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质量资料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3672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质量资料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建筑质量资料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建筑质量资料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建筑质量资料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建筑质量资料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建筑质量资料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建筑质量资料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建筑质量资料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建筑质量资料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建筑质量资料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建筑质量资料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建筑质量资料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建筑质量资料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建筑质量资料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建筑质量资料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建筑质量资料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建筑质量资料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建筑质量资料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建筑质量资料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建筑质量资料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质量资料整理.docx

《建筑质量资料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质量资料整理.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质量资料整理.docx

建筑质量资料整理

建筑工程质量资料的作用及整理方法

 

张吉人

2013.11.16~2014.01.05

35页14771字

 

太原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原副站长、总工程师

质监站建站主要工作人员之一

制定地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和质量技术标准原创人

山西省土木建筑优秀专家,省工程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山西省建筑危险性分项工程施工论证首席专家、

山西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专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建筑结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第二版)、《房屋建筑裂缝分析与防治≥、《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报告编写要求与范例≥、共600页,53.8万字,印刷发行2万1千多册。

“建筑技术、施工技术、工程质量”等刊物发表论文20篇编写工程施工及质量、评优、鉴定等培训讲义35篇,约31.4万字;编写“工程质量资料整理及节能施工技术、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2本技术书,26.6万字;共约112万字。

 

第一部分资料整理

1、建筑工程质量资料的丰富广泛性及规范的演变

1)建筑工程质量资料

是建筑工程安全使用、施工过程控制、工序和竣工验收,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和证明。

是工程施工和技术管理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2)工程质量资料的整理要求

现行各专业施工规范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都提出了对工程资料的具体要求,如对建筑材料,工程实体质量,施工技术等方面资料管理的规定。

涉及工程设计,施工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措施,涉及不同的建筑类别,不同的建筑专业,具有丰富的质量管理的内涵。

3)工程质量技术资料整理的变化

资料整理经历了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由粗到细的过程,是随着时代的、经济的、技术的发展,新型建筑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更新涌现;随着建筑规模由小到大,由低层到高层,随着建筑和结构的创新,工程技术、质量规范的阶段性修订要求,尤其改革开放的大发展时期,建筑工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和各地建造的复杂的超大体量、超大结构的出现,工程质量资料的整理也随之丰富、广泛、复杂起来。

上个世纪70年代,国家《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J301---74,对工程质量提出只要“检查钢筋出厂合格证或钢筋试验资料;混凝土28d标准养护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的试验记录;砂浆强度试验报告”就可以了,没那么多质量资料要求,写个施工方案,再加几份钢筋和混凝土、砂浆试块报告,就交工了,不过那时多是3层的砖混结构。

80年代末期,6层的砖混结构多了,国家《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对质量资料在技术性方面有了较多要求。

到2001年及以后,2000系列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规范才有了重大变化,资料内容要求又多了,增加了管理性的资料。

现在情况又有很大不同,房子规模增大,普遍30多层,100米高,甚至更高,600m也有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结构,超大规模,超大面积,各种复杂的结构都出现了。

规模越来越大,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建筑功能越来越复杂,资料越整越多,要求越来越细。

如今工程资料代表了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工作质量;成为说明工程施工质量是否符合国家验收标准、规范的规定,可以交付使用的证明。

今天资料整理已经不可同日而语,面对如此复杂的工程和管理,目前绝大多数工程项目部的资料整理都配备有专门的资料员。

但由于资料员来源不同,专业不一,为了生活就业,专业的和非专业的青年学生,农民工人进入工程建设这个行业,或为施工资料员,或为监理资料员,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员由于缺乏建筑专业知识,缺乏工程施工实践经验,往往不知道资料专业性的技术要求,不清楚形成资料的整理、记录、填写,怎样去搞,致使资料中存在很多这样那样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规范要求的问题,这些都困惑着我们的资料人员,每每因此而在各级检查中或受到批评,或在工程验收中受到置疑。

实际上在对工程资料的检查中,提出的资料存在问题的判断上,与检查人员自身对设计理论、结构知识,施工建造技术程序的了解,规范标准理解的程度有关,与检查人员所从事的专业有关,与其工作经验、经历有关,工作范围、侧重面不同,认识不同,理解不同,要求不同,所以也存在有对资料验收争议的问题,看法不同,只能求同存异,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而对资料检查的结论是,谁检查谁負责。

因此需要我们对资料的整理有个系统的了解,有个全面的分析,有个与施工过程、设计要求紧密结合,可操作性强的资料整理的实施方法。

让专业的和非专业的,实践经历多的和经历少的,学生毕业到工地,都能对资料很快的搞清楚,弄明白,较短的时间内就能上手,以适应企业的需要,工作的要求,个人价值的提高,也为对规范标准在施工中得到实现起到作用。

4)规范(历史)演变的回顾简述

新中国成立,开始基本建设,上世纪50年代中期,原国家建设委员会颁发了《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范≥,基本内容为前苏联的规范条文。

1965和1966年原建筑工程部发布具有我国建设经验的《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试行)≥(GBJ22—66),(验评标准设“分项工程”为工程验收最小单位,由“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和质量评定”组成)。

这是国家关于工程施工的标准形成两个系列的开始,一个是施工及验收规范,另一个是质量验评标准。

直至1974年6月质量验评标准重新修订,由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发布,标准名称未变,编号TJ301—74(仍以“分项工程”为工程验收最小单位,由“主要项目、一般项目和有允许偏差项目”组成)。

又至1988年再修订,由建设部发布《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统一标准仍设“分项工程”为工程验收最小单位,由“保证项目、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组成,并提出由政府质量监督机构核验工程质量等级)。

该标准还与“水暖电卫通风空调电梯”组成系列验评标准。

到1983年以我国建设经验为主的各专业施工及验收规范(地基基础、混凝土、砌体、钢、木结构,屋面、地下防水、装饰、地面、给排水,通风与空调,电气等)全部出齐。

以后直至1992年又陆续修订。

1983年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及发展后,由于各种原因市场不规范,违背基本建设程序,我国工程建设中开始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严重的如:

四川德阳棉麻厂房、綦江彩虹桥垮塌,武汉新村住宅28层建筑严重歪斜,1996年全国建设会议点名的26项工程事故等),建筑工程的建设各方主体质量责任和政府监督管理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国务院2000年1月发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根据条例相应的施工规范和质量验评标准也进行了重大修订,国家取消了“施工及验收”系列规范(规范施工的内容取消,验收的内容并入质量评定标准)。

2001年由建设部发布新形势下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和系列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地基基础、混凝土、砌体、钢、木结构,屋面、地下防水,地面、装饰,给排水,通风与空调,电气,电梯,智能,节能规范等)。

《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改以“检验批”为工程验收最小单位,由“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组成。

在系列质量验收规范中取消了工程“优良”质量等级,也取消了政府质量监督机构核验工程质量等级的规定,突出建设各方质量责任主体(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工程质量的责任。

“统一标准GB50300—2001”首次提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工程质量的验收,坚持“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确立了新的施工质量验收方法、质量标准和程序。

而后“质量验收标准规范”实施10年,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首先2010年建筑设计规范系列进行了全面修订,随之2010年系列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也逐步修订(其中统一标准,混凝土,砌体结构,屋面,地面,地下防水等已修订颁布,其指导思想、方法、程序未变,只是一些质量标准内容有所修订)。

更重要的是重新编制工程“施工规范”系列。

已颁布实行的施工规范有: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0),《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924—2014),《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108—2004修订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修订版)。

发布了推荐性标准《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JGJ/T304--2013。

为鼓励创优,又颁布了评定“建筑优良工程质量”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但由于这个标准规定的评定方法的复杂烦琐性和可操作性差,且为推荐性标准(写在合同中具有法律效应)至今并未在工程上很好地推广实行。

当前施工规范的编制情况: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网上已发布征求意见稿,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主编,主要内容有地基、桩基和支护结构、土方工程施工)。

新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版2014-06-01开始实施。

评定内容有所变动,如材料复验数量的调整,检验批最小抽样数量,工程竣工预验收的规定,检验批验收应具有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等的要求,增加了分项工程项目(结构、给排水)和节能分部等,“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A;“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表H.0.1-2);“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表H.0.1-3),均有许多修订。

有些内容要求更合理,更明确了。

目前还未编制的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还未修订的标准有:

装饰、水暖、电气、电梯、智能建筑工程等。

总体看,2001版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思路:

质量由企业负责,国家只对合格质量提出验收标准要求,取消优良质量等级。

如何施工由企业编制自己的施工和验收标准。

经过几年实践的检验,证明取消施工规范和优良质量等级,只有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验收规范,是不妥当的,影响了质量水平的发展和提高,特别是对普通工程的装饰装修、屋面工程和安装质量,引起工程质量有所下降。

同时也由于近10年来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体量增大,复杂结构出现,创新技术应用,使人们重新认识到施工技术对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也促使“施工规范体系”重新建立和恢复,与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配套,恢复工程优良质量等级。

提倡评优工作,继续开展评优活动。

“施工规范”是以施工技术方法、工艺要求为主,“质量验收标准”是以施工质量合格指标要求为主。

从确立、取消、再确立“施工规范体系”和“优良质量等级”,证实了人们对“施工和质量验收规范”作用的反复认识,走了一条“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辩证思维之路。

 

2、工程资料整理的有关认识

1)资料的作用

反映施工过程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和验收的责任性及诉诸法律时的资料证明。

证实符合工程质量的结构安全、使用功能、装饰美观的设计要求和验收规范规定的合格质量等级要求。

2)资料的验收要求

⑴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⑵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

⑶资料“完整”性的判定

①该有的资料项目有了;

②每个项目中该有的资料有了;

③每个资料中该有的数据有了。

结论:

资料能保证工程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符合设计要求,即可认为是资料完整。

⑷资料的分类

①设计类:

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②施工类:

❶材质证明:

建筑工程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及设备。

❷结构试件试验报告:

工程结构砌体、混凝土现浇、预制、预应力构件的试件、试块的资料、结构实体检测资料。

❸地基安全性资料:

载荷试验、土壤压实试验、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❹工程使用功能检验资料:

水、暖打压、通水试验记录、电气测试记录、地上(厨卫间)、地下、屋面防水试验记录;节能系统性能检测资料(外墙保温板、外窗、管道、空调等)。

⑸结构部位验收资料

①地基验槽记录。

②地基处理记录。

③地基基础验收记录。

④主体结构验收记录。

⑤工程竣工验收记录。

⑹施工技术性资料

①工程技术质量资料:

工程定位测量、放线记录;施工记录;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新材料、新工艺施工记录;钢筋隐蔽验收记录;装饰安装及节能隐蔽验收记录;材料复试检验计划书。

②施工管理资料: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操作规程、施工技术质量交底。

③施工方案:

地基、基础、主体、屋面、装饰、安装、节能工程施工方案。

④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⑺资料整理的基本要求

①资料的真实性:

如实反映工程所用材料材质实际情况,如实反映工程结构质量情况,如实反映工程使用功能质量情况。

②资料的时间性:

各种资料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应符合工程施工的时间性,即资料是按照工程施工顺序逐步提供的,与施工同步进行。

先试验,后施工,资料与施工同步,特别是结构施工阶段,更为重要,应能反映和起到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

③资料整理的闭合性:

应反映出施工顺序的情况,相互交圈、闭合。

(按照混凝土试块制作时间,可以前查模板支设,钢筋试验,绑扎,钢筋隐蔽,施工日志,检验批验收的时间顺序和工序的吻合性)。

④资料汇总:

按分部归类,各归各类;分部内分项,各归各项,合并同类项。

(分项工程项目划分见GB50300--2013)。

资料整理应按照建筑工程施工主要分部归类,即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GB50300--2013表H.0.1--2)、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记录(GB50300--2013表H.0.1--3),按照“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屋面、给排水及供暖、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智能建筑、建筑节能、电梯”的10大分部工程归类,并按楼层、施工实际顺序、发生日期顺序,承包标段,独立成册整理装订。

分项工程和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的整理独立成册装订。

⑻搞好资料的技术基础

了解和熟悉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和要求,了解和熟悉施工技术方法和要求,了解和熟悉施工规范、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和要求。

资料是为工程服务的,体现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质量结果,也反映出施工管理的工作质量。

 

3、建筑工程施工的一般顺序与资料整理的关系

⑴建筑工程资料的整理与工程施工顺序密切相关

而工程施工顺序又与建筑功能类别(工业、民用、公建、住宅)、规模体型(形状、尺度)、结构体系(框架、框剪、筒体、剪力墙、板柱结构、异形柱结构、钢混结构;复杂高层结构(带转换层、带加强层、错层、连体和多塔楼结构)、材料强度(高强钢筋、中高强混凝土)、构件截面(大跨度大截面梁柱大厚板大悬挑构件)、后浇带施工缝、基础埋深、地基基础等的设计、施工有关。

(见图片结构)

⑵为了解资料整理与施工的关系,体现资料是随着施工部位,施工顺序,施工要求而及时进行的,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反映施工质量情况,反映施工技术情况。

现介绍,一般工程的施工建造顺序与资料整理的关系:

❶建筑位置放线

由城市座标给定,施工、监理、甲方共同进行建筑位置的确定,提供建筑位置放线图

❷地基及桩基施工

——桩基施工(钢筋混凝土后注浆灌注桩、预应力混凝土PHC管桩,用于高层建筑,复杂公建,地质条件差的工程);

资料提供:

桩基施工方案、桩基放线图、桩基施工记录、基桩混凝土强度试块报告,桩基成果图及桩位偏差记录(由打桩单位提供);

桩基础检测方案、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报告和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报告(由检测单位提供);

桩基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桩基竣工验收记录

(由桩基施工单位提供,甲方、勘察、设计、监理、施工五方质量责任主体签字,写明日期及验收结论)

——复合地基施工(增强体CFG桩、水泥土搅拌桩、砂石桩、灰土挤密桩、DDC桩等。

CFG桩用于高层,其他为多层或小高层)

资料提供:

复合地基桩施工方案、增强体(复合桩)施工记录,桩身材料配合比,CFG桩试块报告,桩位图、桩位偏差记录

(由打桩单位提供)

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静载荷试验及CFG桩桩身完整性检测报告(检测单位提供)

复合地基桩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复合地基竣工验收记录

(由复合地基施工单位提供,五方质量责任主体签字、日期及验收结论)

 

——支护结构混凝土排桩(悬臂、内撑式、拉锚式)、锚杆(索)、复合土钉墙或截水帷幕搅拌桩、降水井的施工。

(用于高层建筑深基坑,5m及以上深度实行设计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支护结构设计及支护施工方案,第三方监测方案,主要是基坑施工和相邻周边环境、建筑、管线的安全问题。

是为基础施工创造安全条件,也为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提供依据。

资料由支护施工单位和土方开挖施工单位提供)。

❸基础施工

①基坑挖土

资料提供: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机械配置、运土路线,出土坡道,分层分段,对土钉、锚杆支护的挖土,按钉锚竖向间距,分段分层开挖)。

土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施工填写,监理签认)

②地基验槽记录、地基处理记录

土方挖完后,整理桩头,平整基底,进行地基验槽的验收工作。

填写地基验槽记录:

基底地表面平整度、标高、基坑尺寸,桩位桩径情况。

(由施工单位填写,五方质量责任主体验收)

③基础垫层施工

地基换填土或复合地基砂石褥垫层、基础垫层混凝土施工

填写地基处理验收记录(施工单位填写,五方验收认可)

——混凝土垫层基础放线(建筑位置轴线尺寸线、钢筋模板线)

填写基础混凝土垫层放线测量记录(由施工单位填写,监理签验)

④地下室结构施工

条形基础、独立柱基、筏板、箱形基础,承台梁+防水板,地下室墙体、顶板的绑筋、支模、浇筑混凝土

资料提供:

基础模板、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案;钢筋原材料合格证、钢筋焊接、机械连接复试报告;混凝土标养、同条件、拆模试块报告;防水卷材试验报告

基础结构模板、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外观质量、防水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质量验收记录按地下结构施工层次、顺序、实际施工日期整理(施工单位填写、监理签认)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施工单位填写,五方质量责任主体验收)地基基础分部验收记录(施工单位填写,五方质量责任主体验收)

❹上部结构施工

①首层及各层结构施工

平面测量放线(墙柱钢筋绑扎,支墙柱模板);

竖向高度测量(支梁底、板底模板,绑梁板钢筋);

——浇筑混凝土(先竖向构件,再水平构件);

——混凝土楼板薄模覆盖洒水养护;

依此类推,直至结构工程(全部楼层)施工完成。

资料提供:

首层及各层放线、测量成果图

按照图纸设计钢筋种类、级别、规格、数量采购进场,按规范要求抽取钢筋试件进行原材料进场复试试验,提供复试报告与进场材料合格证。

(施工单位委托、检测单位提供报告)

钢筋施工焊接、机械连接拉力试验报告(施工单位委托,检测单位提供报告)

焊工合格证(建设主管和劳动管理部门考核发证)

钢筋隐蔽验收记录(施工单位填写,监理签验)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证明、进场运输单(商砼厂填写,施工、监理签验)

混凝土标养、同条件试块报告、拆模试块报告(施工单位委托,检测单位提供报告)

同条件试块600°d温度记录(施工单位记录)

施工日志(施工单位记录,工长負责)

各层加荷沉降观测记录(第三方监测和施工单位观测记录)

提供模板、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外观质量检验批验收记录、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按楼层,施工顺序,施工日期,由施工单位填写,监理签认)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施工单位填写,五方质量责任主体签认)主体结构验收记录(施工单位填写,五方主体项目負责人签认)

 

有钢结构施工与此基本相同,应提供资料:

原材料、焊接、高强螺拴检验,结构拼装,除锈、防火、防腐涂刷,挠度、支座标高,结构应力检测,质量验收记录均应按设计和钢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进行。

❺装饰、安装

对建筑的墙、地、天棚面、屋面,节能的土建部分进行施工,

水暖电卫,通风、空调、电梯,智能的安装,节能工程的安装部分进行施工。

依据建筑饰面设计,建筑设备安装设计,分层分段,逐项逐套系统施工完成。

关键是工序安排和工艺操作质量。

安装工程的功能性质量检验记录“水暖打压试验记录,通风空调测试记录,电气绝缘、接地电阻测试记录,电梯试运行调试记录,智能调试记录,节能材料复试报告设备检验记录”

(由安装施工单位提供,监理签验)。

填写各专业各系统质量检验批,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由施工单位提供,监理签认)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由施工单位提供,五方质量责任主体验收)

❻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

资料的整理,首先应了解工程质量的分部分项的划分,对此统一标准有明确规定,内容如下:

GB50300---2013表B建筑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

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

1地基与基础地基CFG桩等13项

基础筏基、灌注桩等15项

基坑支护排桩土钉墙锚杆等10项

地下水控制降水与排水,回灌2项

土方开挖回填、场地平整3项

边坡喷锚支护挡土墙等3项

地下防水主体结构防水等5项

2主体结构混凝土结构模板、钢筋、混凝土6项

砌体结构砖砌体、填充墙等5项

钢结构焊接拼装等11项

钢管混凝土结构拼装安装等6项

型钢混凝土结构焊接、连接等7项

铝合金结构焊接、组装等10项

木结构方木、胶合木结构等4项

3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地面|

抹灰|

外墙防水|

门窗|

吊顶|

轻质隔墙|{共计45项分项工程}

饰面板|

饰面砖|

幕墙|

涂饰|

裱糊与软包|

细部|

4屋面基层与保护找平层保护层5项

保温与隔热板状、泡沫混凝土保温层7项

防水与密封卷材、涂膜防水层等4项

瓦面与板面烧结瓦沥青瓦等5项

细部构造檐口天沟女儿墙等13项

5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子分部工程14项73项分项工程

6通风与空调子分部工程20项159项分项工程

7建筑电气子分部工程7项60项分项工程

8智能建筑子分部工程19项109项分项工程

9建筑节能子分部工程5项16项分项工程

10电梯子分部工程3项28项分项工程

共计10大分部工程,99个子分部工程,624个分项工程。

工程施工顺序的组合及工程结构施工的衔接:

打桩__支护__挖基坑土;

打垫层__放线__绑筋__支基础侧模__打基础板混凝土;

绑地下室墙筋__支墙及楼板模__绑梁板筋__打墙梁板混凝土;

作外墙防水__填外围土。

地下结构完成。

主体+—0.00以上结构施工顺序:

首层结构放线__绑墙、柱筋__支墙柱梁楼板模板(合模)__绑梁板筋__浇混凝土。

——至2、3层——顶层结构完。

根据结构进展情况,组织进行各层砌墙、抹灰,安窗框;外墙,内墙抹灰,作地面,安装施工穿插进行。

合理的装饰施工原则顺序:

整体顺序:

先外后内,先上后下;

层间顺序:

先顶、墙,再地面、踢脚。

工序合理,事半功倍;工序颠倒,事倍功半。

合理工序,有利于成品保护。

 

4、对质量技术资料的整理和应用分析

4.1质量管理资料整理顺序及内容

1)开工报告

各地开工报告形式不一,按当地建设主管部门要求办。

2)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GB50300—2013表A

其中主要一项修订,“施工图审查情况”改为“图纸会审记录”。

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GB50300—2013表A

按照《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50502—2009编制,

结合工程设计特点和实际施工情况,应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有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

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应有:

工程概况,施工布署,进度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4)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洽商记录表H.0.1-2

5)质量技术交底

向班组操作者交工程设计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

6)施工记录(施工日记)表H.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