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记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46109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记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记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记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记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记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记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记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记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记录.docx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记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记录.docx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记录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记录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培训记录

时间:

2005年8月15日

地点:

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全校教师

主持人:

方金山

内容: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及其特点

1、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

(2页)

2、教师职业道德基本旨意:

(2—5页)

(1)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独特性。

(2)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3、道德的特征(5---9页)

(1)相对独立性

(2)阶段性(3)历史继承性(4)道德现象的共含性

4、教师职业道德和道德的关系?

(9---11页)

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联系:

(2)区别:

5、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

(11---14页)

(1)教师劳动与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

(2)教师劳动与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3)教师劳动与社会制度文明的发展

(4)教师劳动与人的素质的发展

6、教师劳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规定性。

(16页)

7、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17---21页)

(1)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

(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教书和育人要求的一致性。

(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8、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对其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

(1)一方面体现在社会的要求上。

(2)体现在教师职业的自我要求上。

(自我规范自我管理)

9、作业:

自选课后三个练习题。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培训记录

时间:

2005年8月16日

地点:

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全校教师记录人:

杨祥明

主持人:

方金山

内容:

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及其强化的意义

1、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因素(23—27页)

(1)道义价值

(2)教育价值(3)文化价值

2、教师职业道德的道义价值体现在教师职业功能上和职业的社会性上(24----25页)

(1)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义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声望

3、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价值的客观性(25—26页)

4、教师职业道德的文化价值(26---27页)

5、教师职业道德的动力功能的三种实现形式

(1)社会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通过树立理想怕榜样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旦被教师个体所理解和掌握,它便可以成为教师自我限制,自我约束的动力系统,促进教师的工作。

(3)一种自动化的自觉行为。

6、教师职业道德的调节功能的实现形式?

(29---31页)

7、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功能的实现形式?

(31---32页)

8、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功能的实现形式?

(32—33页)

9、教师职业道德的示范功能的实现形式?

(33---34页)

10、教师职业道德的引导功能的实现形式?

(34---35页)

11、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

(1)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2)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

(3)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有利于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4)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12、作业:

自选课后三个练习题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培训记录

时间:

2005年8月17日

地点:

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全校教师记录人:

杨祥明

主持人:

方金山

内容:

第三章:

我国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基本规范

1、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62—65页)

2、教书育人的原则?

(55页)

3、乐教勤业原则?

(58页)

4、人格示范原则?

(59页)

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联系?

(66—67页)

6、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54—62页)

7、作业:

自选课后三个练习题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培训记录

时间:

2005年8月18日

地点:

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全校教师记录人:

杨祥明

主持人:

黄言平

内容:

第四章:

依法执教

1、道德与法的一般区别?

(69—70页)

2、道德和法的内在联系?

(70—72页)

3、教育法律法规的道义性的主要表现?

(1)人道——正义性

(2)公平——合理性

(3)公正——平等性

4、依法执教的教育需求性:

(1)依法执教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所必需。

(2)依法执教是普及义务教育所必需。

(3)依法执教是教育规范性,有序化所必需。

5、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规律的关系?

(85—88页)

6、依法执教的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和理解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规律的关系。

(2)树立依法执教的自觉意识。

(3)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和维护教育法律法规。

7、作业:

自选课后三个练习题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培训记录

时间:

2006年8月20日

地点:

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全校教师记录人:

杨祥明

主持人:

方金山

内容:

第五章: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1、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反映教师个体与教师职业的道德关系。

2、“爱岗敬业,尽职尽责”道德品质三方面的表现。

3、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所蕴涵的价值精神。

(1)我们的价值取向中有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2)教师的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一种德、一种善。

(3)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一种带有崇高意蕴的自觉承诺。

4、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境界的四个层次。

(1)第一层次:

厌教

(2)第二层次:

功利

(3)第三层次:

热爱

(4)第四层次:

乐教

5、爱岗敬业的道德境界——乐教勤业。

(95—98页)

6、教师职业苦苦乐的道德判断

(1)教师待遇,有其苦、有其乐、苦中有乐。

(2)精神满足,有其苦、有其乐、苦中有乐。

7、爱岗敬业精神的教育性,需求性。

(1)爱岗敬业是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础。

(2)爱岗敬业是乐教勤业的动力来源。

(3)爱岗敬业才能在岗位上有所作为。

8、强化爱岗敬业精神的三种途径。

(1)理解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

(2)全面理解和认识“爱岗敬业”的教育价值。

(3)注意实践体验。

9、作业:

自选课后三个练习题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培训记录

时间:

2006年8月21日

地点:

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全校教师记录人:

杨祥明

主持人:

方金山

内容:

第六章:

热爱学生

1、教育的人道性的基本要求。

(117—120页)

(1)要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关心学生,时刻想着学生,同情他们的痛苦或不幸。

(3)爱护学生,保护和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热爱学生具有的精神境界的层次

(1)尊重信任学生。

(2)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3、教师待学生非人道性致因

(1)陈旧师生观的影响。

(2)伦理观念上的误区。

(3)应该教育的影响。

(4)缺乏良好的个性修养和教育经验。

4、教育爱与父爱的联系与区别。

(167页)

5、教育爱内涵的思想特征。

(1)教育爱的广泛性。

(2)教育爱的引导性。

(3)教育爱的理智性和纯洁性。

(4)爱与严的结合。

6、教师待学生的非人道性表现

(1)心罚

(2)全罚(3)变相体罚(4)经济惩罚

7、教育爱(136页)

8、作业:

自选课后三个练习题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培训记录

时间:

2006年8月22日

地点:

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全校教师记录人:

杨祥明

主持人:

黄言平

内容:

第七章:

严谨治学

1、严谨治学的精神体现?

(146—152页)

(1)严谨治学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

(2)严谨治学是科学精神的体现

(3)严谨治学是爱岗敬业的精神体现

2、通过严谨治学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147---148页)

3、通过严谨治学体现科学精神的表现。

(118—150页)

4、通过严谨治学体现爱岗敬业精神的表现。

(151—152页)

5、严谨治学的教育意义。

(1)严谨治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风所必需。

(2)严谨治学是提高教师素质所必需。

(3)严谨治学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所必需。

6、教师的根本职责

7、严谨治学的实践体现

(1)好学不倦,努力精通业务。

(2)把握规律,科学放教。

(3)严以律已,严格执教。

(4)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8、作业:

自选课后三个练习题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培训记录

时间:

2006年8月23日

地点:

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全校教师记录人:

杨祥明

主持人:

黄言平

内容:

第八章:

团结协作

1、团结协作的伦理价值基础?

2、当代赋予集体主义的新内容?

3、团结协作的教育意义

(1)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教育意义。

(2)有利于增强教育效果。

(3)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

4、教育过程的协作性与施教方式的个体性关系的调节?

5、集体与个人关系的调节?

6、教育集体中人际关系的调节?

7、合作与竞争关系的调节?

8、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

(1)关心教师集体,维护集体荣誉。

(2)克服文人相轻,相互学习配合。

(3)尊重同志相互学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9、作业:

自选课后三个练习题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培训记录

时间:

2006年10月26日

地点:

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全校教师记录人:

杨祥明

主持人:

方金山

内容:

第九章:

尊重家长

1、尊重学生家长对搞好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187—189页)

(1)尊重家长有利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结合。

(2)尊重家长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所必需。

2、教师与家长的矛盾的主要表现

(1)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不同,对培养目标的设计和认识不一致。

(2)教师与家长儿童的情感不一样。

(3)教育学修养水平的差距会使教师与家长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不一致。

(4)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过程,学生成长是个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辩证过程。

(5)对学生观察角度的不同。

3、教师与家长关系的道德性调节

(1)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谋求共同一致的教育立场。

(2)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3)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不训斥,不指责。

(4)教育学生尊重家长。

4、发挥家长教育作用的基本策略。

(194---199页)

5、作业:

自选课后三个练习题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培训记录

时间:

2006年11月27日

地点:

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全校教师记录人:

杨祥明

主持人:

方金山

内容:

第十章:

廉洁从教

1、廉洁是师道立的前提。

(201页)

2、廉洁是树人的条件。

(1)廉洁是树人的根本人格条件(205—206页)

3、廉洁从教的社会意义。

(208页)

4、为师不廉的重要致因:

(1)外在规范失衡乏力。

(2)内在主观因素:

人生价值观借位,心理防卫失当。

5、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问题。

(212---213页)

6、正确认识奉献与索取问题。

(213—214页)

7、正确认识义和利问题。

(214---215页)

8、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215页)

9、廉洁从教的基本要求:

(1)保持廉洁自律,坚守高尚情操。

(2)抵制不良风气,保持教育公正。

(3)自觉接受外在监督,增强廉洁从教意识。

10、作业:

自选课后三个练习题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培训记录

时间:

2006年12月28日

地点:

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全校教师记录人:

杨祥明

主持人:

黄言平

内容:

第十一章:

为人师表

1、为人师表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赋予的特殊要求。

(222—223页)

2、为人师表的道德性问题

(1)为人师表蕴涵着真。

(2)为人师表蕴涵着善。

(3)为人师表体现着美。

3、为人师表的教育性功能

(1)为人师表对教师的激励功能。

(2)为人师表对学生的教育功能。

(3)为人师表还对社会风气具有改善功能。

4、为人师表的基本特点。

(1)表率性

(2)律已性(3)内外统一性(4)真实性(5)平凡性和精神的高尚性。

5、当代教师应有师一风范。

(1)内在思想情操的高尚性。

(2)外在言行举止的文明性。

(3)个性品质的健康性。

(4)职业工作的纯熟性和进取性。

6、作业:

自选课后三个练习题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培训记录

时间:

2007年1月22日

地点:

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全校教师记录人:

杨祥明

主持人:

黄言平

内容:

第十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意义。

(2)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需要。

2、知行统一原则。

(244页)

3、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4、坚持自律和他律的结合。

5、坚持个人和社会结合。

6、坚持继承和创新结合。

7、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1)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

(2)勇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

(3)虑心地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

(4)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8、作业:

自选课后三个练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