、受压,以保持引流通畅。

(4)翻身时,应注意人体力学原理的应用,让病人尽量靠近操作者,使重力线保持在支撑面内,做到平稳、省力。

12.2.2协助病人移向床头

操作步骤

(1)向病人解释。

(2)将各种导管及输液装置等安置妥当,必要时将盖被折叠至床尾或床的一侧根据病情放平床头支架,枕横立于床头

(3)一人协助移向床头:

操作者靠近床边,面向床头,两脚前后分开,一手置病人肩下,另一手托臀部,嘱病人双手上举握住床栏,屈膝,双足蹬床面。

与护士同时用力向床头方向移动。

(4)二人协助移向床头法:

操作者靠近床边,面向床头,两脚前后分开,一手置病人肩下,另一手托臀部,嘱病人双手上举握住床栏,屈膝,双足蹬床面。

与操作者同时用力向床头方向移动。

(5)放回枕头,根据需要摇起床头,安置病人舒适卧位,整理床铺。

注意事项

(1)根据病人的病情及治疗需求、体重等选择移动的方法

(2)病人身上置有多种导管,移动前应先将导管安置妥当;移动后后,检查各导管是否扭曲,注意保持导管通畅

(3)操作时,不可拖拉,以免擦伤病人的皮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