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动理论和内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66181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2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docx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动理论和内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docx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和内能

第1节分子动理论

知识要点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能物质原来的性质。

(2)分子非常小。

如果把分子看成小球,直径大约只有10—10。

一颗小露珠就有1021个水分子。

假如有一个微小动物,每秒钟喝去10万个水分子,要用年(1年=

×08s)才能喝完一颗小露珠。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由于分子,某种物质逐渐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叫做扩散。

(2)花香扑鼻,说明有扩散现象;在汤中放盐,整锅汤都有咸味,说明有扩散现象;把铅片和金片磨光压在一起,室温下5年后它们互相渗透可达1cm深,说明有扩散现象

(3)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分子具有能。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1)固体很难被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分子间距离变大时,分子力表现为,分子间距离变小时,分子力表现为。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的。

(2)在固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比较强,因而,固体有一定的和;在液体中,分子力的作用较弱,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占有一定的;在气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更弱,因而,气体没有固定的,也没有确定的。

特别提醒

1.分子十分微小,数目十分巨大,但分子间有间隙。

2.物质三态,其区别就在于三态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

互动课堂

例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固体、液体之间不发生扩散

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冬天,雪花漫天也是扩散现象

【课堂笔记】

(此处留4行空行)

变式训练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香水瓶打开盖后,满屋充满香气

B太阳光下,能看到尘土飞扬

C衣箱内的樟脑丸不断变小,箱子内充满樟脑气味

D花开时花香满园

变式训练2(08福州)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

成为头号“健康杀手”。

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例2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B.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没有相互作用力

C.气体分子、液体分子、固体分子都有相互作用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课堂笔记】

(此处留4行空行)

变式训练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存在排斥力

B.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存在吸引力

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分层演练

知识点引导

知识点

题号

扩散现象

1、2、4、6、8、13、17

分子力

7、9、14、16、18

综合

3、5、10、11、12、15、19

基础训练

1.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观点加以解释的是()

A.春天,柳絮飞舞B.夏天,玉兰飘香

C.秋天,落叶纷飞D.冬天,瑞雪飘飘

2.下列事例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一杯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水变红

B.扫地时,太阳光下能看到大量灰尘在空中飞舞

C.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

D.放在空气中的铁器过一段时间生锈了

3.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A.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

B.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蔗糖能溶于水,说明分子作无规则运动

4.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A.小明把透镜胶带紧压在错字上面,揭起时就把表层的纸和错字一起粘了起来

B.考场中小明为了提神,涂了清凉油,许多考生都闻到了气味

C.当有人用修正液覆盖错字时,常能闻到刺鼻气味。

D.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

5.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

物质是由________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_;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力和______力。

6.由于分子运动,某种物质逐渐进入到_________中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

7.物体很难被拉长,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力;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力。

8.将煤堆放在墙角多年,发现涂墙的石灰层内很深处都变黑了,这是___________现象,它说明组成物质的______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9.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距离变小时,表现为,分子间距离变大时,表现为。

如果分子间距离非常大,他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

10.将50mL的水和50mL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休积将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lOO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分子之间还有。

探究提高a

11.下列有关厨房里的物理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A.拧开醋瓶盖,醋味扑鼻——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在油中煎饺子,饺子易被煎焦——油的沸点比水高

C.洗碗时,油花飘在水面上——油的密度比水小

D.厨刀刀口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分子力

12.把分别充满红棕色NO2气体和无色H2气体的两个集气瓶,按图1.1-1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都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可观察到图甲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而图乙中需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不能由此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A.

图1.1-1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间有间隔

C.H2的密度比NO2的密度小

D.分子之间有吸引力

13.(09泰安)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

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

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14.(09江苏)如图1.1-2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这个实验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图1.1--2

 

15.(09广州)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越高,香味扩散得越慢

A.

若温度低于0℃,这个现象就消失

B.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C.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1-3

A.分子之间有时有作用力,有时没有作用力

B.分子之间斥力大于引力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C.分子之间引力大于斥力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D.分子之间的引力不会大于斥力

17.(09济宁)吸烟有害健康,吸“二手烟”危害更大,因此公共场所通常有“禁止吸烟”的标志,如图1.1-3所示。

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造成其他人吸“二手烟”。

这是由于分子的结果。

18.

(08烟台)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水平地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图1.1-4a),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将玻璃板的下表面放到恰好与水槽内水面相接触(图1.1-4b),并慢慢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

试说出这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有何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图1.1-4

(此处留6行空行)

挑战自我

19.(07成都)课堂上,杨老师将断成两段的均匀圆柱形铅块A、B的两端面磨平。

将磨平的端面相对,用力压紧,两段铅块合在了一起,就象没有断开过一样。

接着杨老师按图1.1-5的方式把合在一起的铅块竖直悬挂于铁架台上,然后在铅块下面悬吊了多个钩码,两铅块仍未分离。

面对出乎意料的现象,同学们议论纷纷。

图1.1-5

图1.1-6

(1)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同桌的小李、小赵同学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见图1.1-6)。

你的看法是什么?

(此处留3行空行)

(2)为了粗略地测出图1.1-5所示状态下铅块A、B的接触面单位面积上A对B的分子作用力大小,小李、小赵同学找来了以下器材:

A.刻度尺B.停表C.弹簧测力计D.温度计E.量筒

①他们应该选择的器材是其中的________(填器材的字母代号);

②他们应该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填所测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

(此处留3行空行)

③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出的单位面积上,A对B的分子作用力大小是F=________。

生活中的物理

物理知识应用几例

(一)

1.雪和碎冰为何呈白色?

答: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线在水中的折射非常有规则,所以人眼睛看水就觉得是透明的。

雪、碎冰能透过光线,也能反射光线。

冰破碎后,形成了许多不规则的棱角,再加上层层堆叠,一遇光线,就会发生多次折射、反射,从各个不同方向折射出来,我们就觉得它呈现出一片白色。

而构成雪花的是冰晶,冰晶有着复杂的结构,它有的像金刚石,能把光线作更充分的反射、全反射、折射,各种光又汇合在一起,结果就形成了白色。

2.云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

答:

天上有各种不同颜色的云,有的洁白如紫,有的乌黑一块,有的灰蒙蒙一片,还有的发出红色和紫色的光彩,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各种云体的厚薄相差很大,厚的可达七八公里,薄的只有几十米。

很厚的云层,太阳光线很难透射,这时看去就很黑;稍微薄一点的,看上去就显灰色;孤立的积状云,由于云体比较厚实,它向阳的一面,光线几乎全部反射出来,因而看起来是白色的。

当日出和日落时,由于太阳光线是斜射的,穿过大气层时,使得光线的蓝、紫色部分大量散射,而红橙色部分,却散射得不多,因而照射到大气下层时,红橙色的光比较突出,形成了彩色的云。

3.利用“警眼”为什么能看到室外大范围景物?

答:

家庭门上的“警眼”,是一个凹透镜,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人们利用这个性质,在屋内可以通过它看到门外较大范围景物,而在室外,即使是紧贴“警眼”,由于室内较暗,也不易看到室内情况。

4.沙漠中声音为什么有时听不到?

答:

大家知道,当温度升高时,空气密度减小,气体会上升。

在炎热的夏天,沙漠中的沙子吸收太阳的热量,温度很高,这时,人在远处大声呼喊,只看见嘴动,却听不见他在喊什么。

这是由于声波发出后,很快就随介质(热空气)拐到高空中去的缘故,如果某个地区的温度变化很厉害,那么声音拐到空中以后还会往下拐,这样,还会造成声音在空气中多次拐弯的现象。

第2节内能和热量

自主学习

知识要点

1.温度与热运动

(1)温度表示物体的 ,温度常用的单位是_______,符号________。

(2)温度反映了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程度。

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

2.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和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内能的国际单位是。

(2)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内能;内能和物体内部分子的、种类、结构、状态等因素有关。

(3)一切物体都有。

3.改变内能的方式

(1)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以的形式从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直接传递,叫做热传递;一种是从形式的能量转化过来,叫做做功。

(2)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转移内能的多少叫做,它的单位是______。

(3)做功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______。

4.燃烧放出热量

(1)燃料的燃烧是一种______,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能转化为能。

(2)把1kg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表示,单位是。

(3)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Q=。

其中Q表示,m表示,q表示。

Q的单位是,m的单位是,q的单位是,(4)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表示,完全燃烧200g汽油能放出J的热量。

特别提醒

1.物体的内能不仅和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种类、质量和状态有关。

2.热传递只能发生在有温度差的物体之间,且热传递具有方向性,热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当这两个物体温度相同时,热传递就停止了。

热传递有传导、对流、辐射三种形式。

3.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

互动课堂

例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C0℃的冰熔化为0℃的水,内能不变

D温度相等的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内能相等

【课堂笔记】

(此处留4行空行)

【温馨提示】0℃的冰熔化为0℃的水的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

物体的内能还与质量有关。

变式训练1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小的是()

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变得烫手

B放入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

C一杯0℃的水全部凝固成0℃的冰

D“神舟七号”飞船返回大气层后表面升温

例2在下列常见的生活事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起

B.拉锯子锯木头使锯片的温度升高

C.把搭在弓上的箭射出

D.冬天用暖水袋取暖

【课堂笔记】

(此处留4行空行)

【温馨提示】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方式不同但效果相同。

变式训练2在下列常见的生活事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气筒壁会发热

B.冬天写作业时手冷,用嘴向手呵呵气

C.陨石坠入地球的大气层,成为流星

D.阳光下,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升高

变式训练3一物体温度升高了,既可以是;也可以是。

例3柴油的热值比煤油小,这表示()

A.燃烧柴油比燃烧煤油放出的热量少

B.燃烧柴油比燃烧煤油达到的温度低

C.相同质量的柴油和煤油,煤油含的热量多

D.相同质量的柴油和煤油完全燃烧时,煤油放出的热量多

【课堂笔记】

(此处留4行空行)

变式训练4煤有优质和劣质之分,划分优劣的主要依据是()

A.热值不同B.热传递本领不同C.硬度不同D.密度不同

变式训练5(08镇江市)氢能源具有来源广、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

氢气的热值为14.3×107J/kg,完全燃烧0.5kg的氢气可放出J的热量;若一罐氢气用去了一半,则剩余氢气的热值(大于/等于/小于)14.3×107J/kg。

分层演练

知识点引导

知识点

题号

内能

1、3、4、6、9、12、13、15、16、17、19、

热量

8、10、11、23、24、

综合

2、5、7、14、18、20、21、22、25、26

基础训练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唯一的方法

B.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物体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下面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钢水冷却,温度降低,内能一定不减少

B.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几年后剖开,切面互相渗透,属于扩散现象

C.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人体感到暖和,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D.和平号空间退役后坠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是用热传递方法改变物体内能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内能小

B.运动速度大的物体内能大

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无关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4.(08宜昌)下列事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天晒太阳感觉暖和

B.冬天两手互相摩擦,手感觉暖和

C.冬天围着火炉烤火感觉暖和

D.冬天在暖气房里感觉暖和

5.春天到来,学校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流行病传染,对以下两种防护措施的物理解释,正确的是()

A.用消毒液擦试教室门窗后,可以闻到气味,这是升华现象

B.用消毒液擦试教室门窗后,可以闻到气味,这是凝华现象

C.用醋熏教室时,对醋加热使醋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

D.用醋熏教室时,对醋加热使醋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减缓

6.各种形式的能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陨石坠人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

B.点燃的火箭飞向太空

C.广场上的石凳被晒得发烫

D.气缸里的活塞在燃气推动下运动

7.现代火箭通常用液态氢作燃料,这是因为氢的()A.密度小B.质量小C.热量大D.热值大

8.下表是某些燃料的热值表,由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燃料

干木柴

柴油

汽油

天热气

热值

1.2×107J/kg

4.3×107J/kg

4.6×107J/kg

7.1—8.8×107J/m3

A.干木柴的热值是1.2×107

B.完全燃烧1kg汽油放出的热量是4.6×107J

C.1kg汽油的热量是4.6×107J

D.热值的单位都是J/kg

9.如果杯A中装的水的质量为200g、温度为20℃,杯B中装的水的质量为200g、温度为30℃,则内能大的是中的水;如果杯A中装的水的质量为300g、温度为20℃,杯B中装的水的质量为200g、温度为20℃,则内能大的是中的水。

一杯水的温度由30℃降低到10℃,那么,这杯水的内能。

10.酒精燃烧时,将能转化为能。

完全燃烧30g酒精(酒精热值为3.0×107J/kg)放出的热量是J。

11.10kg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此处留8行空行)

 

探究提高

12.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中,小孩的()

A.机械能增加,内能减小

B.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加

C.机械能减小,内能不变

D.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加

13.(08黄冈)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

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的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

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

C.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

D.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

图1.2-1

图1.2-2

图1.2-3

14.如图1.2-1所示,制冰厂工人用冰钩夹着巨大的冰砖能轻松在地上拖行,是因为冰砖在滑行过程中,底面的冰由于而使它的内能,冰熔化成水,从而减小了与地面间的      。

 

15.如图1.2-2所示,在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从看到的现象可以推断:

分子的运动随着     而加剧,因而又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

16.如图1.2-3是烧烤店用炭火烤羊肉串的情景。

在烧烤过程中,阵阵香味四溢,这是________现象;是通过________的方法使羊肉串的内能,温度的。

17.快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由于汽车还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车轮会发热。

这是因为增加了车轮的,因而升高。

18.(09济宁)图1.2-4所示的几幅图,运用了的方法说明分子也具有动能和势能。

图1.2-4

 

19.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内能发生改变的现象。

请写出以下现象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1)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

_________;

(2)金属汤勺一端放在热汤中,另一端变烫:

_________;

(3)双手互相搓,感觉暖和:

_________。

20.受益于“西气东输”工程,天然气已在某些地区广泛使用。

天然气的热值可高达8.0×107J/m3。

8.0×107J/m3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使用天然气的公交车已投入运营,它将天然气压缩至原体积的

存储在钢瓶中作为车载燃料。

从微观角度看,天然气容易被压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9宁波)风能是我国未来开发、利用的重要能源之一。

(1)浙江省规模最大的衢山岛风力发电厂,年平均发电量可达9×107kwh,相当于完全燃烧

kg的标准煤所释放的能量(标准煤的热值为3.0×107J/kg,1kwh=3.6×106J)

(2)在建造风力发电厂的过程中,吊车要将一台3.0×104kg的风机吊上塔筒,如图1.2-5所示。

若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钢绳受到的拉力为N(g取1ON/kg)。

图1.2-5

图1.2-6

 

22.(09成都)图1.2-6所示为我国发射“神舟”七号宇宙飞船时,运载火箭点火升空的壮观场面。

请认真观察图片,写出火箭点火升空的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至少写两点):

(1)(此处留2行空行)

(2)(此处留2行空行)

23.(09江苏改编)太阳能路灯的灯杆顶端是太阳能电池板,它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向灯杆下方的蓄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为能储存起来,供夜晚路灯照明。

若在一定时间内,太阳光辐射到该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为2.7×107J,这与完全燃烧kg的煤放出的热量相当(煤的热值为3.0×107J/kg)。

24.已知液化气的热值是4.0×107J/m3,密度是0.6kg/m3,求:

15kg液化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此处留15行空行)

 

挑战自我

25.由于怕饭菜太烫,来不及冷却而影响小明的早餐,妈妈总是很早就起床了。

为了让妈妈多睡一会儿,小明就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

为此小明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图1.2-7

 

小明注意到妈妈是把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种物质就是水。

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

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1.2-7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甲的示数/℃

70

60

53

47

42

39

37

35

34

33

乙的示数/℃

70

66

61

58

55

52

50

48

46

44

(1)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明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

(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

(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

一致,是越来越_______的。

小明想用“冷却速度”(用字母V代表)来定量表示冷却的快慢程度,请你给物理量下个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冷却速率。

(4)小明又仔细分析了冷却速度变小的原因,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________的影响。

(5)根据(4)中的分析,小明终于找到了

流水喷淋法的工作过程:

如图通过喷头,大量细小

的水珠源源不断地喷洒在

高温物体上,落水收集后

通过冷却塔再循环使用。

一个用水使物体快速冷却的办法,并且举一反三,明白了工业生产中使用流水喷淋法冷却高温物体的好处。

请你例举两个好处的例子。

 

26.(09嘉兴)某汽车公司组织了一次新车型节油大赛,比赛分两组:

第一组使用A型车(排量1.6升)。

第二组使用B型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