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5209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docx

《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docx

小学新基础教育总结

小学新基础教育年度总结

作为新基础教育的联系学校,我校在跟随新基础教育一年的时间里,得到了教育局和教研室的大力支持,我校各级领导、实验教师和普通教师也为新基础教育在我校落地生根做出了很多的努力,现将我校一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各学科组开展新基础教育教研活动(见附件1)

新的学期,秉承新基础教育初建、反思、重建的课堂构建模式,我校各学科组开展了备课组内“同题课例研讨”活动,由一位老师提供初建课,然后学科组、备课组内集体进行捉虫重建,由备课组内另外一名老师隔天上重建课,然后再组织学科组内的老师们进行二次捉虫重建。

倡导老师们将一个课例研究透彻,透过一个课例带动其他课例,提升老师们的常态化教学水平。

二、试验教师代表全区接受市教育局教育视导

9月下旬,市教研室一行来我校视导日常的教研工作,我校语文、数学、英语试验教师分别展示了新基础教育的课堂实践,获得市相关教研员的高度认可,为我校新基础教育的研究提出了期望并指明了下一步前进的方向。

三、市际、县际、校际之间新基础教育传播与研讨

四、一年级部编教材与新基础教育结合

一年级结合新基础教育理念,以及对部编教材的理解,在教学中重点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拼音教学充分利用情境图、语境歌和学字母的关系。

4.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

5.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6.重视课堂资源生成和追问提升,生生互动,对子合作,师生互动,网状沟通,倾听来自孩子的声音。

7.体现课堂学习内容的整合,尝试低段群文阅读的探索。

在日常教学中,更加有意识地立足儿童世界,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从理念认识到教学实践,更加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让自己的教育充满生长的气息。

五、试验教师的分享与成长(见附件4)

我校7位试验教师在不断的跟进新基础教育的学习中,收获颇丰,从课堂教学目标、到教学设计与预设、到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老师们不断对课型进行探讨、对学科的育人价值与学科本身进行探究,所以,老师们取得了很快的成长与进步。

刘华杰老师被评为淄博市骨干教师,于兰老师被评为临淄区第第二届名师,王攀老师执教区级公开课等等,老师们的一系列成绩表明,在跟进新基础教育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成长与进步。

六、问题反思

反思我们日常的教学和教研,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进一步提高:

我们老师的研究多停留在现有的经验成果上,拿来主义严重,仍然跳不出教材的框架、固有思维的影响。

2.对新基础教育的日常化研究还没有走进每一个老师的课堂中去,在推进“全面、实际、深入”方面还需要点到面的突破。

3.实验教师的成长是明显的,但其他梯队的建设还没有很大程度上的跟进,需要发挥他们更强更大的辐射作用。

七、新的一年计划

(一)发挥教研组功能

1.继续组织老师们学习新基础教育有关课堂教学设计、反思、实施过程中的评价等,找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加强备课组、教研组监管,提高教科研活动质量,每学期有一个研讨的重点。

3.领导团队加强对课堂教学的质量监控,并加以指导和反馈。

(二)重视梯队教师的常态化研究

1.对一、二梯队的教师实行蹲点管理,制定梯队教师的工作细则,加强每周的学习与培训,定期召开例会,并时时交流总结实验体会。

2.加强梯队教师的培养,制定梯队教师的月考核制度,月月考核,及时进行阶段反思,进行年度总结,促进教师的个体成长。

(三)加强相关课题研究

1.以新基础研究为基础,进行相关课题的备案工作,召开课题组会议,针对课堂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炼小结,形成研究方案。

2.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组织教师认真撰写新基础教育教学案例与论文,做好交流,寻找新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

3.做好新基础教育实验的资料收集与积累,结合学校微信公众号与校园网站,进行及时的信息发布。

附件1各学科组教研活动

新基础教育与我校语文学科的邂逅

语文学科组王攀

新的学期,秉承新基础教育初建、反思、重建的课堂构建模式,我校语文组开展了备课组内“同题课例研讨”活动,由一位老师提供初建课,然后语文学科组集体进行捉重建,由备课组内另外一名老师隔天上重建课,然后再组织语文组内的老师们进行二次捉虫重建。

五年级语文备课组承接的教研任务是区里这学期一直在研讨的群文阅读。

第一组呈现的是《晏子使楚》,从课文出发,一篇现代文带一篇文言文;第二组呈现的是《杨氏之子》,一篇文言文带多篇文言教学;第三组呈现的是《语言的艺术》,综合整个单元的教学,又带上一篇课外阅读,整合单元内不同题材的文本、提炼不同的语言艺术。

四年级语文备课组承接的是基于“大问题”之下的课堂“放下去”的问题。

《鱼游到了纸上》重在大问题的设计,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间,面向全体学生,精准目标定位;《全神贯注》则在精读课文学习的前提下,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学,努力做到重心下移,放下去后让学生积极参与。

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承接的任务紧跟区里的教研步伐。

听完实验小学王敏老师执教的《富饶的西沙群岛》后,三年级的老师们回校后开展了本节课的集体研讨,并再此基础上进行了反思重建,主题还是基本课本的群文阅读。

(案例详见附件2)

低段语文教学的新基础教育研究紧跟其后,二年级的语文老师们相对年轻,所以他们主要从摒弃教案意识、培养小组的有效合作为切入点,呈现了《从现在开始》《浅水洼里的小鱼》两节课。

通过语文学科组集体教研、备课组反思重建,老师们对新基础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年级语文备课组从部编教材入手,找到与新基础教育的结合点,尝试低段的群文阅读,《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代表。

通过补充有关雪的儿歌和绘本,还有搜集小动物的脚印知识,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立体丰富。

在日常教学中,一年级的老师们有意识地立足儿童世界,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语文,是一股美丽的生命之流,很幸运,她与新基础教育的邂逅,让这股生命之流走的更远……

数学组新基础教育课堂研讨开展情况总结

数学学科组于兰

一学期来,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以整体推进新基础教育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真正实现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为让每一个孩子在数学课堂上健康快乐地发展而努力。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设学习型、创新型的教研组氛围。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和吴亚萍教授的《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的部分章节,领会新基础的精神,以新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多给老师创设外出学习的机会。

只要是在实验校举行的新基础教育研讨活动,鼓励老师人人参与,近距离聆听专家的教育理念及对课堂现状的分析,像这样课加分析的培训模式是最容易引起一线老师共鸣的培训方式。

二、组织开展同年级同题研究课例研讨会。

我们本学期以同题研究的形式开展研究课的教学,这与新基础倡导的加强反思重建课的理念不谋而合,初建课放到年级组内完成,她们依靠年级组的力量,对教材的前后联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学生应掌握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等进行组内研讨,我组教师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听课之前,每人要对本节课有一个深入的思考,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

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新基础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

听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全体数学组老师的集体智慧和个人反思的基础上,由第二位教师上重建课,在重建课的基础上继续展开评课活动,最后由第三位教师上展示课,同一节课,打磨三遍,一遍有一遍的改变,一遍有一遍的收获。

五年级数学组齐丽娜老师说:

吴教授从孩子的原有知识领域给了我教育教学中新的思考。

孩子们在不同的层次中学习,才导致了他们不同的结果;同时在知识的本源中获得了新的发展,我们更加关注学生是如何思考的,在教学的设计中充分去理解学生。

正是有了这样深度的感悟,在齐老师的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火花:

求3个1/5的和;孩子们从多种方式来理解:

(1)从分数的意义来理解。

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

(2)也可以从分数的加法来理解。

如3个1/5和可以用加法来理解。

(3)也可以线段图上来观察得到。

如把一条绳子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3个是多少?

……也可能还有更多的方法,这样在教学中老师才能从学生的理想状态入手,我们就可能把学生所有的经验合理的运用。

四年级数学组杜娟老师说:

吴教授提到到课堂教学中的“三放三收”,什么时候收?

收什么?

怎样收得有层次?

什么叫资源?

如何判断、捕捉?

对于一位数学老师而言,这就是我们要在教学中实现的基本功。

教育改革,教学研究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使我们的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

附件2语文代表课例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刘华杰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学习向高年级的阅读学习的过渡阶段。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学习了《北京》,通过北京的古迹、建筑、现代化建设、交通、绿化……写出了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学习了《日月潭》和《葡萄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

通过二年级的学习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学习初步感受到这类文章语言生动、优美、形象。

这些知识、情感的体验,为本课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

三年级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但对刚上三年级不久的同学来说,体会文章准确地运用词语、恰到好处地表达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的阶段。

通过训练,学生能抓住文中运用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体会使用这些修辞手法的好处。

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篇与本课在结构、内容上极其相似的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

在学习前一篇文章时,初步学习了给文章做批注的方法,预习时也对本文作了简单批注。

再加上课文里对西沙群岛丰富物产的描写,非常生动,如:

“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等这样的描写,学生的眼前仿佛能看到这样的画面,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因而在学习本文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运用以前所掌握的“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的读书方法自主地投入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风光秀丽,上节课我们一起到祖国的最北端欣赏了小兴安岭的美丽风光,梳理上节课总结的学习结构。

2、今天我们就走近我国最南端去领略西沙群岛的风光。

看地图。

3、板书课题,读出富饶,题目里要体现的就是富饶。

富饶是什么意思?

二、整体感知

1、课文紧紧围绕哪句话写出了西沙群岛的富饶呢?

2、快速默读课文,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三、研读课文

1、作者对哪个地方的描述最能体现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

浏览课文。

2、出声读。

你从哪个词句体会出西沙群岛海底的优美和物产丰富?

重点句赏析:

A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还有的像什么?

(学生交流运用比喻写出了珊瑚的各种各样的特点。

读出各种各样)

B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体会“到处”,海参的多

指导读

C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D有的全身……

运用比喻写出了鱼的样子,你看这些鱼多美啊,多可爱啊。

在海底有4000多种鱼呢,为什么作者写这4种呢?

E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真的是鱼水各有一半吗?

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种修辞叫夸张。

你能把这句话夸张的读一读吗?

F出示整个段落。

你发现了什么。

3、我们一起欣赏了海底的优美、富饶,课文还描写了海面、海滩、海岛的景色,你又能从哪里体会出西沙群岛的美丽或者富饶呢?

小组学习,一直出示小组学习评价标准

重点句:

A、海水句,评价读出海水的美

找出海水美的原因

B、海难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换成“捡不完”可以吗?

为什么?

C、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

什么样的情况才算得上鸟的天下?

指导读出多

四、总结写作方法:

1.出示最后一段。

点出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

整篇课文用总述——分述——总结的结构写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与《美丽的小兴安岭》比较,得出结论:

都是用总分总的结构,都是紧紧围绕一句话来写,用了抓关键词句谈体会的方法。

与《美丽的小兴安岭》比较,得出结论:

都是用总分总的结构,都是紧紧围绕一句话来写,用了抓关键词句谈体会的方法。

《东方之珠》也是紧紧围绕一句话来写的,围绕哪句话写出哪几方面的特点?

下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自学。

附件3数学代表案例

《面积和面积单位》

于兰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懂得数学是在实际中学,在实际中应用的思想理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和边长16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各一张,大小相等的圆片、正方形(一组大的一组小的)若干;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硬纸片各一张;每人一把剪刀和白纸两张。

教学过程:

常规积累:

课件出示大阅兵中升旗仪式上国旗护卫战士升国旗和观看升旗仪式的人们手举小红旗挥舞的几张照片的图片,简单介绍一下今年大阅兵的背景,再把升起的红星红旗和民众手中拿着的小红旗单独出示。

师:

无论是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还是我们手中拿着的小红旗,都代表了我们祖国的尊严,如果你仔细观察,这里面还蕴含着今天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

如果我们要做这样的两面红旗,哪一面用布多?

为什么?

生答。

(引出物体表面有大有小)

一、材料感知,理解面积的含义

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什么是面积

⑴情境导入

请你摸摸数学课本的封面在哪里,桌子的面在哪里,你感觉谁的面大一些?

⑵、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摸和看知道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你能用上“面积”一词来比较刚才我们的比较结果吗?

2.、通过封闭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

(1)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于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老朋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课件出示梯形、三角形、圆形、长方形。

像这样,首尾相连,密封起来的图形叫它封闭图形,你觉得封闭图形有面积吗?

有的话在哪儿?

你能指一指吗?

生边指课件边出示这些图形的填充色。

(2)教师小结:

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二、聚类分析概念命名

结合众多的例子小结归纳面积的含义

根据板书引领学生把面积的含义丰厚起来。

三、动手操作,建立面积单位表象

(一)认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设疑。

师:

刚才我们用观察的方法比较出了几个物体表面面积的大小,老师这儿有两张长方形纸,(长一样,宽差一点),你能一眼看出谁的面积大?

谁的面积小吗?

小组利用学具交流,请一生台前展示比较面积的方法。

(引出重叠法)

师再出示两张硬纸板(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和边长16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各一张),你能说出谁的面积大?

谁的面积小吗?

(学生的答案不一)

2、请学具帮忙:

那就借助学具袋中的学具小组想办法测量一下它们两个的面积吧。

小组活动之前出示活动要求,看明白再行动。

(1)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A:

用圆片来摆,得出正方形面积大。

师追问:

有的小组为什么没有用这种方法来比较呢?

(得出用圆铺有空隙不准确)

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用圆铺能比较出它们的面积大小,但不能准确的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到底是多少。

B:

用大些的正方形摆,得出正方形面积大。

C:

用小些的正方形摆,得出正方形面积大。

师引导学生比较方法B和方法C,哪种方法更好一些?

(得出虽然都能铺满,但用小正方形既费时又费力,渗透方法的择优)

D:

如果有出现学具混着用,老师及时追问:

这样比较行不行?

(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得出要统一标准,更容易比较出这两张纸面积的大小),如果没有出现这种方法,老师适时提出这种方法引起学生的思考。

3、师小结:

大家都认为要用同样的学具,也就是要统一标准。

有的小组用圆作为标准,有的小组用正方形作为标准,都比较出了这两张纸面积的大小!

到底使用哪种标准比较方便呢?

人们习惯上用正方形的面积作为面积单位。

(二)认识面积单位:

1、到底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国际上又是怎样规定的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观看有关面积单位的微课。

.

2、汇报学习收获:

(1)交流常用的面积单位。

(2)1平方分米有多大呢?

(生说概念或者举例)

A、第一次剪:

教师出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看一看它有多大,每人动手剪1个1正方形,比一比谁剪的最接近1平方分米。

剪完后以小组为单位拿出1平方分米的学具对比一下。

B、第二次剪:

小组长拿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学具,小组想办法,怎样记住它的大小,再剪一次,剪完后以小组为单位拿出1平方分米的学具对比一下。

C、对比两次剪的结果,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1平方厘米多大呢?

在学具中找出1平方厘米,找一找生活中1平方厘米的物体(微课中讲到过,孩子说起来并不困难)

(4)1平方米有多大呢?

师出示自带的一条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丝巾展示给学生看一看。

(5)课件出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对比图。

四、全课交流,知识提升:

引领学生边回忆边板书本节课的主要知识。

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研究却刚刚开始,希望大家能做生活的有心人,能把我们数学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附件4英语代表课例

《B3U4L1It’sspring.》教学设计

马鑫

课题

B3U4L1

It’sspring.

教时

课型

根据实验小学朱红梅老师的展示课反思重建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会说并认读下列单词:

season,year,spring,summer,autumn,winter

2、能够听懂、认读并使用下列句子:

Wehavefourseasonsinayear.Whatseasonisit?

It’s…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句型能描述对一个或几个季节的喜爱,综合描述,大胆表达。

教学目标确定依据: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鲁教版三年级起点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season。

在平时的学习中,已经将四个季节的单词对学生已经有了渗透,大部分学生能说出四个单词。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对季节的询问:

Whatseasonisit?

It’s….而对于学生来说,Wehavefourseasonsinayear.和四个季节单词的正确发音是老师关注的。

从教材的纵向来说,学生已经学习了Ilike…,Idon’tlike…,Ilikedoing…,Ican…,Ioften…的表达,所以本节课的综合综合运用:

即对某个季节或几个季节的综合描述,对于学生来说是个挑战。

二.学生分析:

进入四年级的学生刚刚学习了一年多英语,有比较高的学习兴趣,并已经养成听、说、读、写的习惯。

他们活泼好动,喜欢模仿,注意力时间不长,形象思维占主导,抽象思维已经开始发展。

通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英语的方法,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比较吃力,因此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放弃对这部分学生的关注。

前在状态:

学生已经能听,说四个季节的单词,并能描述Ilike…,Idon’tlike…,Ilikedoing…,Ican…,Ioften…学习能力强的孩子能够看到符合规律的、简单的字母组合的词拼读出来。

潜在状态:

在本节课中,希望通过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四个季节的单词,并学会“Wehavefourseasonsinayear.”“Whatseasonisit?

It’s…”的表达,并对其中某个季节进行综合的描述,再与班上孩子的实际相结合,通过多种活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warmup.

1.Greeting.

2.Let’swatchavideoaboutseasons.Thenlet’stalkaboutit.

Twritedownthewordsandphrasesontheblackboard.

1.Greeting.

2.Sswatchthevideocarefullyandtalkabouttheseasons.

(Ssmanysay:

spring,summer,autumn,fall‘autumn’,fourseasonsetc.)

激活学生已有知识,激活学生思维,学生已经听说过的关于季节的单词或句子展现出来,教师及时捕捉本节课有用的资源,为下一步表达学习本课内容打下基础。

.Leadin:

 

Learnthenewsentence,practice.

T:

thevideoisabout“season”,let’sreadandwrite“season”

Howmanyseasonsdowehaveinayear?

 

Whatarethey?

Tcorrectthepronunciationofthewords.

 

Readandknow“ea”’ssound,thenwriteitintheair.

Wehavefourseasonsinayear.Ssreadandpracticethesentences.

Theyarespring,summer,autumnandwinter.Readthewords.

 

利用捕捉到的资源,请学生尝试表达Wehavefourseasonsinayear,和四个季节的名称,并进行练习。

 

.prepareforthetask:

Task1.Askandanswer“whatseasonisit?

1.T:

everyonehasfourpictures,MsZhuwantstoknowtheseasons,howcanIask?

Let’slookattheCD-ROM。

2.Playoutthedialoguewithyourpartner

1.Lookandanswer。

“Whatseasonisit?

thenlistenandrepeatthedialogue.

2.practicethedialoguewiththeirpartner

呈现本课核心句型并进行练习。

把课文当做学生练习的材料,学生与同伴互相问答,练习和运用本节课的主要句型。

 

Task2.Express“Ilike…/Ido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