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6620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0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x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x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课时3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一、书本基础知识整理

1.生态系统的类型

2.各类型生态系统的分布

3.各类型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的种类

4.各类型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5.各类型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

二、思维拓展

1.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互相作用的自然系统。

(2)生态系统概念的内涵有四个方面:

①时间和空间界线;②系统的基本组成;③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④系统在功能上统一的结构基础和发展趋势。

(3)生态系统不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都具有下面的一些共同特征:

①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生态学研究的四个层次由低至高依次为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②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其早期发育阶段和晚期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2.比较各类型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大至整个生物圈,小至一个池塘或一堆朽木及其生物组成的局部空间。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在生物圈内依据植被或盐度等方面的差异可分成若干类型。

在不同的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群落复杂程度、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等方面有不同的特点。

①森林生态系统

特点:

以乔木为主,动物的生活习性大多以树栖、攀缘。

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能长期处于较稳定状态。

②草原生态系统

特点:

以草本植物为主,啮齿目和适于奔跑的动物较多。

但动植物种类较少,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

③农田生态系统

特点:

人的作用突出,群落结构单一,主要成分是农作物。

④海洋生态系统

特点:

生物数量和种类较多。

以浮游植物为主,它们是植食性的重要饵料,一般都分布在200米以内的海域中。

⑤湿地一般是指沼泽和沿海滩涂等,但按照《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简称湿地公约)的定义,沼泽地、泥炭地、河流、红树林、沿海滩涂等,甚至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水域。

⑥苔原(冻原)生态系统、

特点:

主要是分布在北纬六十度以北、北极圈以南的永久冻土带,土壤几厘米以下的终年结冰,有机物不能彻底分解。

其中地衣是极地苔原的典型植物。

⑦城市生态系统

特点:

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它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大多从其他生态系统人为地输入。

它所产生的废物大多输送到其他生态系统中分解和再利用。

对其他生态系统会造成冲击和干扰。

⑧深海热泉口生态系统

特点:

无光、高温、高压。

生产者是硫细菌等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消费者是一些高等无脊椎动物。

3.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比较

项目

生态农业

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

增产原理

①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②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机械、化肥、农药、薄膜、电力的大量使用

精耕细作等

营养结构

复杂

简单

简单

生物种类

少(单一)

少(单一)

投入

较小

较大

产出

较大

较大

较小

污染

较小

较大

较小

课时31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1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细菌②某一池塘的全部鱼类

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链球菌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②①D.③①④

2.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植物是()

A.海带B.多细胞藻类C.浮游植物D..大型藻类

3.我国南方的马尾松林,往往易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如马尾松和其他树种形成混交林,就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这种生态效益是由何种因素引起的()

A.复杂的种间关系B.气候条件C温度条件D.土壤条件

4.下列哪一类脊椎动物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几乎没有分布()

A.鸟类B.哺乳类C.爬行类D.两栖类

5.森林生态系统不可能出现于()

A.年降雨量与年蒸发量平衡的中纬度地区

B.年降雨量远低于年蒸发量的温带地区

C.年降雨量远大于年蒸发量的温带地区

D.年降雨量与年蒸发量平衡的高原地区

6.生态农业比一般农业

A.投入多、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B.投入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C.投入一样、产出相当、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D.投入和产出都较少、污染相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7.森林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原因是()

A.一年中森林固定的太阳能最多B.一年中森林合成的有机物最多

C.一年中单位空间的森林积累有机物的速率最快D.森林可以生产多种产品

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一般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B.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常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C.农田生态系统总是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

D.整个地球上海洋可以看作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9.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不具备的是()

A.自动调节能力较弱,易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

B.分解者的活动受到抑制,分解能力不强

C.一旦人的作用消失,生态系统很快会退化

D.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所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10.与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直接相关的是()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渗透作用

11.以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较温带森林的多,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一般是()

A.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B.热带雨林大于温带森林

C.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D.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无法比较

12.(多选)以下所列生态系统属于湿地的是()

A.湖泊B.泥碳地C.沼泽地D.开阔的大洋

13.(多选)下列对各生态系统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

B.草原生态系统是丹顶鹤等动物的栖息地

C.天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可循环流动

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非选择题

14.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的量被称为初级生产力。

下表为地球上主要生态系统的总面积及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力(kg干重/K㎡·y)请回答:

生态系统类型

面积(1000000K㎡)

净初级生产力

湖、河

2

500

沼泽

2

2000

热带雨林

20

2000

温带森林

18

1300

冻土带

8

140

荒漠密灌林

18

70

农田

14

650

开阔大洋

332

125

(1)陆地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是生物圈的最主要的能量基地,是因为____________。

(2)荒漠密灌林的净初级生产力较低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而群落结构单一的农田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却较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如果大量砍伐热带雨林,则热带雨林会被毁灭且很难再呈原貌,这说明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毁灭后的地区,影响生物生存的关键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中各净初级生产力,除未利用的部分外,其余的去向是____________。

15.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云霄县母亲河——漳江入海口,面2360K㎡。

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光、热、水资源丰富。

保护区自然条件优越,水域理化条件好,为生物物种多样性提供了优越的生境。

红树林吸取海底土壤中养料而生存,它的残枝败叶为鱼虾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鸟类啄食鱼虾,微生物分解动物的尸体和植物的枯枝败叶,并还原与海底土壤中,从而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态平衡食物链,可以说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最富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最高的湿地生态系统。

近年来,作为人类生存基础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威胁,出现了诸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等,所有这些都与生物多样性息息相关,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湿地保护行为计划”的实行,对于更好的保护漳江湿地自然保护区,无疑是极有利的。

探讨红树林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对于我们全面认识保护区所蕴藏的丰富生物资源,认识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请回答:

(1)湿地生态系统的维持生物圈稳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红树林的地理位置,其最显著的作用是下列叙述中的( )

A 湿地是巨大的蓄水库,起到调节流量和控制洪水的作用。

B 防风消浪,护岸固堤

C 在一定范围内,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生物吸收作用消除环境污染

D 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基因库

(2)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红树林鱼虾鸟类,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Pb的污染,则由于生物__________作用,体内Pb浓度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__。

(3)为了保护湿地,我国政府已经采取很多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颁布相关法规等,但这并不意味禁止对湿地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应如何对待“可持续发展”这个战略?

举一个具体实例。

答案:

1.D2.C3.A4.D5.B6.B7.C8.C9.D10.C11.A12.ABC13.ABC

14.

(1)热带雨林面积广阔、结构复杂,光合效率高(净初级生产力最高)

(2)水人类进行的施肥、灌溉、杀虫、除草等活动

(3)恢复力稳定性弱水

(4)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和被分解者利用

15.

(1)B

(2)富集鸟类(3)我们应当针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做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例如,在一些多水的沼泽地可以发展芦苇,生产造纸原料;在一些草甸沼泽可以发展畜牧业,生产畜产品;在湖泊等水域,可以发展淡水养殖;等等。

总之,要将湿地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使湿地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福。

课时32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书本基础知识整理

6.生态系统的成分

7.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区别和联系

8.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9.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消费者的区别和联系

二、思维拓展

1.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地位与关系: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成分,如果没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不能存在,并且生产者也是生物群落中数量最多的成分,所以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也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前提。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所以说分解者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也很重要;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这也是对绿色植物加以分解的过程,不但减轻了分解者的负担,而且有利于分解者分解。

另外,消费者对于植物的传粉、种子传播等方面还有重要作用,所以说,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简言之:

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场所;消费者对于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重要作用;分解者将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利用。

图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关系: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

∣∣分解者

∣↓↗↑

生产者→消费者

2.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消费者的区别和联系

食物链生物

绿色植物

植食动物

肉食动物

大型肉食动物

结构模式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营养环节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

特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是顺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渠道流动的

3.分析食物网时应注意问题

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止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有任何停顿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链。

2消费者中的级别,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不同,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此,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3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概念上的重合。

4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的路线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

课时32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最适于描述生态系统中三大功能类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A.种内斗争B.种间关系C.竞争和捕食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A.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B.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D.群落中生物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3.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A.蛔虫B.硝化细菌C.螺蛳D.蘑菇

4.下列各项中,最可能属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A.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B.次级消费者、厌氧生物

C.分解者、腐生生物D.生产者、异养生物

5.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B.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C.食物链的营养级数无限的

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6.下列符合生物学意义的食物链是()

A.大米→老鼠→蛇→人B.阳光→青草→蛇→人

C.青草→老鼠→蛇→鹰D.水稻→青蛙→昆虫→蛇

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至少为()

A.2个B.3个C.4个D.5个

8.生物的尸体经微生物分解后,可为绿色植物提供()

A.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B.蛋白质和脂肪C.纤维素和淀粉D.葡萄糖和无机盐

9.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的是()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B.水稻虫害严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D.老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10.在某一湖泊中,由于水体富营养化,使得水体中藻类生物生长过盛,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减少这些藻类()

A.大量引入肉食性鱼类B.尽量捕捞植食性鱼类

C.大量引入捕食浮游动物的鱼D.大量除去捕食浮游动物的鱼

11.(多选)关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B.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

C.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D.生产者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12.(多选)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生产者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但微生物一定是分解者

13.(多选)在生态系统中有关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单向的

B.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少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越多

14.(多选)一部分同学在设计制作小生态瓶时不成功。

下面罗列了设计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其合理的是()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

二.非选择题

15.下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和海洋水深关系的曲线。

据图回答:

(1)在远洋水域,从水深30米处开始,随着水深增加,固定太阳能的数量逐渐减少,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者中,主要的生物类群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近海水域水深_____________米左右处生产者的数量最多。

(3)生活在水深100米以下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主要是_______者和___________者。

16.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由________条食物链组成,图中鼠与兔之间构成了_______的种间关系。

(2)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上只体现了两种成分,未体现的另两种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食物网中猫头鹰占有_______个营养级,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种。

(4)由于人们连续地围猎狼,使_______大量繁殖,结果草原植物受到破坏。

停止围捕几年后,狼的数量逐渐增多,该生态系统又恢复平衡。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能力

答案:

1.B2.B3.D4.C5.B6.C7.C8.A9.B10.D11.ABD12.ACD13.ABD14.ABD

15.

(1)光藻类(或答浮游植物)

(2)10(3)消费分解

16.

(1)7竞争

(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3)2,3(4)鼠兔鹿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课时33生态系统的功能

一、知识梳理: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概念

2、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和总能量

3、第一营养级和以后各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向

4、能量流动的渠道

5、例证分析,归纳出能量流动的特点

6、根据能量流动的传递率绘制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

7、理解能量流动的意义,并设计农业生态系统

二、思维拓展:

1、关于能量的来源、去向和变化:

生产者的能量来自太阳能,消费者的能量来自同化上一个营养级的物质所含有的能量,分解者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和消费者。

每个营养级的生物呼吸分解产生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各项生命活动,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每一个营养级中生物的遗体、粪便或是枯枝落叶中的能量均流入分解者;部分贮藏能量的有机物被下一个营养级生物所捕获。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变化是:

光能→生物体内的化学能→机械能(生物电能、光能),光能→生物体内的化学能→热能。

2、能量单向流动的原因:

一是长期的自然选择使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不可逆转,二是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经细胞呼吸,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这些能量是生物无法再利用的。

3、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的含义:

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大约只有10—20%传到下一个营养级。

如按20%计算,第n个营养级所获得能量是第一营养级的1/5n-1。

4、注意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生物数量金字塔的区别联系和相互转换:

能量金字塔描绘的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中生物所具有的能量,单位是KJ;生物量金字塔主要是指各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有机物,单位是KG;生物数量金字塔是指各营养级生物的个体数量,单位是个。

能量依附于物质而存在,所以能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是一致的,营养级低能量多,生物数量一般也多,但有时生物数量金字塔也是可以倒置的。

5、准确理解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能量在生态系统内是单向流动的,能量在逐级流动中的传递效率是很低的,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能量,才能保持能量代谢的正常流动。

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间重复利用,无限循环。

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和能量,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课时33跟踪训练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 ()

A生产者和消费者体内全部的能量

B照到该系统内的所有植物体叶面上的太阳能

C该生态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D生产者传递给全部消费者的总能量

2、在一条食物链中,如果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为100000千焦,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那么第四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约为()

A10千焦B100千焦

C1000千焦D10000千焦

3、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金字塔如图示,则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应为()

4、组成食物链的环节一般不会多于6个,其原因是()

A环境资源有限B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大量能量损失

C捕食者不能以捕食者为食D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多、食量越大

5、在生态系统有关能量流动和食物链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是单向的

B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上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D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就越多

6、肉类和蛋类的价格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由于()

A动物饲养麻烦、花工多、投资大

B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

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

7、下图是一温带地区在初级演替过程中两种量值的变化曲线,这两种曲线分别表示()

AA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

BA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B表示草本植物的各类数量

CA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B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

DA表示食肉类的种类数量,B表示食肉类的生物总量

8、在下图食物网中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鸟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生产者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

A

B

C

D

9、一个池塘生态系统有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

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b+cB a>b+dC a<b+dD a<c+d

10、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在某些国家有时会寒冷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进行有限的人工火烧,其主要目的是()

A消灭森林虫害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

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D提高森林储水能力

11、局部地区的暴雨,往往会使特定生态系统的N、P、Ca等元素供给受到影响,而C元素的供给不会出现这一问题,其原因是()

A生物体不需要多少C

B植物利用阳光和水分就能制造C

C许多原料中的C来自空气

D植物能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C

12、某个沼泽以网茅属植物和藻类为其主要的自养生物,下图是这个沼泽每年每平方米能量流动的数据(单位:

KJ)。

如下的数据支持下面哪一种说法?

A网茅属植物大约固定了入射到那里的太阳能的2%

B网茅属植物的净生产量为每平方米144898KJ

C藻类在将光合作用的产物转化为自身物质方面比网茅属植物效率更高

D大约40%的太阳入射能量反射了

13、(多选)关于生态系统金字塔的几种描述中,正确的有()

A自然状态下,能量金字塔不会倒置,位于能量金字塔上层的营养级高,所含能量少

B如果生物数量金字塔出现倒置现象,这时的生物量金字塔也会出现倒置

C在金字塔结构中,上层营养级生物从下层营养级中获得有机物的同时,能量就从上层营养级流向下层营养级

D在自然条件下,即便生物数量金字塔出现倒置,所含能量多的还是低的营养级

14、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

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单位:

102千焦/m2/年

Pg

Pn

R

A

15.9

2.8

13.1

B

870.7

369.4

501.3

C

0.9

0.3

0.6

D

141.0

61.9

79.1

E

211.5

20.1

191.4

分析回答:

⑴能量流动是从A、B、C、D中的哪个营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