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展望分析报告 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62623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展望分析报告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展望分析报告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展望分析报告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展望分析报告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展望分析报告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展望分析报告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展望分析报告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展望分析报告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展望分析报告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展望分析报告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展望分析报告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展望分析报告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展望分析报告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展望分析报告 2.docx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展望分析报告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展望分析报告 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展望分析报告 2.docx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展望分析报告2

2016年人力资源服务

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10月

目录

一、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4

1、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简介4

2、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现状5

(1)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初步形成6

(2)行业规模迅速扩大7

(3)服务品牌化日趋凸显8

3、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未来发展前景8

(1)行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8

(2)从市场拓展向内涵增长发展9

(3)品牌化发展成为主要趋势9

(4)形成标准化发展新格局9

(5)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10

(6)市场细分和产业结构优化进一步升级10

二、行业监管情况及法律法规11

1、行业主管部门11

2、行业协会11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12

4、产业政策13

三、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15

四、行业上下游的关系15

五、行业竞争程度16

1、行业整体竞争状况16

2、行业主要企业17

(1)深圳市银雁金融服务有限公司17

(2)深圳市卓越成长管理顾问有限公司17

(3)广东现代国际市场研究有限公司18

(4)广州优加市场调研有限公司18

六、行业壁垒18

1、客户黏性壁垒18

2、技术和人才壁垒19

3、品牌和市场认知度壁垒19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20

1、有利因素20

(1)经济稳步发展和产业结构深化调整为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沃土20

(2)政策环境改善,服务规模和产值增加20

(3)产业链日趋完善,各项服务稳步发展21

(4)民营机构发展迅速,市场活力不断增加21

2、不利因素21

(1)行业整体起步较晚,成熟度仍然偏低21

(2)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22

(3)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地区发展不均衡23

一、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

1、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简介

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是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调整、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根据《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82%,高出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标志着中国经济正式迈入“服务化”时代,意味着中国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

服务业将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服务业是指为劳动者就业和职业发展、为用人单位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提供相关服务的专门行业,包括中高端人才访寻、灵活用工、人力资源外包、在线招聘、人力资源综合咨询、人力资源软件系统、转职服务等,具有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高成长性和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是国家确定的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人力资源有效开发与优化配置,从而提升劳动生产率。

人员在企业受雇佣的各个阶段产生了不同的人力资源服务需求,这些需求衍生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各个细分子行业。

比如,员工进入企业时的招聘服务需求促使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围绕此阶段衍生出在线招聘、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咨询、招聘流程外包等服务;部分人力资源细分领域的服务如人力资源软件系统则支持员工在企业的整个雇佣周期。

因各细分行业的产品以及服务方式不同,产生了不同的业务形态和模式,如单一服务、解决方案、平台、系统、咨询、培训等。

随着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逐渐成熟,行业边界正在逐渐被打破,整合加剧,更多服务模式交互,并将衍生出更多新的服务模式。

2、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经历了从无到有,行业发展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服务领域与内容日益多元化的历程:

从开始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人事劳动事务代理等业务起步,逐渐发展成为包括人力资源培训、人才素质测评、

高级人才寻访、劳务派遣、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

软件等内容的服务体系。

从业务种类上看,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已经形成了一条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从业务发展上看,行业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进一步多元化,已经初步形成一批高水平、专业化、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产品和项目。

追溯整个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萌芽期、行业形成期与快速发展期三个阶段。

当前,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

在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方面,形成了覆盖省、地、县的公共服务网络体系。

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发展势头迅猛,涌现出了中智、北京外企、上海外服等一批进入了中国企业500

强,资产雄厚、

实力强大、国内外知名的行业龙头企业,年营业额达到了几十甚至过百亿元的规模。

根据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截至到2014年末,我国县以上政府普遍设立了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计252万家,从业人员共计407万人,2014年全年共为4895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各类人力资源服务,相比2013年增长10379%。

2010-2014年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营业总收入

(2)行业规模迅速扩大

近年来,受益于中国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上游发展,企业转型升级以及全球化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进一步增长,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行业规模进一步加速扩大,并衍生出多种细分行业和模式。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报告(2014)》及相关数据,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2014

年营业收入总额达

到8058亿元,相比2013年增长1503%,2010-2014年的行业营业收入总额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725%,人力资源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服务业新的重要增长点。

(3)服务品牌化日趋凸显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经营环境中,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品牌经营逐步得到重视,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品牌知晓度也逐渐提高,服务品牌化日趋凸显。

由中国企业家联合会发布的“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有三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进入:

东浩兰生集团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SFSC)排行第143位,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CIIC)排行第291位,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FESCO)排行第367位。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品牌意识不断加强,前程无忧、广东智通人才等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商标已被认定为驰名商标,一些服务机构也成功申请成为省级著名商标企业。

3、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未来发展前景

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迅速,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未来,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前景仍旧十分广阔。

(1)行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在国家鼓励政策的引导下,人力资源服务业正式纳入国家服务经济体系。

随着产业引导、政策扶持和环境营造等的不断优化,通过不断的产业优化和结构调整,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

空间,行业规模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根据人社部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到2020年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行业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

(2)从市场拓展向内涵增长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人力资源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我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和提供服务的产品和类别都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和拓展。

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专注点逐渐从新客户群体的开拓,趋向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和具有差异化、个性化的高附加值服务产品。

(3)品牌化发展成为主要趋势

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人力资源服务业品牌化,有利于企业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无形资产。

人力资源服务业品牌化建设,不仅需要形式上、视觉上统一符号,关键在于为企业提供高价值和个性化的服务产品。

(4)形成标准化发展新格局

我国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新格局初步形成,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建设不断拓展。

全国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先后开展了12项标准的制定工作。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首个国家标准《高级人才寻访服务规范》已经颁布和实施;《现场招聘会服务规范》、《人才测评服务规范》正在上报国家审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派遣服务规范》和《人力资源网站服务规范》等标准也完成了征求意见工作。

(5)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互联网生态的发展使得人力资源服务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互联网服务、移动终端、大数据分析、云服务、O2O等信息化技术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也为人力资源服务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未来,人力资源服务业依托信息化整合行业资源,提高运营的协同效应,降低成本。

同时,人力资源服务业需要结合互联网的特性,利用云服务、大数据技术等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创新商业模式。

(6)市场细分和产业结构优化进一步升级

随着竞争的加剧,市场对人力资源服务内容需求日益增加,对服务价值要求日益提高。

人力资源服务已经从简单的以事务性为核心的人事外包向以专业管理为核心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转变。

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市场将更加细化,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

在产业链的整合方面,统一解决方案正在成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对于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而言,统一解决方案服务模式将实现客户资源和产品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未来,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进一步提高服务的专注度,明确定位自身的优势和细分市场,为客户提供更多高附加值和综合性服务的解决方案。

二、行业监管情况及法律法规

1、行业主管部门

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主管部门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人社部是2008年3月由原人事部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建而成。

人社部主要职能包括:

拟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政策,起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草案;拟订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流动政策,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等。

2、行业协会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行业自律性组织主要为中国人力交流协会、广东省人力交流协会及其他地方性的人力资源行业协会。

中国人才交流协会是经民政部批准、由人社部主管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其成员主要为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各级各类人才市场、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相关社会团体。

主要职能包括:

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政府人社部门与会员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业务联系,协调会员之间的关系,促进共同发展;加强行业自律与管理,通过制定有效的行业规范,开展诚信建设,促进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为会员开展业务提供服务;开展人才市场理论研究;开展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工作;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等。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4、产业政策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国家已将其列为优先发展的鼓励类项目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①2013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重新修订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并于2013年5月起施行。

其中,商贸服务业的“就业和创业指导、网络招聘、培训、人员派遣、高级人才访聘、人员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人力资源服务业”以及科技服务业中的“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知识流程外包等技术先进型服务”均作为国家鼓励类项目。

②2013年2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外包

产业发展的复函》,指出“近一轮政策紧扣产业发展需要,从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国际营销网络建设、促进离岸在岸业务协调发展、加强信息安全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出发,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③201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强化政策措施,完善产业政策体系。

通过加强规划引导,科学谋划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布局,发挥产业集聚区引领带动作用;通过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业务流程外包等高附加值项目,开拓新市场、新业务和营销网络;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税收政策、加强金融服务以及提升便利化水平等,培育一批创新和竞争能力强、集成水平高的龙头企业,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加快推动国内服务外包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④2014年1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提出人力资源服务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要求按照四条基本原则,实现到2020年行业规模达到2万亿、从业人员50万人,建立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在人力资源服务业三十余年发展历程中首次为行业发展确立了明确的方向和定位。

⑤2012年8月,广东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意见》,提出创新服务外包企业孵化模式,支持专业化服务外包企

业设立和发展。

对从事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在市场准入、工商登记中给予便利。

加强本地服务外包企业投融资服务和上市培育辅导,鼓励有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联营等方式,扩大企业规模。

鼓励企业独立或合作建设研发机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对外包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及技术转让、专利申请等,按规定落实财税优惠政策。

三、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

季节性特点从细分行业来看,传统的人力资源外包、劳务派遣、传统网络招聘模式等均已经度过快速成长期,正在逐步进入发展成熟期;而新形式的人力资源服务模式,如中高端人才寻访、人力资源咨询、人力资源培训、人力资源软件系统等,近年来增长较快,规模不断扩张,总体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

人力资源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均受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通常来说季节性特征均不明显,但对于某些专注于特定行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受下游行业特殊性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特征。

如专注于银行业的人力资源咨询和培训机构,一般而言,六、七月份和十、十一月份均为业务旺季,十二月至第二年的三月份为业务淡季。

四、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给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软件和信息技术的企业。

下游为有人力资源服务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

及个人客户。

五、行业竞争程度

1、行业整体竞争状况

从地区上看,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三集团”竞争格局。

上海和北京分别是中国的南北经济中心,其经济发展程度和产业先进程度是全国其他任何地方都难以比拟的,在人力资源服务业中占据第一集团的位置;辽宁、浙江、天津、江苏、广东都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基础雄厚,对外交往便利,共同组成第二集团;剩余的省份构成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第三集团。

从市场竞争主体来看,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目前呈现出国有机构(包括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三分天下”的格局。

行业参与者众多,竞争激烈,发展迅速,但目前仍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

很多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是规模较小的中小民营企业,

创新意识很强,但服务的层次和技术含量偏低。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所提供的专业服务主要集中在人才招聘、派遣、行政事务代理等初级服务上,管理咨询、教育培训、职能外包等中高端服务还比较薄弱。

大部分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研发能力弱,所提供的产品同质化严重,提供个性化服务、复合型服务的能力不足,经常采取在低端市场比拼价格的竞争方式。

2、行业主要企业

(1)深圳市银雁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6年,当前注册资本10,000万元。

银雁公司专注于金融外包服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围绕BPO业务流程的个性化及全流程综合解决方案,并且具有良好的服务交付能力,在项目管理所涉及的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质量管理上有成熟的经验。

目前已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60多个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员工逾25万人,服务客户包括全部主要中资银行、外资银行、保险公司。

(2)深圳市卓越成长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3年,当前注册资本1000万元。

深圳卓越是一家专注于银行产能提升策略及解决方案规划设计及实施辅导的专业营销咨询机构,在银行产能提升及销售化转型领域已经先后与招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邮政、中国银行进行了深度合作,先后辅

导了6800多个网点的销售化转型和近20家分行的综合化转型,并取得了相当明显的产能提升效果,是国内客户重复购买率最高的公司之一。

(3)广东现代国际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5年,当前注册资本501万元。

目前现代国际在上海、北京、成都等地设立了全资分公司,在深圳、南京设立办事处,研究服务项目遍及全国100多个城市及乡镇。

经过多年的发展,MIMR已成为国内知名的专业化市场研究顾问公司。

(4)广州优加市场调研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7年,当前注册资本300万元。

优加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神秘顾客检测、客户满意度研究、服务及营销培训的调研咨询公司,总部在广州,目前在上海、北京设有分公司,在武汉、南宁、长沙、福州、贵阳、成都和合肥设有分支机构。

六、行业壁垒

1、客户黏性壁垒

由于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监管体系仍然不够健全,市场上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层次不齐,企业一旦选择了缺乏专业服务能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那么企业可能不仅得不到服务商的有效支持,甚至还有可能付出更多的服务成本、承担更大的用工风险。

因此,客户对已有的服务供应商的黏性较强,存在明显的先行者优势。

2、技术和人才壁垒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是以人为本的智力型经营行业,特别对于人力资源咨询、人才测评、管理培训、人力资源软件系统等细分领域,不仅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源相关知识技能,更需要有对本地企业客户特质的精准把握能力、对客户需求的深刻洞察能力、综合运用各类知识模型和现代化商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专精于特定行业领域且经过实践检验的人才及师资能力等。

成熟的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经过多年市场耕耘所积累的这些技术和人才资源以及能力,是新进入者短期内难以超越的。

3、品牌和市场认知度壁垒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参与者众多,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已经成为客户选择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的重要考虑因素。

成熟的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一方面通过标准化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另一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长时间的培育积淀,赢得客户认可,打造良好的客户口碑效应,凝聚较高的市场认知度,从而对市场新进入者形成明显的品牌优势。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经济稳步发展和产业结构深化调整为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沃土

服务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继2013年中国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后,服务业在中国经济总量的占比在2014年进一步提高到482%,高于第二产业

56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正加快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

此外,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殆尽为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行业整体发展环境向好。

(2)政策环境改善,服务规模和产值增加

自2007年以来,尤其是近几年中国不断完善人力资源方面的政策,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各地区也逐步出台了人力资源服务业专项政策,一些地方政府通过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等,使得人力资源服务业无论是在产值规模还是运营水平上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监管方面的政策也使得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市场环境更为开放、公平、诚信而且竞争有序,在中央的引导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人力资源服务业不断迈上新台阶,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不断增加。

(3)产业链日趋完善,各项服务稳步发展

当前,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化的加速,用人单位和求职者需求不断变化,人力资源各类服务稳步发展,各业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调整。

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招聘服务增加,人才培训服务有了较大发展,档案管理服务等人事代理服务略有增长,人力资源咨询、测评与评鉴等高端服务稳中有进。

(4)民营机构发展迅速,市场活力不断增加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在中国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中,政府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占总数的348%,国有企业占42%,民营服务机构占603%,外资及港澳台资服务机构占07%;2013年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约为26万家,国有企业1,139家,占43%,民营机构18,578家,占703%,外资港澳台资服务机构218家,占08%。

与2012年相比,2013年民营机构增加了1,491家,占比提高了10%。

目前非国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经成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主要力量,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2、不利因素

(1)行业整体起步较晚,成熟度仍然偏低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起步较晚,虽然发展十分迅速,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相比,当前中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业还存在一定制约,产业规模和产业结

构还存在不适应的问题。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正式确立行业地位还不足10年,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力资源服务总体规模仍然较小,人力资源企业仍然缺乏国际竞争力。

(2)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在这一背景下,目前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宏观管理体系也还处于不断调整完善的阶段,存在着宏观管理的法规体系与管理机制和办法尚待健全、行业法规和服务标准化建设滞后等问题,这些因素均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运营与发展造成压力。

(3)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地区发展不均衡

从发展速度来看,东部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较稳定,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的发展规模次于东部地区,但其发展速度要快于东部地区。

从总体布局来看,人力资源服务规模最大的是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又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省份。

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不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