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6600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8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2022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主要分为五部分内容:

进一步认识小数,了解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小数的数位表、小数的读写法和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性质,把较大的数改写成较大单位的小数。

最后组织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整理与练习,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数的认识”是《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部分的内容,是本套冀教版教材第二次安排小数的知识。

教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和素材,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小数的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为本册第八单元学习“小数加法和减法”以及后续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做好知识铺垫。

本单元教材在设计思路和内容编排上,呈现以下特点:

1.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体会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结合熟悉的事物,沟通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

3.强化小数实际意义的理解,在认识小数中学会各数的改写。

本单元教学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应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背景下,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沟通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体会学习小数的实际价值。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基本性质,了解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化。

2.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把一些较大的数改写成较大单位的数。

3.在探索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小数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4.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小数有关的信息,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用小数表示,感受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

1.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能说出熟悉的具体事物中小数表示的意思。

2.了解小数的位数和分母的关系,并会应用它们的关系解决简单问题。

3.认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小数部分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以及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小数。

4.让学生经历小数性质的发现和概括过程,能灵活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数的改写。

5.把整数改写的方法迁移到用“万”为单位的小数表示中来,能把不是整万的大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小数。

难点

1.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小数表示的实际意义。

2.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和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00份,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其中的1份和几份。

3.理解小数部分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实际意义和计数单位的关系。

4.用以“万”为单位的小数表示近似数。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5课时完成教学。

课题

课时

小数的意义

1

小数和分数的关系

1

小数的认识

1

小数的性质

1

数的改写

1

总计

5

第1课时小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69页,小数的意义。

◆教学提示

本课时教材首先选择“鸟中之最”的知识为素材,了解其中的小数。

接着,通过一根跳绳的长,买一瓶饮料和一个面包所需要的钱数等实例,说明人们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常常用小数表示,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小数是由于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产生的。

最后,通过具体数的举例,说明什么是整数,什么是小数,介绍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交流“鸟中之最”中的数学信息,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信息的实际意义。

另外,为了介绍小数各部分的名称,要使学生了解整数的概念。

关于整数的概念,不要做更多的介绍,只要让学生知道以前学过的自然数都是整数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整数,认识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能说出具体事物中小数表示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己读小数,认识小数意义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热爱鸟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能说出熟悉的具体事物中小数表示的意思。

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小数表示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超市促销海报。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知道你们都见过哪种鸟?

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种呢?

生:

麻雀、燕子……

师:

(出示68页)观察情境图,看一看这些都是什么鸟,再读一读它们的介绍。

生:

(交流阅读)

师:

分别说一说这些数都是什么数,用到了哪些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呢?

举例说明。

生:

这些数都是小数,单位有厘米,比如蜂鸟体长只有5.8厘米……

师:

你能描述一下5.8厘米有多长吗?

生:

蜂鸟的体长不到6厘米,和我们一根手指长度差不多;体重还不够两个2分硬币重;信天翁两翼张开大约跟客厅的宽度差不多……

师:

大家说的非常棒。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利用熟悉的生活常识将学生引入到课堂中、引入到知识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有小数。

人们在测量和计算时,得到的结果往往不是整数,常常用小数来表示。

(展示幻灯片)

师:

谁来跟大家读一读呢?

生:

一根跳绳的长是2米15厘米,也可以写成2.15米。

一瓶饮料和一个面包共3元8角,可以写成3.8元。

师:

读的很准确。

以前学过的数,像0,1,2,3,4……都是整数,现在要学的数,像2.15,3.8,0.8等,都是小数。

我们我们来一起看看小数的组成部分都有哪些。

小数中有小数点,小数点把小数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部分是整数部分,右边部分是小数部分。

小数点起分界作用。

(板书)

现在大家写出两个小数,交流时,先说一说整数部分是什么,小数部分是什么,再读出来。

谁来说一说蜂鸟的体长和体重这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表示什么?

生:

“蜂鸟体长5.8厘米”中整数部分的5表示5厘米;“体重1.6克”中整数部分的1表示1克。

师:

说的很准确,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小数的位数。

例如:

3.3是一位小数,2.65是两位小数,0.002是三位小数。

你们来猜如何判断几位小数。

生:

小数的小数部分有几个数字,这个小数就是几位小数。

设计意图:

教材设计的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机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便于学生理解。

通过现实的活动情境,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让他们感觉知识并不陌生、难懂,达到教学效果。

三、巩固新知:

指出下面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20.761.070.004

答案:

20.76整数部分20,小数部分0.76;

1.07整数部分1,小数部分0.07;

0.004整数部分0,小数部分0.004

设计意图:

针对小数的组成部分来进行练习。

四、达标反馈

1、判断:

10.25是四位小数。

()

2、写出下面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15.071.20

3、用3,4,5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小数?

答案:

1、×

2、15.07整数部分15,小数部分0.07;1.20整数部分1,小数部分0.20

3、3.4534.53.5435.44.3543.54.5345.35.3453.45.4354.3共12个小数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设计意图: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现了一种“反思”思想,启迪学生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69页的“练一练”1、2题。

答案:

◆板书设计

小数的认识

(整数部分)数(小数部分)

2·15

3·8

0·8

 

第2课时小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69页,小数的意义。

◆教学提示

本课时首先引入1米长度平均分成10份,了解一份是多少,通过单位换算写成分数和小数,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小数有什么特点。

然后再试着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000份进行讨论。

最后概括: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小数与分数的关系,能把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改写成小数,会用分数和小数表示一些简单的量。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与分数之间关系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树立学好小数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难点

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化。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用圆点在直线上表示下面各数。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师:

图片中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每份在尺子上是多少?

生:

平均分成了10份,每份是1分米。

师:

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呢?

生:

1分米可以用

米表示。

师:

很好,用小数怎样表示呢?

(同桌交流)

生:

用小数表示可以写成0.1米。

师:

那5分米,7分米呢?

(学生作答

师:

现在观察一下

米和0.1米,

米和0.5米,

米和0.7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分母数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师:

十分之几的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

(出示米尺)讲解:

1厘米是

米;

米写成0.01米,请同学们想一想,9厘米、25厘米,用来作单位是百分之几米?

怎样用小数表示?

学生汇报:

板书:

=0.01     

=0.09      

=0.25

指着板书:

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汇报。

提问:

如果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一份是多少?

讲解并提问:

从0刻度线到第一条短刻度线表示1毫米,它是几分之几米?

写成小数呢?

让学生说出两个用毫米作单位的长度,并请自己的同桌把它用小数表示出来。

根据刚才的学习,你都发现了什么?

(同桌先交流,后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师: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进一步提问:

在分数中,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百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千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

学生交流:

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师进行归纳整理。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熟悉的长度单位进行分析,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利用学生最熟悉的知识点引导到课堂内容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二)探究新知

师: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两个正方形图,大家来说一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思。

 

(学生分析交流讨论)

第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份,其中的1份和3份分别用分数

表示。

第二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0份,其中的1份和27份用分数

表示。

师:

如果把分数改写成小数呢?

生:

可以写成0.1。

读作:

零点一。

可以写成0.3。

读作:

零点三。

可以写成0.01。

读作:

零点零一。

可以写成0.27。

读作:

零点二七。

师:

回答得真好,完全掌握了分母是10、100的分数转化小数的方法。

那么如果我们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0份,那么1份是多少?

8份是多少?

32份又是多少呢?

生:

1份是

,可以写成0.001,读作:

零点零零一;

8份就是

,可以写成0.008,读作:

零点零零八;

32份就是

,可以写成0.032,读作:

零点零三二。

师:

大家说的真棒,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

(板书)

设计意图:

探究式的学习,有利于培养相互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以个人和小组形式去探究,通过与同伴的共同努力,取得研究成果,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多种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增强主体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为学”。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巩固新知:

1、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小数。

9分米=()米8米=()千米

30平方分米=()平方米45厘米=()米

2、把相等的小数和分数用线连起来。

0.0160.0560.180.540.90.09

答案:

1、0.90.0080.30.45

2、略

设计意图:

进一步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感受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更熟练地进行两者之间的转换。

四、达标反馈

1、把分数化成小数。

=

=

=

=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分数或小数。

725克=

千克=()千克

78平方分米=

平方米=()平方米

8分米=

米=()米

146毫升=

升=()升

3、看数涂格子。

(1)0.8

(2)0.49

答案:

1、0.50.060.0230.170.04

2、72510000.725781000.788100.814610000.146

3、略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设计意图: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现了一种“反思”思想,启迪学生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70、71页的“练一练”1-4题。

答案:

1、略2、略

3、

0.38

0.175

0.85

0.2684、略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读作:

零点一

读作:

零点三

读作:

零点零一

读作:

零点二七

1份是

,可以写成0.001,读作:

零点零零一

8份是

,可以写成0.008,读作:

零点零零八

32份是

,可以写成0.032,读作:

零点零三二

第3课时小数的读写法和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教材第73页,小数的读写法和大小比较。

◆教学提示

本课时由小数引出数位表,让学生观察小数数位表,并说一说小数数位表和以前学过的整数数位表有什么不同,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怎样排序的。

然后再说一说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总结小数的读法。

最后让学生观察直线,分析直线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也就是把每个大格平均分成几份。

归纳出小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并且直线上的点越往右,点所表示的数越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小数数位表,理解小数部分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会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认识小数数位表和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小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了解小数数位表和整数数位表有什么不同,并获得良好的学习经验。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难点

理解小数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说一说下面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2.5643.50.07872.35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对小数知识的复习,比较详细的分析理解小数结构,由特殊到一般,有益于小数数位表的深层次印象。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师:

我们再来看这几个小数(出示幻灯片),它们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都是什么呢?

(不同的学生回答,其他同学更正)

师:

我们接下来看一看这个是什么呢?

生:

数位表。

师:

很好,大家说一说它和我们前面学习到的数位表有什么不同呢?

和同桌交流下。

生:

这是小数数位表。

师:

没错,我们以前认识了整数数位表,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下小数数位表,它和整数数位表有什么不同呢?

生:

整数数位表有个级、万级、亿级……

小数数位表还有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师:

谁来给总结下小数数位表的构成有什么呢?

数位顺序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作答老师进行归纳整理。

(1)小数数位顺序表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2)整数部分数位顺序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3)小数部分数位顺序从左往右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

师:

那么谁试一试把这些小数写在小数数位表中呢?

然后再读一读。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万分位

……

2

·

5

6

4

3

·

5

0

·

0

7

8

7

2

·

3

5

1

7

2

·

3

1

3

0

·

4

0

2

0

·

0

9

8

172.31读作:

一百七十二点三一

30.402读作:

三十点四零二

0.098读作:

师:

172.31中百位上的1和百分位上的1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谁来说一说。

生:

不相同,百位上的1表示100,百分位上的1表示

,也就是0.01。

师:

非常好!

0.01就是百分位的计数单位,同样地,0.1是十分位的计数单位,0.001是千分位的计数单位。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30.402、0.098每一位数字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纠正)

师(总结):

在小数数位表中写数:

先写整数部分,写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写,如果整数部分是0,就在个位上写0,再写小数点,然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

读小数时,先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整数部分,然后中间的小数点读作“点”,最后小数部分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出几个“零”。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熟悉的整数数位表来引入小数数位表,通过分析比较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同时也对类比思想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

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数,并把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0.40.62.73.5

师:

观察直线,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析交流讨论)

生:

直线上有0~5共6个数字,每两个数中间有10个小格,也就是把每个大格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

,即0.1。

师:

试着把这些小数在直线上表示出来吧。

一个小格代表0.1,0.4就是4个0.1,从0开始向右数4个小格,0.6就是从0开始向右数6个小格,2.7则是从整数2开始向右数7个小格或从整数3开始向左数3个小格,3.5是从整数3开始向右数5个小格或从整数4开始向左数5个小格。

(学生直线画出展示)

师:

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生:

0.4表示4个0.1,0.6表示6个0.1,所以0.6>0.4,;2.7>1,3.5>2,所以,3.5>2.7>0.6>0.4。

生:

我发现直线上的点表示的数从左往右越来越大,就是说直线上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总大于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

所以3.5>2.7>0.6>0.4。

师:

两种方法分别从数和几何两方面得到小数的大小比较,我们看到数形结合对于一些题目的判断有着重要的作用。

设计意图:

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通过直线让学生了解小数比较大小不单单可以按照数位从高到低的顺序,还可以通过几何途径来完成。

多种方法掌握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兴趣。

三、巩固新知:

1、想一想,填一填。

(1)247.52前面的2表示2个(),后面的2表示2个()。

(2)0.56是()个百分之一。

2、在()里填上适当的小数,并比较这几个小数的大小。

答案:

1、百百分之一56

2、0.1<0.4<0.8

设计意图:

进一步理解小数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会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四、达标反馈

1、2.13中的2在()位上,表示()个();1在()位上,表示()个();3在()位上,表示()个()。

2、有一个小数,百位上是6,十分位上是4,其他各个数位上都是0,这个小数是()。

3、在

里填上>、<或=。

1.75

1.7501.5

1.500.46

0.4644.020

4.002

答案:

1、个2一十分10.1百分30.01

2、600、4

3、==<>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设计意图: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从学习中获取知识,同时也学会总结,通过“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过程,在不断地积累中进步。

六、布置作业

一、课本74页的“试一试”。

答案:

>><<><

二、课本70、71页的“练一练”1-4题

答案:

1、六点七七二二十九点四六

2、844.4340075.4

3、A=0.3B=1.6C=2.9D=3.5

4、提示:

在跑步运动中,用时短的成绩好。

◆板书设计

小数数位表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万分位

……

1

7

2

·

3

1

3

0

·

4

0

2

0

·

0

9

8

 

第4课时小数的性质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页,小数的性质

◆教学提示

小数的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组成、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与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互化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小数的性质,真正懂得为什么小数的末尾无论添几个0或去几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

本课设计时,并没有采用常用的一步步归纳总结的思路,先归纳小数末尾添一个零,小数的大小不变,再归纳添两个、三个、乃至无数个零的情况,而是一步到位。

分别在验证猜测与归纳总结时,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生生、师生互动中实现对小数性质的掌握。

同时,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而呈现不断变化。

在这样一个动态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创设一个个新的问题情景,不断激起学生一个个新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原有的数学现实不断地被激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理解小数的大小不变的道理,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进行数的改写。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小数的性质并应用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加数的改写、比较和归纳等数学活动,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感受数学结论的合理性。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和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难点

小数基本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 师:

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表演个魔术好吗?

这是数字几?

(1)等会你们一起小声喊:

1,2,3,大,老师就可以把这个数变大了。

信不信?

生:

1,2,3,大。

师:

把1变成10,10和1比扩大了10倍,……

2. 老师还有一个数0.1,我们再来试一试。

引起学生的冲突:

到底变大了吗?

生:

……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末尾“0”对小数的大小的影响。

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内容——小数的性质。

设计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