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5796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六章 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六章 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六章 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六章 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六章 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六章 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六章 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六章 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六章 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第六章 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第六章 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第六章 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第六章 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第六章 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第六章 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第六章 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第六章 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第六章 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第六章 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 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docx

《第六章 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六章 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docx

第六章台湾农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

第六章台灣農田水利古典砌石工法

台灣的溪流短促,坡度陡峻,每當下雨,洪水驟至,沖砂淘石,對於兩岸農田屋舍的破壞性大,而且枯水時期,溪流水量幾近枯竭。

因此整治台灣溪流,非常不易。

幸而,在開發初期,善於農田水利的荷蘭人首先前來,在1624-1662年間留下軟陂、水渠、暗管、護坡的制水工法。

之後,明清時期,漢人前來,引進中國古時挖渠、築溝、蛇籠、石笱、石筍、砌石等水利工法。

1895年後,善於水利工程的日本人前來,引進粗朵、水制、疊石、跌水、杆格、牛類與聖牛工法。

這些工法在民間不斷重組使用,產生台灣獨特之傳統工法。

可惜,在混凝土流行後,這些傳統工法逐漸被遺忘,所存留的工程,大都已遭拆除。

本研究的目的,是重尋留存在台灣的傳統工法,並評估其附近之生態環境,以做未來維護台灣本土溪流環境之參考依據。

人類在二十世紀學了一樣寶貴的教訓,「高科技」用到了高明的技術與理論,也許能幫助工業家賺到更多錢,但是對於生態環境的破壞、對於人類生活的品質、對於開發中國家總體經濟的改善,均非常有限。

這在二十世紀的末期,引來廣泛的反思,尤其長期被認為是破壞生態環境的公共工程首當其衝。

於是工程要考慮生態、地方人文與人類生活品質的呼聲,逐漸出現在已開發國家的科技舞台上,「生態工程」沛然而生。

生態工程考慮生態的需求,節省能量、造價便宜、符合環境特色、低維護性,讓社區有更多的參與,使工程只更動在必要的地方,其他交給生態系統去復原。

這些理想,使人重溯百年前的傳統工法,那些工法也許落後,但是當時水中的魚、蝦、貝、蟹都很多,而高科技的工法卻使這些水生物日益遽減,甚至蕩然寡存。

傳統工法雖然是用石砌,用植物做材料,是屬於「低科技」。

但若以高科技的理論,結合低科技的工法,也許能產生一種「中科技」的工程建設,是架構在對於高科技文明的失望與對於古典科技的緬懷上。

台灣,正好有這種傳統工法,稍加改進,可以發展成適合生態環境,有別於歐美先進、具有本土特色的生態工法。

砌石的學問

在混凝土與水泥尚未流行使用以前,保護河床,抵抗水流沖刷最主要的方法,是在溪流的邊坡堆疊石頭。

早期堆積石頭是項不容易的工作,需要選擇合適的大小、形狀,必要時還需要修割石塊,再用人力搬運到護岸上擺置。

擺置石頭的方法相當考究,例如在台灣早期的「六菊築石法」

(1):

將每一粒石頭的周邊,依六角形的方位堆成六顆石頭相鄰。

在日本據台時期有「龜甲築石法」

(2):

在石頭的周邊依八角形的方位,堆置八顆石頭。

堆積石頭的方法,花費的時間較久,所需的經費較高。

砌石工法的傳授大多屬於「師徒制」,砌石工的老師傅逐漸凋零後,有些工法已經失傳。

現代人只好從古老的砌石邊坡,實地揣摩早期堆積石頭的原理。

可惜在近代各項加速「改善」的工程裡,古老的砌石護岸也大都遭到拆除,改建為水泥。

直到二十世紀末期,生態工程的觀念才逐漸萌芽。

不過,混凝土護岸已經充斥各處溪流,人們也的確發現,混凝土護岸因為表面緊密,無法讓親水性植物與無脊椎動物等有生長或棲息的地方。

因此,混凝土建造漸被視為對生物不友善與破壞生態的標記。

於是,以砌石工法建造護坡又被注意,砌石縫中的孔隙可供植物的根系進入,可讓毛蟹棲息,可充魚群避難,可吸引鳥雀前來築巢等優點再被提起。

無形中,「用石頭,不用水泥」成為近代生態工法的圖騰。

一、砌石的科學

在科學上,砌石工法依然要符合力學的原理,這包括:

選用的石材足能承負壓力。

石頭的形狀相似,較易堆疊。

堆疊夠緊密,產生足夠的摩擦力,抵抗自身的滑動。

石頭的擺佈,能夠承受洪水時流速的沖刷,與水位較深時的淨水壓。

砌石的底床仍需穩定,以避免水流淘空基腳。

石頭的某些孔隙要夠大,方能使較大型的甲殼類動物進入。

石頭表面必須光滑,以減少水流阻力。

如果缺乏這些嚴謹的考量,所砌的石頭在水流較大時將易流失、滑動、潰倒,反而失去起初維護生態的美意。

尤其在流速快的溪流,為維護邊坡穩定,仍需考慮使用混凝土,在流速低於0.86m/sec(3)的溪流中,方考慮使用砌石法。

二、砌石的結構

邊坡砌石的方法雖有許多,其主體結構有三部份,一為「水底固床」,主要建在水底,目的在水流強勁時,對抗水流對底床的沖刷,以防沉陷。

二為「基腳防護」,基腳是邊坡與水底的轉折,是結構最脆弱的地方,一方面要承受上方堆積石頭的重量,另方面又要承接水底固床的部分,若被水流淘空,將使上方堆積的石頭潰倒。

三為「邊坡疊石」,這是在防護邊坡上方的土壤或砂粒被水沖走。

所以在設置邊坡疊石時,必須先知道該溪流在洪峰流量時的最高水位,當做邊坡疊石所要覆蓋的最低高度,安全考量起見,最好超過此一高度,以防疊石上方的土壤遭到沖刷。

第二要考慮流速的大小。

木石混合工法

依照流速的不同,砌石工法分為三大類。

這些分類與砌石穩定的程度有關,砌石愈穩定,愈能抵抗高流速的沖刷,而且能使用在邊坡斜度較陡的地方。

砌石工法,在流速小於0.4m/sec,稱為木排樁工法;在流速小於0.5m/sec,稱為蛇籠工法;在流速小於0.9m/sec稱為石疊工法。

木排樁工法又稱為「木石混合工法」(4),是石頭與木材混用,以保護邊坡,這種工法最大的優點是施工迅速,在洪水時具有搶救邊坡的功能,在平時也具有減緩水流沖蝕的功效,而且讓植物覆生迅速,讓生物棲息方便。

這方法在日本又稱為「粗朵工法」,被視為保護溪流生態最佳的傳統工法。

一、古代的記載

早在七、八百年前,中國的古書上已提及粗朵工法,例如在十四世紀,當時有一人名叫歐陽玄(5),著有《至正河防記》,書中提到混合土、石、鐵、草、木,以縷水護岸。

這些工法又依工事分為龍尾、欄頭、馬頭、掃台、堆卷等。

當時另有工程演算家沙克什(6)著有《河防通議》,提到木石混合工法。

隨著先民自明末東渡來台,也將這些方法攜來,因此,在台灣各農田水利會的耆老工程師,常提到年輕時,在邊坡立木樁,中間編夾上木條、柳枝、粗枝,甚至在洪水之時,連被單、榻榻米都放上去,之後再倒砂土,以護岸導流。

日本的治水工法書籍也提到宋、元時期,有粗朵工法傳入,且曾施工在河川中,可惜後多失傳。

明治維新時期,荷蘭的技師東渡,傳授日本此一工法,而後也傳入台灣。

(一)柳枝樁護岸工法

基腳

固床

邊坡疊石

(二)柳枝樁護岸工法剖面圖

粗朵工法有許多種,有施用於邊坡、基腳或底床。

例如在流速較快的水中,利用多排木樁護坡,這種多排木樁稱為木柵,故這工法又稱為木柵工法。

若在不同木樁之間,有橫條木樁相連,可以更多抵抗側向來的壓力。

由於形狀彷若杆格,故稱為「杆格工法」。

杆格工法不僅可以用來保護邊坡,也可以保護底床,避免水流淘沖,是具有生態保育又具防洪的溪流工法。

台灣早期有不少這種工程,可惜大多數已遭人為破壞,改為混凝土護床工。

圖(三)木柵護岸工法剖面圖

圖(四)杆格工法

二、近代的遺跡

至今,要找古法流傳的杆格工法很不容易,除了要詢問熟悉現場的資深水利人員,還要請教地方善於潛泳捕魚的人。

一個理想的水利生態工程,不僅能長期抗洪,耐冷熱,耐腐,而且附近水域也多具貝類與魚蝦,這些地方,有經驗的捕魚者較知道,只是素不外傳。

經過多方詢問,得知在宜蘭清水溪上的金長春圳取水閘門前,仍然有一杆格工法的遺跡。

金長春圳建於清朝時期,日據時代(7)與台灣光復以後,都曾在此施工,所以現場有早期的杆格工程與近代混凝土護底工程。

長期以來,該處的杆格已成砂石島丘,上面長有密生的挺水性草本植物,如狼尾草,而且草叢中多有鳥雀飛入飛出。

當地人表示,杆格架旁邊的水域有數公尺深,是潛水捕魚的好所在。

混凝土上面則光禿一片,沒有植物生長。

這是一個良好的對照。

蛇籠工法

蛇籠工法使用的歷史,至少有兩千年以上。

<<說文解字>>在解釋「籠」的造字時,即稱此是竹製的盛土器材。

因為成排放在岸上與水底,彎曲如蛇,故稱為「蛇籠」。

至今,即使混凝土流行,蛇籠仍然非常廣用。

一、早期的竹割編織

蛇籠外面以柔軟且耐用的材料編織成圈,裡面放置石頭,再於護岸的方向橫放。

不僅可以保護溪流邊坡,也可以固床與導引水流方向。

台灣早期的護岸工法,就用許多不同型態的蛇籠。

台灣水邊的竹子多,故多用竹製蛇籠,其製法為先將竹子削為2.5~3公分寬的竹片,或直接將竹子垂直六等分切割,再互相交叉成龜甲六方形的編目,編目的方格約12-15公分。

編織後搬到現場,籠內再放置粒徑15公分以上的石礫,蛇籠長度約3~4公尺長,直徑有60公分或90公分。

為了增加蛇籠的重量,數節蛇籠可以相連成9~12公尺長,這能增加對於水流沖刷的抵抗。

圖(五)蛇竹籠六角形編目

竹片在水中容易腐爛分解,不過竹籠內所裝的石頭仍能成為水底與邊坡的堆石,具有保護底床與邊坡的果效。

洪水時期,堆石結構易被沖垮,石頭會被沖走,因此每隔一、二年就又需要置放新的竹蛇籠。

早期台灣人工便宜,可以如此進行。

人工較貴後,則逐漸被鐵線蛇籠或混凝土塊所取代。

二、石笱的考證

如今,在台灣西部溪流圳路尋找竹蛇籠,毫無斬獲。

訪問民間耆老,也衹有傳聞,未有眼見。

彰化秀水鄉有一條大排水溝,據聞早期全用竹蛇籠做為溝岸防護,所以取名為「石笱排水」。

笱是一個古字,意思就是竹製的盛器,盛器內裝置石頭就稱為石笱(唸ㄍㄜˇ)。

這也顯示竹蛇籠的另一個缺點,由於造型是圓形,在邊坡上容易滾動,所以四處滾動在台語唸為「笱來笱去」。

圖(六)石笱

  秀水是彰化低漥的地方,大雨時,來自八卦山西側的洪水,經過花壇後就會積存在此,積水日久,會生腐味,所以這裡早期稱為「臭水」,因為名稱不雅後來才改為「秀水」。

而石笱排水溝就是將積水排出海的一條古老水路,這一條水路約有20公尺寬,5~6公尺深。

枯水期時,排水溝內水量很少;洪水期時,當地耆老說連水牛都會被沖走;所以邊坡與水底都有石笱,只是現在皆改為混凝土內面工。

三、石筍工法

  除了石笱之外,台灣另有一種溪流竹籠工法,稱為「石筍」,這是取竹子6~8根,直接在一端以繩索結紮,另一端則分開散成為尖筍狀,裡面再放置石頭,故稱為石筍。

石筍的用途很廣,放在岸上可保護邊坡,放在水中可固河床,尖形插在水中,可做攔水堰堤。

  此外,尚有以柳枝編製的「柳蛇籠」,與用16根寬約2公分的枝條合捲而成的「木蛇籠」,不過目前仍以鐵線編織成的「鐵線蛇籠」最常用。

  鐵線蛇籠耐長期使用,故以前又稱為「萬年籠」。

主要是用3.4~4.2厘米的鍍鋅鐵絲,以六邊形或四邊菱形狀編織而成。

其編目孔徑10~15公分寬,裡面再放置石頭,竹籠圓徑約45公分。

一般可以放在水流強勁的邊坡或是水底,可以護坡、固床。

鐵線蛇籠的石頭間隙也可成為水中魚類、貝類、蟹類的棲息之所。

  但是鐵線蛇籠的使用有其限制,在酸性水質的溪流中,鐵絲容易腐蝕,使用期多半少於十年。

此外,在邊坡較陡的溪流中,斜度在1:

0.5時,不容易放置鐵線蛇籠,此時就需疊石工法。

圖(七)石筍

疊石工法

  在快速的水流、或酸性水質的環境中,都可進行疊石工法。

疊石工法的種類有許多種,主要的材料為卵石、大礫石。

在堆疊上有順疊、丁疊、順丁混疊與崁積(8)。

一、疊石的方位 

順疊是六菊築石法的一種,將每粒石頭較長的一端橫擺,較短的一端豎擺,每一顆卵石頭的六端:

左上、右上、左旁、右旁、左下、右下接此順序排列。

這種堆疊經常用在台灣早期梯田的護岸,其高度很少超過1.5公尺。

圖(八)順疊疊石工法

  丁疊是將石頭最圓的一端朝外,再以六菊築石法的方式堆疊,由於石頭間的接觸面是較不圓的部份,所以摩擦力較大,其堆疊可較順疊高些。

圖(九)丁疊疊石工法

  順丁混疊是將石頭以一層順疊、一層丁疊交互堆疊,這使石頭間的摩擦力加大,而且在豎線上每個石頭間隙都不同,利於上層石頭的壓力散佈到下一層。

這是最穩固的堆疊法,惟堆疊石頭所花的時間較長。

圖(十)順丁混疊疊石工法

  崁積並非按層狀排列,而是以不同大小的石塊來鑲崁,故又稱為「亂石工法」。

崁積的結構完全看石頭的大小、形狀與堆石者的經驗而定。

崁積法不衹能保護邊坡,也呈現出堆放者對於石頭排列的美感表達,是兼具工程與藝術之美的工法。

圖(十一)崁積疊石工法

二、疊石間隙的處理 

  為了增加堆疊石頭的穩定度,若以水泥砂漿填實石頭間隙稱為「砂漿石砌」,或以較小的石頭回填孔隙,這稱為「間知石工法」。

也有石頭外加混凝土框架,或混凝土襯底。

砂漿石砌或間知石工法將減少石頭間的孔隙,不利於水中生物在石縫中的棲息,但以混凝土做框架、襯底,可以增加石疊的穩定度,這對石縫間隙的影響不大,對生物的棲息,卻具有利的影響,這是溪流生態工程並不排除使用混凝土的原因。

  不過慣於使用混凝土的人,或許會質疑衹用石頭堆疊固然增加孔隙,但是否能夠支撐洪水的沖刷?

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台灣的溪流仍然留有古老的疊石護岸,不衹經歷過多次的洪流沖刷而不搖動,而且石縫間提供了不少生物棲息的處所。

三、尚存的工程 

  根據日據明治時期工程設計的遺圖顯示,在宜蘭的三鬮圳就存留有這種疊石護岸,在現場尋找,發現工程仍存,這些護岸歷經百年來洪水的考驗,這裡位置偏僻,人跡罕至,沒想到竟將這工法保存下來,這是台灣水利的珍寶(9)。

所用的是六菊築石工法,石頭間有細石回填。

這是日據時期,日本技術在台灣最常使用的急流護岸工法,在邊坡上採石疊,在堤腳與水底固床採鐵線蛇籠(10)。

圖(十二)宜蘭三鬮圳疊石護岸

圖(十三)宜蘭三鬮圳疊石護岸細部

水生物棲息疊石工法

  但是,無論是木石混合工法、蛇籠工法與疊石工法,主要的觀點仍然是在抵抗流速、保護邊坡,並不是出於溪流生物的考慮。

只是近代歐美諸國重提這些工法,來復育溪流生態(11)。

不同的溪流水文環境,歐美的工法是否應直接套用,還是應予調整,目前非常缺乏這方面的研究。

不過流傳在台灣的民間,仍有第四種的疊石工法,目的在讓魚類、龜類接近石床棲息,以便捕捉。

如果能禁止民間過度捕捉,這些水道中的疊石方法,不失為台灣溪流生態復育工法的另一種特色。

一、毛蟹棲息的石頭孔隙

  在台灣東北角的八連溪,就存在吸引絨螯蟹(俗名毛蟹,Eriocheirjaponica)棲息的堆石法。

這些方法在當地捕蟹人之間已經流傳百年。

根據長期經驗,捕蟹人知道,絨螯蟹對棲息地選擇與石頭的大小與分佈有關。

如果溪流中石頭的分佈是逢機,絨螯蟹的分佈應屬均勻分佈,那就不易捕捉。

反之,如果選擇在較乾涸的溪床上,挖掘溪面深約15~20公分的石頭穴,絨螯蟹就會往這裡集中。

圖(十四)捕蟹石穴

  主要的原因是,溪流底床較低的石頭穴,仍然有地底的伏流水進入,該區域的石頭表面易滋生藻類,會吸引絨螯蟹前來覓食,而且石頭穴的蔭處,對於喜愛在避光環境中覓食的絨螯蟹更是一大吸引。

  在溪中流水不多時,有些絨螯蟹會爬出溪床,尋找水較多的地方。

捕蟹人在溪邊的台階型梯田上蓄水,並且留下部份植物的殘株,絨螯蟹夜裡會爬上幾百公尺高的梯田,進入田埂邊的石頭縫中棲息,並以梯田內的有機碎屑為食。

石頭愈大,絨螯蟹愈易攀爬。

寬度約5~10公分,深度約20~30公分的石頭縫穴,絨螯蟹更愛進入。

若該區田裡缺水、乾涸、黏土多,田埂是以細石堆置,則「乏蟹問津」。

因此捕蟹人挑選了幾十塊理想的梯田,裡面蓄水3~5公分深,並讓水在梯田間流動,田埂堆以較大礫石,就能吸引絨螯蟹在此群聚。

圖(十五)八連溪梯田平面圖

圖(十六)八連溪梯田剖面圖

  豐水期時,岸邊的絨螯蟹又會回到溪流中。

牠們喜愛棲息在水流較緩的岸邊,或是沿著溪岸逐漸上溯,這時,捕蟹人會以石頭在溪邊做彎曲的石灘,以減低流速,吸引蟹類前來。

無形中,這些石頭的佈置增加了溪流的彎度與水流的多變化,也增加了蟹類棲息的空間。

圖(十七)石灘增加蟹的棲息

  另一種擺佈法,是在水流強勁之處,自岸邊兩側向溪流水流中心線堆出兩道矮橫堤,如此可以減緩溪流邊岸流速,增加絨螯蟹在橫堤背岸棲息的地方,那經常是捕蟹人最容易抓到絨螯蟹的所在。

圖(十八)矮橫堤增加蟹的上溯

  在枯水期時,為了增加溪水流速,吸引蟹類上溯,捕蟹人也在河中用石頭築成與水流垂直的束水佈置。

不過這些民間疊石捕蟹的方法,大都是在溪流的中上游,而且至今仍可以看到。

但是在水量較大的河中,則未見過此等佈置。

圖(十九)與水流垂直的束水佈置

二、鱸鰻棲息的地方

  除了用石頭在溪流中佈置以引蟹棲息之外,台灣民間也有相傳多年的鱸鰻(Anguillamarmorata)水潭。

「潭」是溪流較深處,成熟的鱸鰻約有1公尺長以上,所以水深1公尺以上的水潭是其棲息最起碼的條件。

鱸鰻的習性是晝伏夜出,主要的食物是溪中的魚類、貝類、蟹類與昆蟲,尤好蝦類。

這些生物經常在石縫中棲息,或在石頭附近覓食,所以礫石形成的水潭,較易吸引鱸鰻。

  鱸鰻有時會上岸到茅草叢中,甚至到竹林中吃竹筍。

捕鰻人經常在此時捕鰻,因為鱸鰻在陸地上行動較緩,易於捕捉;甚至岸邊泥土太滑,減低鱸鰻身體與地面的摩擦力,鱸鰻會暫時鑽入泥土中。

  鱸鰻的攝食方法是接近獵物,以嘴咬住,隨即快速旋轉身體,磨碎獵物,再吞噬食物。

為了便於磨碎,需要石頭做為底岸,為此細土或泥土的底岸不易有鱸鰻棲息。

鱸鰻對水質的要求高,水中需要有高的溶氧,相對的溪流流速也較快,可達50cm/sec以上(12)。

這些知識都可做為未來營建溪流生態系統及工法的參考。

而捕鱸鰻人則利用此生物與石頭的關係,築成水潭,吸引鱸鰻前來。

圖(二十)鱸鰻棲息的水潭

三、鱧魚棲息的地方

  七星鱧魚(ChannaasiaticaL.)也是台灣溪流亟待保育的物種之一。

鱧魚是兇猛的肉食魚種,經常攝食其他魚種或水生昆蟲,有時連游過的水鴨都可為食。

這種魚類大都長在水流較緩的溪流中,棲息在邊坡石縫中,成熟的鱧魚可以生長至30公分長,其體寬可達6公分,因此石縫至少需有6公分長。

若以六菊築石法疊石,石頭的粒徑需在12公分以上。

因此民間捕捉鱧魚的人,經常尋找溪流中有較長裂縫的石壁旁或有植物遮蔭處垂釣。

因此,若要吸引七星鱧魚前來棲息,溪床較長的石縫佈置是需要的。

圖(二十一)鱧魚棲息的石穴

四、塘蝨棲息的地方

 塘蝨(ClariasfuscusL.)又稱為土殺,早期在水田邊的渠道中處處可見,現在幾乎已經非常稀有。

許多捕魚者認為這是因為近代水田都用農藥,渠道邊多用殺草劑的毒害所致。

  塘蝨的生活習性是棲息在平靜的池塘或水澤中,但是產卵時也會成群遷移到流速較快的水中。

在捕魚者的帶路下,我曾在台灣西北角的溪流中,看到成群的塘蝨,是介於緩流與急流交會的石灘處。

我在現場測定流速與水深,緩流處流速約0.14m/sec,水深約29cm,急流處的流速約0.76m/sec,水深約10cm,石頭的平均粒徑約7~8cm。

  塘蝨大多在10~15cm,體積不大,捕魚者認為由塘蝨的身長可以判斷該年水量的豐枯,溪流的水量愈多,塘蝨有愈多棲息與移動的空間,就能長的較大。

圖(二十二)塘蝨棲息的溪床

五、苦花棲息的地方

  台灣鏟頷魚(Varicorhinusbarbatulus)又稱為苦花,是溪流中較常見的魚類,深受垂釣者的喜愛。

釣這種魚時經常不用鉛垂,讓魚餌貼著水面,或是接近水面順流而下。

苦花偶爾會吃水底藻類,但大部份時候是吃在水中石頭上活動的昆蟲。

因此其生長的水域,經常流速較快,而且水中多有石頭,苦花常貼在石頭表面或間隙游動。

  苦花在產卵時,會從流速較快的水域,游到流速緩慢的水域產卵,小魚孵化後,也在緩流的淺水域活動,覓食石頭上的藻類與水生昆蟲,長到大約5公分後才逐漸在深水域活動。

圖(二十三)苦花棲息的溪床

 這些捕魚者、捕鰻者與捕蟹者判斷水流流況與以擺佈石頭增加生物棲息、以供捕捉的作法,雖不足取,但這些經驗是可供工程設計者參考。

結論

每一條溪流都有其獨特的水文,孕育著獨特的生態,也留下獨特的人文背景。

因此具有特色的生態工程,乃結合科學與當地的水文、生態與人文。

而百年來台灣的開發,的確留下一些具有生態保育的傳統砌石工法。

這些工法所建造的,至今仍然默默地在擔負水利輸導的功能,這也證明它們經得起多次洪水沖刷的考驗。

參考文獻

1.彰化農田水利會,灌溉組長林達雄先生口述。

2.岡本運治,1935(昭和11年)。

土木,第28號,46-49頁。

3.宮本武之輔,1935(昭和11年)。

治水工學,修教社書院,日本。

4.山田陽清,1928(昭和4年)。

河川及運河,大同評論社,日本。

5.歐陽玄,至正河防記,四庫全書。

6.沙克什,河防通議,四庫全書。

7.1905年,宜蘭廳管內埤圳調查(日據時代報告,作者不詳)。

8.陳炳嘉,1974年,泥工學,三民書局。

9.宜蘭廳第一公共埤池─修改工事報告書(日據時代報告,年代不詳)。

10.濱田正彥,1935(昭和8年),台灣河川の特色,台灣經濟研究會,No.16。

11.Petts,G.,andP.Calow.1996.RiverRestoration,BlackwellScienceLtd.UnitedKingdon.

12.Lowe,R.H.,1952.Theinfluenceoflightandotherfactorsontheseawardmigrationofthesilvereel(AuguillaanguillaL.).J.Anim.Ecol.vol.21,p.275-3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