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769907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PPT 页数:119 大小:4.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19页
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19页
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19页
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19页
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9页
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9页
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9页
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9页
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9页
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9页
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9页
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9页
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9页
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9页
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ppt

《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ppt(1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ppt

高考生物备考经验交流,合肥一中生物组张向东,一、复习计划及要求,一轮:

高三开学3月底二轮:

4月初5月中旬考前冲刺:

5月下旬,一、复习计划及要求,以教材为主,结合一轮复习资料,以其中的每一讲为单位,注重单元中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扎扎实实掌握基础知识,捋清知识点,列成提纲,准确掌握重要概念、原理等,并辅以适量的训练题。

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以独立复习,加深、加宽为主,适当兼顾知识的综合。

将知识间具有一内在联系的章节进行合理的综合、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一、复习计划及要求,1、不要惧怕“炒冷饭”,做到“炒热为止”,让学生“细嚼慢咽”。

教授新课时,课时紧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到位;间隔时间长,学生学习任务重,在生物上花的时间少,很多知识点遗忘,更谈不上知识点间的联系。

因此在一轮复习时,将书本上厚,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二轮复习前将知识内化,构建知识网络,使书变薄,就象文件被压缩一样,在解压缩(解题)时就能收放自如,得心应手。

我的第一节复习课通常被称为“聊天课”。

常见的绿色植物有哪些部分构成?

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根有什么功能?

花的结构有哪些?

你能想到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吗?

这些部分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大家都知道!

但你能说出高中教材中涉及哪些比较重要的植物细胞吗?

叶肉细胞、茎尖细胞、根尖(分生区、成熟区)细胞、花粉粒细胞、成熟的筛管细胞、成熟的植物细胞等这些细胞有什么特殊之处?

结构或功能你能说出人体由哪些系统构成吗?

组成人体又有哪些特殊的细胞值得你掌握呢?

它们的特殊之处是哪些呢?

消化腺细胞(如胰腺细胞、唾液腺细胞、内分泌细胞、神经元(突触)、性腺细胞、淋巴细胞(B、T)、吞噬细胞、靶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等唾液腺细胞功能?

唾液含有的重要物质是什么?

唾液淀粉酶是如何合成和分泌的?

其他细胞能分泌唾液淀粉酶吗?

不能分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自我评价:

在很多学生眼中是极不成功的一节课。

很多学生在课堂中表现迷茫,课后向我反应极不适应。

甚至有家长通过班主任向我转达学生的意见!

但我认为已经达到我的目的:

1、让学生明确生物是活生生的,由物质构成细胞,由细胞组成生物体,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通过细胞中的不同物质来体现的,其本质为基因的表达。

2、在解题时,题干中“某生物某部位”会蕴藏哪些隐含条件,思考问题的方向是什么。

3、提供给学生正确的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方法,学会发散联想。

这也是我最想要达到的目的。

在复习某知识点时通过发散思维,联想相关原理,才能将书读厚,最终达到将书变薄。

大多数学生在以后的复习中都逐渐能接我的这种复习方式。

一、复习计划及要求,2、以教材为主,看书,看书,再看书。

由于近年来生物高考试题的题干材料,大多是取自课外,即所谓的新情景新材料。

因此,教材常被许多学生甚至部分老师所忽视。

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分析试题,就会认识到教材是生物教学的工具和根本。

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每一道生物试题,都与教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尊重课标、紧扣大纲、掌握说明、运用教材。

考纲是命题的根本依据。

教材是蓝本,是解题的依据。

要经常给学生说三句话: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

很多学生最陌生的就是教材,要让学生惊喜地发现从书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一、复习计划及要求,3、不搞“题海战术”,反对“死记硬背”,提倡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是学生对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理解,死记硬背的知识很难做到灵活运用。

只有理解了这些概念,才能将不同章节乃至不同模块间的知识内化,形成网络,在解题时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二、一轮复习具体措施,

(一)集体备课1、按上年考试说明中考试范围的顺序,以节或章为单位,分配到个人。

2、每周一下午,主讲老师以说课的形式呈现,有完整的板书。

3、集体讨论,补充、完善本节内容,尤其侧重与其他章节的联系以及能挖掘的。

二、一轮复习具体措施,1、节省大量的备课时间2、取长补短,用集体的智慧迎接高考。

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产生ATP;胞吞、胞吐属于跨膜运输;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电泳的原理,

(二)熟知考试说明,明确考查重点,实现主干知识网络化,二、一轮复习具体措施,1、考试说明没有而教材有的,大胆进行删减分子与细胞:

P2从生物圈到细胞;P40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P54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P105化能合成作用遗传与进化:

P73遗传密码的破译;P102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只保留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P11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淡化)稳态与环境:

P9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P102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选修模块更要在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范围内复习。

二、一轮复习具体措施,2、考试说明中II类考点是考察的重点内容,同时这些知识也是高中生物学的主干知识。

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是整个高三阶段的最要环节(这也一轮复习的时间长的主要原因)必修1分子与细胞: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及其应用、影响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细胞的有丝分裂;与物质鉴定、酶、细胞渗透作用、细胞有丝分裂、探究细胞呼吸方式和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等实验分析与设计。

必修2遗传与变异:

减数分裂、DNA分子(基因)结构、复制、转录、翻译(或中心法则)、遗传的基本定律、伴性遗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遗传育种、遗传系谱图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探究遗传物质和遗传定律的经典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分析与设计。

二、一轮复习具体措施,必修3稳态与环境: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神经调节、血糖调节、免疫调节、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种群的数量变动、群落演替、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基本规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分析与设计。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原理之间的综合应用。

选修1现代生物技术:

酶与微生物培养技术及在食品加工中综合应用等。

2012新课程卷考查的概念和原理,第1题:

基因表达的原理第2题:

癌细胞的特征、细胞癌变的原理第3题:

水盐平衡调节的原理第4题:

反射弧的结构、兴奋传导的原理第5题:

生长素的合成、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第6题:

种群的特征(信息题)第29题:

呼吸作用原理及应用第30题:

反射弧的结构、突触的结构(获取信息,重复考查)第31题:

遗传规律原理的应用第32题:

种群、群落的概念,困惑:

必修2分值低、知识点考查重复,二、一轮复习具体措施,对于主干知识,尤其是其中的核心概念、原理,要运用画概念图、模型建构法、对比法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它,利用发散式思维挖掘其内涵联系相关知识加深对它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

复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时,可联系“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的表达相关酶的合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根据近几年高考试题,特别是新课程地区的高考题或模拟题进行归类整理,从中发现共同的部分,总结规律,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2008江苏,10)叶绿体的DNA能指导自身小部分蛋白质在叶绿体内的合成。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叶绿体DNA能够转录B叶绿体DNA是遗传物质C叶绿体内存在核糖体D叶绿体功能不受细胞核调控,(2009江苏,2)下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009上海,33)图3(叶绿体)所示结构产生的气体从产生部位扩散到相邻细胞中被用于细胞呼吸,至少需要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有层。

(2008山东,7)右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

在图示结构上A.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

光能电能化学能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二、一轮复习具体措施,3、重视图主干知识的图形图表生物学中涉及的图表是生物信息的主要载体。

也是学习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主要工具,因此,高考题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来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表达能力。

复习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示与教材文字对照,使其形象化、具体化、条理化,加大这类试题的训练,努力培养学生会读图、读懂图、理解图,找出图中的隐含条件,明确图示和问题之间的联系,并获取回答问题所需条件的能力,注重渗透图文转换能力的训练。

(2011年安徽卷)30.(15分)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

请据图回答:

水盐平衡调节流程图的变式,(2009江苏)29(8分)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物质乙是一种糖蛋白。

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的变式,1细胞结构模式图,2生物膜结构模式图,3细胞器合作示意图,4影响酶活性曲线图,5细胞分裂图,6中心法则图,7光合作用示意图,8有氧呼吸示意图,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10“J”、“S”曲线图,11能量流动示意图,12年龄组成类型图,13碳循环示意图,14体温调节示意图,15水盐平衡示意图,16体液免疫图,17细胞免疫图,18血糖调节示意图,19甲状腺激素调节图,20神经兴奋传导图,21突触结构图,22内环境稳态调节图,教材中的重要图形,1细胞结构模式图,2生物膜结构模式图,二、一轮复习具体措施,3、要兼顾复习中的点和面。

学科内的重点知识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因而也是考核的重点内容,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要兼顾点和面,做到全面系统的复习是应对考题内容变化的必要措施。

对于一些非重点内容由于平时疏于练习而往往在高考中失分,这是非常可惜的,因为这些内容往往在考试题中出得并不难。

关注:

资料卡片、相关信息、小知识、小字(楷体部分),(2012安徽,31)(4)补给F8可治疗甲型血友病。

采用凝胶色谱法从血液中分离纯化F8时,在凝胶装填色谱柱后,需要用缓冲液处理较长时间,其目的是洗涤平衡凝胶,并使凝胶紧密;若F8比某些杂蛋白先收集到,说明F8的相对分子质量较这些杂蛋白。

(5)利用转基因猪乳腺生物反应器可生产F8。

要使乳腺细胞合成F8,构成表达载体时,必须将F8基因cDNA与猪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

F8基因cDNA可通过克隆筛选获得,该cDNA比染色体上的F8基因短,原因是该cDNA没有内含子。

(2009辽宁宁夏(新课标),31)多数真核生物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被一些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隔开,每一个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一个内含子。

这类基因经转录、加工形成的mRNA中只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某同学为检测某基因中是否存在内含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步骤:

获取该基因的双链DNA片段及其mRNA;步骤:

加热DNA双链使之成为单链,并与步骤所获得的mRNA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形成双链分子;步骤:

制片、染色、电镜观察,可观察到图中结果。

请回答:

(1)图中凸环形成的原因是,说明该基因有个内含子。

(2010安徽,31)(3)在过程中,愈伤组织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其原因可能是_培养基中生长素类物质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物质用量的比值偏低_。

(2012新课标卷,39)()为了诱导该菊花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填“6-BA”或“IAA”)。

生物实验题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也成为复习与备考的一个重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考生物实验命题体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三)高度重视实验复习,二、一轮复习具体措施,1、教材实验的复习目标:

教材中的实验是最基础的实验,它不仅是高考的直接考查目标,也是我们复习中进一步提高实验能力的基础。

在新课程高考卷中,教材实验占了较大的比重,考试说明所列出的各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对实验材料、对象的选择,实验条件、变量的控制、实验结果的分析等,应逐一突破。

挖掘课程标准蕴含的实验思想和方法,如:

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同位素标记法、差速离心法、纸层析法、模型建构,二、一轮复习具体措施,2、教材中科学家的经典实验“实验思想和方法”尽在其中

(1)酶的发现

(2)光合作用的发现(3)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4)生长素发现(5)生长素的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6)顶端优势的实验(7)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8)胰岛素的实验(9)兴奋的传导(10)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11)艾弗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12)赫尔希和蔡斯: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3)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实验,二、一轮复习具体措施,(2012安徽,1)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体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D经苏丹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答案】C本题以实验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础实验的识记。

用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做材料,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细胞质应该被染成红色,细胞核应该被染成绿色,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经苏丹染色,看到的应该是脂肪,而不是蛋白质。

(2009新课程,32)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

请回答: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身体,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若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理由是。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理由是。

较强,D,微小,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B,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难度:

宁夏:

0.47、辽宁:

0.49,实验设计步骤一般包括四步:

(1)取材随机分组,编号;

(2)条件处理;(3)充分反应(相同且适宜条件培养、饲喂等);(4)最后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探究(验证)A对B的影响,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规范中寻求套路,(2010年安徽卷29)面对去冬今春我国西南部分地区严重旱情,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摩西球囊霉菌可以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体,能提高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活性氧的清除能力,增强抗旱性。

请完成实验设计,探究接种摩西球囊霉菌是否具有提高紫花苜蓿(牧草)的抗旱能力。

材料用具:

紫花苜蓿幼苗,摩西球囊霉菌菌种,栽培土(经灭菌处理的田间土与河沙混合,体积比9:

1),大小一致的花盆。

方法步骤:

(1)每个花盆中放置栽培土3,并将花盆平均分成A、B两组。

(2)A组各花盆中,B组各花盆中。

(3)将等数量的幼苗移栽于各花盆中,置于条件下培养。

(4)六周后,处理10d,每天观察,记录并统计。

结果预测与分析:

紫花苜蓿死亡率(或存活率,或存活天数),不接种(或接种与A组等量的经灭菌处理的摩西球囊霉菌菌种),接种一定量的摩西球囊霉菌菌种,适宜且相同,干旱(或停止浇灌),若A组紫花苜蓿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

这可能是接种摩西球囊霉菌提高了紫花苜蓿的抗旱能力。

若A组紫花苜蓿死亡率等于或高于B组,则说明接种摩西球囊霉菌不能提高紫花苜蓿的抗旱能力。

三、二轮复习具体措施,

(一)解读考试说明考试说明一般在3月份发布。

基本在一轮复习结束的时间段,它是二轮复习的指挥棒,使后期的“教与学”更具有针对性。

1、考试的范围与要求;2、考核的目标与要求;(略)3、题型示例。

三、二轮复习具体措施,1、考试的范围与要求,1.把“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由调整为;2.把“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调整为“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除了包括“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和胡萝卜素的提取”等内容。

仅有两处变化,三、二轮复习具体措施,2、题型示例:

变化较大,2012年与2011年比较有:

26道选择题中有16题更改,13道非选题中有5题更改。

题型示例题都是高考题,其作用能起到告知出题的类型,即从什么角度出题,以及试题的难易度和区分度等。

三、二轮复习具体措施,

(二)编写题型示例解读我校的具体做法是:

组织全体高三教师编写题型示例解读,要求:

每道题型示例后增加2道类似高考题和2道原创题,有详细的解析。

印刷成册,人手一份。

二轮复习中习题的主要蓝本。

三、二轮复习具体措施,(三)梳理近年安徽卷和新课标的高考卷,预测命题方向。

2007-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盘点分析,选择题,新课标卷1.调节8次2.细胞8次3.代谢5次4.生态4次5.遗传3次,1.重点突出不回避2.变换角度求新颖3.重视能力和基础4.知识综合和迁移,2007-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盘点分析,非选择题,新课标卷1.代谢9次2.调节5次3.生态4次4.遗传3次5.实验2次,1.突出重点不回避2.重视生活与实践3.强调运用与迁移4.图表实验显能力,0711命题规律:

新课标高考主要考查了“四大主干”知识:

新课标由于教材体系上的变化,课标要求的变化,因此命题的方向有所调整。

代谢(含细胞、微生物内容);遗传;调节;生态。

另外以某部分知识为载体进行探究性实验能力的考查。

0911年安徽省高考生物试卷的解析,

(一)09年安徽省高考生物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二)2010年安徽省高考生物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三)2011年安徽省高考生物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四)09-11年知识点分布分值及比率的比较,(五)09-11年能力考查的比较,以上分值只是一种估算值,其实每一题都涉及理解能力,都需要获取有效信息,只是侧重点的问题,理解能力又是最基础的。

从对“09、10、11年安徽高考生物试题”的分析来看:

总结与启示,在考查的知识模块方面:

必修3稳态与环境所占分值最多,必修2遗传与进化次之;,在考查的能力方面:

侧重考查了:

“理解能力”(包括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对知识的比较、分析、推理、判断、表达和运用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包括获取新知识和处理、转换、运用信息能力)。

安徽高考前三年未考查的重点内容,必修一:

1)教材中的实验:

如物质鉴定、质壁分离与复原、细胞显微结构的观察、色素提取、有丝分裂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3)酶和ATP必修二:

1)教材中的几个经典实验: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DNA双螺旋模型的构建、DNA的半保留复制的证明、遗传密码的破译、细胞减数分裂的观察。

2)基因重组、染色体数目变异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必修三:

1)免疫调节2)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稳定性选修三:

胚胎工程选修一:

传统发酵技术应用、微生物的利用、分离、纯化和培养过程,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必修1命题趋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预测:

(2)以影响酶活性及反应速率的系列探究实验(温度、pH、底物浓度、酶浓度等),考查学生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1)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关系为主线,考查这两项重要生理活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通过提供实验数据或以图解的呈现形式,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还可能继续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仍有可能出两道选择题和一道非选择题,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线粒体与叶绿体;(3)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4)细胞的分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5)影响细胞呼吸及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非选择题:

实验探究)(6)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非选择题: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7)细胞的有丝分裂。

必修1分子与细胞试题及考点:

必修2命题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预测: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减数分裂与遗传规律的联系。

染色体的特殊“行为”(即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试题的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2)遗传育种方面(结合两大遗传定律、伴性遗传)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可能出现二道或一道选择题,一或二道非选择题;考点可能是:

(1)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致死因子)“平衡致死系”“多因一效”“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基因缺失”“基因互作”对性状分离比的影响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染色体变异、与有丝分裂的关系;还可以与选修内容相联系)(3)中心法则(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RNA病毒);(4)生物遗传、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必修2遗传变异与进化试题及考点:

3.模块3稳态与环境:

命题分析:

(2)植物激素调节的考查往往与现代农业生产实际密切联系,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地考查学生运用生物学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素的综合作用(植物组织培养)突出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如实验方案的设计、结果的统计与预测)。

(1)脊椎动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实验探究)、兴奋的产生与传导机理及特点,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

都是高考命题的关注热点。

(3)免疫调节方面:

此外免疫也与细胞的膜结构及其功能、动物细胞工程(单克隆抗体)等知识考点有着紧密联系,与某些社会热点问题(如器官移植,艾滋病(可以与中心法则、生物变异等联系)的产生原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等)不可分开。

因此常常成为命制综合性较强试题的材料。

抗体的概念及其产生过程、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及其关系、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如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病等)。

(4)生态学实验和设计实验能力的考查。

如设计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案、种群数量的变化的研究案例等。

群落演替及生态缸的制作的观察,生态系统的成分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分析。

可能出现1-2题选择题,仍有可能出2题非选择题考点可能是:

(1)脊椎动物的激素调节(非选择题;如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探究下丘脑与其他内分泌腺之间的功能关系)

(2)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影响因素)、反射弧(3)动物激素的作用及其应用(非选择题;实验探究)(4)血糖调节;(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5)免疫调节(与器官移植、艾滋病预防、中心法则、单克隆抗体);(6)种群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群落的结构(7)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抵抗力、恢复力稳定性);,必修3稳态与环境试题及考点,4.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考点是:

(1)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基因工程的应用等,(3)胚胎工程胚胎干细胞的移植;胚胎工程的应用等,

(2)克隆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5.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考点是:

(2)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如土壤中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分离与计数,微生物筛选与鉴定等,(3)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如与基因工程联系,

(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如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4)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安徽省考试说明与全国新课标的考试说明在选修内容上差别较大。

我个人认为在选修教材的复习时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基础,避免过深过专。

2、指导考复习时要注意联系必修教材中的相关考点,这一点很重要。

尤其是选修三,以及选修一中的组织培养技术,微生物代谢,PCR技术。

3、注意分析近几年新课程高考试题,感悟命题的特点和思路,考查的方式与考查的重点等。

三、二轮复习具体措施,(四)精选试题,精讲精练,提高学生的抓分能力。

生物学考试中常见的问题1.基础知识记不准,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

2.课本知识感觉记的好,可做题正确率不高,不会用已掌握的知识学生解题,解题能力弱。

3.答题表达不好,答题不规范,答不到点子上,做题速度慢。

4.实验设计题不会做,没有掌握好学习方法,计算题薄弱,选择题失分多。

答题不规范原因表观原因:

审题不清,粗心大意,词不达意,会而不对,对而不全,不理解题意,答题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可以通过我们的规范训练和正确引导将失误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深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