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上机实验指导书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74183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utoCAD上机实验指导书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AutoCAD上机实验指导书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AutoCAD上机实验指导书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AutoCAD上机实验指导书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AutoCAD上机实验指导书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AutoCAD上机实验指导书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AutoCAD上机实验指导书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AutoCAD上机实验指导书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AutoCAD上机实验指导书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AutoCAD上机实验指导书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AutoCAD上机实验指导书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utoCAD上机实验指导书1.docx

《AutoCAD上机实验指导书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utoCAD上机实验指导书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AutoCAD上机实验指导书1.docx

AutoCAD上机实验指导书1

AutoCAD2007

上机实验指导书

 

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材料工程系

2012年2月

目录

 

前言-1-

实验一:

图层管理与显示控制-2-

实验二:

精确绘图、复杂二维图形编绘-9-

 

前言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工作的领域,需要与地形图、各种专题地图等图形资料打交道,而这些地图图形资料,又绝大部分是基于AutoCAD平台采集生成的。

因此,熟练掌握AutoCAD的应用,是每一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

AutoCAD是一个大型的图形应用软件,要熟悉、掌握它的应用,不上机实践,就如同纸上谈兵一样,是练不到真功夫的。

为了配合理论课的教学,切身体会AutoCAD软件给我们提供的各种绘图功能,同学们应当认认真真的完成书中所列的各项实验。

通过该实验课的练习,同学们应当能够熟练掌握应用AutoCAD绘制图形的技能和方法,为今后的数字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数字图形绘制基础。

按照大纲的要求,“AutoCAD及其应用”上机实验占8个课时,实验内容分别为:

实验一:

认识AutoCAD2007中文版与绘制简单图形;实验二:

图层管理与显示控制;实验三:

精确绘图、复杂二维图形编绘及图案填充;实验四:

文字、表格、尺寸标注及图块。

涵盖了AutoCAD基础绘图的主要内容。

实验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要求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做题可供掌握知识较好的同学在完成必做题时进一步练习,或作为课余的练习材料。

本指导书对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的必做题做了详细的操作说明,以指导同学们较快的熟悉AutoCAD绘图环境,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

本实验的成绩评定采用现场打分制度,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完成上机任务的情况,分A、B、C、D四个等级,现场判定成绩(A等:

能够在规定时间,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无错误;B等:

能够在规定时间,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有少许错误;C等:

在规定的时间内,只完成部分任务,或完成任务但错误较多;D等:

缺席实验,或不听从指导老师安排,去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如上网、玩游戏或看电影等)。

成绩按20%的比例计入课程的总评成绩。

实验一:

图层管理与显示控制

实验学时:

2

实验类型:

验证

实验要求:

必修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学生要能深刻理解AutoCAD中图层和视口的概念,熟练掌握对图层的创建、修改、显示等各种操作方法,掌握缩放、平移图形以及剖分窗口,浏览同一图形不同局部等图形显示控制功能的应用技巧。

二、实验内容

1.图层的规划与管理

2.图形的显示控制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实验原理:

见教学课本中“图层的规划与管理”、“图形的显示控制”等章节。

实验方法:

每个同学按要求独立上机操作,完成各项实验内容。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本实验是学生个人上机操作性实验。

学生需要遵守机房的各项管理制度,听从机房管理老师的安排。

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实验指定的各项内容。

五、实验条件

安装有AutoCAD2007应用软件的计算机房。

六、实验步骤

(一)、图层的规划与管理

必做题:

使用图层管理功能,绘制含有下表所列图层的零件图。

图层特性设置表

图层名

颜色

线型

线宽

标题栏层

蓝色

Continuous

默认

标注层

蓝色

Continuous

默认

辅助线层

品红

Acad_ISO004W100

默认

轮廓层

白色

Continuous

0.3mm

图框层

白色

Continuous

0.3mm

文字注释层

蓝色

Continuous

默认

最终零件效果图:

绘图步骤:

1.新建一个图形文件,选择“格式”菜单栏下的【图层】命令,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按照图层特性设置表所给要创建图层的特性,分别创建各图层,如下图所示。

2.图层创建设置完毕,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

3.在“图层”工具栏中选择“辅助线层”,使其成为当前图层。

4.在状态栏的“极轴“按钮上单击右键,选择【设置】命令项,弹出“草图设置”对话框,选中“启用极轴追踪”复选框,然后在“增量角”下拉列表框中选择30,单击“确定”按钮。

5.经过(140,160)点绘制水平构造线,分别经过(140,160)、(236,160)两点绘制垂直构造线。

6.选择“绘图”下拉菜单中的【射线】命令项,绘制倾斜的辅助线。

单击水平构造线和最左侧垂直构造线的交点,然后移动光标,当角度显示为120°时,单击绘制一条射线。

效果如右图所示。

7.在“图层”工具栏中选中“轮廓层”,使其成为当前图层。

8.以交点(140,160)为圆心,绘制半径分别为24、38和44的圆;以交点(236,160)为圆心,绘制半径分别为14、24的圆。

效果如右图所示。

9.在状态栏的“捕捉“按钮上单击右键,选择【设置】命令项,弹出“草图设置”对话框,在“捕捉类型和样式”选项组中选择“极轴捕捉”单选按钮,在“极轴距离”文本框中输入112,按“确定”按钮结束设置。

10.以交点(140,160)为起点,通过极轴捕捉,绘制一条长为112的直线。

在以直线上方端点为圆心,绘制半径分别为12、16和24的三个同心圆。

效果如右图所示。

11.分别绘制两条和圆相切的直线,再选择“修改”工具栏上【偏移】命令项,设置偏移量为8,将上面绘制的右侧直线再往右偏移出一条直线,通过镜像功能,将三条直线以连接两个圆心的直线为镜像边绘出另外三条直线。

效果如下图所示。

 

12.选择“修改”工具栏上【圆角】命令项,设置圆角半径为4,按左下图所示对直线和圆修圆角。

在选择【修剪】命令项,按右下图所示修剪图形。

 

13.通过点(140,152.8)和(167.52,167.2)绘制一个矩形。

通过【修剪】命令项,修剪图形,效果如下图所示。

 

 

14.选择“绘图”下拉菜单中【圆】=>【相切、相切、半径】命令项,绘制一个半径为100的圆;使用同样的方法,绘制一个半径为72的圆,效果如下图所示。

 

15.单击“修改”工具栏上的【修剪】命令选项,修剪多余圆弧,得到最终结果图。

 

选做题:

.通过创建图层和设置线型创建图形:

图层特性设置表

图层名

颜色

线型

线宽

轮廓线层

蓝色

Continuous

默认

辅助线层1

蓝色

Continuous

默认

辅助线层2

品红

Acad_ISO004W100

默认

 

(二)、图形的显示和控制

必做题:

对零件图进行显示控制操作。

操作步骤:

1.打开

(一)中必做题所绘制的机械工件图形。

在工具栏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缩放】工具栏,如图所示。

2.分别单击各个缩放按钮,对当前图形做缩放操作,感受各个按钮的功能异同。

3.选择“标准“工具栏上的【实时移动】按钮

,拖动图形进行图形平移操作;在选择【实时缩放】按钮

,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实时缩放当前图形。

4.选择“缩放”工具栏上的【对象缩放】命令项,选择连接工件下方两个圆型轴承的连接弧,把连接件放大最大。

效果如图。

 

5.选择【视图】|【命名视图】命令,打开【视图管理器】对话框。

单击新建按钮,在打开的【新建视图】对话框中输入视图名称“连接件局部”,单击【确定】按钮。

6.使用其他视图调整命令,随意调整视图。

7.选择【视图】|【命名视图】命令,打开【视图管理器】对话框。

在对话框左侧视图列表中选择刚创建的“连接件局部”视图,单击【置为当前】按钮,按【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将当前视口恢复为保存的视图状态。

在【视图管理器】对话框中新建视图“连接件局部”

 

8.选择【视图】|【鸟瞰视图】命令,打开【鸟瞰视图】窗口,调整窗口中的矩形框的大小和位置,观察当前视口中图形的显示变化。

配置选项为“左”的三个视口

9.选择【视图】|【视口】|【三个视口】命令,在命令行中选择“左(L)”选项。

视图拆分为三个视口。

 

10.鼠标在右边两个矩形视口中单击,激活视口,调整视口中的视图状态,使之分别显示图形的不同局部。

11.激活左侧大视口,选中连接工件底部两圆形轴承的连接弧,改变它们的颜色,观察选中对象在右侧视图的变化情况。

选做题:

将上述必做题第9步所获得的三视口命名为“我的视口”。

然后将当前视口合并为一个视口,并使用鸟瞰视图放大,并把放大所得到视图命名为“我的视图”。

将当前视口恢复为“我的视口”的状态,激活左侧大视口,并使其视图为“我的视图”的显示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