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1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62988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训练1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课时训练1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课时训练1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课时训练1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课时训练1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课时训练1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课时训练1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课时训练1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课时训练1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课时训练1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课时训练1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时训练1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docx

《课时训练1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训练1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时训练1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docx

课时训练1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课时训练1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一、选择题

1.关于DNA和R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有些RNA有氢键

B.一种病毒只含有DNA或RNA

C.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RNA

解析:

tRNA绕成的三叶草形状,单链之间有氢键相连;病毒只具有一种核酸,或是DNA,或是RNA;不论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其遗传物质均是DNA;叶绿体、线粒体中均含有DNA和RNA,核糖体中含有RNA。

2.(2019·杭州质量检测)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若培养的时间太短,则两组实验结果中沉淀都几乎没有放射性

B.若培养的时间太长,则两组实验结果中上清液都几乎没有放射性

C.若在实验中用35S和32P分别标记两组细菌,则实验结果与原实验

相反

D.若在实验中用35S和32P分别标记两组细菌,则实验结果与原实验

相同

解析:

若培养的时间太短,噬菌体还来不及侵染细菌,经过离心会使噬菌体全部进入上清液,沉淀都几乎没有放射性;若培养的时间太长,噬菌体会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则两组实验结果中上清液都有放射性;若在实验中用35S和32P分别标记两组细菌,则子代均含有35S或32P标记两组细菌,用35S标记组的实验结果是上清液和沉淀物均有放射性,用32P标记组的实验结果是沉淀物有放射性。

3.如图为某核苷酸链的局部结构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图中a或b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核苷酸

B.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①连接起来的

C.该链可能是组成T2噬菌体遗传物质的一部分

D.该核苷酸链中五碳糖上连接的磷酸可以是1个或2个

解析:

一个完整的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而且磷酸基团连接在五碳糖的5'端。

图中a是一个完整的核苷酸,而b不是,A项错误;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③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的,B项错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NA含有T而不含有U,图示碱基含有U,因此该链不可能是组成T2噬菌体遗传物质的一部分,C项错误;由图可知,末端五碳糖连接的磷酸是1个,中间的五碳糖连接的磷酸是2个,D项正确。

4.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部分实验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

A.①中噬菌体为子代DNA复制提供了模板和逆转录酶

B.适当时间保温后进行②操作,使细菌外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

C.由该图分析可知,实验结果可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该实验得到的子代噬菌体中,大多数含有放射性32P

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合成,而DNA复制所需的原料、能量、酶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且该过程不需要逆转录酶;②为搅拌,其目的是使细菌外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由该图分析可知,实验结果可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有放射性的DNA进入细菌体内进行半保留复制,其原料全部来自无放射性的细菌,子代噬菌体只有少部分含有放射性。

5.下列有关DNA结构和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脱氧核糖与含氮碱基的交替排列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B.每个DNA分子中脱氧核糖上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C.双链DNA分子中的碱基含量遵循卡伽夫法则

D.在“探究DNA的复制过程”活动中,第二代大肠杆菌DNA用解旋酶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的结果与原来相同

解析:

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构成DNA的基本骨架;DNA每条链中总有一个脱氧核糖上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而其他脱氧核糖上同时连接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双链DNA分子中的碱基含量遵循卡伽夫法则,即A=T、C=G;在“探究DNA的复制过程”活动中,第二代大肠杆菌DNA用解旋酶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的结果与原来不同。

6.(2019·金华十校联考)某同学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活动中,制作了甲~丁四种相关化合物的模型(如图所示),①、②表示化学键连接的位点。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化合物甲、乙、丙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

B.化合物甲、乙位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外侧

C.连接化合物丙与丁的化学键位于①②之间

D.在双链DNA分子中甲的数量等于丁的数量

解析:

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五碳糖)、碱基组成,即甲、丁、丙;DNA双螺旋结构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即丁和甲;连接化合物丙(碱基)与丁(五碳糖)的化学键不在①②之间;在双链DNA分子中,磷酸(甲)的数量=碱基(丙)的数量=脱氧核糖(丁)的数量。

7.某班级分组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采用了如下流程:

制作脱氧核苷酸→制作脱氧核苷酸链→制作双链DNA→螺旋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制作脱氧核苷酸时,将磷酸和碱基连在脱氧核糖的特定位置

B.制作脱氧核苷酸链时,相邻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直接相连

C.制作双链DNA时,两条链之间的碱基A与T配对,G与C配对

D.各组DNA模型的碱基序列往往不同,反映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解析:

脱氧核苷酸中,磷酸和碱基均与脱氧核糖相连;制作脱氧核苷酸链时,相邻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形成磷酸二酯键;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A与T配对,G与C配对;DNA分子的多样性源于核苷酸即碱基序列的千变万化。

8.如图为科学家设计的DNA合成的同位素示踪实验,利用大肠杆菌来探究DNA的复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从获得试管①到试管③,细胞内的染色体复制了两次

B.用噬菌体代替大肠杆菌进行实验,提取DNA更方便

C.试管③中含有14N的DNA占3/4

D.本实验是科学家对DNA复制方式假设的验证

解析:

大肠杆菌细胞内没有染色体;噬菌体是寄生的,不能在培养液中繁殖,不能代替大肠杆菌进行实验;试管③中含有14N的DNA占100%;本实验是对DNA半保留复制的验证实验。

9.下列关于DNA的相关计算,正确的是( C )

A.具有1000个碱基对的DNA,腺嘌呤有600个,则每一条链上都具有胞嘧啶200个

B.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复制n次后共需2n·m个胸腺嘧啶

C.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第n次复制需要2n-1·m个胸腺

嘧啶

D.无论是双链DNA还是单链DNA,(A+G)所占的比例均是1/2

解析:

具有1000个碱基对的DNA,腺嘌呤有600个,则DNA中含胞嘧啶400个,因此一条链上的胞嘧啶数可为0~400个;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复制n次后DNA数由1个变为2n个,因此需要(2n-1)·m个胸腺嘧啶,其第n次复制DNA数由2n-1个变为2n个,这一过程需要(2n-2n-1)·m即2n-1·m个胸腺嘧啶;只有在双链DNA中才遵循卡伽夫法则,即A=T,G=C,(A+G)所占比例为1/2,在单链DNA中不存在这一关系,(A+G)所占比例不一定为1/2。

10.在利用大肠杆菌“探究DNA复制过程”的活动中,若含有m个碱基对的DNA分子被15N标记,其中鸟嘌呤n个,含该DNA分子的大肠杆菌在14N的培养液中分裂三次,获取DNA在试管中离心。

若仅考虑该分子的复制情况,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细胞中每次复制产生的2个DNA分子连在同一个着丝粒上

B.离心后试管中DNA分子数在轻带和中带的比值为3∶1

C.3次复制共消耗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7(m-n)个

D.该过程需DNA聚合酶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

解析:

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环状DNA上无着丝粒;分裂三次产生8个DNA分子,2个DNA分子是由含14N的链和15N的链组成,为中带,只含14N的DNA有6个,为轻带,因此离心后试管中DNA分子数在轻带和中带的比值为3∶1;根据分析可知,3次复制共消耗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m-n)·(23-1)即7(m-n)个;该过程需DNA聚合酶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

11.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 C )

解析:

DNA分子中(A+C)/(T+G)应始终等于1;一条单链中(A+C)/(T+G)与其互补链中(A+C)/(T+G)互为倒数,一条单链中(A+C)/(T+G)=0.5时,互补链中(A+C)/(T+G)=2;一条单链中(A+T)/(G+C)与其互补链中(A+T)/(G+C)及DNA分子中(A+T)/(G+C)都相等。

12.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用R型活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菌分别给小白鼠注射,小鼠均不死亡

B.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

C.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离心,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解析:

R型活菌没有毒性,不会导致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菌失去侵染能力,不会导致小鼠死亡,因此用R型活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菌分别给小白鼠注射,小鼠均不死亡;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且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由细菌提供,因此子代噬菌体中不含35S;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RNA是遗传物质;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中,并随着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因此上清液中应该没有放射性或较弱的放射性。

13.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

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B.F组可以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

C.F组产生的S型肺炎双球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A、B、C、D四组

解析:

E组没有出现S型细菌,F组出现S型细菌,所以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S型细菌的DNA能将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所以F组可以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F组产生S型肺炎双球菌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能将此性状传递给后代;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B、C和F组。

14.(2019·嘉兴、丽水联考)将含14N

DNA的某细菌转移到含15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24h后提取子代细菌的DNA。

先将DNA热变性处理,即解开双螺旋,变成单链,然后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如图,离心管中出现的两种条带分别对应下图中的两个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热变性处理破坏了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

B.由实验结果可推知该细菌的细胞周期大约为6h

C.根据条带的数目和位置可以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D.如子代DNA直接密度梯度离心,则出现2条带,含量比例为1∶3

解析:

热变性处理破坏了DNA分子中的氢键;由曲线知DNA单链15N和14N之比为7∶1,说明培养24h后DNA分子复制了3代,由此知该细菌的细胞周期大约为8h;由于条带是单链的数目和位置,不可以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二、非选择题

15.如图是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图解(1~5),请据图探讨相关问题。

(1)物质1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与RNA的基本单位相比,两者成分方面的差别是 

 

 。

 

图2化学键①为       。

 

(2)图3和图4中的氢键用于连接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如果DNA耐高温的能力越强,则    (填“G—C”或“A—T”)碱基对的比例越高。

 

(3)RNA病毒相比D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请结合图5和有关RNA的结构说明其原因:

 

 。

 

(4)图5中的DNA分子片段中,游离的磷酸基团有    个,若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的碱基G为x个,占其碱基总量的比例是y,则该DNA分子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数目是      。

 

解析:

(1)DNA与RNA相比,主要区别是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特有的碱基是T,而RNA的基本单位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特有的碱基是U。

DNA分子中,两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2)DNA分子中氢键越多,DNA分子越稳定,C—G之间有3个氢键,A—T之间有2个氢键。

(3)RNA一般是单链结构,DNA分子是双链螺旋结构,其稳定性较强,而单链RNA更容易发生变异。

(4)由于每条DNA单链中含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故图中DNA分子片段中,游离的磷酸基团有2个。

该DNA分子中鸟嘌呤数目为x,因此G、C碱基对为x,腺嘌呤=胸腺嘧啶=(

-2x)÷2,由于G、C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是三个,A、T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是2个,因此DNA分子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数是3x+[(

-2x)÷

2]×2=x(1+

)。

答案:

(1)物质1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特有的碱基是T,而RNA的基本单位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特有的碱基是U 磷酸二酯键 

(2)G—C

(3)DNA的双螺旋结构较RNA单链结构更稳定

(4)2 x(1+

16.欲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提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材料用具:

显微注射器、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NA酶、RNA酶等。

(说明:

活鸡胚的培养方法不做要求)

(1)实验思路:

 

 

 

 

 。

 

(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

 

(3)从注射的物质看,该实验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

从实验结果的检测看,该实验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

 

解析: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因此实验过程中可设计两组实验,即A组和B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向A组活鸡胚细胞中注射适量的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与DNA酶;向B组活鸡胚细胞中注射等量的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与RNA酶。

(2)若A组活鸡胚中有禽流感病毒产生,B组中没有禽流感病毒产生,则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若A组活鸡胚中无禽流感病毒产生,B组中有禽流感病毒产生,则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3)从注射的物质看,该实验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酶具有专一性,即DNA酶能分解DNA,而RNA酶能分解RNA。

从实验结果的检测看,该实验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核酸控制生物的性状。

答案:

(1)实验过程中可设计两组实验,即A组和B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向A组活鸡胚细胞中注射适量的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与DNA酶;向B组活鸡胚细胞中注射等量的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与RNA酶

(2)若A组活鸡胚中有禽流感病毒产生,B组中没有禽流感病毒产生,则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若A组活鸡胚中无禽流感病毒产生,B组中有禽流感病毒产生,则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3)酶具有专一性 核酸控制生物的性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