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30050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6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6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6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6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6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6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6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6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6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6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6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6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6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6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6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docx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docx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小学教育概述

(一)小学教育的概念

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12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学五种类型。

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也称蒙学。

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事的训练。

(二)小学教育的任务

根本任务:

打好基础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据记载,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一)古代的小学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

特点:

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四个标志性事件

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2、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

(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3、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该学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以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育体系。

将小学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

(清政府1904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4、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四个学制

1、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3、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改学堂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六三三学制。

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1949年。

(三)当代的小学教育

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1992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

3、2001年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人类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最佳阶段,更是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一)小学教育的特殊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1)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①童年期是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平衡的时期。

②刚入学的儿童感知觉都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教学中的不断强化训练,逐步发展和提高。

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一定的作用,低年级注意力容易分散

观察事物缺乏兴趣和系统性

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直观形象记忆发展较好,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

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度。

道德感较为模糊,常依靠教师的评价来衡量事务的好坏。

理智感大多和具体事物相联系。

(2)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

(3)小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补充:

小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1)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

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达到对事物清晰、精确、本质的认识尚需一过程。

(2)小学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

小学生记忆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在:

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逐渐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从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发展;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

(3)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居多。

两种思维形式的转折大多发生在四年级前后。

小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

思维的自觉性、批判性、灵活性等品质较差。

(4)小学生想象的发展

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

想象由模仿性、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中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

想象由具有浪漫性向现实性过渡。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1)小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①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

②小学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

(2)小学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

(3)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补充:

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

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补充: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普及性  

(2)基础性  

(3)强制性

第二节小学的组织与运行

一、学校管理概述

1、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

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

2、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

二、学校的运行机制

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和学校规章制度,其中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根本制度,支配着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是学校内部机制的核心和灵魂。

校长负责制成为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管理体制。

包括了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组成部分。

第三节教育学基础知识

一、教育概述(重点)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一词的由来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最早将教和育结合起来用的人是孟子-《孟子·尽心上》: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三)教育的性质(重点)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它具有以下四方面特点:

(1)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这教育者、受教育和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

不同历史阶段或社会形态,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b、教育要受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c、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的作用。

(四)教育的功能

1、根据教育功能的作用:

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根据教育作用的性质:

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

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二、教育的起源与发展(重点)

(一)起源

1、神话起源说:

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

2、生物起源说:

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

代表人物:

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代表人物: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

4、劳动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代表人物:

前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

二、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教育学的发展

1、萌芽阶段

(1)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中国: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相传作者为乐正克。

对教育进行了系统阐述,阐发了教育的功能、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等,以对教育原则的总结最突出。

孔子: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

墨翟:

兼爱、非攻,注重实用技术。

西方:

苏格拉底:

教学方法:

产婆术(包含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三歩)。

柏拉图:

《理想国》,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出者。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代表作《政治学》。

追求美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或翻译为《论演说家的教育》。

将学习过程概括为:

“模仿—理论---练习”三个阶段

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教育史上的哥白尼”;1632年发表了《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卢梭:

法国思想家,代表作《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著名的一句话: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

康德:

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使教育学首次进入大学课堂。

洛克:

提出白板说

主张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

科学教育学之父

1806年《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主要观点:

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

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后其学生齐勒修改为“五段教学法”

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杜威:

代表作: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新三中心论:

学生、活动、经验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主张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学校即社会

陶行知:

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

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3、发展阶段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代表人物:

克鲁普斯卡娅:

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

凯洛夫:

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有着广泛的影响。

马卡连柯:

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杨贤江:

《新编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我国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编写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赞科夫:

《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使所有的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布鲁纳:

《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法

瓦·根舍因:

《范例教学原理》

皮亚杰:

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

苏霍姆林斯基:

全面和谐的教育思想,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布罗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

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认知领域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

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重点)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第一次工业革命:

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

第二次工业革命:

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

第三次工业革命:

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

信息革命:

高等教育大众化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即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重点)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即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并非决定着教育的一切。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决定着受教育权

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可以促进民主

(3)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三)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的文化功能:

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2、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3、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或观念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制度(规范)文化。

四、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含义: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他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

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广义的教育目的:

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如家长的期待等

狭义的教育目的:

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

激励作用

评价作用:

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等的根本标准和依据。

(三)教育目的的理论

1、宗教本位论:

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

代表人物:

奥古斯汀、托马斯·阿奎那

2、社会本位论:

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

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代表人物:

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等。

3、个人本位论:

从个人本位的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

代表人物:

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等

4、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

教育的过程在他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身的目的。

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无目的。

(四)教育目的的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五)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主要依据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六)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3、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1)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扥方面全面发展

(3)实现的根本途径: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五、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学制:

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衔接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的教育:

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为制度化的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发展基础。

也是一种实体化的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具有以下特点:

教育主体的确定

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2、制度化的教育:

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标志: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

制度化教育的特征:

①对入学资格有严格的要求;

②明确的修业年限:

③规范的教学组织;

④整体一贯的课程设置;

⑤严格的管理制度:

⑥专业化的教育人员:

⑦具有固定的教学场所。

3、非制度化的教育

指出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

推崇“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库姆斯等人的非正规教育

伊里奇:

非学校化观念

构建学习化社会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三)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四)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1、我国当前的学制是由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规定了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育人为本(根本要求)

改革创新(动力)

促进公平(基本教育政策)

提高质量(核心任务)

“两基本、一进入”: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第四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课程的概念

“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二、课程的类型

(一)从课程的组织方式来划分:

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

综合课程:

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活动课程:

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二)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三)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划分: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

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起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

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

隐性课程是伴随着显性课程而生的,没有显性课程就没有隐性课程。

计划性是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三、课程理论流派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是最早出现、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和布鲁纳等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是其代表理论。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

杜威、克伯屈

(三)社会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

社会改造主义:

布拉梅尔德

批判理论:

金蒂斯、布迪厄

四、课程内容(需重点把握)

(一)课程计划

1、概念:

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

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它是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安排整个课程检查、衡量学校工作和质量的基本依据。

2、课程计划的组成

主要包括课程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以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课程设置是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

3、课程计划的作用

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补充: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

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二)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的含义:

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的结构

第一部分是前言,包括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等。

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这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要点。

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包括教材编写的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3、课程标准的作用: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四、课程开发

(一)课程开发的概念

是指通过社会和学习者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在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的教育内容和相关的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

(二)课程开发的模式

1、目标模式:

泰勒

2、过程模式:

斯腾豪斯

3、情境模式:

劳顿的文化分析理论

五、课程评价

1、目标评价模式

首先由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提出,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由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斯克里文提出。

他认为,评价者应该注意到的是课程计划的实际效应,而不是其预期的效应。

3、CIPP评价模式

是指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的缩写

4、CSE评价模式

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基本理念

1、三维目标观:

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

2、综合课程观:

课程的设置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

3、内容联系观:

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习更有意义。

4、学习方式观:

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发展评价观:

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

6、校本发展观:

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二)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

1、关注每一位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用“心”施教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第五节教师专业发展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时:

“学生是否喜欢”“同事如何看我”“领导觉得我干得咋样”等等

2、关注情境阶段

关注如何上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关心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

3、关注学生阶段

考虑学生个别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

能否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路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3、进行专门的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示:

经验+反思=成长

科顿等人:

教师反思框架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1)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2)注重对教师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3)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

(4)鼓励教师身体力行,知行统一;

(5)促进科研,发展教师的批判思维;

(6)加强自我教育,形成反思意识。

第六节教育科学研究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分类

1、研究的功能可分为:

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