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的探月计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5450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中国的探月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关于中国的探月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关于中国的探月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关于中国的探月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关于中国的探月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关于中国的探月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关于中国的探月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关于中国的探月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关于中国的探月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关于中国的探月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关于中国的探月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关于中国的探月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关于中国的探月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关于中国的探月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关于中国的探月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关于中国的探月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中国的探月计划.docx

《关于中国的探月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国的探月计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中国的探月计划.docx

关于中国的探月计划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关于中国的探月计划

  篇一:

中国首次登月计划

  中国首次登月计划分三步

  据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有关负责人披露,未来几年如果顺利实现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目标,中国可望在20XX年以前完成首次月球探测。

  据最新出版的《了望》周刊报道,中国的登月计划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发射太空实验室和寻找贵重元素的月球轨道飞行器;第二步,实现太空机器人登月;第三步,载人登月。

虽然具体的登月时间现在尚不能完全确定,但航天科学家肯定中国实现人类登月所需的时间将比美国短。

  月球探测是一个国家空间技术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各国探寻太空商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中国政府于2000年11月发表了中国航天白皮书,初步确立月球探测的目标,明确提出近期发展目标包括“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

同时提出选择月球探测的目标必须突出特色,既要填补中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空白,也要为人类建立月球基地增添新的科学依据,尽量避免重复其他国家已做过的工作。

  中国为登月计划成立了第一个空间机器人的专门研究机构,即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空间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

该中心的太空机器人专家称:

太空机器人将在中国人登上月球前承担主要探测任务,在卫星维修、太空科学试验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希望将来建立国际月球基地时,中国也能作出贡献。

据已有的设计模型,用于月球表面探测的机器人轻小灵巧,会自由移动、爬坡和躲避障碍,并能适应月球上大温差和辐射等环境。

  有科学家预言,21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将是建立利用太阳能的“月球城”--多余的能量将被传送到地球上的采集点。

  中国一旦成功实现载人登月,将成为世界上移居月球俱乐部的创始成

  员。

  中新网11月29日电据新华网上海频道报道,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28日在此间表示,中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进展顺利,运载火箭、探测器、数控、发射场和地面运用五大系统均完成初样阶段,各项技术指标均已确定,目前已进入转正样阶段,预计20XX年发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将不成问题。

  欧阳自远院士是应首届长三角青年创新论坛的邀请,来上海做空间探测与中国月球探测的特色和创新的主题报告。

  据欧阳院士介绍,中国探月计划经过长期准备、十年论证,其实早在20XX年1月嫦娥工程正式立项前,已经有很多单位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过各项预研。

对于这样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科学家首先将其划分成五大系统分别进行设计,设计方案讨论通过后,研制出原理性样机,再对样机经过各种复杂的实验,制作成初样,各项技术指标确定后,还要转成正样,再对正样进行单测、联测、综合测等各种测试,以保证任何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中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主要分成绕、落、回三个阶段:

20XX-20XX年为绕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围绕月球进行一年的探测;20XX-20XX年为落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与月球巡视探测;20XX-20XX年为回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并采样返回。

只有完成了这三个阶段以后,中国才考虑载人登月。

  目前,中国已经选定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火箭选定长征三号甲。

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目前初样星的整星测试已经完成,开始进入正样星的研制;承担卫星发射任务的长

  征三号甲火箭也已经投入生产,为了保证完成月球探测工程任务,科研人员对长三甲火箭进行了41项提高可性的设计。

  中国在20XX年2月十三日公布首次探月计划——嫦娥计划。

计划分“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首期“嫦娥一号”绕月工程,总投资14亿元(一个比较常见的比喻是:

“第一次探月工程的花费也就相当于修建两三公里地铁的钱。

”),将在20XX年以前发射一颗绕月卫星。

此后10年间,中国将陆续进行月球车在探月软着陆以及机器人月壤采样工作。

  [编辑]首期计划“嫦娥一号”绕月工程四大任务是

  一、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精细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构造和地貌单元,进行月球表面撞击坑形态、大小、分布、密度等的研究,为类地行星表面年龄的划分和早期演化历史研究提供基本数据,并为月面软着陆区选址和月球基地位置优选提供基础资料等。

  二、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主要是勘察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钛、铁等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绘制各元素的全月球分布图,月球岩石、矿物和地质学专题图等,发现各元素在月表的富集区,评估月球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等。

  三、探测月壤厚度,即利用微波辐射技术,获取月球表面月壤的厚度数据,从而得到月球表面年龄及其分布,并在此基础上,估算核聚变发电燃料氦-3的含量、资源分布及资源量等。

  四、探测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

月球与地球平均距离为38万公里,处于地球磁场空间的远磁尾区域,卫星在此区域可探测太阳宇宙线高能粒子和太阳风等离子体,研究太阳风和月球以及地球磁场磁尾与月球的相互作用

  在太空中走得更远正在成为中国航天人的新梦,随着国际深空探测热潮的又一次兴起,中国的探月计划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

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耗资15亿三年内首次探月

  12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在京丰宾馆召集中国航天界的院士听取了关于中国探月工程的汇报。

会议进行了一天,中国航天局局长、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和欧阳自远做了汇报。

在院士们的规划中,中国探月工程的未来越来越清晰。

  欧阳自远告诉记者,这次会议肯定了中国探月三步走的计划,这个计划可以用“绕、落、回”三个字分别概括探月的三个阶段。

“绕”指的是在20XX年之前发射一颗重约2吨的月球卫星,绕月工作一年,获取一些科学数据,包括拍摄月球表面的三维图像,分析月球表面元素的资源含量和分布,探测月球表面土壤厚度以及监测地月空间环境。

“落”是指在20XX年之前实现月球软着陆,先发射一个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巡视勘测,这个月球车相当于一个月球机器人。

而“回”主要是指2020年之前采集月球表面的一些样本返回地球。

欧阳自远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这个探月计划并不将人送上月球,在第二和第三阶段都是由机器人来完成工作。

  欧阳自远表示,目前被命名为“嫦娥”一号的探月卫星研制进展顺利,轨道设计、测控和数据传输、导航与控制等关键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路线图已经确定,整个奔月需要8天或者9天时间。

这将是目前我国发射的最远距离的卫星,距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万公里,而在这之前,我国发射的最远距离的卫星离地面4万公里。

  实施和完成第一次月球探测的费用大约是1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修建2~3公里地铁的费用”。

欧阳自远同时表示,中国探月并不是单纯重复别国的工作。

比如,我国在第一阶段绕月拍摄的月球图将更加全面,是三维立体图。

美国探测了月球的5种元素,而我国将探测月球的14种元素。

另外,我们还将探测整个月球表面的土壤,这一层土壤里面有非常有用的一种资源,就是可控核聚变的原料(:

关于中国的探月计划)———氦3,这一课题也是别国没有涉及到的。

中国声音值得世界探月领域倾听

  谈到深空探测的话题,欧阳自远指出,目前国际上新的探月高潮正在兴起。

美国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全新而完整的探月计划。

欧洲空间局提出了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详细计划,日本制定了系统的月球探测计划,印度也雄心勃勃地提出了探月计划。

还有乌克兰、英国、德国、奥地利及美国的军方与私人公司也提出了各自的月球探测计划。

12月17日美国总统将发表演说,重申美国将重返月球,载人登月。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但他同时指出,中国的航天事业也正在被国际重视和关注。

欧阳自远讲起了最近的一个例子,今年11月16日,20XX国际月球大会在夏威夷举行,会议主办方邀请了一批包括欧阳自远在内的中国探月科学家。

由于签证的原因,中国科学家没能到会。

但是会议的主办方执意邀请远在中国的欧阳自远用电话在大会上做了学术报告,并回答各国同行提出的问题。

谈起这件事,欧阳自远一脸自豪,他说,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向世界发出中国探月工作者的声音,这充分说明国际探月领域对中国月球探测工作的重视。

深空探测的真正价值远远高于工程本身

  面对很多人对探月必要性的怀疑,欧阳自远指出,探月对国家经济的

  篇二:

世界各国近期的探月计划

  世界各国近期的探月计划

  日本—日本近期主要的月球探测计划有:

  

(1)“月球A号”计划

  

(2)“月神号”计划

  北京时间20XX年9月14日上午9点31分,日本探月卫星“月亮女神”(又称为“辉夜姬”)号发射升空,主要任务是观测月球表面地形、研究元素分布等,日本研究人员称,这是日本2025年建立载人太空站第一步。

  搭载“月亮女神”号探测器的日本h-2A火箭当天在距东京南部1000公里(620英里)左右的太平洋小岛种子岛上发射升空。

按计划,“月亮女神”号将在升空45分钟左右脱离h-2A火箭,在绕地球轨道运行两周后,便朝着距地38万公里(23.75英里)的月球进发。

  日本“月亮女神”月球计划,耗资550亿日元(4.84亿美元)。

“月亮女神”探测器重达3吨,也被称之为“seLene”号探测器。

(seLene是selenologicalandengineeringexplorer的缩写,意为“月球探测工程”。

而seLene一词又恰巧是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的名字,故译为“月亮女神”)。

日本科学家称,“月亮女神”计划是继几十年前美国“阿波罗”号登月计划之后世界上技术最为复杂的月球任务。

  “月亮女神”号探测器包括一个主卫星和两颗“婴儿级”卫星,共装有14个观测设备。

在设计上,这些观测设备将负责检查月球表面地形、地心引力以及其它状况,目的是寻找月球起源和进化的线索。

“月亮女神”号携带有一架高清晰电视摄像机,用于拍摄地球在月球地平线上升起的全过程,胶片随后将被送回地球。

“月亮女神”号将绕月球轨道运行1年左右时间直到燃料全部用尽。

  20XX年6月11日日本“月亮女神”月球探测器撞向月球表面,结束为期两年左右的探测任务。

JAxA网站公布信息显示,撞击时间大约在格林尼治时间18点25分(北京时间6月11日2时25分),撞击点位于月球正面的右下角(东经80.4度,南维65.5度的位置)。

通过此次撞击,科学家也将通过研究碰撞点,分析辐射物质和微流星体如何随时间逐步侵蚀暴露在外的月球土壤。

  同中国“嫦娥一号”和欧洲航天局smART-1等月球探测器一样,“月亮女神”亦通过撞击月球表面结束这次太空之旅。

与月球相撞时,“月亮女神”探测器速度据估计可达每小时6000公里,一些动能会转化成热和光。

观测者可能看到一道闪光转瞬即逝。

  (3)月球探测在日本宇航局中长期规划的地位

  按照日本宇航开发机构的近景计划,月亮女神2号预计于20XX年发射,月亮女神x号也将于20XX年发射。

这些探月计划可能包括月球车、月球望远镜研制以及在月球表面建立科学设备网络等内容,日本月球天文台也有望20XX-2020年建立。

  日本宇航开发机构还制定了一个月球研究开发的远景计划,即在月球上建立“太空港湾”。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本还打算进行更多的探月计划和可能的月球资源利用计划。

而此次“月亮女神”探测器收集到的数据将对今后的研究奠定重要的基础。

  早在1996年,日本提出了建造永久月球基地的计划,预计投资260多亿美元,在之后的30年之内建成月球基地,包括居住、氧和能源生产厂以及月球天文台等。

  20XX年1月,日本宇航开发机构重新公布了未来20年的太空开发远景规划草案,主要规划就是建立无人月球基地、通过国际合作开展载人航天活动以及建设作为小行星探测中转站的空港等。

  最近,媒体还披露了日本宇航开发机构建造有人活动的月球基地的计划。

日本宇航开发机构计划在20XX年向月球发射机器人进行探测,并开始在月球上建立以太阳能为能源的人类研究基地。

为此,日本还将在2025年之前建造像美国航天飞机一样的载人航天飞船。

这一计划还包括在地球上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如海啸时,使用卫星来传送有关疏散和救援的信息,确定地球上人们的位置等。

  据日本媒体报道,为实施上述计划,日本宇航开发机构的预算可能至少要增加5倍,达到570亿美元。

  尽管目前这些计划尚无经费落实,但是日本宇航开发机构的负责人表示,希望能够得到政府支持,以在利用月球方面采取更多重要的步骤。

  印度

  近年来,印度成为迅速崛起的空间国家,在月球探测方面也已经制定了极具雄心的计划。

  印度的月球探测器名为“月船1号”(chandrayaan-1),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卫星中心设计制造。

其总质量为1380公斤,造价约8300万美元。

  “月船1号”已于当地时间20XX年10月22日上午由印度国产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c11发射升空,发射地点为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

11个科学仪器,以便从距月球表面100公里的轨道对月球进行研究,其中5个科学仪器是由印度自行研制的,其它由印度与欧洲和美国合作研发。

“月船1号”将绕月飞行两年,对月球表面矿物质、化学和地形等特征进行全面深入的探测,任务的主要目标是发现水、镁、铝、硅、放射性元素氡、铀、钍。

  未来计划

  印度打算在20XX年后发射“月船2号”,并计划把一辆月球车送达月球表面,对月球进行多项科学研究。

根据与俄罗斯20XX年签署的协议,月球车将由俄罗斯制造。

印度的目标是最终将印度宇航员送上月球。

  欧洲

  早在1994年,欧洲空间局就提出了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详细计划。

1994年,欧洲空间局成立了月球研究指导小组,提出了今后应加强月球探测与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或领域:

  第一,月球科学研究领域。

主要包括:

(1)发射月球极地卫星,获取和研究高分辨率的月面地貌、化学和地质图像;

(2)设立月面站和机器人系统,测量月

  岩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3)采集月球样品,用于地面研究;(4)设立月球前哨基地。

  第二,以月球为基地的科学观测。

在月球表面建立紫外、红外和亚毫米干涉仪,改善角分辨率和灵敏度,安装甚低频段天线,进行全方位的天文观测和监测地球的地质、构造及环境。

  第三,建立生命科学研究基地。

探索月球表面生存环境的形成,开展低重力、无磁场条件下人的生理变化等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欧洲空间局的月球探测计划与设想:

  

(1)“欧洲月球2000”计划

  这是由欧洲空间局发起的一个探月计划。

欧洲空间局的长期空间政策委员会提出一个标志欧洲新世纪来临的适合的空间任务,该任务包括一个月球环绕卫星(moRo)和一个月球着陆探测器(LeDA)。

开始两个月的环月阶段将提供安全着陆所必需的地形和地理知识。

然后着陆器分离,并着陆于月球南极坑的边缘。

在这里,它将利用永久太阳光照的优点,去寻找在永远黑暗的坑底可能存在的冻结挥发物(例如水冰),这个坑也就是爱肯盆地。

  “欧洲月球2000”原计划将在21世纪初发射,后因各方面原因被推迟。

  

(2)“智慧1号”月球探测计划

  “智慧1号”英文名为smART-1,是欧洲“2000科学远景规划”中的第一项“小型预研技术任务”。

它是欧洲空间局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附图),其主要目的是试验利用太阳能电推进技术,同时也试验探测器和仪器的其他新技术,收集月球地质、地貌、矿物和近月空间环境等的科学数据。

“智慧1号”已于20XX年9月27日发射,并已取得计划中的成果。

从20XX年8月初开始,“智慧1号”进入科学探测寿命的延续期。

20XX年9月3日,“智慧1号”按计划主动撞击月球,结束使命。

  (3)“曙光计划”

  继20XX年1月14日美国宣布新太空计划之后,欧洲空间局于20XX年2月提出了“曙光计划”(附动画图等)

  尽管该计划是以火星探测为主线,但月球探测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计划中与月球探测相关的主要部署为:

  2020年前,进行一系列不载人的月球探测,包括月球轨道探测、月面软着陆与月球车勘测。

  2020年至2035年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

  2035年后,实现载人火星探测。

  曙光计划与美国的新太空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处,即都是以月球探测作为技术演练,在建立月球基地、开发月球资源基础上,以月球基地为空间跳板平台,实施载人登火星。

  俄罗斯

  苏联曾是无人月球探测的先锋,1959年1月2日,“月球1号”从苏联国土升空,直奔月球,成为了人类迈向探月征程的第一步;同年9月14日,前苏联的无人登陆器月球2号,成功撞向月面;同年10月7日,月球3号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照片;1966年2月,月球9号成功地在月面上实施软着陆;同年3月,月球10号成功地绕月飞行56天,近月点35千米,远月点1015千米。

1968年,苏联的“探测5号”——人类历史上返回式宇宙飞船——首次飞行成功,为后来的载人登月、取样、返回地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此后,由于载人月球探测的失败以及苏联解体后,月球探测活动便搁置了多年,加上经济等因素,俄罗斯官方一直没有正式的独立月球探测计划。

  20XX年,俄罗斯科学家提出了“全月球探测计划”。

这一计划虽迄今未得到俄罗斯官方的正式确认,但的确引起了俄罗斯各方以及国际的极大关注。

最近,俄罗斯空间局在一次国际合作中提出的一项长达30年的月球探测计划,实际上就沿用了“全月球探测计划”的很多内容。

根据俄罗斯介绍,这项持续30年的探测计划已进入初步设计阶段。

这项新的月球任务是俄罗斯将于20XX年开始实施的航天规划的一部分,将有助于确定有关月球起源的理论,还将为水冰理论补充数据。

  篇三: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

登月已具备综合论证条件

  中国载人登月运载方案探讨

  刘竹生等

  重点提示:

在分析国外载人登月运载方案、有效载荷组成及重量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已有的技术条件,采用交会对接方式实现载人登月的运载系统方案。

  第一轮载人登月运载方案的特点

  第一轮登月活动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而美国、前苏联都分别在60年代中后期才实现近地轨道的交会对接,为抢先实现载人登月的目标,在太空竞赛中处于有利地位,因而选择了研制重型运载火箭采用直接进入的方式,因此第一轮登月方案可能与计划初期还未解决交会对接技术有关。

  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方案

  20XX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新的空间计划,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在2020年前重返月球。

美国此次重返月球融入人货分运的思想,将载人探测飞行器“猎户座”与月球登陆器先是分别由载人运载火箭“战神1”和载货重型运载火箭“战神5”发射至近地轨道,然后在太空将“猎户座”与月球登陆器和“战神5”的第二级“飞离地球级”通过交会对接后一同进入奔月轨道。

  对我国载人登月运载方案的建议

  从运载系统的角度分析,实现载人登月有以下几种途径可供选择:

直接进入方式、近地轨道对接方式、环月轨道对接方式及近地与环月轨道对接相结合方式。

根据初步分析,直接进入方式即美国阿波罗登月采用的方式,需要研制重型运载火箭,而另外三种方式由于采用了轨道对接的方案,是利用新一代运载火箭技术条件实现载人登月的可能方式,其中的近地与环月轨道对接相结合方式从发射和对接次数来看,与近地轨道对接方式相比没有优势,并且还需要同时解决近地轨道和环月轨道对接技术。

  基于上述分析,要尽早实现载人登月,利用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技术条件,发展起飞重量1500吨左右的捆绑6个助推器的三级半构型的运载火箭,采用两次发射环月轨道一次对接的方式是最为理想的方案。

  为了实现中国人早日登上月球的梦想,同时利于后续深空探测活动的开展,应首先利用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技术条件,研制起飞重量1500吨的三级半火箭尽早完成载人登月。

同时重型运载火箭是未来大规模深空探测和载人登火星的必要条件,由于其研制周期较长(大推力发动机的研制周期至少需要10年),应对其重大关键技术项目及早安排预研。

作者简介:

刘竹生,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型号顾问,主要从事运载火箭总体技术研究。

  深空探测和载人航天应联合起来

  叶培建等

  重点提示:

通过对人类已开展的深空探测和载人航天活动的回顾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提出了我国未来深空探测发展方向的思考和展望。

  国外深空探测活动的启示

  首先,任务周期长和风险大是深空探测的固有特点,长远的战略视野和系统的战略规划显得至关重要;其次,深空探测的目标是永无止境的,月球是深空探测的起点和试验场;第三,探索首先从天文观测开始,同时,在技术条件可行时进行载人探测;第四,利用深空探测的轨道特点,采用多目标多任务探测方式提高效益的同时,对于热点探测对象采取多种探测形式,从不同角度详细研究;第五,在科学探索的同时,验证深空探测技术、提高航天技术水平。

  国外载人航天活动的启示

  首先,长远正确的目标和连续坚定的发展路线,是载人航天高效、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其次,保证航天员安全是载人航天的核心和生命;第三,载人航天对于国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我们也看到,商业资本正在介入载人航天活动,成为载人航天发展的一个积极因素;第四,必须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载人航天发展计划;第五,目前载人航天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重点是突破和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寻找开发的领域。

中国载人航天的后续发展

  国际载人航天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

因此,我们应当利用目前有利的国内外环境,加速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

  在空间站阶段的后期,在保证工程任务实现的前提下,应当全面突破和验证在轨服务技术(包括机械臂技术)。

可以利用前期发射或补充发射的可补给的空间实验室作为服务对象,进行空间服务技术试验。

  同时,空间站阶段还应当开始验证载人地月飞行器的建造技术。

根据我国运载能力的实际情况,以验证载人登月技术为目标,在轨组装建造无人登月飞行器,并进行飞行试验,为载人登月打下坚实的基础。

  载人登月是深空探测和载人航天的共同目标,两个工程应及早有机地联合起来,优势互补。

载人航天工程应考虑月球轨道交会对接的需求,并通过飞行试验验证交会对接技术;通过探月工程的实施,选择适合载人登月的着陆场,配套可用于载人登月的深空测控系统;无人探月实施过程中,通过相似的方案验证月面下降着陆和上升技术,降低载人登月的技术风险;验证载人登月的关键技术;并在实施过程中,利用月球站和绕月飞行器,为载人登月提供测轨、通讯和信标等技术支持。

  作者简介:

叶培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月球探测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顾问,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会长。

曾任资源二号卫星总指挥兼总师,嫦娥一号总指挥兼总师。

  龙乐豪院士在《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XX年1期发表“现代嫦娥奔月的技术途径设想”一文,谈到“二次发射、环月轨道一次对接”方案采用的3.5级大型运载火箭:

  助推器6枚,每枚直径3.35米,各采用2台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

  芯一级直径5米,采用4台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

  芯二级直径5米,采用2台YF-77氢氧发动机。

  芯三级直径5米,采用2台YF-75D氢氧发动机。

  起飞总推力1960吨,总重量1480吨。

环月轨道运载能力15吨。

  要赶时间载人登月的话,该方案技术难度小,容易实现,但是可靠性不高,再加上载人登月并非近期航天事业的头等大事,估计不会采用这种急就章的产物。

  梁小虹呼吁中国尽快明确登月“路线图”

  《财经》记者徐超[20XX年03月09日12:

28]共有0条点评

  尽快明确中国登月方案和时间,才能更好地设计中国运载火箭的远期研究方向

  【《财经网》专稿/记者徐超】目前,中国已经大致确定了无人探月的时间表,即在20XX年左右完成这一进程。

但中国未来的载人登月规划,却迟迟没有出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党委书记兼副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