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试卷2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7467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62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试卷2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试卷2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试卷2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试卷2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2页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试卷2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2页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试卷2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2页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试卷2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2页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试卷2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2页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试卷2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2页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试卷2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2页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试卷2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2页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试卷2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2页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试卷2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2页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试卷2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2页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试卷2Word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2页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试卷2Word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2页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试卷2Word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2页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试卷2Word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2页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试卷2Word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2页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试卷2Word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2页
亲,该文档总共1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试卷2Word下载.doc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试卷2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试卷2Word下载.doc(1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试卷2Word下载.doc

26进行期间核查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①(试验室间、仪器设备间、方法间)比对;

②使用有证标准物质验证;

③与相同准确等级的另一个设备或几个设备的量值进行比较;

④对稳定的被测件的量值重新测定(即利用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27无量值输出的工具类仪器设备,在修理、搬运、移动后,应重新进行检定/校准。

28进行期间核查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四种①(试验室间、仪器设备间、方法间)比对;

29化学品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当天领取当天使用并把余量交回。

错误

30《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是水泥的质量判定依据,《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是与其相匹配的试验方法。

31参考标准一般用于自校验、期间核查工作,也可作为工作计量器具使用,但不得借出其他试验室使用。

32基准水泥的有效储存期为三个月。

33取样数量只要满足试验检测需要即可。

34记录具有溯源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的特性。

35记录的形式有表格、文字、实物样品、照片、录像、计算机磁盘等。

36工地试验室授权负责人须持有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

37试验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使功能室环境条件(温湿度)满足要求、仪器设备预热等。

土的试验试卷

第1题1.环刀法测定压实度适用于细粒土和(),且宜用于施工中的压实度检验。

A.龄期不超过2d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

B.龄期不超过3d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

C.龄期不超过5d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

D.龄期不超过7d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

第2题2.将压环刀入砂土柱时,压入至()为止。

A.砂土柱突出环刀上端1cm时

B.砂土柱突出环刀上端5cm时

C.砂土柱突出环刀上端2cm时

D.砂土柱突出环刀上端齐平时

第3题3.环刀法测定压实度须进行两次平行试验,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g/cm3。

A.0.02

B.0.03

C.0.04

D.0.05

B

第4题1.土的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时,要求土样为()。

A.天然或风干土样,粒径不大于0.074mm

B.天然或风干土样,粒径不大于0.1mm

C.烘干土样,粒径不大于0.5mm

D.天然或风干土样,粒径不大于0.5mm

D

第5题2.配制三种不同含水率试样时,含水率应控制在(),闷料时间大于18h。

A.塑限点,略大于液限点和两者的中间状态b点

B.塑限点,略小于液限点和两者的中间状态b点

C.液限点,略小于塑限点和两者的中间状态b点

D.液限点,略大于塑限点和两者的中间状态b点

第6题3.测定a点时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和76g分别为()。

A.20mm±

0.2mm和17mm

B.20mm和17mm±

0.2mm

C.20mm±

0.5mm和17mm

D.20mm和17mm

第7题4.测定c点时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和76g分别控制在()以下。

A.20mm和17mm

B.2mm和5mm

C.5mm和2mm

D.17mm和20mm

第8题5.锥入深度的允许平行差应不大于()。

A.1mm

B.2mm

C.0.5mm

D.0.2mm

第9题6.土的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时,需绘制锥入深度~含水率即h~w坐标图,此h~w图为()

A.双曲线图

B.双对数坐标图

C.笛卡尔坐标图

D.单对数坐标图

第10题1.承载比试验适用于在规定的试筒内制件后的各种土和(路面基层、底基层)材料;

试样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

A.在20mm以内,最大不得超过31.5mm

B.在25mm以内,最大不得超过40mm

C.在20mm以内,最大不得超过40mm

D.在25mm以内,最大不得超过31.5mm

第11题2.承载比试件制作时,按最佳含水率制备,应测定(每个试料)的含水率;

需制作3种干密度的试件时,应制3组试件,每层击实次数分别取()次。

A.27、50和98

B.30、50和98

C.27、59和98

D.30、59和98

第12题3.CBR试件击实后试样高出筒顶面不宜超过()mm。

A.2

B.5

C.10

D.15

第13题4.CBR试件制作后,应泡水测定膨胀量,泡水时间通常为()小时。

A.24

B.48

C.72

D.96

第14题1.细粒土、砂类土、含有机质土含水率试验时,试样的烘干时间从大到小排序()

A.细粒土>

含有机质土>

砂类土

B.含有机质土>

细粒土>

C.细粒土>

砂类土>

含有机质土

D.含有机质土>

细粒土

第15题2.土的含水率试验时,称量应准确至()。

A.0.01g

B.0.1g

C.0.5g

D.0.05g

第16题3.土的含水率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当含水率40%以下时,允许平行差值()。

A.2%

B.1%

C.3%

D.0.50%

回弹法及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第1题 

回弹法测试混凝土强度时测区应符合( 

A.每个测区弹击不少于20个

B.每个测区弹击不少于10个

C.回弹点间距不应小于30mm

D.测区可随意分布

第2题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构件强度时,对于长度小于等于2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

A.10个

B.8个

C.6个

D.3个

第3题

回弹仪率定时需旋转()次弹击杆,每个旋转()

A.12、90

B.20、45

C.24、45

D.24、90

第4题

超声-回弹综合法测混凝土强度时,优先选用()

A.国家关系式

B.通用关系式

C.专用关系式

D.国际关系式

第5题

中型回弹仪的使用范围是

A.C10-C50

B.C15-C50

C.C10-C45

D.C15-C45

第6题

回弹法检测时,可不进行碳化修正的情况是

A.碳化深度小于0.5mm时

B.碳化深度大于1mm时

C.碳化深度大于1mm时

D.碳化深度小于1mm时

第7题

制定测强曲线时,分别按龄期为(),进行立方体试件的回弹超声和强度试验

A.3、7、14、28、60、90、180

B.1、3、5、7、14、28、60、90

C.7、14、28、60、90、180、240

D.3、7、14、28、60、90180、360

第8题

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碳化深度对回弹值的影响,按以下哪种情况处理?

()

A.可以不予考虑

B.应对回弹值进行修正

C.应对超声波波速进行修正

D.应对强度值进行修正

第9题

用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时,其碳化深度为0.3mm,其计算深度取值为()

A.0.3mm

B.0.5mm

C.1.0mm

D.0mm

第10题

回弹法测区的选择应符合()

A.在构件边缘选取

B.相邻测区间距在2.0mm之间

C.不宜选在浇筑面上

D.宜选在配筋区

第11题

超声-回弹综合法测试面应()

A.清洁、平整、干燥

B.不应有接缝、饰面层

C.不应有浮浆、油垢

D.必要时可用砂轮片清除杂物和不平整处

A,B,C,D

第12题

中型回弹仪可测试以下构件()

A.C45

B.直径80cm立柱

C.梁外表面粉刷一层砂浆

D.石子最大粒径为55mm的混凝土

A,B

第13题

混凝土进行超声回弹综合法计算出混凝土推定强度后,还应当()

A.计算变异系数

B.计算标准差

C.根据推定强度进行合格判定

D.根据判定公式进行合格判定

B,D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处理与挖掘技术试卷

三个有效数字0.21+0.311+0.4=()

A.0.92

B.0.921

C.0.9

D.0.90

 

第2题 

正态分布函数95.00%对应的保证率系数是()。

A.1.96

B.1.98

C.2

D.1.95

第3题 

拉依达法取3S剔除可疑数据的理由是:

根据随机变量的正态分布规律,在多次试验中,测量值落在 

–3S与 

3S之间的概率为( 

A.95.44%

B.99.73%

C.95%

D.99%

第4题 

18.2432只留一位小数时,结果应为()

A.18.2

B.18.3

C.18.24

D.18.20

第5题 

试验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 

A.装置误差

B.环境误差

C.人员误差

D.方法误差

A,B,C,D 

第6题 

以下哪个试验项目中置信取值应双边计算

A.检测油石比

B.空隙率

C.流值

D.饱和度

第7题 

绝对误差是真值与被测之量的真值之差

第8题 

系统误差在同一条件下,多次重复测试同一量时,误差的数值和正负号没有较明显的规律

第9题 

试验结果最基本的分析方法是方差分析,因此,试验结果数据须满足方差分析的基本模型要求,如正态、独立、等方差等要求。

第10题 

有效数字由数字组成的一个数,除最末一位数是不确切值或可疑值外,其余均为可靠性正确值。

第11题 

数字修约时,若被舍去部分的数值等于所保留的末位数的0.5,则末位数单进双不进。

第12题 

数字修约时,拟舍去的数字并非单独的一个数字时,可对该数值连续进行修约。

第13题 

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总体必须是有限的。

第14题 

任意一个正态分布密度函数,仅由总体均值μ和总体标准差σ,即可完全确定。

第15题 

在检测压实度计算单边的,采用上置信,因为压实度只能大,不能小。

第16题 

在检测路面弯沉时,采用下置信,弯沉只能小,不能大。

第17题 

当试验次数较多时,可简单地用3倍标准差(3S)作为确定可疑数据取舍的标准。

第18题 

样本相关系数的两变量均为随机变量。

第19题 

相关分析中x、y均为随机变量,回归分析中只有y为随机变量。

第20题 

进行回归拟合时,平均离差越大,拟合效果越好。

第21题 

当试检测次数较少时(如n小于10), 

拉依达法既简单方便,又准确使用。

钢筋试卷

热轧光圆钢筋拉伸试验用试样数量为()。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热轧带肋钢筋弯曲试验用试样数量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GB/T 

228.1-2010《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

室温试验方法》标准中提供了()试验速率的控制方法。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普通热轧带肋钢筋的牌号为()

A.HRB335

B.HRB400

C.HRBF400

D.HRB500

A,B,D 

钢筋应安批进行验收。

每批由()的钢筋组成。

A.同一重量

B.同一炉号

C.同一规格

D.同一牌号

B,C,D

钢筋的主要力学性能有()。

A.屈服强度

B.抗拉强度

C.断后伸长率

D.最大力总伸长率

E.冷弯试验

钢筋拉伸、弯曲试验一般在 

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

钢筋拉伸试验计算抗拉强度时,一般情况采用钢筋的公称横截面面积。

热轧光圆钢筋的牌号是由HPB+屈服强度特征值构成的。

钢筋的弯曲性能为按规定的弯芯直径弯曲180°

后,钢筋受弯曲表面允许产生裂纹。

5、钢筋检验结果的数值俢约是依据YB/081-1996《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原则》的规定进行的。

隧道工程监控制度与管理试卷

隧道周边位移速率≥5mm/d时,其量测频率为()

A.2次/d

B.1次/d

C.1次/(2-3d)

D.1次/3d

隧道周边位移量测,确定初读数时要求连续量测3次的误差()mm

A.≤0.10

B.≤0.15

C.≤0.18

D.≤0.2

隧道拱顶下沉量测要求观测基准点应设在距离观测点()倍洞径以外的稳定点处,每断面布设1-3个测点。

A.1

B.2

C.3

D.4

隧道围岩内部位移量测采用()

A.水准仪

B.多点位移计

C.收敛计

D.激光仪

下列按岩石坚硬程度定性划分,属于较硬岩定性划分描述的是()

A.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基本无吸水反应

B.锤击声较清脆,有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有轻微吸水反应

C.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较易击碎,侵水后指甲可刻出印痕

D.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易击碎,侵水后可掰开

下列按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划分围岩等级不是Ⅴ围岩的是()

A.坚硬岩;

极破碎

B.较硬岩,破碎

C.软岩,较破碎

D.较软岩,较破碎

隧道监控量测,洞内必测项目各测点应在每次开挖后()内取得初读数

A.6h

B.12h

C.24h

D.48h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各项作业均应坚持到变形基本稳定后()结束

A.5-10天

B.10-15天

C.15-20天

D.20-30天

隧道施工净空位移监控量测时,当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为(0-1)倍开挖宽度时,量测频率为()

A.1次/天

B.2次/天

C.3次/天

D.4次/天

隧道施工量测必测项目包括:

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地表下沉量测和( 

A.围岩位移监测

B.钢支撑内力监测

C.洞内外观察

D.锚杆轴力量测

锚杆拉拔力试验,要求同组单根锚杆的锚固力()的设计值

A.≥70%

B.≥80%

C.≥90%

D.≥100%

地质雷达探测初期支护纵向布线应采用连续测量方式,特殊地段或者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点测方式,测量点距不宜大于()cm

A.10

B.20

C.30

D.40

用地质雷达检测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时,检测前应先对衬砌混凝土介电常数或者电磁波速度现场标定,每座隧道应不少于1处,每处实测不少于(C)次,取平均值为该隧道的介电常数或者电磁波速。

隧道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6个试件中有()个未出现最大水压值为合格

A.3

B.4

C.5

D.6

用拉拔设备进行锚杆拉拔试验时,一般要求加载速率为()

A.5kN/min

B.10kN/min

C.50kN/min

D.100kN/min

在检查锚杆安装尺寸时,对砂浆锚杆用尺量钻孔直径,孔径大于杆体直径()时,可以认为孔径符合要求。

A.10mm

B.15mm

C.20mm

D.25mm

下列属于衬砌与围岩接触不密实而形成雷达反射波特征的是

A.直达波速正常,只有一个反射面,界面深度较设计值低

B.反射波能量相对较强且与直达波相同,甚至出现多次反射

C.直达波波速正常,衬砌厚度对应的反射界面前有其他不规则反射信号

D.直达波波速正常,反射波能量强且与首波同相位。

Thurner方法可用来检测沙浆锚杆的()

A.拉拔力

B.注满度

C.耐久性

D.长度

隧道洞内观察内容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两部分

A.地表沉降观察

B.已支护地段观察

C.超前支护观察

D.围岩位移观察

隧道周边位移量测频率:

可根据位移速度和()确定

A.开挖时间

B.初衬支护时间

C.二衬支护时间

D.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

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

A.2~5

B.3~5

C.2~4

D.3~4

第22题 

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量测方法一般采用在围岩与初期支护之间以及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埋设()进行监测

A.多点位移计

B.土压力盒

C.表面应变计

D.钢筋应力计

第23题 

初衬、二衬混凝土应力监测方法一般采用在监测断面测点处初支砼内和二衬砼内外测埋设砼应变计进行,应变计埋设轴线与()一致

A.初支或二衬水平钢筋

B.隧道断面径向

C.钢架连接钢架

D.初支或二衬环向钢筋

第24题 

激光隧道断面仪的测量原理为

A.极坐标法

B.直角坐标法

C.三维近景摄影法

D.直接测量法

第25题 

锚杆每安装()根至少应抽样1组(3根)进行拉拔力测试

A.100

B.200

C.300

D.500

第26题 

喷射混凝土厚度要求每10延米至少检查一个断面,再从拱顶中线起每隔()m凿孔检查一个点。

D.5

第27题 

衬砌界面出现信号幅度较弱,甚至没有介面反射信号,说明衬砌混凝土()

A.密实

B.不密实

C.有空洞

D.有离析

第28题 

衬砌内钢筋反射信号是()

A.月牙形反射信号

B.月牙形弱反射信号

C.连续的小双曲线形弱反射信号

D.连续的小双曲线形强反射信号

第29题 

现场无损检测二衬混凝土厚度的常用方法是

A.激光断面仪法

B.凿孔法

C.取芯法

D.地质雷达法

第30题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制作是在喷射混凝土板件上切割制取边长为100 

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生至28天,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乘以()的系数。

A.0.9

B.0.95

C.1

D.1.05

路面

第1题

三米直尺连续测定10尺,最终结果取10个最大间隙的()

A.代表值

B.平均值

C.最大值

D.标准差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第2题

三米直尺测平整度适用范围()

A.施工控制和施工后质量检测

B.交竣工验收

C.养护检测

D.路网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