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63573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4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Mg24Ni59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人体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癌变主要是因为人体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B.癌细胞比所有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生长快

C.有些病毒能将其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

D.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

2.“清除衰老细胞”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2016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一,清除衰老细胞对延缓机体衰老、防止癌症具有重大意义.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代谢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导致细胞衰老

B.衰老细胞的体积减小,从而使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增大,物质运输效率增强

C.多细胞生物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D.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将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

3.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了“微型人脑”组织,该组织具备了9周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不能独立思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培育过程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B.该培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衰老

C.该培育过程中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引起细胞分化D.该培育过程中细胞会发生基因控制下的编程性死亡

4.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Ⅱ)上

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女儿和母亲一定患病

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女性患者的女儿一定是患者

5.下列关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复制的场所只能是细胞核

B.在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苷酸数=核糖数

C.若一个DNA分子中,含有90个碱基对,则最多含有270个氢键

D.若用十对碱基对AT和20对碱基对CG,则可构成的DNA分子种类数为430种

6.如下图所示为某细胞中分离得到的几种细胞器模式简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能完成光能向化学能的转化B.乙和丙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C.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丁D.心肌细胞的结构甲比腹肌细胞多

7.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Ba(OH)2B.CH3CHOC.Na2O2D.NH4Cl

8.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OB.Na2S的电子式:

Na+ [

]-2 Na+

C.乙酸的球棍模型:

D.葡萄糖的结构简式:

C6H12O6

9.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A.钠与乙醇反应时增大乙醇的用量B.实验室制CO2气体时,将大理石块改为大理石粉

C.溴水与KI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D.铝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浓硫酸

10.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3X(g)+Y(g)2Z(g)达到限度的标志是

A.X的生成速率与Z的生成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内生成3nmolX,同时消耗nmolY

C.某时刻X、Y、Z的浓度相等D.某时刻X、Y、Z的分子个数比为3:

1:

2

11.相同质量的乙烷、乙烯、乙炔、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标况)最小的是

A.乙醇B.乙烯C.乙炔D.乙烷

12.A、B分别为第三、四两周期同一主族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它们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①若A为ⅡA族,其质量数为X,则B的质子数为Y;②若A为ⅣA族,其质子数为m,则B质量数为n,则Y和n的值是

A.(

+18)和(2m+18)B.(

+8)和(2m+18)C.(

+8)和(2m+36)D.(

+18)和(2m+36)

13.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辛是由C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

甲+乙===丁+辛,甲+丙===戊+辛;丁由两种10电子粒子形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C形成的单质可以在点燃条件分别与元素A、B、D形成的单质化合,所得化合物均存在共价键

B.元素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r(D)>r(C)>r(B)

C.往1.0L0.1mol·L-1戊溶液中逐滴滴入同浓度的盐酸,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D.1mol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约1.204×l024个电子

二.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4.下列有关曲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曲线运动,其运动的速度一定发生变化

B.物体运动的速度发生变化,其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加速度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发生变化,一定做曲线运动

15.滑雪运动员沿斜坡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的功为2000J,他克服阻力做的功为100J,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人的重力势能减少了2000JB.人的重力势能减少100J

C.人的动能增加1900JD.人的机械能减少100J

16.如图所示,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细绳被拉直并处于水平位置,球处在与0点等高的A位置.现将球由静止释放,则它从A点运动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重力瞬时功率的变化情况是

A.一直在增大B.一直在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17.设雨点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雨点(可看成球形)的横截面积

成正比,与下落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即

其中k为比例常数,且雨点最终都做匀速运动.已知球的体积公式为

(r为半径).若两个雨点的半径之比为1:

2,则这两个雨点的落地速度之比为

A.

B.1:

2C.1:

4D.1:

8

18.如图所示,A是静止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B是赤道平面内的地球同步卫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等于卫星B的线速度B.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周期等于卫星B的周期

C.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于卫星B的角速度

D.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等于卫星B的向心加速度

19.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光滑弧形槽固定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弧形槽底端与水平面相切,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槽高h处开始自由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在弧形槽下滑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守恒B.物块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守恒

C.物块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物块被弹簧反弹后,能回到槽高h处

20.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的长度L=5m,皮带轮的半径R=0.1m,皮带轮以角速度ω顺时针匀速转动,现有一小物体(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v0从A点滑上传送带,越过B点后做平抛运动,其水平位移为x.保持物体的初速度v0不变,多次改变皮带轮的角速度ω,依次测量水平位移x,得到如图所示的x﹣ω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0<ω<10rad/s时,物体在AB之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当ω≥30rad/s时,物体在AB之间做匀速直线运动

C.B端距地面的高度h=5m

D.物体水平初速度为v0=5m/s

21.如图所示,人在距地面高h、离靶面距离L处,将质量为m的飞镖以v0水平投出,落在靶心正下方.只改变m、h、L、v0四个量中的一个,可使飞镖投中靶心的是

A.适当增大v0B.适当提高hC.适当减小mD.适当增大L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本大题3小题。

每空2分,共16分。

22.(6分)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质量为mA的钢球A用细线悬挂于O点,质量为mB的钢球B放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小支柱N上,O点到A球球心的距离为L,使悬线在A球释放前伸直,且线与竖直线夹角为α,A球释放后摆到最低点时恰与B球正碰,碰撞后A球把轻质指示针OC推移到与竖直线夹角

处,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有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D,保持α角度不变,多次重复上述实验,白纸上记录到多个B球的落点。

(1)图中s应是B球初始位置到的水平距离.

(2)为了验证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应测得的物理量有:

.

23(8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他将两物块A和B用轻质细绳连接并跨过轻质定滑轮,B下端连接纸带,纸带穿过固定的打点计时器.用天平测出A、B两物块的质量mA=300g,mB=100g,A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B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

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计时周期为T=0.02s,则:

(1)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k=________J,系统势能的减小量ΔEp=________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重力加速度g取9.8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用v表示物块A的速度,h表示物块A下落的高度.若某同学作出的

-h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4.(14分)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标志着中国航天正式开始了深空探测新时代.已知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地球半径R地=6.4×103km.取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近似等于2。

求绕月球飞行卫星的周期最短为多少?

 

25.(16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形导轨(轨道半径为R)在B点平滑连接,质量为m的小物块静止在A处,小物块立即获得一个向右的初速度,当它经过半圆形轨道的最低点B点时,对导轨的压力为其重力的9倍,之后沿轨道运动恰能通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点,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物块的初动能.

(2)小物块从B点到C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6.(18分)如图,有一质量为M=2kg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现有质量均为m=1kg的小物块A和B(均可视为质点),由车上P处开始,A以初速度v1=2m/s向左运动,B同时以v2=4m/s向右运动,最终A、B两物块恰好停在小车两端没有脱离小车,两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取g=10m/s2,求:

(1)求小车总长;

(2)开始时B离小车右端的距离;

(3)从A、B开始运动计时,经6s小车离原位置的距离x.

27.(共15分)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标出了A—K共十种元素所在位置。

请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主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A

B

3

C

D

E

F

G

4

H

I

K

(1)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最活泼的金属是  。

(2)C、E、F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是  。

(3)C、K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属于,灼烧时火焰焰色为  。

(4)化合物C2B2的电子式为  ;该化合物和AB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E的最高价氧化物属于性氧化物,它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D的单质在A、B形成化合物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7)用电子式表示H与B组成的H2B型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

28.(l3分)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

A中试管内盛放的物质是Ca(OH)2、NH4Cl固体。

【实验探究】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B中盛放的干燥剂为_____,干燥氨气能否用浓硫酸_____(填“能”或“不能”);

(3)若有10.7gNH4Cl固体,最多可制取NH3(标准状况)的体积是_____L;

(4)实验室收集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

(5)C、D装置中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填“C”或“D”),红色石蕊试纸变成____色;

(6)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7)为防止过量氨气造成空气污染,需要在上述装置的末端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合适的装置是_______(填“Y”或“G”)。

29.(15分)某反应在体积为5L的恒容密闭的绝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已知A、B、C均为气体)。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υ(A)=2υ(B)B.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C.υ逆(A)=υ正(C)D.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4)由图求得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5)为了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的实验:

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容器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

混合溶液

A

B

C

D

E

F

4mol/LH2SO4(mL)

30

V1

V2

V3

V4

V5

饱和CuSO4溶液(mL)

0

0.5

2.5

5

V6

20

H2O(mL)

V7

V8

V9

V10

10

0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

V1=,V6=。

②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

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

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30.(15分)海洋资源的利用具有广阔前景。

(1)无需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填序号)

A.Cl2B.淡水C.烧碱D.食盐

(2)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①操作A是。

②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Mg和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海水提镁的过程,为什么要将海水中的氯化镁转变为氢氧化镁,再转变为氯化镁?

(3)海带灰中富含以I-形式存在的碘元素。

实验室提取I2的途径如下所示:

①灼烧海带至灰烬时所用的主要仪器名称是()(填序号)

a.坩埚b.试管c.蒸发皿d.烧杯

②向酸化的滤液中加过氧化氢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CCl4提取碘时除了用CCl4还可以选用的试剂是()(填字母序号)

a.苯b.乙醇c.乙酸

为检验用CCl4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碘单质。

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4)利用海底的“可燃冰”制作的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则该燃料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5)海底的煤经综合利用开发的副产物CO2能生产甲醇燃料,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CO2(g)+3H2(g)

CH3OH(g)+H2O(g)。

某科学实验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实线所示。

a,b,c,d括号内数据表示坐标。

①a点正反应速率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a点逆反应速率。

②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mol/L。

③能够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双选)。

A.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CO2,同时生成3molH2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C.CH3OH、H2的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D.CH3OH和H2O浓度相等

 

31.(7分)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1表示的是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期。

(2)图2表示的有丝分裂过程相当于图3中曲线的哪一段?

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有染色体条。

(3)用显微镜观察根尖有丝分裂的装片时,视野中处于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4)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

32.(13分)

图1表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细胞通过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的过程。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括号中填数字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与叶肉细胞相比,图1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2)图1中⑧的结构名称及功能是。

(3)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可以被细胞重新利用,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为什么?

(4)吞噬泡的吞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的特点。

图中自噬题由层磷脂分子构成(不考虑自噬体内的线粒体)。

(5)研究发现人体细胞溶酶体内的pH在5.0左右,由此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的运输方式为,依据是。

33.(12分,除标记外每空1分)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由等位基因R、r控制的相对性状,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a过程被称为,需要用到酶为,b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2)图乙所示过程对应图甲所示的过程(填字母),此过程需要的基本原料是。

图乙中含有核苷酸种。

(3)基因与a过程的产物相比,两者在化学组成成分方面都具有。

(4)若淀粉分支酶含有350个氨基酸,则过程b最多会有种tRNA参与。

(5)细胞中,完成b所示的过程很快速。

一般来说,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快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原因是。

(6)已知蔗糖甜度比淀粉高,所以新鲜豌豆选择(填“圆粒”或“皱粒”)豌豆口味更佳。

图示过程体现了基因通过2分来控制生物性状。

34.(12分)下图甲是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图乙是甲状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内填字母或数字):

(1)图甲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髙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说明a过程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

这种运输方式的意义在于。

(2)图甲中的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该过程体现出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点,该特点在图乙所示结构中的具体体现是(用图中相关标号和文字作答)。

(3)图乙中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的物质是[],该物质在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还有作用。

(4)碘离子要进入甲状腺细胞中,经过图乙所示膜结构时的方向是(用图中字母和“→”表示)。

图乙中能帮助各种离子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35.(10分)凝乳酶能催化乳汁凝固,常用于奶酪的生产。

某同学对凝乳酶进行了相关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若干试管,分为A、B、C、D、E、F六组,每组两支试管,其中一支试管放入2mL凝乳酶,另一支放入2mL牛乳汁。

②将六组试管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浴箱中保温15min。

③,记录凝乳所需的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A

B

C

D

E

F

水浴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min)

不凝

7.0

4.0

1.5

4.0

不凝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步骤③的具体操作应该是。

(2)除自变量而外,本实验中有可能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其他变量称为,请列举两例这种变量:

在对照实验中,这类变量应保证,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3)实验结果显示,A组试管中的乳汁不凝固,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

F组试管中的乳汁也不凝固,若将其温度逐渐冷却至40℃,乳汁将(填“会”或“不会”)凝固,原因是。

(4)上述实验并不能确定凝乳酶的最适温度,如需进一步确认酶的最适温度,接下来的实验思路是。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答案

生物

1-6:

BBDDCD

31题(7分)

(1)动物(1分)、中(1分)

(2)1-2(1分)、4(1分)

(3)间(1分)

(4)DNA(2分)

32题(13分)

(1)[④]中心体(1分)

(2)内质网,蛋白质合成和加工场所,脂质的合成车间,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其上附着许多酶,为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3分)

(3)增强,由于细胞养分不足,但细胞代谢需要养分,此时细胞就会分解自身物质来满足代谢的需要。

所以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的自噬作用会增强。

(3分)

(4)一定的流动性(1分)4(2分)

(5)主动运输(1分),因为溶酶体内PH值为5,而人体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PH值大约为7左右,说明H+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所以是主动运输(2分)

33.(12分)

(1)转录(1分)RNA聚合酶(1分)核糖体(1分)

(2)a(1分)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1分)8(1分)

(3)磷酸、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或磷酸、A、G、C)(1分)

(4)61(1分)

(5)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合理即可)(1分)

(6)皱粒(1分)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代谢(2分)

34.(12分)

(1)主动运输(1分)保证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2分)

(2)胞吐(1分)(一定的)流动性(1分)构成细胞生物膜的2和大多数1、3可以运动(2分)

(3)[3]糖蛋白(1分)保护和润滑(2分)

(4)A→B(1分)[1]载体蛋白(1分)

35.(10分)

(1)探究温度对凝乳酶活性的影响(1分)将每组试管中的凝乳酶和乳汁混合后在原温度条件下继续水浴(1分)

(2)无关变量(1分)凝乳酶的用量、牛乳汁的浓度、试管大小、保温时间等(2分,答对一点给1分)相同且适宜(1分)

(3)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很低(1分)不会(1分)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温永久失活(1分)

(4)在30℃〜50℃的范围内,每5℃(合理就行)设置一个水浴保温的梯度继续上述实验。

(1分)

化学

7-13:

CCBBACA

27.(反应式各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1)ArK

(2)Al3+(3)离子键黄色

(4)2Na2O2+2CO2=2Na2CO3+O2

(5)两Al2O3+2OH-=2AlO-2+H2O(6)2Mg+CO2

2MgO+C

(7)K·++

28.

(1)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3分)

(2)碱石灰;不能;(3)4.48;(4)向下排空气法;

(5)D;蓝色;(6)产生大量白烟;(7)F

29.(15分)

(1)2A+B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