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科研的重要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6312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教师科研的重要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校教师科研的重要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校教师科研的重要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校教师科研的重要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校教师科研的重要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校教师科研的重要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校教师科研的重要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校教师科研的重要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校教师科研的重要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校教师科研的重要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教师科研的重要性.docx

《高校教师科研的重要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师科研的重要性.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校教师科研的重要性.docx

高校教师科研的重要性

高校教师科研的重要性

篇一:

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点滴建议

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点滴建议

摘要:

针对新形势下如何施行因材施教,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而

不是标准化产品的毕业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另就高校教学与科研的

关系如何平衡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因材施教;教学;科研

因材施教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也是教育者必须具备的教育理

念。

然而,即使在世界顶级名校哈佛大学的教育中,也会有比尔·盖

茨在大三时毅然弃学从商;刚刚辞世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也在里德

学院学习了6个月后退学,乔布斯说:

“从我退学的那一刻起,我就

再也不用去上那些我毫无兴趣的必修课了,而是开始旁听那些看起

来比较有意思的科目。

”比尔·盖茨、乔布斯,他们在计算机领域

取得了巨大成就,可是从他们身上却体现了在高等教育中难以真正

实现因材施教。

前几天看电视招聘类节目,一位应聘者是20XX年毕业于北京某学

院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她发现对所学专业一窍不通,致使

两门课程挂科,经过几次补考,一直没有通过,毕业时她没有如愿

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只拿到了一张结业证。

离校后她又参加了2

次补考,依然没有通过。

在校期间,虽然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却

在记者团中工作得有声有色,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毕业后找的工作

和所学专业无关,而是与编辑有关的工作,她想应聘到大的企业做

企业策划和编辑工作,在场的18家大型企业的达人普遍认为:

凭一张结业证想进一些知名大企业根本不可能,因为毕业证是敲门

砖。

这仅是一个例子,代表的也许是个别现象,但她为错误地选择

了专业所付出的代价也许比我们看到的大得多。

近几年来,尤其是高校扩招以来,多数教师议论较多的一个话题

是:

学生的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

这种现象与扩招后一些学生录取

分数较低,基础较差有关。

本人一直在一线从事教学,与学生接触

的机会多,曾在所授课的班级做过调查:

3个班80多名学生中,报

考时对所学专业了解并且也很感兴趣的学生不足20名,仅占约25%,

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学习状况怎不令人担忧?

一、因材施教应顺应时代的发展

1.经过笔者的调查和深入分析,厌学背后有着多方面、较复杂的

原因

(1)高考报志愿时,部分学生带有功利性、盲目追随所谓热门、

就业好的专业,其实对所学专业了解甚少,等到真正接触到专业课

程时,才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才意识到自己犯了方向性

错误,但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硬撑着往下学,失去了学习的积极

性,尽管努力也只能事倍功半,结果只想混个毕业证能就业就行。

(2)部分学生的家长社会关系广泛,已为孩子安排好工作,就差

一张文凭了。

而且以后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系,

他们认为学什么都没用,缺少了学习的动力。

(3)部分学生没有考上感兴趣的专业,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他

们有着自己的目标,并为目标而努力,把学校该学的课程当成了副

业,考试及格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

(4)少数学生经过十年寒窗,终于挤过千军万马的高考独木桥,

认为该歇歇了,因此将大学当成避风的港湾,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在沉溺于网络或花前月下的同时,考试成绩一次次亮起红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和完善,社会上需要多元

化的有创造性的人才,因材施教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发

展的必然趋势。

2.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学校和教师都应该想办法改变这种现状

(1)学校方面。

1)高校可将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进行调整: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

的学生在大一时不分专业,大二时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来选择专

业,在大一的一年时间里,一是学生对大学生活有了感性认识,对

专业情况可以用心地了解;二是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根据爱好选

择专业,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这种模式在条

件允许时应该被更多的高校借鉴和推广。

2)层次相近的文理高校及专业之间可以加强合作,为选择专业时

犯方向性错误的学生调换专业开辟绿色通道。

以上文女学生为例:

当她发现对所学理工专业根本没有兴趣,而对另一个文科专业感兴

趣并很有天赋时,她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调换专业,学校可以根据

她的申请对她文科相应专业进行考评,考评合格后,由学校负责她

的专业调整甚至是层次相近的学校间的调整,当然这种调整会有一

定的难度,对于学生自己而言是力所不能及的,而对于学校,只要

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只要去做,制定好相应的制度还是可以

实现的,毕竟这样的学生很少。

而教育要实行因材施教,要人性化,

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

教育应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为了一切的学生。

(2)另一方面,作为教师,要提高认识,与时俱进,要把因材施

教的理念贯穿于教学中。

本人在近几年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厌学的几个原因,及时调整了

教学方法。

在满足多数学生正常要求的同时,对于厌学的几类学生

进行不同的鼓励引导。

1)对于第一类学生,在当前不能调整专业的形势下,鼓励他们既

来之则安之,在保证所学专业各科成绩合格的前提下,业余时间参

加自考,学自己喜欢的专业,争取在毕业时拿到两个专业的文凭,

将来可选择喜欢的专业就业,有少部分学生按照本人的建议如愿以

偿。

2)对于第二类和第四类学生,他们的自制力较差,因此在课堂上

要多关注他们,多与他们交流,因为学生如果喜欢哪个老师,他们

就会喜欢这个老师的课,因此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还

要真心地关心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他们做朋友,逐渐改

掉他们理所当然混日子的想法,引导他们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3)对于第三类学生,鼓励他们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引导他们只

有在感兴趣的领域才有可能出成绩,已有许多学生从中受益。

例如:

有一名学生经常缺课,后经多方了解,他对所学专业一点兴趣没有,

不上课的时间他是在学习程序设计,毕业后想从事计算机相关专业

的工作。

在与他认真沟通后,本人给予了他支持和信任,允许他在

课程冲突时选择他喜欢的课程,课程结束考试中,他实现了对笔者

的承诺——考试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及格,并在不久后通过了国家

计算机等级考试。

“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每个受教育者的思维都有其独

特的方式,因而对他们进行个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个性教育必须

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纠正不良个性,发扬优良个性,最终使学

生的个性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这就是教育中常讲的因材

施教原则。

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不但存在于整个教育过程中而且始

终受到普遍重视。

我们要不失时机,针对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

样才能使他们树立信心,增加勇气,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学生是学校的产品,对市场经济起着主导作用的是产品的质量和

数量,并最终形成信誉和声望而站稳市场。

新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

更加重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应该成为学

生迷茫时的引导者和领路人,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模式把所有的学生

打造成标准化的产品。

二、教学与科研的平衡

篇二:

科研对大学的意义

科研对大学的意义

四号

第一,科研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方法。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人才必须具备“五种能力”,即:

自学的能力、研究的能力、思维的能力、表达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

科学研究是培养具备以上“综合能力”人才的重要方法。

第二,科研是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造就学校水平较高且具有“综合能力”的教师队伍方面,科学研究是极其重要的途径。

究其原因,是由于科学研究使他们的知识能得到不断地更新和各种能力得到提高。

第三,科研是高等学校发展和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办法。

科学研究对于大学,具有双重意义和双重作用。

第一,对于大学能否完成发展科学技术的任务,其作用和意义都是决定性的;第二,对于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从造就和保持大学中高学术水平的教师队伍的角度上讲,从使所培养的新型人才能具有“综合能力”的角度上讲和从使大学的教材能不断更新角度上讲,也同样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决定性作用和决定性意义。

第四,科研是学科、学位建设的重要手段。

根据国内外高等学校学科、学位建设中的经验,高等学校开展和重视科学研究,是学科、学位建设的最有效的途径。

因为学科、学位建设不外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实验条件、图书资料、网络信息和能充分利用这些条件的合理的学术梯队,而科学研究则是完全可以同时达到这几个方面目的的。

总之,教学与科研是大学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互相促进,互

相影响。

如果说,教学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科研则是一所大学的强校之本。

不管哪种类型的高校,科研对一所大学的意义和深远价值决不可忽视,一定要高度重视。

篇三:

高校科研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的特点

(一)学科齐全,适宜进行重大的综合性课题和跨学科研究。

根据统计,现在高等学校的学科门类已经达到1000多个,使得高等学校具有多学科、多层次的学科结构特点,这种特点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又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发展特征所需要的,同时也为重大的综合性课题的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人才集中、设备较全,机构灵活。

20XX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197.45万人,比上年增加10.1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16.83万人,比上年增加9.23万人。

生师比为17.28∶1。

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13.63万人,比上年减少0.37万人;其中专任教师8.02万人,比上年减少0.12万人。

在以上这群庞大的队伍中,很多人在学术上都颇有建树,国家将全国重点学科点和大部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都设置在高等学校,以充分利用好人才,增强国家的科研能力,其设备既用于教学、也可用于科研。

对于进行跨学科或综合性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比较容易,研究任务结束后,或回原单位,或作为新专业的基础,比较灵活。

(三)研究主体是教师、学生

高等学校的教师不仅是“输出知识”,在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年轻的大学生的想象力很强,常常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新见解、新问题,促使教师去思考或组织力量进行研究,为科学研究提供新的生

长点。

同时,高校的学生也是高校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之重要力量。

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统计,美国有43万多名研究生。

其中,约25%的从事理科研究,包括物理、数学、化学、航天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等;15.3%的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包括生物科学和农业学;32%的从事社会—行为科学研究,包括心理学等;27%左右的从事工程研究。

为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高校获奖数分别占全国的1/2、2/3、1/4以上,而且总趋势呈现逐步增长势头。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与作用

(一)在科研系统中的地位

西方发达国家的科研系统一般由三个部门组成:

高等院校、国家研究机构、私立研究部门。

高等学校具有学科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因而积聚着科学技术的巨大潜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它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科研成果,还直接影响着科研与开发的质量,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各个方面起着保证和平衡的作用,在各国的科学研究事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从历史来看,欧美一些国家许多重要的学术中心、国家实验室都建立在著名的大学内,科学上的许多重大发现和发明都和一些著名的大学分不开。

科技发展史表明,在有重大贡献的著名学者中,大多数是大学的教授。

如经典力学创始人牛顿是剑桥大学的教授,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是哈佛大学教授,数

学家、哲学家罗素是哈佛大学教授,居里夫妇是巴黎大学教授。

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在100多年的时间内培养了4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美国大学的科研在基础研究、跨学科研究、军事科学研究和发展地区科研中心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

哈佛大学作为“摘取诺贝尔奖桂冠的熔炉”拥有40多个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机构。

麻省理工学院还在二战后首先进行了跨学科的研究,以后欧美各国高等学校广泛开展了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相互交流,并进而出现了大量新的交叉、边缘学科、取得了大批优秀的研究成果。

我国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统计,目前高校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达31.5万人,占全国的8.2%;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03个,占全国总数近2/3;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3以上,承担国家“863”、“973”计划项目的2/5左右;全国有8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与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高等学校为国家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高校科研人员发表的科技论文,被scI和eI收录的,均占全国的70%左右。

江苏高校获20XX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39项

位居全国各省(市)高校第二

近年来,全省高校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主动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加强科学研究,加快建设自主创新体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努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