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州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6194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楚雄州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云南省楚雄州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云南省楚雄州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云南省楚雄州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云南省楚雄州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云南省楚雄州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云南省楚雄州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云南省楚雄州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云南省楚雄州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云南省楚雄州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云南省楚雄州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云南省楚雄州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云南省楚雄州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楚雄州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x

《云南省楚雄州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楚雄州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楚雄州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x

云南省楚雄州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楚雄州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理综化学试题

本试卷共1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共7小题,每小题6.0分,共42分)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因为Na2CO3+SiO2

Na2SiO3+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B.碳和硅都是ⅣA族的元素,所以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相似

C.二氧化硅既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又溶于氢氟酸,所以二氧化硅是两性氧化物

D.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都是酸性氧化物,但二氧化硅不能和水反应生成硅酸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过量氯气通入溴化亚铁溶液中:

2Cl2+2Fe2++2Br-=4Cl-+2Fe3++Br2

B.向苯酚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

C.足量的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CO2+CO32-+H2O=2HCO3-

D.用过量的冷氨水吸收SO2:

SO2+2NH3•H2O=SO32-+2NH4++H2O

3.室温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见下表.室温下,向5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投入2g食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食盐不溶解

B.食盐溶解,无晶体析出

C.食盐溶解,析出2g硝酸钾晶体

D.食盐溶解,析出2g氯化钾晶体

4.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

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为(  )

A.16:

9B.23:

9C.32:

9D.46:

9

5.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体,经分析知其中含水7.62%,K2CO32.88%,KOH 90%,若将此样品1克加入到46.00ml的1mol/l盐酸中,过量的酸再用1.07mol/lKOH溶液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质量为()

A.1.71gB.3.43gC.5.14gD.6.86g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与稀HNO3反应:

Fe+2H+=Fe2++H2↑

B.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HCO3-+OH-=CO2↑+H2O

C.氯化钙与碳酸氢钾溶液混合:

Ca2++CO32-=CaCO3↓

D.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

Cu2++SO42-+2OH-+Ba2+=BaSO4↓+Cu(OH)2↓

分卷II

8.铁、铝、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生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X(Fe3C)。

X在足量的空气中高温煅烧,生成有磁性的固体Y,将Y溶于过量盐酸的溶液中含有的大量阳离子是________。

(2)某溶液中有Mg2+、Fe2+、Al3+、Cu2+四种离子,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将滤渣高温灼烧并将灼烧后的固体投入到过量的稀盐酸中,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________(填字母)。

A.Mg2+B.Fe2+

C.Al3+D.Cu2+

(3)氧化铁是重要工业颜料,用废铁屑制备它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

②写出在空气中煅烧Fe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Ⅰ.请回答:

(1)H2O2的电子式________。

(2)镁燃烧不能用CO2灭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AgCl沉淀中加入KBr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沉淀,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完成以下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MnO

+(  )C2O

+________===(  )Mn2++(  )CO2↑+________

Ⅱ.化合物甲和NaAlH4都是重要的还原剂。

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和H2反应生成甲。

甲与水反应可产生H2,甲与AlCl3反应可得到NaAlH4。

将4.80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金属钠和2.24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的H2。

请推测并回答:

(1)甲的化学式________。

(2)甲与AlCl3反应得到NaAlH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AlH4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在无水条件下可作为某些钢铁制品的脱锈剂(铁锈的成分表示为Fe2O3),脱锈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认为:

用惰性气体赶尽反应体系中的空气,将铁和盐酸反应后的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再与金属钠反应,得到的固体物质即为纯净的甲;取该固体物质与水反应,若能产生H2,即可证明得到的甲一定是纯净的。

判断该同学设想的制备和验纯方法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城市为保持街道整洁、湿润,在路面或广场上喷洒含化学式为XY2的溶液做保湿剂。

X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X的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元素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与Y相邻且Z、W能形成一种WZ2型分子。

(1)m=    ,该保湿剂的化学式为    。

(2)Z、W元素的名称为    、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2和WZ2都为离子化合物

B.XY2中仅含离子键,WZ2中仅含共价键

C.H2Z比HY的稳定性强

D.X的阳离子比Y的阴离子半径大

(4)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XY2的电子式:

X2+

]2-

B.WZ2的结构式:

Z=W=Z

C.Y元素的单质与H2Z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Y2+Z2-====2Y-+Z↓

D.用电子式表示XY2的形成过程为:

 

【化学选修:

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11.几组物质的熔点(℃)数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组属于________晶体,其熔化时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

(2)B组晶体共同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有金属光泽 ②导电性 ③导热性 ④延展性

(3)C组中HF熔点反常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组晶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硬度小②水溶液能导电

③固体能导电④熔融状态能导电

(5)D组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NaCl>KCl>RbCl>CsCl,其原因解释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选修:

有机化学基础】15分

12.研究小组设计用含氯的有机物A合成棉织物免烫抗皱整理剂M的路线如下(部分反应试剂和条件未注明):

已知:

①E的分子式为C5H8O4,能发生水解反应,核磁共振氢谱显示E分子内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其个数比为3∶1;

(R、R′、R″代表相同或不相同的烃基)。

(1)A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A→B反应所需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4)G→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5)已知1molE与2molJ反应生成1molM,则M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6)E的同分异构体有下列性质:

①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②能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产物之一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该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种,其中任意1种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7)J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该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A项的反应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生成的产物中有气体生成,平衡正向移动,促使反应能够顺利进行,故不能通过此反应判断H2CO3与H2SiO3的酸性强弱,错误;CO2和SiO2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B错误;SiO2与氢氟酸的反应不属于酸性氧化物与一般酸的反应,在此反应中SiO2并没有表现出碱性氧化物的性质,C错误。

选D。

2.【答案】D

【解析】A错误,氯气过量,则溴化亚铁中的Br-、Fe2+要全部参加反应,即参加反应的n(Fe2+):

n(Br-)=1:

2;B错误,苯酚的酸性比H2CO3弱,因此反应不会生成CO2和水,只会生成NaHCO3;C错误,NaHCO3溶解度比Na2CO3小,因此当碳酸钠饱和,则应该析出NaHCO3晶体;D正确,当氨水足量,反应生成正盐,即(NH4)2SO3。

3.【答案】B

【解析】在5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设为xg,依据题意有:

,解x=121.21g,那么含有水500g-121.21g=378.79g,加入的氯化钠中不含有与硝酸钾相同的离子,不用考虑是否和硝酸钾出现盐的代换,所以不会出现晶体析出,且2g氯化钠完全可以溶解在378.79g水中,即2g氯化钠溶于硝酸钾中时溶液中有四种离子计钾离子、硝酸根离子、钠离子、氯离子,他们几种随机组合均未达到这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故选B。

4.【答案】A

【解析】题目给出了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

9,反应中生成了2molM,所以R和M的质量比应为22:

18,生成4.4gR同时生成3.6gM,再由质量守恒定律求得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6.4g,进而求得y和M的质量之比为6.4:

3.6=16:

9。

5.【答案】B

【解析】此题中发生的反应很多,但仔细分析可知:

蒸发溶液后所得固体为氯化钾,其Cl-全部来自于盐酸中的Cl-,在整个过程中Cl-守恒。

即n(KCl)=n(HCl),可得结果为B。

6.【答案】A

【解析】A正确;B错误,除了氯气外,其它的如臭氧都可以将其氧化得到碘单质;C错误,出现该现象为含有碘单质;D错误,不能排除SO42-的干扰。

7.【答案】D

【解析】A错误,铁与稀HNO3反应不产生H2,而是NO气体。

B错误,HCO3-与OH-生成CO32-,而不是CO2。

C错误,碳酸氢钾只能写成HCO3-,而不可写成CO32-。

D正确,书写合理。

8.【答案】

(1)Fe2+、Fe3+、H+

(2)BC

(3)①过滤 洗涤

②4FeCO3+O2

2Fe2O3+4CO2

【解析】

(1)磁性的固体Y为四氧化三铁,溶于过量盐酸溶液中,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Fe2++2Fe3++4H2O;所以溶液中含有的大量阳离子是Fe2+、Fe3+、H+。

(2)该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故大量减少的离子有Al3+、Fe2+。

(3)①经操作Ⅰ得到滤液和滤渣,故该操作为过滤。

结合产品为Fe2O3,则逆推知经煅烧产生。

为防止其中会有杂质混入,应对沉淀进行洗涤,再经干燥处理。

②煅烧过程中,分解产生的FeO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2O3。

9.【答案】Ⅰ.

(1)

(2)2Mg+CO2

2MgO+C

(3)AgCl(s)+Br-(aq)===AgBr(s)+Cl-(aq)

(4)2MnO

+5C2O

+16H+===2Mn2++10CO2↑+8H2O

Ⅱ.

(1)NaH 

(2)4NaH+AlCl3===NaAlH4+3NaCl

(3)NaAlH4+2H2O===NaAlO2+4H2↑

(4)3NaH+Fe2O3===2Fe+3NaOH

(5)制备过程不合理,因为盐酸易挥发,H2中混有HCl,导致产物中有NaCl

验纯方法不合理,如果有Na残留,Na与水反应也产生H2;没有考虑混入的NaCl

【解析】Ⅰ.

(1)H2O2的电子式为

(2)镁能在CO2中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2MgO+C;(3)由于AgBr的溶度积比AgCl更小,故在AgCl沉淀中加入KBr溶液,白色沉淀AgCl转化为淡黄色沉淀AgBr,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s)+Br-(aq)===AgBr(s)+Cl-(aq)。

(4)C2O

在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中被氧化,其离子方程式为2MnO

+5C2O

+16H+===2Mn2++10CO2↑+8H2O。

Ⅱ.由4.80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金属钠和2.24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的H2,可推断金属钠和H2反应生成的甲为NaH,NaH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H与AlCl3反应可得到NaAlH4。

(1)甲的化学式为NaH;

(2)由于反应物为NaH与AlCl3,得到产物有NaAlH4,故推知另一产物为NaCl,其化学方程式为4NaH+AlCl3===NaAlH4+3NaCl。

(3)NaAlH4中的氢显-1价,水中的氢显+1价,NaAlH4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中生成氢气,另一产物为NaAlO2,其化学方程式为NaAlH4+2H2O===NaAlO2+4H2↑。

(4)根据题意NaH在无水条件下能与Fe2O3反应,结合反应物的性质可推知反应产物为Fe和NaOH,从而得出其化学方程式为3NaH+Fe2O3===2Fe+3NaOH。

(5)制备过程中,由于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氢气中会有氯化氢,易和钠反应生成NaCl;如在制取NaH的反应中钠过量,则产物中混有钠,钠与水反应也会有氢气产生,同时验纯时也没有考虑到混入的NaCl。

10.【答案】

(1)20 CaCl2 

(2)硫 碳(3)B (4)B,D

【解析】

(1)由X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不难推知其为

,该元素为Ca,根据CaY2可知Y为-1价,又因Y-与Ca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可知Y为Cl。

(2)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且Z、W能形成一种ZW2型分子,则Z、W是C或S。

Z与Y相邻则Z是S,W是C。

(3)CaCl2是仅含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CS2是共价化合物,仅含有共价键,A错,B对;S的非金属性弱于Cl,则H2S的稳定性比HCl弱,C错。

Ca2+、Cl-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但钙元素的核电荷数大,半径小,D错。

(4)XY2为CaCl2,其电子式为

,H2S的水溶液为弱酸,应写成分子式,,即Cl2+H2S=2H++2Cl-+S↓,A、C错。

11.【答案】

(1)原子 共价键 

(2)①②③④

(3)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其熔化时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多(只要答出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即可)

(4)②④

(5)D组晶体都为离子晶体,r(Na+)<r(K+)<r(Rb+)<r(Cs+),在离子所带电荷相同的情况下,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熔点就越高

【解析】通过读取表格中数据先判断出晶体的类型及晶体的性质,应用氢键解释HF的熔点反常,利用晶格能的大小解释离子晶体熔点高低的原因。

12.【答案】 

(1)羟基

(2)HOOCCH2COOH+2CH3OH

CH3OOCCH2COOCH3+2H2O

(3)NaOH水溶液

(4)ClCH2CH2COOH+2NaOH

CH2===CHCOONa+NaCl+2H2O

【解析】

(1)铜作催化剂,A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且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表明A中存在羟基;

(2)E中存在4个O,可能含有两个酯基,只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分子应呈对称结构,推断出E的结构简式为CH3OOCCH2COOCH3,反推出D为HOOCCH2COOH,C为OHC—CH2—CHO,B为HOCH2CH2CH2OH;

(3)由于A中含有氯原子和羟基,得出A为ClCH2CH2CH2OH,卤代烃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作用下能水解成醇;(4)A催化氧化成ClCH2CH2CHO,进一步氧化成G:

ClCH2CH2COOH,结合已知②,G→H应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酸,然后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J:

CH2===CHCOOCH3;(5)根据已知②写出E+J→M的化学反应方程式;(6)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表明有机物中必含有—COOH,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结构中必含有HCOO—,然后采用取代CH3CH2CH3中两个氢的方法写出同分异构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