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明星论文正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67852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严明星论文正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严明星论文正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严明星论文正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严明星论文正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严明星论文正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严明星论文正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严明星论文正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严明星论文正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严明星论文正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严明星论文正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严明星论文正稿.docx

《严明星论文正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严明星论文正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严明星论文正稿.docx

严明星论文正稿

编号: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系(部)教师教育系

专业初等教育专业

班级11级

(1)班

学号1105112005

学生姓名严明星

指导教师(校内)陈璇职称:

副教授

指导教师(校外)职称:

等级(总成绩)

2013年12月26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教师教育系初等教育专业11级

中文摘要

摘要:

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切入点和关键所在。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性潜力的重要标志。

然而在我国现行教育模式下,教学方式单一,狭小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形成都起到阻滞的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立足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知识、现象,形成问题意识。

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首先我们可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自信和热情,这能让学生敞开问题意识的大门,敢于发问;其次要多开展活动,关注学生的生活空间,有意识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引导他们用心观察自己的生活,唤醒他们的生活记忆,多角度地思考、发现、提出问题;再次是指导提问的技巧,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教师随时引导、鼓励学生生成新的问题,一旦掌握了提问的方法,学生就会善于提问。

本文结合自己在实习、实训中的做法谈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与同行商榷,不对之处敬请指正。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问题意识;培养

 

目录

1引言……………………………………………………………………………………………1

2问题意识的界定及其意义……………………………………………………………………1

2.1问题意识的界定……………………………………………………………………………1

2.2问题意识的意义……………………………………………………………………………1

3目前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2

3.1目前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2

3.2学生问题意识现状的原因分析……………………………………………………………2

4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价值…………………………………………………3

5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3

5.1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敢提出问题………………………………………………3

5.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4

5.3指导技巧,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搭建跳板……………………………………………5

结论……………………………………………………………………………………………6

致谢……………………………………………………………………………………………7

参考文献………………………………………………………………………………………8

 

1引言

哈佛有一句名言: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

”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1]。

其倡导的是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而这些都要从质疑开始,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可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果先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提出问题,不仅可以为学生培养观察、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打下基础,又可以为他们以后独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做好准备。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综合实践课程的关键。

2问题意识的界定及其意义

2.1问题意识的界定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就其最本质的意义上来讲,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要形成提出问题的浓厚氛围,让学生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使问题意识成为学生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

2.2问题意识的意义

问题意识在思维活动乃至人的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心理学研究表明:

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

当个体活动时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此时的思维才算是真正发动,否则,思维就难以展开和深入。

因此,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

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又可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

问题意识在思维活动乃至人的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重要性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

故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就像每天有无数的人烧开水都可见到水开时壶盖会跳,但没有人能像瓦特那样提问:

壶盖为什么会跳?

正是瓦特的这个问题以及由此发明的蒸汽机,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

这些理论与实践,非常有力地证明了:

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

培根是实验科学的鼻祖,他说,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

培根的成功就是他抓住了那个时代要解决的问题。

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的爱因斯坦,在更高的境界阐述了这个问题,他指出: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所以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

3目前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3.1目前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

据考察和研究,目前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两种典型形式:

第一类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第二类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第一类情况是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没有表现出来,呈潜在的状态;第二类情况是学生因教与学等多种因素,不善思考,思维惰性大,不能提出问题或者是不善于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较少或没有。

对我们来说,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培养的过程是指使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

相对而言,大部分学生属于第一类型,具有问题意识,但需要激发。

少数学生属第二类型,问题意识较少,重点在于培养[3]。

3.2学生问题意识现状的原因分析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教学被看作是“教师教,学生学”,是一种单向的甚至具有决定性的活动,学生既受教师教学的内容、方式所决定,又受教材的目标和内容所决定,同时还受到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环境所决定[4]。

加之师道尊严的伦理规范决定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因此,在教育上易形成传递——接受,甚至灌输——记忆的教学模式。

在这一教学模式下,知识与人的关系发生了颠倒,不是人占有知识,而是知识占有人;人不是主动地去追求知识,而是被知识牵着走;不是知识对人的生命的激发与丰富,而是知识吞噬了儿童的天性,让生命变得毫无生机。

人与知识的关系的这种错位,导致了人的问题意识的彻底泯灭。

一旦人们被知识所占有,人在求知过程就处于一个被动的局面,尽管也能够获得知识(知识形成的最终结果),但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在形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不清楚的,甚至视而不见。

4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1]。

综合实践活动没有传统的教材作依托,它不是以学习现成的知识为主,其课程内容的开发是一个不断发展、创生的过程,是超越具有严密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没有固定的学习模式,强调以学生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将学生置于现实世界中自己去发现问题、确定主题、参与研究、得出结论。

这些学习过程,都是自己的创造性活动,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

5.1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敢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增进教学民主,加强师生交往,鼓励学生自已问难,就是不断提出问题[4]。

我们不难发现,上学前每个学生都是“十万个为什么”,整天追着家长问这问那;读书读着读着都成了“专家”,他们不再提问。

不是他们没有问题,而是他们不敢问,也不再愿意问,怕同学、老师笑他幼稚。

“连这也不知道!

”将他们的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为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精心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并通过适当的,巧妙的点拨,引导,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他们在创造性的思维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

5.1.1正面鼓励,保护自尊。

学生有时候提出的问题或许比较简单,甚至会有错误,此时作为老师要先肯定其大胆的行为,不能打击学生提问的热情,同时放大他的闪光点,让他的问题意识的显现与发展获得环境的肯定与支持。

例如,在开展《走进端午》综合实践活动时,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端午节是几号?

还可能还引起教室里顿时哄堂大笑:

啊,竟然连端午节是几号都不知道?

对于学生提出这样的简单问题,教师要及时肯定其大胆提出问题是好事,正因为不知道才要问。

端午节为什么是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而不是另外一天呢?

这是值得同学们探讨的。

5.1.2认真倾听,巧妙点拨。

在学生提问时,教师要集中注意力,对学生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都要保持兴趣,用肢体语言或口头语言加以肯定,同时巧妙点拨,这有助于学生继续提问。

例如,在《汽车与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提出时,可能有学生问:

汽车为什么要有这么多颜色?

我听后用赞许的目光望着他说:

“这问题提得好啊,汽车的颜色的确可以好好研究,那你具体想研究什么呢?

”学生会说:

“我想研究什么颜色的汽车交通事故发生率最低?

”教师问:

“你们觉得这个问题有研究价值吗?

”学生回答:

“有!

”同学们的肯定让这位学生很有提问的成就感。

5.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然而现在的学生缺少玩伴,教师可以做个有心人,多开展一些集体活动,让他们的生活不再单调,同时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5.2.1开好讨论会,为学生提供关注问题的契机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活动主题[5]。

教师要及时召开讨论会,让学生自由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例如,《某校园电视收视率的调查》这一研究主题最先是学生发现并提出的。

学生感觉在寄宿制学校,每天晚上电视伴随着他们,电视或多或少影响着他们的个人世界。

而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对电视节目的反映是不同的。

于是,他们提出了如何提高某校园电视收视率的问题。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这一主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

有的学生说:

去采访不同年级的学生,了解他们的一些看法;有的说:

要进行调查问卷,让数据说话;有的说:

还要征求老师的意见,听听他们会怎样说。

有的说:

去问问电视台的叔叔阿姨,他们才是专业级的。

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

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学生的生活空间,每次活动后组织学生自己来反思活动的过程,从而产生各种问题,这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5.2.2开展社会调查,促进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6]。

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社会是产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在社会调查中,学生可能发现自己好奇的现象、不良的社会问题或不明白的问题,往往能从中引发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例如,开展《身边的广告》综合实践活动,即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到社会中去进行调查。

通过一段时间的社会调查活动,学生发现了许多问题。

如广告的类型与方式、广告的历史与发展、汽车广告的效应、广告的利弊问题、“广告法”知多少等。

学生根据自己发现的问题,有选择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5.3指导技巧,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搭建跳板

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

强烈的好奇心能导致问题意识的产生,这是一种寻根问底的求知情感,也是探索求知奥秘的钥匙,能激发进取的欲望。

学生的好奇心一旦激发起来,能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引领。

对学生提出的不明确的问题,可采用和学生一起思考的方式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思路,抓住问题的关键;或者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筛选,挑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切入点[6]。

例如,找出事物存在的问题;优点联想法;事物之间的参照对比法;功能组合法等。

通过方法运用促成学生以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为背景,来建构对事物的新怀疑,新困惑。

在这里教师的职能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发学生的潜能为基点,为他们搭建一个个“脚手架”,让他们自己一步步攀登。

例如,在“纸桥里的问号”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完成了纸桥的制作,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就搭起的纸桥,通过观察学习提问和设想学习提问。

“纸桥的承受力与纸张的厚薄关系密切,还是与纸桥的形状关系密切?

纸桥的承受力与桥墩的粗细有关吗?

有栏杆的平板桥与没有栏杆的平板桥有区别吗?

如果我把平板桥和拱桥结合起来会怎样呢?

哪一种纸桥的承受力最大?

用什么方法来测量纸桥的承受力?

”⋯⋯当然,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发挥“有效”指导作用,引领学生分析这些问题属于那一类,讨论这些问题为什么提得好,引导学生将若干问题进行归类、整合,从而形成有价值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训练,帮助学生理清思绪,使头脑中的疑问变得更加具体、清晰起来,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结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

故“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要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一旦掌握了方法,学生就会善于提问。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以问题引领课题研究,使学生在活动中成为问题的主人,大胆提问、主动探索、探密解决,沿着问题大道前进,必有大得。

实践证明,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致谢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离校日期已日趋渐进,毕业论文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

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在本次论文的设计过程中,陈璇老师对该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最后定稿各个环节给予细心指引与教导,倾注了陈老师大量的心血。

陈老师专业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及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对我影响深远。

感谢陈老师对我的细心指导,帮助我理清论文的脉络,使我最终得以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在此,我谨向陈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将带着你们给予的期望和努力开始人生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1]顾建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第2版.

[2]骆慧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研究,2012年第6期(172-173)

[3]卞爱萍.综合实践活动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第2期(46-47).

[4]杨旸.当代中小学生问题意识缺失根源探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年第3期.

[5]郭元祥,伍香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1月第1版.

[6]邓邵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吉林教育,2009年,第5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