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判断题试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7774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判断题试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判断题试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判断题试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判断题试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判断题试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判断题试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判断题试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判断题试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判断题试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判断题试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判断题试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判断题试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判断题试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判断题试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判断题试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判断题试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判断题试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判断题试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判断题试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判断题试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判断题试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

《行政管理判断题试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判断题试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行政管理判断题试题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

15.弹性原理就是根据人的才能,把人员放到匹配的岗位或职位上。

将“弹性原理”改为“能位原理”

16.弹性管理应当保持时间的动态性。

弹性管理应当保持标准的相对稳定时间。

17.管理要素复杂多变是权变原理的前提。

18.不同事物间只有同量纲的因素才可以用来比较。

19.弹性管理是指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弹性,以及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才能有效实现动态管理。

20.在行政管理中运用效益原理必须正确处理好行政管理的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的关系。

将“间接效益”改为“整个社会目标”

21.效益原理也称效率原理、效能原理,是指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如何按照行政总目标的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行政总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行政总产出的有关理论和方法。

第三章行政环境

22.行政环境具有相对稳定性。

行政环境的特点是广泛性、复杂性、差异性和变异性。

23.按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作用的层次划分,可将行政环境分为宏观行政环境和微观行政环境。

按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作用的层次划分,可将行政环境分为宏观行政环境、微观行政环境和中观行政环境。

24.从行政环境作用的效果上,可将行政环境分为良性行政环境和恶性行政环境。

25.1947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

高斯发表《政府生态学》一文,首创以行政生态学方法研究公共行政现象。

26.1961年,弗雷德·

里格斯写成了《比较公共行政模式》,这本书标志着行政生态学这一分支学科的形成,开创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

1961年,弗雷德·

里格斯写成了《公共行政生态学》,这本书标志着行政生态学这一分支学科的形成,开创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

27.里格斯从行政的经济环境角度将行政管理区分为三种模式:

衍射型、融合型和棱柱型。

28.融合型是代表着工业社会的行政形态。

融合型——农业社会的行政形态

29.里格斯认为,影响一个国家行政的生态要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政治构架。

里格斯认为,影响一个国家行政的生态要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符号系统、政治构架。

30.上层建筑其他方面对行政系统的作用理论是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相互作用的理论依据之一。

31.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和环境的理论是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相互作用的理论依据之一。

将“政治和环境的理论”改为“人和环境的理论”

32.行政环境和行政管理相互决定,相互制约。

行政环境决定制约行政管理。

33.行政环境和行政管理在动态中保持平衡。

34.目前我国已完全具备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赖以存在的物质技术基础。

目前我国初步具备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赖以存在的物质技术基础。

35.文化多元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大特色。

36.我国现阶段社会环境对行政管理的要求之一是要坚定地把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作为政府的最主要职能。

第四章行政职能

37.行政职能的特点是执行性、非强制性、同质性、动态性、多样性。

行政职能具有强制性。

38.行政职能是行政组织建立的依据。

39.认识行政管理是研究行政职能的前提。

研究行政职能是认识行政管理的前提。

40.行政职能体系可划分为政府的基本职能、层级职能和运行职能。

41.政府的运行职能是指政府的组织和协调职能。

政府的运行职能包括决策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和控制职能。

42.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是实现行政职能体系合理配置的唯一途径。

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是实现行政职能体系合理配置的根本途径。

43.经济监督职能是行政职能体系中政府的基本职能。

第五章行政组织

44.一个行政组织内部,依据其最高行政决策行使的方式区分,行政组织领导体制可分为首长制、委员会制和混合制三种类型。

一个行政组织内部,依据其最高行政决策行使的人数区分,行政组织领导体制可分为首长制、委员会制和混合制三种类型。

45.行政组织纵向结构又称为部门结构,是纵向分工形式的行政组织层级制。

行政组织纵向结构又称为直线式结构,是纵向分工形式的行政组织层级制。

46.行政组织直线——职能式结构是一种“条块分割”式结构。

47.古典的行政组织理论是西方早期的行政组织理论,产生于19世纪中期。

将“19世纪中期”改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

48.古典的行政组织理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行政观。

将“古典的行政组织理论”改为“行为科学的行政组织理论”

49.行为科学的行政组织理论认为行政组织应该是一个社会心理系统,应充分考虑行政人员的心理需求的满足。

50.权变组织理论的代表有卡斯特、罗森茨韦尔等。

以劳伦斯、洛西、伍德沃德为代表的权变组织理论;

以卡斯特、罗森茨韦尔为代表的系统分析组织理论

51.法约尔把组织管理分为五个主要环节: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52.员工平等是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14项原则之一。

14条原则:

工作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公平、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团结。

53.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要求依法设定职责权体系,具有一定资格的人才能被选用,而被选用的人可以在任何职权范围内活动并承担相应责任。

选用的人只能在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活动并承担相应责任。

54.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认为按专业分工设定职位,有相应专业知识的人可以不经过公开考试。

有相应专业知识的人要经过公开考试。

55.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主张建立“廉价政府”。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组织建设的理论主张建立“廉价政府”。

56.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组织建设的理论彻底清除国家等级制。

57.列宁行政组织建设的若干理论强调政府组织的设置必须适应革命中心任务的需要。

将“列宁行政组织建设的若干理论”改为“毛泽东的行政组织理论”

58.列宁行政组织建设的若干理论主张实行选举制、罢免制和监督制等民主制度。

59.毛泽东的行政组织理论注重政府组织的作风建设,形成“官兵一致、军政一致、军民一致”的良好人际关系。

60.毛泽东的行政组织理论明确提出“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的论断。

将“毛泽东的行政组织理论”改为“邓小平的行政组织理论”

61.邓小平的行政组织理论认为改革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

”(√)

62.行政组织编制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职能管理、机构管理和人员管理。

将“人员管理”改为“人员编制管理”

63.机构管理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各部门之间职责分工。

将“机构管理”改为“职能管理”,并且协调各部门之间职责分工也不能说是职能管理的主要作用。

64.机构管理是对机构级别、机构名称、机构规模的管理。

65.狭义上的行政组织编制是指行政组织的职能范围,包括权责关系、机构设置、规格级别、人员结构、数额以及职位配置等。

这个定义是广义上的。

66.行政编制管理的主要方法有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

第六章人事行政

67.人事行政,这一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外部行政活动。

将“外部”改为“内部”

68.人事行政的管理客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国家行政机关内的特定人事管理部门。

将“管理客体”改为“管理主体”

69.人事行政的目的在于选用合格的国家行政人员,使他们尽职尽责。

70.行政组织建设是国家政权建设的关键。

将“行政组织建设”改为“人事行政”

71.人事行政是培养人才、深入开发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

72.四个现代化是指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信息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

将“信息现代化”改为“国防现代化”【1964年,周总理在四届人大上提出,2000年我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

后来遇到文革,现代化建设遭遇到梗阻。

1976年周总理去世前夕,委托邓小平力争在2000年实现四化。

邓小平同志由此提出两个现代化的概念。

2000年,我国实现的现代化,是最低水平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周总理讲的四个现代化,也就是小康。

2050年,我国实现的现代化,是基本现代化,是真正的现代化,是和发到国家接轨的现代化。

73.中国选官制度的雏形始于原始社会初期的军事民主时期所实行的选贤与任能为特征的禅让制。

将“原始社会初期”改为“原始社会末期”

74.人事行政监察制度在秦汉时期正式确立。

人事行政监察制度形成于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监察制度正式确立。

75.回避制度不包括师生回避。

回避制度(①亲属回避②地区回避③师生朋故回避)

76.中国古代人事行政制度是集中统一而又有一定制约关系的人事管理体制。

77.1993年8月24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务员正式诞生。

1993年8月24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颁布,同年10月1日起施行。

78.西方国家公务员是指通过选举程序而被任命担任政府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将“选举程序”改为“非选举程序”【在美国,奥巴马是选上来的国家工作人员,不属于公务员。

在中国,李克强是选上来的国家工作人员,属于政务类公务员。

但是,我国的公务员法只适用于业务类公务员,不适用于李克强这样的政府类公务员。

管李克强的法不是公务员法,是宪法和组织法。

79.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指根据法律和规章,对公务员进行科学管理的人事制度。

80.我国公务员制度有公务员分类机制,而西方公务员制度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两者都有公务员分类机制

81.我国公务员制度实行功绩制原则。

西方公务员制度实行功绩制原则。

82.我国公务员制度公务员法的适用范围较广。

83.国家公务员不搞“政治中立”。

我国的国家公务员不搞政治中立,但是西方公务员是坚持政治中立的。

84.我国的国家公务员不是独立的利益集团。

第七章行政领导

85.行政领导指的是在国家行政机关中,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的总称。

86.行政领导是不特定的组织。

行政领导是特定的组织,即国家行政领导系统内的领导。

87.行政领导具有权威性和多元性。

行政领导的特点:

①权威性②综合性③动态性④服务性

88.根据行政领导层次,可将行政领导分为中央、地方行政领导。

89.根据横向功能,可将行政领导分为计划领导、财务领导、人事领导、外部事务领导。

将“外部事务领导”改为“机关内部事务领导”

90.根据行政领导运用权力的方式不同,可将行政领导分为集权型、分权型、俱乐部型。

91.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运行过程的核心。

92.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设置是有限的,具有一定的动态性。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具有相对稳定性。

93.行政领导者的职权范围包括人事权、财权、物权、组织权。

94.行政领导的职责就是指行政领导者依法行使行政领导职位上的工作任务。

还包括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95.行政领导的三大责任是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

将“行政责任”改为“工作责任”

96.行政领导者的个人素质结构包括德、才、学、识、体。

97.年龄、性别结构属于行政领导班子集体素质的“有形结构”,个性心理结构属于行政领导班子集体素质的“无形结构”。

个性心理结构属于行政领导班子集体素质的“有形结构”。

98.行政领导方法中矛盾分析的方法是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将“矛盾分析”改为“实事求是”

99.行政领导方式是行政领导方法的一种具体表现,是行政领导者作用于被领导者及其他对象时所采取的比较稳定的一种模式。

100.行政领导方式主要适用于行政领导者处理同级关系。

主要适用于行政领导者处理上下级关系。

101.根据行政领导工作内容的不同,可将行政领导方式分为三种类型:

以事为重心、以人为重心和人事并重型。

分类标准应当是根据行政领导工作侧重点的不同

102.行政领导体制是指行政领导的职责权限划分制度。

103.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指重大事务和具体的日常行政事务完全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一种行政领导制度。

重大事务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决定

第八章行政决策

104.行政决策作为管理决策的一种,是指行政主体为履行行政职能,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的行为设计和抉择的活动。

105.行政决策主体具有广泛性。

行政决策主体具有特定性。

106.根据行政决策主体的不同,行政决策可分为中央行政决策、地方行政决策和中央与地方共同决策。

应当删除“中央与地方共同决策”

107.依据决策目标要求的不同,行政决策可分为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依据决策使用方法的先进程度,行政决策可分为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依据决策目标要求的不同,行政决策可分为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

108.按照决策的时间先后顺序,可以把行政决策分为原有决策和追踪决策。

109.行政决策要保持相对稳定性的原则。

行政决策的原则①信息准、全原则②可行原则③系统原则④对比择优原则⑤预测原则⑥动态原则⑦民主集中原则⑧连续性原则

110.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

111.以伊朗为代表的神权制国家坚持宗教领袖型的行政决策体制。

112.行政决策可以不对设定的方案进行评估。

方案评估是行政决策必不可少的基本程序。

113.精英/大众模式反映了行政决策过程与阶级统治、阶级关系的政治联系。

114.制度学派模式用信息论的观点描述行政决策的制定过程,同时也注意研究行政决策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

制度学派模式主要关心的是政治制度的问题,同时也注意研究行政决策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然而试图用信息论的观点描述行政决策的制定过程的是系统模式。

115.权力决策的模式由拉斯韦尔在其代表作《决策过程》和《议程、备择方案和公共政策》中提出来。

将“《议程、备择方案和公共政策》”改为“《权力与个性》”

116.渐进性创新模式是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提出的。

将“毛泽东”改为“邓小平”

117.行政政策是一切国家权威机关制定的管理公共事务的基本规定和指导原则。

118.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统一是行政政策的基本特征之一。

119.根据行政政策制定主体的不同,可将行政政策分为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

根据行政政策制定主体的不同,可将行政政策分为党的政策和国家政策。

120.根据行政政策的作用性质不同,可将行政政策分为鼓励性政策和禁止性政策。

第九章行政执行

121.行政管理是联系整个行政过程的核心。

将“行政管理”改为“行政执行”

122.行政执行具有强制性。

123.行政执行的手段包括行政手段、政治手段、法律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

将“政治手段”改为“经济手段”

124.“尽可能地变部门间的沟通为部门内的沟通”属于行政沟通的柔性机制。

将“柔性机制”改为“刚性机制”

125.根据沟通的组织结构可以讲行政沟通分为垂直沟通、平行沟通和斜向沟通。

根据沟通的方向可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或分为垂直沟通、平行沟通和斜向沟通。

根据沟通的组织结构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126.“轮式”沟通是“互联式”沟通的一种。

聚联式(“Y式”和“轮式”)、互联式(周围式和全通式)

127.集束式是小道消息传播最普遍的形式。

128.行政协调是一种经常性、自觉性的活动。

129.行政沟通是行政协调的结果。

行政协调是行政沟通的结果。

130.从行政协调的内容上,可将行政协调分为对事的协调和对人的协调。

从行政协调的对象上,可将行政协调分为对事的协调和对人的协调。

从行政协调的内容上,可将行政协调分为认识性协调和利益性协调。

131.会议协调是最常见的一种协调方式。

132.根据行政控制的手段不同,行政控制可分为积极控制和消极控制。

第十章行政监督

133.各级人民检察院既是我国行政监督的主体,也是西方行政监督的主体。

西方行政监督的主体不含有各级人民检察院。

134.行政监督主体具有特定性。

监督对象的特定性;

监督主体的多元性

135.以监督的内容为标准,可将行政监督分为对行政合法性的监督和对行政合理性的监督。

136.行政监督具有经常性。

137.地方监察制度是我国现代的一种监察制度。

地方监察制度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监察制度。

138.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督属于政府外部监督。

将“政府外部监督”改为“政府内部监督”

第十一章行政管理法制

139.行政管理执法必严是实现和加强社会主义行政管理法制的前提和基础。

将“执法必严”改为“有法可依”

140.行政法的核心是对行政权力的控制。

141.行政法有统一、完整的法。

行政法无统一、完整的法。

142.行政法具有相对稳定性。

行政法富于变动而缺乏相对稳定性。

143.行政法规和规章可以使用“条例”形式发布。

行政规章不得使用“条例”这种形式发布。

144.行政立法既可以是国家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也可以是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立法是国家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而不是具体行政行为。

145.我国的行政立法属于从属性立法。

146.国务院的行政立法统称为行政法规。

147.行政强制措施可以分为直接强制和间接强制。

将“行政强制措施”改为“行政强制执行”

148.行政复议的结果具有终局性。

行政复议结果的非终局性是行政复议的一大特点

149.行政诉讼要坚持人民检察院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第十二章行政方法

150.行政方法具有整体性。

151.行政方法包括法律手段、政治手段、经济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

将“政治手段”改为“行政手段”

152.经济手段具有直接性和利益性。

将“直接性”改为“间接性”

153.采取思想教育手段,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154.ABC管理法:

是一种对事物进行系统统计、排列、分类,以找出管理重点的管理方法。

第十三章行政文化

155.行政文化具有约束性。

156.行政责任是一种非独立的法律责任。

将“非独立”改为“独立”

第十四章行政机关管理

157.行政机关管理最基本的特点是时效性。

最基本的特点是服务性。

158.实事求是既是党的组织原则,也是国家行政机关管理的基本原则。

民主管理原则(既是党的组织原则,也是国家行政机关管理的基本原则)

159.行政机关做好后勤总务工作必须遵循逐步推行社会化原则。

160.行政机关管理科学化是改变我国机关管理落后现状的唯一途径。

将“唯一”改为“根本”

161.机关公共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合作的、非服务的关系。

将“非服务”改为“服务”

第十五章财务行政

162.财政收入作为满足政府公共支出的重要来源,它是财政支出的基础。

163.按财政收入形式划分可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按财政收入形式划分,通常把财政收入分为税收和非税收入,其中,税收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权限在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划分,又可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164.财政支出按其是否取得等价补偿,分为累积性支出、消费性支出、补偿性支出。

财政支出按其是否取得等价补偿,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

165.转移性支出主要由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构成。

第十六章行政效率

166.行政效率具有量的规定性的特点。

将“量的规定性”改为“质的规定性”

167.政府治理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