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复垦工作流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33094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开复垦工作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土地开复垦工作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土地开复垦工作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土地开复垦工作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土地开复垦工作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土地开复垦工作流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开复垦工作流程.docx

《土地开复垦工作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开复垦工作流程.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地开复垦工作流程.docx

土地开复垦工作流程

 

土地开复垦工作方案

 

XX数慧信息技术XX

2015年7月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开展、建立用地不断增加、耕地总量锐减,鉴于我国国情和耕地锐减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了强化切实保护耕地,实行耕地占补平衡治本之策,修编的?

土地管理法?

将土地整理正式列入国家法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土地整理工作将更加全面和细化。

为了全面合理做好土地整理工作,2003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

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指出,“土地开发整理〞包括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三项内容。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发布的?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开展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提出了“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概念,对土地开发整理的三大块内容进展了重新排序,这明显突出了土地整理的重要,强调了以土地整理为重心,土地复垦为辅助,土地开发为补充的精神。

积极开展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对于缓解人地矛盾,实现耕地占不平衡,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重要的手段,有利于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土地质量的提高,耕地面积的增加,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是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稳定和增加耕地面积,实现区域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非农业建立占补平衡的重要途径,对促进经济建立,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1土地开复垦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1.1土地开复垦的含义

土地开复垦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整理、复垦为重点,辅以适度开发,以增加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为目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专项规划和城乡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现状进展调整和改造、增和整治、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优化土地利用构造,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1.2土地开复垦的主要内容

土地开复垦的主要内容是调整农地构造,归并零散地块;平整土地、改进土壤;道路、沟渠、林网等综合建立;归并农村居民点、宅基地等;复垦废弃土地;划定地界,确定权属;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1.3土地开复垦的特点

1.土地开复垦工作是公共、公益、根底、社会性事业,土地复垦开发的投资目前主要是非盈利性的政府无偿投资,有着明确的社会目标和社会公共利益,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底工程。

2.土地开复垦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

主要表达在:

参与的部门和单位多,有地方政府、农民集体、农民个体,由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有设计、施工、监理、造价、审计等单位参与,综合性强;涉及的领域广,如土地、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生态、工程技术、地质测绘等;应用的专业技术多,如管理学、土壤学、地质勘查、测绘学、农学、农田水利、水土保持、道理桥梁、电力线路、机电设备、林业、信息技术、法律等;工程范围广,涵盖农村地区的田、水、路、林、村等,整体性要求较高。

3.土地开复垦工作追求的是综合效益,其效益最大化是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强调的是整理后土地的最大用途应予大自然相协调,即在确保不破坏并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改善人文和自然景观生态环境;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减少和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植被覆盖率。

1.4土地开复垦的任务

土地开复垦工作的任务主要包括: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对农村地区田、水、路、林、村进展综合整治;对在生产建立过程中,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破坏的土地和洪灾、滑坡崩塌、泥石流、风沙等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以及未利用的土地进展开发复垦利用。

2土地开复垦工作流程

2.1申报立项

土地开复垦工程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规划。

申报立项须提交以下相关材料:

1、申请工程文件;

2、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符合规划的意见;

4、专家论证评审意见;

5、现场踏勘报告;

6、土地利用现状图;

7、工程规划图;

8、未利用地开发批准文件等

2.1.1工程申请

土地开复垦工程承当人向有审批权的国土资源部门提交工程申请报告。

2.1.2工程选址

组织开展工程探勘选址,确定年度方案实施工程。

工程踏勘选址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规划。

2.1.3初步方案设计及投资预算编制阶段

2.1.3.1收集资料

对开发的土地搜集了解相关信息;对需要复垦的土地收集跟破坏工程有关的资料;主要资料为工程区域内社会经济状况〔包括总人口、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农民收入等经济开展指标〕,通过资料的搜集

对土地开复垦工程区域进展前期调查了解。

2.1.3.2现场踏勘及勘测

调查工程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概况〔包括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植被等〕、土地利用现状〔包括土地类型、数量、质量、权属和登记发证情况〕,并拍摄和录制工程实施前土地原貌和施工现场;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当地居民对工程建立的意见和建议;测量工程区的位置、面积、土层、土地权属、地物地貌等;根据施工现场状况分析破坏土地的范围、地类、方式和程度等。

2.1.3.3方案编制

根据收集的资料、现场踏勘和调查结果确定可行的土地开复垦方案。

根据工程工程实施情况和现场踏勘的结果等确定最优的土地开复垦方案。

土地开复垦方案编制主要包括破坏土地的预测、环境影响评价,从而进展可行性评价,制定土地开复垦所要到达的标准;按照“统一规划、源头控制、防复结合〞的原那么,根据工程特点、生产方式与工艺等,说明拟采用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各项土地开复垦工程和技术措施和拟采用的恢复植被、改进土壤与提高地力等生物和化学措施;进展工程设计和工程量测算,提出测算依据。

2.1.3.3.1可行性分析

根据现场踏勘的结果和对破坏土地的预测分析,对工程区内土地开复垦进展适宜性分析,确定开复垦的最终方向并决定工程区内土地开复垦的标准。

2.1.3.3.2土地开复垦工程设计及投资测算

土地开复垦工程工程设计确定并根据土地开复垦工程工程设计的要求计算相关的工程量,并根据国家土地开发整理相关单位工程量投资定额标准等测算土地开复垦工程投资估(概)算总额和单位面积投资额,并提出测算依据。

2.1.3.3.3土地开复垦效益分析

根据工程区内土地开复垦的工程设计和投资估算,分析土地开复垦后预期可以到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1.3.3.4土地开复垦工作方案安排

根据工程特征和生产建立方式等实际情况,结合工程进度安排和生产建立活动对土地破坏的阶段性或区位性特点,划分开复垦工作阶段,确定每一阶段或每一区段的开复垦目标、任务、方案及资金安排等。

2.1.3.3.5保障措施分析

简述实施土地复垦的组织管理、技术、资金等各项保障措施及公众参与情况

2.1.4专家评审

组织相关部门的专家对编制的土地开复垦工程方案进展评审工作。

在专家评审以后按照专家针对土地开复垦工程方案提出的相关意见进展修改。

2.2核查批准

具有审批权的国土资源部门对申报资料进展审查,并到实地核实有关情况,指导开发整理工程承当人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绘出工程区,对符合要求的,那么填写开发整理工程呈报表报市政府,再根据规定,对需上报的逐级上报。

2.3土地开复垦工程实施

按土地开复垦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工程施工,制定实施方案〔要包括权属问题〕、公告,同时对质量、进度等进展监视。

2.4土地开复垦工程竣工验收

在工程竣工验收之前,对工程完成情况进展全面技术性检查复核,在初步验收合格的前提下,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程进展全面检验和综合评价工作。

根据申报工程的面积、资金筹措方式等不同,分为国家、省级、市级、县级批准立项。

2.5工程管理

按有关规定对土地开复垦工程建立后的土地权属、地类等进展划分、登记,对开发整理的土地及时加以利用。

针对性的写出工程建立管理情况及评价报告,将资料整理归档。

3土地开复垦工作意义

土地开复垦工作不仅仅可以有效的补充耕地,促进耕地占补平衡,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和生态平安,而且有利于优化城乡建立用地构造,拓展建立用地空间,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高效、集约和持续利用。

特别是当前,随着人口的涌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开复垦的工作显的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