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交流网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52478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96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交流网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人才交流网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人才交流网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人才交流网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人才交流网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人才交流网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人才交流网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人才交流网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人才交流网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人才交流网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人才交流网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人才交流网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人才交流网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人才交流网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人才交流网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人才交流网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人才交流网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人才交流网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人才交流网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人才交流网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才交流网站.docx

《人才交流网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交流网站.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才交流网站.docx

人才交流网站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基于ASP.NET的人才交流网站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

 

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日期:

 

注意事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

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

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

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

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3)其它

摘要

大学生就业难正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但我国的人才总量是缺乏的,大学毕业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

但我国在疏通渠道和就业服务上有明显不足,也有很大拓展空间。

一方面是民营企业、边远地区有很大需要,另一方面是目前的就业服务有很大的局限,尚未形成全国性的就业市场,大学生异地求职,信息不畅,成本太高。

此外还有就业观念须转变的问题。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应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进入2008年,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北京奥运的临近,十七大精神的不断落实,国际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对雇主品牌提出了新的需求。

就企业而言,促进企业、人员与社会的共同成长,将是未来重要课题。

相对于人头攒动、挤得水泄不通的传统招聘会,网上求职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申请大量的职位信息,还能随时随地进行管理,其方便性受到了求职者和招聘企业的青睐。

有调查显示,2004年实现就业的毕业生中,在招聘会求职成功的占48%,通过学校推荐求职成功的占25%,而通过网络招聘成功的占13%,迅速上升到第三位。

但目前的就业网要么就是结构太凌乱,使用户不能方便使用;要么就是信息收集更新不够及时,使很多信息都是形同虚设.这些都不适应现在的就业形势和趋势。

这样,一个好的就业信息网的构建就变的尤为重要。

本课题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基于ASP.NET的人才交流网站,以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站为基点,运用统一数据交换标准、适时的数据更新、分工协作的信息收集发布机制,形成完整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在全国范围内为广大高校毕业生和各类用人单位提供求职和招聘的信息化平台;同时以此为依托,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监测网络,为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2.0,c#,数据库,人才交流。

ABSTRACT

Employmentofuniversitystudentsareincreasinglydifficulttobecomeasocialproblem,butthetotallackoftalentinourcountry,anduniversitygraduatesshouldhaverelativelylargeroomforemployment.Butsincethedredgechannelsandemploymentservices,thereisobviouslyinsufficient,butalsoagreatspacetodevelop.Theonehand,privateenterprise,thereisgreatneedinremoteareas,ontheotherhand,thecurrentemploymentserviceshavegreatlimitations,hasnotyetformedanationaljobmarket,collegestudentsoff-sitejobsearch,informationpoor,thecostistoohigh.Inaddition,therehastochangetheirconceptofemploymentissues.Inshort,theemploymentofuniversitystudentsmoredifficult,thisisanindisputablefactthatshouldcausegreatconcernallsectorsofsociety.

Into2008,withChina'sacceleratedeconomicglobalization,theBeijingOlympicGamesapproaching,thespiritofthecontinuousimplementationof17internationalenvironmental,economicandsocialenvironmentoftheemployerbrandmadenewdemands.Theenterprises,thepromotionofenterprise,staffandthecommunitygrow,itwillbethenextimportantissue.

Relativetothepeakandvisitorscrowd,packedwithtraditionaljobfairs,onlinejob-seekerscannotonlyfreeaccesstotheapplicationforalargenumberofjobinformation,butalsotomanageanywhere,itsconveniencebyjobseekersandrecruitmentfirms.Asurveyshowsthatin2004,toachieveemployment,graduates,jobsearchsuccessinrecruitingwillbe48%,throughthehighschoolsaccountedfor25%ofjobsuccess,whilethenetworkaccountedfor13%ofthesuccessfulrecruitmentandquicklyrosetothirdplace.However,thecurrentstructureofEmploymentNetwork,iseithertoomessy,sothatuserscannotuseairportfacilities;orupdatetheinformationgatheringisnotenoughtimetomakealotofinformationisuseless.Thesearenotadaptedtocurrentemploymentsituationandtrends.Inthisway,agoodemploymentinformationnetworkbuiltonthechangeisparticularlyimportant.

Thegoalistobuildatopic-basedpersonnelexchangesASP.NETwebsitetoallhighereducationgraduatesEmploymentServiceswebsitestartingpointandtheuseofuniformdataexchangestandards,timelydataupdates,information-gatheringdivisionofworkreleasemechanism,toformacompleteGraduateEmploymentServiceInformationSystem,atthenationallevelforthemajorityofcollegegraduatesandavarietyofemployerstoprovidejobsearchandrecruit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platforms;alsotakethisasthebasis,employmentofcollegegraduatestobuildthemanagementandmonitoringnetworkforeducationmanagementandcollegesanduniversitiesofprofessionalsettings,andtrainpersonneltoprovideanaccuratebasisfordecisionmaking.

Keywords:

2.0,c#,database,personnelexchanges.

目录

摘要2

ABSTRACT3

一概述5

二相关理论及基础技术与开发平台6

2.1系统意义6

2.2系统目的7

2.3系统功能7

2.4遇到的问题8

2.5开发工具简介9

2.5.1ASP.NET简介9

2.5.2SQLServer简介10

2.5.3.HTML(HyperTextMarkupLanguage)10

三系统总体功能设计11

3.1系统需求分析11

3.2系统总体架构设计12

3.2.1系统总体功能设计13

3.3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14

3.4系统实现14

3.3.1数据库设计14

3.3.2功能实现16

四系统测试34

五研究成果35

六总结与展望36

七结束语37

主要参考文献:

39

一概述

2003年6月13日“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正式开通。

到目前为止,全国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基本上已经建立了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国家、省级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已经形成,各个高校也在加紧建设和完善本校各具特色的“就业信息网”。

特别是一些非名牌高校更是把它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以此来提高学校的就业率,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

例如中北大学(原华北工学院)

早在1997年就建立了就业信息网(如图1所示),自主开发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网站、毕业生双向选择网络体系,有近500家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5万家用人单位名录供毕业生查阅。

用人单位访问该网站,在了解毕业生生源结构和择业意向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学院的各种情况,扩大了学院的知名度。

学院每年都提前向社会公布毕业生生源及专业设置情况,同时充分利用校友网、各地市人才市场网,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经常同用人单位保持联系,使信息量逐年增大,并及时向毕业生公布。

目前,一些高校创建的就业信息网不仅为本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而且还发挥了区域性功能,为其他同类学校学生提供帮助。

例如,“东师就业信息网”(如图2所示)就是一个富有特色的东北区域性的高师就业信息网,它依托完善的网络功能,使东北地区的17所高师院校毕业生能够便捷的检索到用人单位的信息,用人单位也可便捷的检索到毕业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测评情况、照片和联系方式。

“东师就业信息网”在形成区域优势和规模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建方面发挥了巨大优势,在帮助东北地区高师毕业生求职中发挥了很好的纽带、桥梁作用。

到现在为止,全国大部分高校都设立了本校的网上就业指导中心,发布就业政策、招聘信息,进行就业咨询与指导,拓展出一条大学生就业的新渠道,开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新领域。

从目前全国已建就业网站的建设和运营状况来看,总体来讲不是很理想,无论是网站自身建设还是运营状况都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现今各高校就业网站层次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2]:

第一为商业站点层次,第二为独立运作层次,第三为二级站点层次,第四为二级网页层次。

这四种层次的就业网站功能依次降低,各个院校现正致力于提升自己院校的就业网站的层次。

就业信息网络的建设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保障措施,假以时日必将更加完善和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相关理论及基础技术与开发平台

2.1系统意义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按外在表现形式,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1]。

有形市场主要是指定时定点的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即在某一开放时间,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组织在某一固定场所开展的就业招聘和洽谈活动。

无形市场就是通过电话、邮件、报刊广告、信息网络等现代通讯传播手段完成供求双方的联系、洽谈、签约过程,其中最主要是指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

随着高校招生进一步扩大,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其就业工作涉及面和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要推动就业工作,就不能一味的追求有形市场的规模和声势,而要充分看到无形市场高效、便利、覆盖面广的优点,它是毕业生就业市场发展的新方向。

由于“网上人才市场”是以网站的形式存在于计算机网络的无形市场,在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普及的今天,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只要有网络环境,能接入Internet,就可以访问网上人才市场。

这就使得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可以随时随地登陆“网上人才市场”进行信息的交流、发布与查询,信息由网络服务器进行处理并完全通过网络进行传送。

这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双方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是对传统的有形人才市场的一种重要补充。

“网上人才市场”开辟求职信息频道和招聘信息频道,供需双方可以根据需要查询详细的相关信息,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流,运用最先进的媒体和宽带网技术还可以进行多媒体形式的交流,即可观其形,又可闻其声。

这些都有利于加深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克服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同时又可以达到双方满意的目的。

这样“网上人才市场”就会吸引更多企业与毕业生参与进来,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扩展了毕业生就业市场,使得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更具实际意义[3]。

2.2系统目的

学校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需要处理许多繁杂事务,近则与院系,远则与各级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表格、信件等信息载体甚多,会造成重复劳动和诸多错误。

依托信息网络所具有的特点,学校内部调整工作将变得简捷,通过网络更可方便地与外部沟通,随时随地掌握最新、最准确的信息,拓宽工作视野。

如湖南师范大学从200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始实行“网上申报、后台审批”的方式办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接收手续,毕业生可通过网络查询信息,学校也可及时了解本校毕业生联系及其所属单位的情况,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办事效率。

随着高校就业信息网建设的发展和完善,只要通过会员资格认证,用人单位就可以在线发布和维护需求信息,查询应届毕业生的资料,与满意的毕业生沟通联系,进行网上招聘;毕业生可以进行网上求职,减少“赶会”之苦,省时、省力、省钱,同时可以在学校就业信息网上设置“个人主页”,不受时空限制的进行“自我推销”。

这样可以减少许多中间环节,减少招聘、应聘的盲目性,提高效率。

对高校而言,可以缓解就业工作对日常教学工作造成冲击的矛盾,促使毕业生既可安心的完成学业,又不误就业。

同时通过开展网络就业工作,原本一个月才能完成的信息整理、发布工作现在只要半天就可以完成;对于用人单位来说,通过传统的招聘会方式招收一名应届毕业生的费用是2000元到8000元,而通过网络招聘应届毕业生成本几乎为零[4]。

2.3系统功能

就业指导和教育主要包括就业政策指导、就业心理指导、就业信息指导和就业技巧指导。

对于毕业生的指导主要是由就业工作部门负责。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得到学校的帮助。

学校提供就业指导来满足毕业生的需要。

传统的方法是开设就业指导课(讲座)、订阅有关杂志报纸、建立信息栏等形式进行直接指导,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当就业政策发生变化或更新时,这种传统的指导方式进行的越深入,其更新或升级信息所花费的“周期”也越长。

毕业生由于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往往在就业过程中会走弯路,同时也增加了学校工作的难度。

能否发挥信息网络优势,开创就业指导工作的新路子,满足毕业生的需要?

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通过信息网络使需要帮助的毕业生能及时与学校沟通,老师能提供及时的指点和帮助,这对他们是很好的事情。

将有针对性的指导信息转变为数据库中的数据,以动态网页的

形式发布在网站上,供毕业生进行访问和查看,而在更新信息的时候,只需要更改数据库中的相关内容,即可使所有浏览网页的学生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相关的信息,这样可以更高效、快捷地对毕业生进行教育和指导。

另一方面,随着毕业生的剧增,还可以解决或缓解毕业生咨询人数增加,咨询教师不足的问题。

针对学生咨询有共性的问题,将其解答信息发布到网站上,供毕业生查阅,这样就可以减少咨询教师大约4/5的工作量;针对那些由于传统指导模式的局限性而造成对毕业生个例帮助不够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看到的一幕是:

就业指导工作者坐在办公室的主要工作,就是常常与毕业生进行“网上聊天”。

直接得益者是毕业生,同时还有学校与用人单位。

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随着效率的明显改善,将会促进质量的不断提高。

2.4遇到的问题

由于信息传递的局限,容易产生不公平、不公正的行为,这是毕业生最不愿意接受的,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就业过程中信息的平等享用,减少“黑箱操作”,消除毕业生的疑虑,实现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5]。

目前毕业生的自荐材料有一些夸张甚至不真实的内容,依靠信息网络,由学校提供的内容可从根本上保障其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作为用人单位的参考依据;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可能联系若干个单位而导致一些单位的利益受损,通过网络亦可遏制这种不良行为;学校可把历届的毕业生资料形成人才库,为需要这方面资料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毕业生网上择业改变了不正当竞争的风气,同时减少了社会上假文凭对学校和用人单位带来的危害。

目前,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十分迅速,作为就业过程中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使用网络的普及程度在不断地提高。

尽管目前我国的网上择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可以清楚地预见: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上择业必然成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的许多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和高校都在探索处于信息时代的毕业生就业的新路子,纷纷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网络;在校毕业生也越来越方便;聪明的用人单位更是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和“求贤”主页。

所有这些,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向网上择业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学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不但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接触,而且藉此可以成为三者拓展新领域和新增长点的基础。

同时由于因特网的快速发展,网上就业的软硬件基础也将日臻完善,网上择业也将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趋势。

教育部多次强调,不仅要发展有形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还应进一步发展无形的市场,特别是电子信息网络的建设要加强、加快。

2.5开发工具简介

本网站使用VS2005作为开发环境,嵌套c#语言的ASP.NET作为编程环境,SQLServer是数据库环境。

2.5.1ASP.NET简介

 ASP.Net2.0是把基于通用语言的程序在服务器上运行。

不像以前的ASP即时解释程序,而是将程序在服务器端首次运行时进行编译。

ASP.Net2.0构架是可以用Microsoft(R)公司最新的产品VisualS开发环境进行开发,WYSIWYG(WhatYouSeeIsWhatYouGet所见即为所得)的编辑。

这些仅是ASP.Net2.0强大化软件支持的一小部分。

 因为ASP.Net2.0是基于通用语言的编译运行的程序,所以它的强大性和适应性,可以使它运行在Web应用软件开发者的几乎全部的平台上。

通用语言的基本库,消息机制,数据接口的处理都能无缝的整合到ASP.Net2.0的Web应用中。

ASP.Net2.0同时也是language-independent语言独立化的,所以,你可以选择一种最适合你的语言来编写你的程序,或者把你的程序用很多种语言来写,现在已经支持的有C#(C++和Java的结合体),VB,Jscript。

将来,这样的多种程序语言协同工作的能力保护您现在的基于COM+开发的程序,能够完整的移植向ASP.Net2.0。

  ASP.Net2.0使用一种字符基础的,分级的配置系统,使你服务器环境和应用程序的设置更加简单。

因为配置信息都保存在简单文本中,新的设置有可能都不需要启动本地的管理员工具就可以实现。

这种被称为"ZeroLocalAdministration"的哲学观念使ASP.Net2.0的基于应用的开发更加具体,和快捷。

一个ASP.Net2.0的应用程序在一台服务器系统的安装只需要简单的拷贝一些必须得文件,不需要系统的重新启动,一切就是这么简单。

ASP.Net2.0已经被刻意设计成为一种可以用于多处理器的开发工具,它在多处理器的环境下用特殊的无缝连接技术,将很大的提高运行速度。

即使你现在的ASP.Net2.0应用软件是为一个处理器开发的,将来多处理器运行时不需要任何改变都能提高他们的效能,但现在的ASP确做不到这一点。

ASP.NET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效率,ASP.NET是建立在.NETFramework之上的,可使用VisualBasic,C++这样的模块化程序设计语言,在第一次执行后不须重新编译就可直接运行,所以速度和效率比ASP这种只能用VBScript或JavaScript这样的非模块化语言来编写的脚本编程语言提高很多。

(2)是可重用性ASP.NET不再像ASP那样将ASP代码与HTML混合在一起,而是实现代码与内容的完全分离,可重用性强。

(3)是代码量.ASP对所有要实现的功能通过编写代码来实现,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