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10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30110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1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1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1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1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1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1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1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1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1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1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10篇.docx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10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10篇.docx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10篇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10篇

这是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大全10篇,是优秀的中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动物的保护色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是如何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动物是如何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

难点:

理解保护色的作用。

教学准备:

1、艾玛图片一张。

背景图片三张。

2、PPT:

《动物的保护色》。

PPT:

《特种兵》。

3、视频:

《动物的保护色》。

教学过程:

一、介绍艾玛,埋下伏笔。

师:

“今天可真高兴,认识了这么多的朋友,你瞧,我也带来一位新朋友。

”(出示艾玛图片)“大家好!

我叫艾玛。

我是一头快乐的小象,是一头与众不同的象。

你瞧,我身上有很多漂亮的颜色,你最喜欢哪种颜色呢?

”(幼儿回答)“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

”二、寻找艾玛,陈述理由。

1、师: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你愿意参加吗?

(愿意)我要藏了,快把眼睛闭起来,我数到五的时候你才可以挣开哦。

”(教师拿黑板,边数1--5)“快找找艾玛藏哪了?

”2、幼儿根据图片寻找,并说出理由。

3、找到艾玛:

真的是艾玛,它藏得可真好!

提问:

它为什么会藏到花格子被子的后面呢?

师:

艾玛不光是一头与众不同的象,还是一头特别聪明的象,会利用自己身体的颜色来隐藏自己,保护自己。

快给它鼓鼓掌吧!

三、拓展知识,了解动物的保护色。

1、师:

“在自然界中,还有很多像艾玛一样聪明的小动物,会选择和自己身体颜色相近的环境来隐藏自己,不被敌人发现,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

”2、师:

“你知道哪些动物是利用保护色来进行自我保护的呢?

”3、幼儿回答,并说出理由。

4、看PPT:

《动物的保护色》。

1)出示蚂蚱图片。

提问:

这是谁?

它会隐藏在哪里?

出示草地和黄花。

幼儿讲述,并说出理由。

2)出示四幅图片。

变色龙、青蛙、枯叶蝶、毛毛虫。

请幼儿找出它们分别隐藏在哪里?

并说出理由。

3)教师小结:

小动物可真聪明,都有自己不同的保护色。

5、看视频:

《动物的保护色》。

师:

“让我们更多的了解一下吧。

”四、经验延伸,了解人类的保护色。

看PPT:

《特种兵》。

师:

“小动物真聪明,但我们人类更聪明,也会利用保护色。

我们一起来看看。

”请幼儿说说特种兵为什么要穿迷彩服,戴草帽,脸上涂迷彩油。

五、结束活动,激发探索。

师:

“多彩的颜色背后原来有这么多的学问,大自然可真奇妙!

拉拉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人类、动植物除了用保护色,还有很多的保护方法。

只有你善于探索,一定会有惊奇的发现。

现在,我们一起到外面找找看。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从幼儿学科学、幼儿认知的特点出发,教学结构严谨,各环节衔接自然,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投入,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

活动中利用ppt解决难点,既符合幼儿游戏的特点,又达到教学目标,并且充分利用了电教手段,易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2、有个别孩子参与不是很积极,原因可能孩子对动物的保护色,了解不多,使他们在活动中兴趣不高。

但教师要注意到这些孩子,主动发问,积极互动,效果会好些。

第2篇、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瓶中吹气球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

中班科学《瓶中吹气球》,这一活动的灵感来源于幼儿喜爱看的少儿电视节目“小小智慧树”,里面蕴含着许许多多的贴合幼儿生活而又有趣的科学知识。

因此,为了激发幼儿继续探究瓶中吹气球的兴趣,让幼儿发现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积累科学知识,经历分析、尝试到判断的过程。

我预设了本次活动,在活动中我预设幼儿的想法,经历三次尝试与分析,活动流程为:

经验的回顾(吹气球)——分两次探索得出瓶中吹大气球的秘密——借课件提升“瓶中吹气球”的科学原理——“瓶中吹气球”比赛——延伸到日常生活。

在本次活动中我主张让幼儿自己去探究,与幼儿、与材料进行充分的互动,在不同的探究中发现、分析得出不同的问题。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2、能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3、关注身边的科学,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通过动手实验与记录,得出瓶子上有洞就可以将瓶中的气球吹大。

活动难点:

理解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大小不一瓶口套好气球的瓶子若干(包括无洞、少洞和多洞)。

2、幼儿记录纸、记号笔人手一份。

3、课件《瓶中吹气球》(其中包含教师的记录表和原理动画)。

4、气球,底托,差气球工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气球,帮助幼儿掌握吹气球的正确方法。

1、(出示吹好的气球)师:

看看,张老师带来了(气球),你们都吹过气球的吧!

2、请2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吹气球。

师:

说说你是怎么吹的?

你看到他是怎么吹的?

3、小结:

吹气球时要嘴巴贴住气球口,然后用力,还要连续不断地往气球里吹气,才能把气球吹大。

(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气球的出现让幼儿有将它吹大的欲望。

而且这个环节以这种形式调动起幼儿已知经验,这样幼儿就能更好地掌握吹气球的方法,为下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二、分批投放材料,让幼儿探索得出气球在有洞的瓶子里能吹大。

师:

如果把气球套在(瓶子)上,还能吹大吗?

(记录下幼儿的猜测)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第一次投放材料:

小瓶无洞)师:

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幼:

吹不起来。

可能瓶子太小了,瓶口太小了,没有空气等等。

师:

我们试下来发现瓶子里的气球都没有吹大。

讨论:

那为什么气球在这些瓶子里吹不大呢?

师:

是不是瓶子不够大呢,张老师也不知道,这样吧,我再给你们些大点的瓶子去试一试。

(第二次投放材料:

中、大瓶有洞无洞均有)师:

有的气球吹大了,有的还是没有吹大,怎么会这样呢?

这里一定有秘密,你们再去比一比、看一看、找一找。

师:

秘密是什么?

幼:

瓶子底下有洞洞。

小结:

原来,瓶中的气球能吹大,秘密就是瓶子上有洞洞。

(点出洞洞)(分析:

从“吹气球”到“瓶中吹气球”,难度逐渐加深,激发了幼儿在瓶中吹气球的兴趣,从而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

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预设幼儿的需要,以幼儿为主体,提供大小不一的瓶子,让他们在亲自试验中建构认识:

在小瓶子里吹不大气球;能不能在瓶中吹大气球与瓶子的大小没有关系,瓶上有洞洞的气球才能被吹大,解决本次活动的重点。

)三、借助课件,揭示“瓶中吹气球”的科学原理。

1、引导幼儿自由说说其中的原因。

师:

为什么有洞洞的瓶子气球能吹大,没有洞洞的瓶子气球吹不大呢?

2、播放课件,总结科学原理。

师:

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听听电脑小博士是怎么说的。

(分析:

此环节通过幼儿自由说说原因、“电脑小博士来告诉你”,发挥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作用,借助形象生动的课件,帮助幼儿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让幼儿体验了发现的乐趣。

能更好地向幼小的幼儿揭示“瓶中吹气球”的科学原理,便于理解和内化。

还起到了动静交替的作用,使科学活动不再枯燥。

)四、引导幼儿再次探索,通过比较得出瓶上洞洞的多少与吹气用的力度成反比关系。

师:

我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两个瓶子,一个套红气球,一个套绿气球,哪只颜色的气球吹大更容易些呢?

为什么?

去试吧!

(第三次材料:

红绿气球,洞多洞少)师:

谁愿意把你的记录和发现来分享一下!

小结:

哦,原来红气球更容易吹大,因为瓶子上的洞洞(多)(点出很多的洞洞),绿气球的瓶子上洞洞(少),吹大气球就吃力些。

(分析:

第二环节中只有少部分幼儿吹到了有洞洞的瓶子,成功将气球吹大。

为了给每一位幼儿成功吹大气球的体验,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赋予幼儿探索的空间,给两个大小一样的瓶子进行一次吹气球比赛。

通过实验和记录发现红色气球的瓶子吹起来更省力。

最后通过观察瓶子身上的秘密来培养幼儿良好的探究习惯。

)五、活动延伸。

师:

今天我们小朋友通过做实验发现了瓶上有洞洞可以将瓶中的气球吹得大大的。

那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也可以可以将瓶中的气球吹大呢?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想一想,也去试一试,如果成功了也可以把你们成功的秘密告诉大家哦!

(分析:

最后教师抛出的问题:

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也可以可以将瓶中的气球吹大呢?

通过这个问题与活动延伸自然衔接,让此次活动有了很好的扩展。

同时又提供了一次亲子之间、家园共育的机会。

活动反思:

本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看看、说说、试试、比比的过程中发现瓶上有洞瓶中的气球就能被吹大,在探索发现中了解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从而能更加关注起身边的科学,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以及学习如何去探究科学奥秘。

这次的活动从“吹气球”到“瓶中吹气球”,难度逐渐加深,激发了幼儿在瓶中吹气球的兴趣,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猜想与排除,最终建构了认识:

在小瓶子里吹不大气球;能不能在瓶中吹大气球与瓶子的大小没有关系,瓶上有洞洞的气球才能被吹大,解决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揭示出来的奥秘不该就这样被搁置停留在原地,所以又增加了瓶中吹气球比赛这一环节,使得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去体验成功,并在此基础上又一次提升了科学认知。

在这次的探索活动中教师虽放手但不忘指导,在幼儿遇到瓶颈之处,帮助幼儿纵向探究从而使幼儿的认识得到升华。

活动过程中,幼儿在探究之时,由于瓶中吹气球的有趣现象,很容易就转移了幼儿的注意力,所以个别定力不足的幼儿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醒他完成任务。

第3篇、中班科学神奇的磁铁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预测、实验的方法探索磁铁的基本特性。

2.初步了解“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

3.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探索磁铁的穿透性。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各种各样的磁铁ppt玩赛车游戏的道具:

长1米,宽50厘米的KT板一块,上面有用即时贴装饰好的赛车跑道。

用纸制作的赛车,底部粘有方形铁片。

学具准备:

1.条形磁铁,人手各1块。

2.动手试一试环节所需材料:

积木、回形针、积塑饮料瓶、树叶、小剪刀、钥匙、铁夹子、铁盒子、小铁环、镙丝钉、茶杯、木板、纸、布、硬币等。

3.探索并验证环节所需材料:

纽扣、电池、石头、螺丝、回形针、铃铛。

4.探索并验证环节所需的记录卡,人手一张。

5.玩赛车游戏所需材料:

长50厘米,宽25厘米的KT板7块,上面有用即时贴装饰好的赛车跑道。

用纸制作的赛车7部,底部粘有方形铁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识磁铁不拘一格的外形1.教师指着吸在黑板上红红绿绿的圆形的塑料片,问:

小朋友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些圆形的塑料片能粘在黑板上吗?

幼儿交流,教师出示塑料片后藏着的圆形吸铁石。

师:

磁铁又叫吸铁石,它们经过人们的加工,长得也不一样哦!

小朋友们想不想和它们见见面呢?

出示ppt展示各种各样的磁铁。

二、通过尝试,了解磁铁的“吸铁性”1.师引导幼儿复习旧知: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利用磁铁可以()。

2.引导幼儿探索新知:

磁铁究竟能吸住哪些东西呢?

(1)幼儿取出老师课前分发的实验材料盒。

(2)幼儿尝试用磁铁去吸盒内的小物件,把能吸住的放在一起,不能吸住的放在一起。

(3)引导幼儿找规律。

说说用磁铁吸住了什么物体。

投影显示这些实物,引导幼儿归类:

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4)教师小结,过渡:

磁铁可以吸住铁制成的物体,也就是铁制品,以及铁以外的一些金属,比如硬币。

根据这个特点我们来猜一猜磁铁可以吸住哪些物品。

(教师出示ppt,幼儿打开记录表)引导幼儿先进行预测,猜想磁铁能吸住什么,认为能的在记录表里打“√”。

引导幼儿进行验证,用磁铁一一试一试,验证刚才预测的结果。

(5)指名幼儿汇报验证的结果。

三、认识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1.小朋友们,磁铁可以吸住铁制品以及铁以外的一些金属,那么用磁铁吸磁铁会怎样呢?

2.教师先介绍磁铁的两极:

南极S,北极N,并引导幼儿强化这个知识点。

两名幼儿合作完成实验,教师引导幼儿交流结果。

第一步:

N极碰N极怎样?

教师引导幼儿交流结果。

第二步:

S极碰S极怎样?

教师引导幼儿交流结果。

第三步:

N极碰S极怎样?

教师引导幼儿交流结果。

3.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

磁铁有(两极),(南极)和(北极),相同的极会(互相推开),不同的极会(互相吸引)。

四、在游戏中探索磁铁的磁性穿透力。

师:

原来磁铁还有两极性,磁铁里的奥妙真不少,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磁铁的游戏,继续去寻找磁铁的神奇。

教师演示玩赛车游戏。

取出用KT板和即时贴做好的弯曲的赛车跑道,将板子搁在两张椅子中间,将板子上放置一辆底座粘贴了铁片的纸赛车,将磁铁放在KT板下沿着跑道向前移动。

幼儿分组玩赛车游戏。

幼儿取出课前老师分发的道具,各小组幼儿轮流玩赛车游戏,教师提醒幼儿磁铁尽量不离开板子,紧贴板子向前移动,否则赛车就会停下来。

师在幼儿玩好后,引导幼儿思考:

为什么赛车可以向前移动?

幼儿回答,师告诉幼儿:

原来磁铁的磁性有穿透力,隔着东西也有吸引力,磁铁越大,吸力越大。

五、师幼共同总结磁铁的特性。

师:

今天我们玩了这么多好玩的游戏,很开心,也有很大的发现,先是发现了磁铁能吸东西,吸什么东西呢?

(引导幼儿说出磁铁能吸铁的东西)师:

后来又发现了一个秘密。

(引导幼儿说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磁性原理。

)师:

在玩赛车时我们还发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磁铁能隔着物体吸东西。

)师:

磁铁的奥妙真不少,它还隐藏着很多奥妙等着我们去发现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玩磁铁的游戏!

教学反思:

本次科学活动,幼儿从上课伊始就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由于事先准备的操作材料比较多,所以幼儿一直在动手操作中观察、发现、比较,整节课情绪高涨。

幼儿乐于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事物规律的活动形式。

在总结磁铁特性这一环节,做的还不到位,有点急于求成,要先让幼儿来讲出他发现的规律,教师再进行引导,做最后的总结。

在活动过程中仍有不足之处,教师在讲述表格填写规范时语言不够清晰,目标不够明确,仍然有些幼儿将猜测和验证环节混淆起来,不会填写表格。

此外,应将游戏探索磁铁特性这一方式延伸到今后的玩磁铁的活动中。

第4篇、中班科学活动睡莲花开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与操作,初步感知不同纸质做的睡莲的吸水性能不同,并尝试记录实验结果。

2、幼儿能积极参与并能主动探索。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不同质地的纸(如油光纸、白卡纸、拷贝纸、牛皮纸、报纸、植绒纸、素描纸)折成的睡莲花、水盆、沙盆、土盆、以及实验结果记录表。

认识上述各种纸张。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一纸质的含苞待放的睡莲。

小朋友们想一想,纸制作的睡莲会在沙里、土里、还是水里开放?

(幼儿自由猜想)师:

我们小朋友有不同的想法,那么到底是怎样呢?

大家试着动手试一试吧!

(教师指导幼儿把睡莲花分别放入装有沙、土、和水的盆里,仔细观察发现纸做的睡莲能在水中开放呢)。

师:

请小朋友想一想纸做的睡莲为什么能在水中开放呢?

请幼儿讲述后教师小结:

纸有吸水的性能。

(二)猜想活动:

出示不同纸质的睡莲,幼儿猜想。

指导语:

请你们猜一猜,把这四种不同的纸制作的睡莲同时放入水中,哪种纸做的睡莲先开放呢?

哪种纸做的睡莲后开放呢?

指导语:

请你把猜到的记在记录表中第一行,你猜到哪一朵第一名开了,就在它的下面写上“1”,第二名开的写上“2”,第三名开的写上“3”,第四名开的写上“4”。

(三)幼儿实验:

指导语:

请你们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得一样不一样?

指导语:

请你把看到的记在记录表中,你看到哪一朵第一名开了,就在它的下面写上“1”,第二名开的写上“2”,第三名开的写上“3”,第四名开的写上“4”。

引导幼儿把不同纸制作的睡莲放入水中,仔细观察,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有个别幼儿观察不仔细,也许有误差,针对此情况,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进一步验证)(四)幼儿再次实验:

验证自己的结果,把结果记录在第三行。

(五)交流实验结果: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讨论:

为什么拷贝纸做的睡莲第一名开呢?

小结:

有的纸吸水性强,吸水的速度就快;有的纸吸水性弱,吸水的速度就慢;拷贝纸的吸水性比白卡纸、牛皮纸、油光纸的吸水性强,吸水的速度比白卡纸、牛皮纸、油光纸的吸水的速度快,所以拷贝纸做的睡莲就第一名开了。

(六)延伸活动:

为幼儿设疑:

把报纸、植绒纸、素描纸做的睡莲和这四种纸做的睡莲同时放在水里,谁第一名开,谁最后一名开呢?

幼儿可以继续在区域活动。

活动反思:

我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好问、喜欢探索操作活动,能运用各种感官探究问题。

于是我设计此节科学活动。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把各种纸质的睡莲展现出来,让幼儿猜想,它们能在土、沙,水里开放吗?

因为有些幼儿先前这方面的知识经验缺乏,有可能会有不同的猜想,教师对孩子的猜想暂且不做评价,让孩子进一步试着实验观察,结果结论一致,教师继续抓住幼儿探究心理,为什么纸做的睡莲为什么能在水中开放呢?

初步让幼儿了解纸有吸水性。

教师循序渐进,纸有多种,它们吸水性一样吗?

幼儿通过猜想-----验证------再验证,最后通过实验自己得出结论。

整节活动结束,老师和领导对活动的组织评价较高,组织比较严谨,幼儿的兴趣非常浓厚,探究欲望较高,最后通过区域活动使幼儿求知欲望得到了延伸。

但从中也存在不足,比如:

材料的投放方面,有纸质吸水性相差不太大,如果幼儿不注意观察,有可能结果不同,所以教师在备课之前尽量选择吸水性差别较大的观察,对于吸水性差别小的,放在区域中个别指导,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第5篇、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纸花开放》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纸有吸水性的特点,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不同。

2、愿意动手操作,对实验感兴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手工纸花每人2朵,宣纸花每人1朵,水果盘,盆、水、记录表、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探索兴趣1、今天,我给你们带了些漂亮的花,自己找一朵喜欢的小花坐到它身边。

这些花跟我们平时见过的花一样吗?

(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

(这是用纸做的花)2、这些纸花能像真花一样盛开吗?

幼儿讨论3、(教师示范将花变成花苞)4、如果我们把这些花苞放到水里会怎样呢?

(幼儿大胆发言)(幼儿将花变成花苞)二、操作感知,交流讨论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你观察到了什么?

(花苞放在水里,花瓣会慢慢撑开,纸花开放了)2、教师提问:

为什么花苞放在水中,花瓣会慢慢盛开呢?

请幼儿发表见解,教师进行对比3、小结:

原来纸宝宝把水洗到了它的身体里,花就打开了。

这是因为纸有吸水性。

我们发现了纸的第一个小秘密。

三、对比试验,经验提升1、刚才我们发现用彩色手工纸制作的花苞在水中能盛开。

老师还准备了宣纸,如果把这两种不同材质的纸同时放进水里,你觉得哪个会先盛开?

幼儿猜测2、幼儿再次操作:

制作花苞,老实说开始时,所有幼儿将两朵花同时放到水中。

3、幼儿操作,记录结果,教师巡回指导。

4、集体交流,验证实验结果,修正部分幼儿错误的预测结果。

四、观察实验结果,讨论:

为什么宣纸做的花苞开得快?

幼儿讲述小结:

宣纸的吸水性强,可以很快的把水吸到身体里,所以宣纸做的纸花很快就开了。

彩色手工纸与宣纸相比吸水性要弱一点,水宝宝进入它的身体里就慢,所以彩色手工纸做的花会慢慢的开。

这是因为不同纸的吸水性是不一样的。

我们发现了纸的第二个秘密。

五、活动延伸:

教师提出问题:

用各种不同材质的纸质做成的花苞,放到水里,他们的开花速度会怎样呢?

我们区角中继续操作实验。

活动反思:

《纸花开放》是由我执教的一节中班下科学探索活动,活动的目标首先让孩子认识纸的吸水性,在此基础上了解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不同。

在课前材料方面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在上课前也进行了多次实验,活动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探索、学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

幼儿对材料的选择也很有方向性,在老师出示各种材料的时候,不时听到“这是我们画画的纸”,“这是我练毛笔字的纸”,“这是可以用来折纸”……对于材料的准备工作,我给孩子留了家庭作业,回到家后认真收集,爸爸妈妈们也参与了进来,孩子们将自己的收集成果带来和同伴一起分享,孩子们发现生活中有着那么多不同的纸,感受到了纸的多样性,在实验操作中幼儿积极进行讨论,通过做实验得到求证,懂得要科学地对待事物,不能以主观意见代替实验结果。

在活动中感知体验并能清楚得讲述结论,整个活动幼儿的整体状况都很好,积极主动的参与,兴趣浓厚。

在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是今后要注意和改进的:

一是讲解语言要简练准确,富有指导性。

二是要增加探索内容,循序渐进地让孩子们学习独立完成作品。

个别幼儿急于寻找答案,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处应该有的现象,在这个环节老师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指导,使得个别组幼儿不得不停下清理水。

在以后的活动中,老师还是要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

总起来说,我对这节活动课的效果比较满意,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第6篇、中班科学活动纸的吸水性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纸的吸水性》是山大版教材主题一中《送纸船》的生成活动,在认识纸的特性中提取了纸的吸水性为重点掌握内容,并加深了难度,让幼儿初步感知纸的吸水性与纸质有关。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因此本次活动我始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以自己的语言启发幼儿发现、思考问题,同时考虑到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本节活动主要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实验,来促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探索出不同纸的吸水性不同。

艺术课紧紧围绕不同纸的吸水性不同的整合点,让幼儿在选纸、染纸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对整合点的认识。

活动目标:

1.体验小实验带来的快乐,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发展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知道纸有吸水性,对比观察发现不同纸的纸吸水性不同,并初步感知吸水性与纸质有关。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知道纸有吸水性,不同纸的吸水性不同。

活动难点:

初步感知纸的吸水性与纸质有关。

整合点:

不同纸的的吸水性不同

活动准备:

(三人一组,分为五组)11个透明操作水槽;纸巾、宣纸、绘画纸的纸花各6个;纸巾、宣纸、绘画纸的纸树各16个;实验夹16个;大筐12个、小筐6个;大小记录表共17张;记录笔15支;5个观察盆;纸巾、宣纸、绘画纸各6张;纸的用途PPT。

活动过程:

一、纸花开了,初步感知纸的吸水性

(一)教师操作,引出探究问题指导语:

今天许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朵漂亮的小纸花,大家猜猜这朵纸花能自己开放吗?

教师实验。

指导语:

纸花放在水里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在水里的花能开呐?

(二)幼儿自主操作探究1.讲明实验要求。

指导语:

第一像我这样选一朵自己喜欢的纸花放在手掌心,在我发出“开始”的口令后,小朋友们“一起”将纸花放在水里。

第二,纸花放在水里之后我们的小手就不要碰它了,只有小眼睛来观察一下,谁的纸花开得快?

2.幼儿操作实验3.纸有吸水性

(1)指导语:

你们的纸花都开了吗?

为什么纸花开了?

(2)幼儿表述观察发现。

(3)教师小结:

因为纸宝宝身体里面喝了水,所以纸花开了,我们把纸宝宝喝水的过程叫做纸在吸水,所以说纸有吸水性。

4.不同纸花的开花速度不一样

(1)指导语:

那你的纸花和其他小朋友的纸花开花的快慢一样吗?

(2)师根据幼儿回答记录实验观察表。

(3)指导语:

为什么有的纸花开得快,有的纸花开的慢?

幼儿回答。

过渡语:

纸花宝宝是用不同的纸做的,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纸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二、观察操作,理解纸的吸水性特点。

(一)观察操作,了解纸质是不同的1.幼儿观察。

2.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纸的不同点。

3.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说的这些纸的不同的地方,我们说是纸的质地不同。

(二)实验:

小树喝水1.教师示范玩法,讲解记录方法。

2.幼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