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t龙门吊安装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39448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t龙门吊安装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t龙门吊安装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t龙门吊安装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t龙门吊安装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t龙门吊安装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20t龙门吊安装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20t龙门吊安装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20t龙门吊安装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20t龙门吊安装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20t龙门吊安装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20t龙门吊安装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20t龙门吊安装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20t龙门吊安装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20t龙门吊安装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20t龙门吊安装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20t龙门吊安装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20t龙门吊安装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20t龙门吊安装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20t龙门吊安装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20t龙门吊安装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t龙门吊安装方案.docx

《20t龙门吊安装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t龙门吊安装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t龙门吊安装方案.docx

20t龙门吊安装方案

龙门吊安装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

1.2《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1.3《大型起重机械的选型、安装和拆卸管理规定》

1.4《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

1.5《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5972—86)

1.6新密电厂二期工程输煤系统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1.7公司重大危险因素/环境因素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1.8MH20T-20m悬5/5Mh=9m龙门吊图纸及使用说明书

2.工程概况

2.1我单位正准备安装一台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安装位置是我工程承接的新密电厂二期2×1000MW机组扩建工程输煤系统工程区域范围内的加工制作区至全厂布置西南角处,根据作业区钢结构的生产、运输的需要,将跨度为20m的龙门吊,由轨道铺设行走占地约1800㎡。

2.2产品介绍、施工地点和施工范围:

根据工程现场工作需要,将在作业区钢结构制作场安装一台20t龙门吊。

该机资产编号:

TS2410341-2012,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刚性腿、挠性腿、桥架、葫芦轨道、行走台车及操作、运行机构。

2.2.1型号:

MH20T-20m悬5/5Mh=9m

2.2.2外型尺寸:

长×宽×高30×8.3×14.1

2.2.3跨度:

20m

2.2.4额定起重量:

20t

2.2,5起升高度:

9m

2.2.6起升速度:

3.5m/min.

2.2.7大车运行速度:

22.8m/min.

2.2.8整机总功率:

36.7KM

2.2.9整机总重量:

24.6t

为保证安装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保证机械和人员生命财产不受损失,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本安装方案本次安装任务由河南省中原矿山设备有限公司负责施工。

2.2.9主要安装工作量

MH20T-20m悬5/5Mh=9m龙门吊安装螺栓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国标代号

数量

备注

1

螺栓

M20×65

GB/T5781-2000

248套

支腿连接螺栓

2

螺栓

M20×40

GB/T5781-2000

8套

司机室连接螺栓

3

螺栓

M20×40

GB/T5781-2000

4套

司机室平台连接螺栓

4

螺栓

M10×30

GB/T5781-2000

6套

行程开关螺栓

5

螺栓

M12×30

GB/T818-2000

6套

电阻器螺栓

6

螺栓

M10×30

GB/T5781-2000

10套

防雨罩螺栓

7

螺栓

M20×40

GB/T5781-2000

16套

缓冲器螺栓

8

螺栓

M12×30

GB/T5781-2000

10套

清轨板螺栓

9

螺栓

M20×40

GB/T5781-2000

12套

夹轨器螺栓

2.2.10龙门吊主要构件的尺寸、重量

序号

部件名称

图纸号

数量

单部件外形尺寸(mm)(L×B×H)

部件重量(kg)

备注

1

门架支腿

MH20.200.200

4

11206×600×2200

2115×4

 

2

门架主梁

MH20.200.100

1

30000×2320×2050

8742

 

3

门架地梁

MH20.200.300

2

8300×600×846

2200×2

 

4

爬梯

MH20.200.600

2

5350×633×602

128×2

 

5

平台

MH20.200.700

1

1500×650×1050

58

 

6

葫芦

MH20.200.800

1

1830×600×1000

2300

 

7

司机室

MH20.200.900

1

1800×1200×2200

368

 

8

司机室平台

MH20.200.110

1

1400×600×1050

46

 

注:

如无特殊注明,重量单位为Kg,长度单位为mm。

3.开工应具备的条件和施工前应做的准备

3.1施工场地事先清理,必须坚实、开阔,没有与施工机械相干涉的障碍物,并拉设警戒绳,吊车工作区域必须确保地基坚实可靠,必要时用专用垫板铺垫。

3.2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施工现场,熟悉本作业指导书,技术人员做好重要施工工序的技术和安全交底。

3.3对配合安装吊车及其它配合机具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所有的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可靠,并消除机械缺陷。

3.4对所有用于安装作业的工器具进行全面检查:

3.5作业中使用的安全带、速差保护器、保险绳应经检验合格,严防安全设施不安全。

4.人员组织、分工及有关人员的资格要求

4.1人员组织与分工人员组织与职责分工表

序号

本工程

职务

姓名

职责分工

1

总指挥

张磊

全面负责20t龙门吊的安装工作并技术总负责。

2

技术员

高明道

具体负责20t龙门吊的安装工作。

3

安全员

徐钰文

安全管理及监护工作。

4

质量员

张柏见

负责吊车安装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

5

起架组

邱红朝

韩子瑞

负责龙门吊部件起吊,部件倒运,搭设脚手架,准备起吊索具、工器具和架材,安全稳妥地把部件起吊就位,拉设缆风绳,穿绕小跑车钢丝绳,进行试吊工作的准备和起吊。

6

铆钳组

王宝生

负责龙门吊结构部分安装前的检查,部件安装位置、方向的确认,部件找正,安装技术质量记录,部件组合安装,螺栓销轴装配,准备和提报铆钳组需要的工器具、材料。

进行部件的矫正、修配和更改。

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部件安装和质量控制。

7

电工组

邱凯

负责龙门吊电气部分安装前的检查,电气设备安装位置、方向的确认,电气部件安装,电气系统配线、布线和接线,电气系统调试,安装技术质量记录。

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电气部分的安装和质量控制。

8

操作组

邱红朝韩子瑞

外租吊车司机

负责起重机械的操作,配合各专业小组将龙门吊部件安全稳妥地起吊就位。

按照上级的指示完成各项工作。

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起重机的定位、起吊和监护。

4.2人员的资格要求

所有施工人员须身体健康,患高血压、癫痫病、恐高症者不能上高空作业;

主要施工人员应具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应熟练掌握本工种技术,并持证上岗;

4.3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本公司的施工控制程序、施工安全规章制度及各项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必须经技术与安全交底并签字。

5.所需的施工机械、工器具及要求

5.1对施工机械、工器具的要求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20t汽车吊

20t

2台

2

套筒扳手

重型、轻型

各1套

3

冲头

φ19、φ21

各4个

4

大锤

8磅

2个

5

手锤

2.5磅

2个

6

套筒

30mm、32mm、46mm

各2个

7

电动扳手

牧田,6910

2套

8

流动电源盘

50m

2个

9

开口扳手

30×32

2件

10

梅花扳手

30×32

2件

11

钢卷尺

50m、5m

各1件

12

游标卡尺

200mm

1件

13

撬棍

大、小

各两根

14

杉杆

6m、4m

各4根

15

脚手板

6m

6块

16

脚手板

4m

各8块

17

道木

20根

18

#8退火铁丝

20公斤

19

手拉葫芦

2t

14只

20

地锚

2.3t

4件

可选用钢垫板、铁棚子做地锚

21

缆风绳

6×37-φ17.5长18m

9根

22

地锚绳

6×37-φ17.5长4m

9根

23

卸扣

5t、2t

各4只

24

千斤绳

6×37-φ28长12m

1对

25

千斤绳

6×37-φ32长16m

1对

26

麻绳

φ20

40m

5.2施工中使用的吊机都必须经过检查验收合格,由技术监督部门频发的准用证。

大件起吊前,应对其安全装置进行全面检查,重物离开地面10cm时,暂停起吊,先进行刹车试验,全面检查,确认良好方可起钩;

5.3所使用的钢丝绳必须有合格证,所使用的钢丝绳应无断丝,磨损不超标,所使用的卸扣应无扭曲、变形,且销子松紧自如。

使用过程中要经常对钢丝绳和卸扣进行检查,有试验记录检查台帐。

5.4电动扳手、流动电源盘等电动工器具应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5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测量工具必须经过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测量数据后要考虑校验时的修正值;

5.6杉杆、架板等脚手架材料应完好无损,无变形。

6.施工进度计划及要求

6.1地面行走梁的就位与支腿的组装、支腿的安装。

计划工期1天;

6.2桥架的组装。

计划工期1天;

6.3操作室、电气柜与桥架的安装。

计划工期1.5天;

6.4电气系统调试,穿钢丝绳与负荷试验。

计划工期1.5天。

7.安装施工工序、方法及要求

7.1总体安装步骤

开始→轨道复检→行走机构安装→桥架组合→支腿组合安装→安装平台、爬梯、操作室、配电柜、电缆卷筒→电气接线→小跑车安装→电动葫芦安装→安全装置完善→试运转检验→负荷试验→结束。

7.2具体施工工序

7.2.1轨道的复检

a)轨道应可靠固定,螺栓不得松动,压板不得开焊或变形,轨面不得有裂纹、疤痕和影响安全运行等缺陷(如严重磨损等)。

b)b)两轨道轨距误差不大于3+0.25(S-10)=5.5mm,即20000±5.5mm;

c)轨道顶面的纵向倾斜度不大于3/1000,且全行程内高低差不大于10mm;同一截面内两平行轨道的标高相对差不大于10mm;

d)两平行轨道的接头位置应错开,其错开距离不能等于龙门吊前后行走轮的距离;

e)轨道接头处高低差及侧向错位不大于1mm;且接头处间隙不大于2mm。

7.2.2行走机构安装

请测量员使用经纬仪沿两轨道打垂直线,并做红色标记。

然后以垂直线为基准,将两台车吊至轨道上,然后上紧夹轨器。

主要安全技术和防范措施:

整个大车起吊后必须保持水平,在每个捆绑点必须垫好包角。

大车就位后必须用木楔和道木垫支靠牢,使大车梁保持竖直。

起吊绳的使用夹角不超过90度,起吊绳不能超负荷使用。

7.2.3桥架组合

当主梁桥架(或主梁)缓缓吊起,用两端缆绳控制吊起的平稳,起吊到超过支腿上平面高度后,将主梁桥架(或主梁)和支腿连接箱体的中心基准线与支腿上平面连接法兰安装中心基准线对准,吊机缓缓放落。

(注:

汽车吊不能松绳)

将主梁桥架(或主梁)与支腿上平面连接法兰焊牢,汽车吊松绳,拆卸起吊钢丝绳。

7.2.4支腿组合安装

在支腿上端固定好起吊钢丝绳,调整好汽吊站位,缓慢起升(大型门机采用两台或多台汽车吊抬吊),支腿起吊端离地面150-200mm后刹车。

检查起吊用的钢丝绳是否牢靠。

利用支腿两边的缆风绳调整门式起重机的对角线、车轮垂直偏斜、支腿垂直度及支腿上平面中心跨度和对角线尺寸,调整好后将支腿两边缆风绳与锚锭桩锁紧。

7.2.5在支腿侧依次安装平台、爬梯、操作室、电缆卷筒。

7.2.6将小跑车吊至桥架上,小车车轮踏面与轨道面之间最大间隙不超过4mm。

7.2.5电气接线

依次接好操作室到行走和电动葫芦、电缆卷筒到操作室。

7.2.5电动葫芦安装

在大钩上搭好架子,用汽车吊将电动葫芦吊到架子上,将大钩起升到安装高度,用两只2t手拉葫芦将电动葫芦挂到电动葫芦梁上,调整间隙,使电动葫芦车轮轮缘内侧与工字钢轨道翼缘间两侧的间隙均为3~5mm,并将操作室到电动葫芦的电缆接好。

7.2.6各安全装置的完善和调整

龙门吊的安全装置主要有起重量限制器、高度限位,小车行走限位,大车行走限位,扫轨器以及端部止档等,调整起重量限制器其综合误差±5%,显示误差≤5%.

7.2.6试运转检验

a)检查全车的联接螺栓,是否有漏装及螺栓松动,预紧力矩不足的地方,有缺陷应及时整改。

b)所有梯子及栏杆是否全部恢复。

c)电气设备的外壳及金属结构要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殴姆。

7.2.7负荷试验

a)空载试验

大车沿轨道在全程范围内往返三次,各机构运转平稳,制动器灵敏可靠,全程范围内无三条腿现象,无啃轨现象,各限位关能可靠工作。

电动葫芦在全程范围内往返三次,吊钩起落三次,运转平稳,制动器灵敏可靠,各限位开关可靠。

b)额定载荷试验(100%)

吊起20t载荷,开动两个动作做重复起动、运行、停车、正转、反转等动作,累计时间大约1小时,各机构应动作灵敏,工作平稳可靠。

c)静载试验(125%)

将电动葫芦停在跨中,起吊载荷20*125%=25t,离地约200mm,停悬10分钟,卸载检查主梁无永久变形,各部位无裂纹、开焊,无连接松动或零部位损坏等缺陷,重复该操作三次。

d)动载试验(110%)

起吊载荷20*110%=22t,同时开动两个动作做重复起动、运行、停车、正转、反转等动作,累计时间大约1小时,各机构应动作灵敏,工作平稳可靠。

8.各施工工序危险因素辨识、环境因素辨识和质量控制要求

序号

各种要求

防范措施

实施责任人

控制级别

验证签字

1

安全要求:

按工序进行危险因素辨识

张磊

1.1

支腿安装过程中地锚敷设不牢固,脚手架不合格

选择适当的物件充当地锚,确保牢固可靠。

脚手架必须由专业架工搭设,选用合格脚手板,脚手架必须经验证后方可使用。

张磊

S

1.2

支腿安装过程中吊车支腿位置地基不牢、支腿未完全伸出,履带吊地基不平整而发生倾覆。

停车地面必须夯实,支腿位置必须垫好钢垫板和道木,确保不发生地基下陷。

张磊

S

1.3

支腿就位安装解绳过程中发生高空人身坠落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合格,高空作业必须穿防滑鞋,高空作业必须挂好安全带。

张磊

S

1.4

桥架就位安装过程中发生高空人身坠落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合格,高空作业必须穿防滑鞋,高空作业必须挂好安全带。

张磊

S

1.8

桥架安装过程中高空落物伤人

高空使用的电动工器具必须系好保险绳,高空安装的螺栓放在铁桶内,挂在牢固处。

施工区域设好警戒绳,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张磊

H

1.9

桥架吊装过程中汽车吊支腿位置地基不牢、支腿未完全伸出,履带吊地基不平整而发生倾覆

停车地面必须夯实,支腿位置必须垫好钢垫板和道木,确保不发生地基下陷。

张磊

S

1.10

电气接线过程中误操作导致漏电伤人

电气接线调试维修必须先断电。

电气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非电气人员严禁操作电气系统,所有电动工器具必须安装漏电保护。

张磊

H

1.11

安装电动葫芦过程中发生高空人身坠落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合格,高空作业必须穿防滑鞋,高空作业必须挂好安全带。

张磊

S

1.12

安装全过程中电动工器具漏电伤人

电气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非电气人员严禁操作电气系统,所有电动工器具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张磊

H

1.13

安装全过程中高空落物伤人

高空使用的电动工器具必须系好保险绳,高空安装的螺栓放在铁桶内,挂在牢固可靠处。

施工区域拉设好警戒绳,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张磊

H

1.14

安装全过程中使用的钢丝绳拉断

现场使用的钢丝绳必须经过检验合格。

使用的钢丝绳必须至少保证有8倍的安全系数,钢丝绳使用时的夹角不能超过90度。

钢丝绳与棱角处之间必须垫上包角。

起吊作业要保持平稳,严禁有冲击作业。

张磊

S

1.15

安装全过程中链条葫芦超负荷使用或存在故障被拉断。

所有现场使用的链条葫芦必须要经过检验合格并做好标识。

严禁超负荷使用链条葫芦。

张磊

H

1.16

遇到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

应立即停止作业,拉紧所有的链条葫芦并将链条锁住。

H

2

质量要求

2.1

螺栓安装要求

螺栓穿装率达到100%

张磊

3

环保要求

4

消防要求

5

其它要求

9.主要安全防范重点、安全设施、安全纪律

9.1.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防范重点

9.1.1防施工人员高空坠落或施工工具的高空落物;

9.1.2防起重机械的倾覆;

9.1.3防所使用的钢丝绳突然被拉断;

9.1.4防辅助机械的超载;

9.1.5防施工人员意外碰伤、挤伤;

9.1.6防施工人员工作时精力不集中或不遵守劳动纪律;

9.1.7防恶劣天气的突然变化;

9.1.8防施工负责人、技术员、安全员、质量员监督、检查不到位。

9.2所需安全设施的名称、规格

9.2.1安全警戒绳50m,绕施工区域拉设一圈;

9.2.2水平防坠绳30m;

9.2.3垂直防坠绳50m;

9.2.4防坠器4个;

9.2.5施工人员配备好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工作手套。

9.3.主要安全纪律及注意事项

9.3.1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及有关的安全工作规程。

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特殊工种作业证,并做到持证上岗;

9.3.2严格按照安装图纸规定的顺序和方法进行作业,如有特殊情况需变更作业方法,需由编写人报请总工批准后方可进行作业;

9.3.3使用电动工具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且必须使软橡胶电缆,配备漏电保护器,并应有良好接地。

严禁私拉乱接电源;

9.3.4所有施工人员均不得穿塑料底等防滑性能差的鞋;

9.3.5高空作业防止高空落物或施工人员高空坠落,使用的所有工器具都要绑上防坠绳,配备工具包,不用时将工器具系到桥架或支腿上;安全带正确使用,悬挂安全带的位置必须牢固,不能挂到吊车的钢丝绳上,不能挂到脚手架铁丝上,脚手架搭设要安全牢固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9.3.6安装作业人员在上下攀爬过程中必须注意力集中,防止抓脱、踩空;

9.3.7作业人员在安装过程中必须注意力集中,防止挤压手脚;

9.3.8所有安装作业人员均应自觉接受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督;

9.3.9所有作业人员均应正确使用并自觉维护安全设施,保证安全设施的可靠性;

9.3.10起重捆绑必须由专人检查,保证万无一失;

9.3.11吊车起钩前,应对吊物可能出现的水平移动方向做出判断,作业人员应避开其运动方向的正前方,吊物周围的所有死角均不得站人;

9.3.12操作人员与指挥人员必须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操作人员必须精力集中,防止误操作,切记不能根据自己的意识判断进行操作;

9.3.13非电气人员不得乱动、乱碰、乱接电气系统,操作工也应在电气人员的同意交接后,方可进行电气系统的操作;

9.3.14辅助吊车的停车路面必须夯实,坚固,必须垫垫板,防止使用过程中的地基下沉;

9.3.15桥架起吊以后,所有参与施工的有关人员,均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9.3.16辅助吊车在工作中如遇机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应立刻想办法放下重物,严禁继续施工,严禁吊物在空中时进行调整或检修机械;

9.3.17桥架起吊前应对辅助吊车进行检测,检查安全装置是否齐全,动作是否灵敏可靠,认真复核臂杆的长度、工作半径、吊车的停放位置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9.3.18施工人员要做好“一对一”结伴监护,防止意外伤害;

9.3.19由于施工中施工工种多、人员多,各工种作业人员要保持联络,互相提醒,禁止交叉作业。

9.4以往经验教训

9.4.1施工人员高空坠落及落物伤人。

9.4.2辅助吊车使用时地基不实或超负载导致的吊车倾覆。

9.4.3施工人员监护不到位,职责不明确

9.5主要文明施工措施

9.5.1施工区域拉设警戒绳。

9.5.2所有施工人员带好安全帽和其他劳工防护用品。

9.5.3安全警告牌放到醒目、重要的施工区域。

9.5.4施工区域内工器具、机械构件应摆放整齐、有序、定点放置。

9.5.5每日工作完毕,及时清理施工产生的废料垃圾,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9.5.6其它项目应参照本公司的施工控制程序、施工安全规章制度及各项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10.安装施工应急措施

10.1安全排险救助的含义

安全排险救助包括安全排除重大险情、安全制止事故扩大、安全救助受伤人员和安全清理事故(或灾害)现场。

10.1.1及时的原则,

包括及时撤离人员、及时上报(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当已投保建筑施工安全保险时)和及时进行排险救助工作。

10.1.2“先撤人、后排险”的原则

即在发生事故或出现紧急险情之后,应首先将处于危险区域内的一切人员先撤离出危险区域,然后再有组织地进行排险工作。

10.1.3“先救人、后排险”的原则

当有人受伤或死亡,应先救出伤者和撤除亡者,然后进行排险处理工作,以免影响对伤者的及时抢救和对伤者、亡者造成新的伤害。

10.1.4“先防险、后救人”的原则

在险情和事故仍在继续发展或险情仍未消除的情况下,必须先采取支护等安全保险措施,然后救人,以免使救护者受到伤害和使伤者受到新的伤害。

10.2安全排险的救助工作的基本要求

10.2.1遵守安全排险救助的基本原则;

10.2.2及时地研究和制定安全排险救助的技术措施;

10.2.3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各尽其责,搞好协作配合;

10.2.4及时观察和研究排险救护工作进行的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研究解决,必须时时原先不适应的措施做出修改。

10.3急救工作如下:

10.3.1急救工作的设置与安排

10.3.2随时提供急救服务,将受伤人员和急病人员送去医院。

20.3.3职工进行急救知识教育,添置急救药品和器材。

10.3.4施工单位应有受过急救培训、掌握抢救技术,熟悉事故中营救伤员技能的专职或兼职急急救人员,并配备救药品和急救器材。

10.4受伤急救措施

10.4.1根据出自的特点、类型(外出血、内出血)和失血的表现,采取正确的止血方法阻止出血。

10.4.2采取止血带的止血,其位置应靠近心脏的端口紧靠伤口处。

10.4..3一般情况下,止血带缠紧时间应不超过2-3小时。

10.5.搬运伤员

10.5.1搬运时应迅速检查伤员的伤势,并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

10.5.2需要将伤员拖至安全地带时,应沿伤员身体长轴向直向拖行,不应从侧面横向拖行。

10.5.3应使用担架或用椅子,门板或做担架形式,应稳当、牢固、防止伤员从担架上跌落。

10.5.4凡头部、大腿、小腿、手臂、盆骨骨折或背部受伤者,不应让其坐在车上运送。

10.5.5搬运伤员时,动作要轻、避免震动、在最短时间内送往医院。

10.6心肺复苏的急救程序

10.6.1叛断伤者有无意识、若无意识,应以仰卧体位放于坚实的地面上。

20.6.2开放气道,保持伤员的呼吸道畅通。

10.6.3伤员若开呼吸时,应进行人工呼吸。

10.6.4伤员无脉时,应进行人工循环。

10.6.5用担架搬运伤员时,应持续做心肺复苏,中断时间不得超过5秒。

10..7开放气道

10.7.1伤员仰卧平躺于坚实平面上,身区干应呈水平,头不可高于胸部,并使头部后仰。

10.7.2以拇指轻牵伤员下唇,使口微张,保持其气道畅通。

10.7.3头颈部受伤时,不要随意搬动伤员。

10.7.4伤员无法自主呼吸时,应检查口腔,有异物阻塞时,应立即排除,无阻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10.7.5伤员能自主呼吸,应保持其气道畅通。

10.8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