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86435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7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2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2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2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2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2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2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2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2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2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2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2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2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2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ocx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ocx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

(修订)

GreenDesignStandardforPublicBuilding

DGJ08-2143-20**

J11399-20**

主编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批准部门: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施行日期:

2017年XX月XX日

 

2017年上海

前言

根据上海市城乡住房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沪建标定[2016]589号文下达的《2016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第二批)》,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任主编单位,对上海市《绿色公共建筑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进行修订。

本次修订为了更好的与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接轨,进一步明确了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和电气等专业在设计中采取绿色建筑技术的规定与要求,各专业绿色设计标准的条文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相关条文基本得到对应;结合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梳理调整了附录A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技术组合方案。

本次修订取消了附录B。

修订后的主要内容为:

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绿色设计策划;5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6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7结构设计;8给水排水设计;9暖通设计;10电气设计;附录A。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负责管理,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0号,邮编:

200092),以供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参编单位:

主要起草人:

主要审查人: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

二〇一七年

目次

CONTENTS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上海市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规范公共建筑的绿色设计,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公共建筑的绿色设计。

【条文说明】

标准的公共建筑是指除住宅以外的所有民用建筑,包括公共性质的居住建筑,如酒店式公寓、公寓式酒店、宿舍、招待所、幼儿园托儿所、养老院和疗养院的住宿楼等。

凡是创建绿色星级建筑的各类公共建筑,均应按本标准要求设计。

1.0.3绿色设计应统筹考虑公共建筑全寿命期内,满足建筑功能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自然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0.4公共建筑的绿色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公共建筑绿色设计greendesignofpublicbuilding

在公共建筑设计中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在满足公共建筑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全寿命期内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2.0.2总绿地面积totalgreenarea

建筑用地内公共绿地、建筑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等各种形式绿地的总面积,包括满足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绿地及垂直绿化。

2.0.3非传统水non-traditionalwater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雨水、河道水、再生水、海水等。

2.0.4绿色能源greenenergy

绿色能源也称清洁能源。

狭义的绿色能源是指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和海洋能等。

这些能源消耗之后可以恢复补充,很少产生污染。

广义的绿色能源是指在能源生产及其消费过程中,选用对生态环境低污染或无污染的能源,如天然气、清洁煤和核能等。

2.0.5可见光反射率visiblelightreflectance

在太阳光可见光谱(380nm~780nm)范围内,玻璃或其它材料反射的可见光对入射可见光的比值。

也可称为可见光反射比。

2.0.6环境敏感建筑物environmentallysensitivebuildings

对噪声、反射光、废气、废水等环境变化易产生反应的建筑,主要指住宅、学校、医院、疗养院、幼儿园托儿所等建筑。

3基本规定

3.0.1公共建筑绿色设计应进行绿色建筑策划,明确绿色建筑目标。

【条文说明】

绿色设计是指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进行的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与建筑的规模、性能、品质和经济造价有关,应该针对公共建筑的特点综合考虑建筑安全、耐久、经济、美观、实用等因素,进行绿色策划,确定合理的定位目标,避免因片面追求过高的星级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绿色设计策划是建筑设计方案阶段必要的内容。

3.0.2公共建筑绿色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结合上海市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人文等特点进行,应符合本市城市规划管理的相关规定。

【条文说明】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各类用地性质,建筑用地得到城市土地和规划管理部门批准,按照城市规划管理相关规定进行建筑设计,是判断场地建设有否破坏当地文物、自然生态、基本农田的基本条件;在场地设计中,新建建筑所在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样是绿色建筑在场地设计中必须遵守的规定。

3.0.3公共建筑绿色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全寿命期内的技术与经济特性,使用有利于促进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场地、建筑形式、技术、设备和材料。

公共建筑的绿色设计技术组合方案应按照本标准附录A确定。

【条文说明】

绿色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在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内所采用技术的合理性和经济性,有些技术、设备和材料虽然初期投入的成本较低,但在建成后运营中维护、管理成本会很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技术其实也是一种浪费;而有些技术、设备和材料虽然初期成本较高,但却减少了运营使用中的维护成本,提高了使用效率,故综合分析比较非常重要。

建筑的形式更应考虑其与环境的适应性,内部平面空间利用的合理性。

3.0.4方案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应包括绿色建筑策划,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应编制绿色设计专篇,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还应明确对绿色建筑施工和运营管理的主要技术要求。

【条文说明】

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是建筑设计不可缺少的三个阶段,绿色设计应融合贯穿于各阶段设计中,通过编制绿色设计专篇强调建筑的绿色设计重要性,并在每一个设计阶段逐步深化技术内容,保证绿色设计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建筑、结构、机电设备各专业协调一致,保证绿色技术的落实。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按专业提出本项目绿色技术对施工和运营管理的要求,用以指导施工和运营管理。

3.0.5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和电气专业应紧密配合,结合公共建筑特点,选择适用、经济合理的绿色设计技术。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的评价应用详见附录B。

4绿色建筑策划与绿色设计文件

4.1一般规定

4.1.1公共建筑设计应在方案阶段进行绿色建筑策划,绿色设计文件应体现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三阶段全过程中。

【条文说明】

建筑设计方案阶段是建筑设计的第一阶段,项目分析、场地分析、功能分析、材料分析等是建筑设计方案阶段不可缺少的实施步骤,对于具有绿色建筑目标的项目,应在上述分析中同步进行绿色设计策划,确定建筑设计方向、技术路线和概算投资控制,以确保绿色设计真正融合在建筑设计的全过程中。

4.1.2绿色建筑策划应包括建筑的设计阶段和运营管理阶段。

【条文说明】

对建筑的绿色设计而言,不存在设计标识和运营标识之分,绿色设计是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绿色建筑的策划不应仅停留在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提出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最终是为了落实在运营管理阶段,同步策划建筑设计和运营管理的绿色技术措施,通过设计解决运营管理阶段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为运营管理打下基础,应避免“贴标”式的绿色策划。

4.1.3绿色建筑策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前期调研。

2项目定位与目标分析:

1)项目自身特点和需求分析;

2)达到的现行国家或上海市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相应等级或要求;

3)适宜的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可实施的技术路线及相应的指标要求。

3绿色建筑能源与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策略分析。

4绿色技术措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

【条文说明】

我国的绿色建筑可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标准,不同星级的要求采用的绿色技术及经济成本或有区别。

前期调研收集资料,可有针对性确立绿色建筑的定位与目标,根据目标定位选用绿色建筑技术,通过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以满足投资概算的控制,绿色设计策划内容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4.2建筑专业策划

4.2.1前期调研应对场地条件、区域资源等进行调研:

1场地条件调研应包括:

对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周边物理和生态环境、道路交通、人流、绿地构成和市政基础设施等规划条件进行分析。

提出远离污染源、保证日照条件、促进自然通风、满足公共交通、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场地声、光、热物理环境的技术措施;

2区域资源调研应包括:

对场地可再生能源可利用情况及建筑自身节能需求进行分析,以确认符合区域条件及建筑特点的能源利用节约方案。

3

4.2.2建筑专业策划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远离污染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2场地总平面的竖向设计及透水地面和控制场地雨水外排总量的规划;

3改善室外声、光、热、风环境质量的措施及指标;

4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

5公共交通及场地内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规划;

6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措施及指标;

7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8绿色建材的利用;

9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措施;

10建筑遮阳的技术分析和形式;

11保证室内环境质量的措施及指标。

【条文说明】

建筑策划包括总平面设计及建筑单体设计。

场地污染源不仅有用地本身及周边的影响,公共建筑本身也会因空调、采暖、停车、餐饮、医疗、实验等使用功能产生新的污染源,如废气、废水、废物和垃圾等,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公共建筑采用玻璃幕墙以及夜间的景观照明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反射光影响,在前期的策划方案中应明确具体措施,保证室外环境质量;场地交通组织不仅应考虑基地内的道路和停车场布置,还应根据场地周边的公共交通站点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基地人行出入口位置,就近到达公交站点。

4.3结构专业策划

4.3.1前期调研应对项目所在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地基变形要求、地基处理方案等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4.3.2结构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特点进行对比与分析,选择对环境影响小、资源消耗低、材料利用率高的结构体系,充分考虑节省材料、施工便捷、环境保护等措施。

4.3.3当具备经济、技术条件时,宜采用可工业化建造的建筑结构体系。

【条文说明】

工业化建造、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在公共建筑的绿色设计中,建筑结构体系应与可工业化建造的装配式建筑相适应。

装配式建筑可根据经济技术条件选择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结构和装配式木结构。

4.3.4结构专业策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地基基础设计方案。

2结构选型及相适应的材料。

3高强度结构材料应用的可行性。

4设计使用年限。

【条文说明】

结构选型应策划装配式建筑的可行性,对于改、扩建项目,应根据原有结构的抗震鉴定报告及检测报告,选择合理的后续使用年限,并尽可能保留和利用原有的结构。

4.4给排水专业策划

4.4.1前期调研应对区域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遵循低质低用、高质高用的用水原则,对区域用水水量和水质进行估算与评价,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

应采用合理的水处理技术与设施,提高再生水资源循环利用率。

【条文说明】

水资源状况与当地的区域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城市发展状况等有密切相关。

应在区域规划的同时,对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水量和水质进行调查、估算与评价,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4.4.2给排水专业策划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配合建筑专业合理规划场地雨水径流,通过雨水入渗、调蓄和回用等措施,减少开发后场地雨水的外排量。

2制定雨水、河道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综合利用方案。

3当生活热水供应采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或余热、废热时,应与建筑、暖通等相关专业配合制定综合利用方案,合理配置辅助加热系统。

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得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条文说明】

上海属于水质型缺水地区,可再生利用的水资源包括雨水、河道水和中水等。

非传统水源的利用应有先考虑雨水资源的利用。

当采用河道水作为非传统水源的原水时,应调查河道枯水期的水质,确定合理的水处理工艺。

条文强调,在规划可再生能源利用时,应重视可能出现的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

4.4.3应合理规划人工景观水体规模,景观用水不应采用市政自来水和地下井水。

【条文说明】

应根据非传统水供应情况,合理规划人工景观水体规模,并进行水量平衡计算,应优先采用雨水作为补充水。

4.5暖通空调专业策划

4.5.1前期调研应包括下列内容:

1项目所在地的常规能源供应情况,可供利用的余热(或废热)等能源资源条件;

2适用的电力价格,当地电力供应部门能否给予分时电价等优惠政策;

3适用的燃气价格,当地燃气供应部门能否给予优惠气价等政策,燃气参数及供应能力;

4可供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条件,包括项目场地与周边的可利用地表水资源、地埋管场地资源和其他可利用资源;

5国家、地方政府对公共建筑采用分布式供能系统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奖励、补贴政策。

【条文说明】

常规能源条件包括:

电力、燃油、燃气、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等。

如考虑采用蓄能空调系统,应根据空调总冷(热)负荷的估算值和空调系统的运行时间及运行特点,按照《蓄冷空调工程技术规程》JGJ158的规定,对项目所在地的电力供应情况和分时电价政策进行调查。

如考虑采用分布式供能系统及热电冷联供技术,应按照《分布式供能系统工程技术规程》DG/TJ08-115的技术要求,对项目所在地的燃气供应情况和燃气价格进行调查。

可再生能源利用,如考虑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应按照《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GB50366和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DG/TJ08-2119的规定,在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进行工程场地状况调研,宜结合工程地质勘探,对浅层地热能资源条件进行初步分析。

地表水资源种类包括:

江、河、湖水以及污水等。

4.5.2暖通空调专业策划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空调冷热源形式;

2输配系统方式;

3末端系统形式及区域划分;

4计量与控制要求;

5室内环境质量控制指标;

6适宜采用的各项节能技术措施;

7能否采用能量回收系统的技术合理性分析;

8是否适合采用蓄能空调系统、分布式供能系统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等的可行性分析。

【条文说明】

空调能量回收系统形式包括:

空调冷凝热回收(空调水侧)、空调排风热回收(空调风侧)等。

如考虑采用蓄能空调系统或分布式供能系统,宜初步分析全年空调负荷特点,研究系统配置方案和运行策略,作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的经济性分析。

宜策划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系统形式。

如考虑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宜初步分析项目所在地已有的浅层地热能资源资料;当考虑采用土壤源热泵形式时,宜初步了解可供埋管的场地情况,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效依据。

4.6电气专业策划

4.6.1前期调研应对项目实施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可行性进行调查分析。

【条文说明】

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是最常用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冷热电联供具有靠近用户、梯级利用、一次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友好、能源供应安全可靠等特点,是一种成熟的能源综合利用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将配合空调动力专业进行前期调研。

前期调研时应结合项目特点及设施地区的可再生能源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对建筑外观,环境质量影响作出正确的评估,需要与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是否采用此类技术。

公共电网通常比用户自备的电源更为经济也更为可靠,所以正常情况下应把公共电网作为常用电源,可再生能源和冷热电联供仅作为补充电力能源。

4.6.2电气专业策划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确定合理的供配电系统并合理选择配变电所的设置位置及数量,优先选择符合功能要求的高效节能电气设备。

2合理应用电气节能技术。

3合理选择节能光源、灯具和照明控制方式,满足功能需求和照明技术指标。

4对场地内的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进行评估,当技术、经济合理时,宜将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冷热电联供等作为补充电力能源,并宜采用并网型发电系统。

5根据建筑功能、归属和运营等情况,对动力设备、照明与插座、空调、特殊用电等系统的用电能耗进行合理的分项、分区、分户的计量;评估设置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的可行性。

【条文说明】

在方案策划阶段应制定合理的供配电系统、智能化系统方案,优先利用市政提供的可再生能源,并尽量设置变配电所和配电间居于用电负荷中心,合理规划电气线路,减少线路损耗,提高供电质量,优先选择符合功能要求的效率高、损耗低的节能技术和电气设备,确保绿色设计真正融合在整个设计过程之中,保证绿色设计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建筑、结构、机电设备各专业协调一致,保证绿色技术的落实。

LED半导体照明节能效果明显,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如何在满足功能的需求和确保照明效果是电气方案策划的重要内容,应对LED半导体照明光源、灯具和照明控制方式等技术和经济性进行评估,合理选择成熟的LED半导体照明产品,满足所要求的照明技术指标。

当建筑所处环境适合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绿色能源的应用时,可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是否采用此类技术。

公共电网通常比用户自备的电源更为经济也更为可靠,所以正常情况下应把公共电网作为常用电源,可再生能源和冷热电联供发电仅作为补充电力能源。

当项目地块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系统、冷热电联供时,应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优先采用并网型系统。

根据建筑功能特点和运营情况,实行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评估设置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的可行性,能更好地实现绿色建筑高效利用资源、灵活管理、应用方便、安全舒适等要求,并可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4.7绿色设计文件

4.7.1方案设计阶段应编制绿色建筑策划书。

【条文说明】

绿色建筑策划书应由建筑设计单位编制或由设计单位与绿色建筑专业咨询机构共同编制。

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或投标的方案设计应根据需求进行绿色设计策划,所编制的绿色设计策划书,也可作为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投标方案或方案设计说明中的绿色设计专篇,并应在投资总额中计入绿色技术的经济造价。

4.7.2初步设计阶段应编制绿色设计专篇。

应明确绿色建筑设计目标和相应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分专业阐述绿色建筑技术措施,材料选用和设备选型;宜明确所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

【条文说明】

对于确立绿色建筑定位目标等级的建筑项目,绿色设计应作为初步设计中专项设计内容之一,在初步设计中由建筑专业牵头,汇总各专业的技术措施,统一编制绿色设计专篇。

本阶段的绿色设计专篇,可为业主或开发商施工招标和主要设备采购提供技术依据。

4.7.3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分专业编制绿色设计专篇,主要内容应包括:

1绿色建筑定位目标。

2绿色建筑技术指标和技术措施。

3选用材料的性能指标。

4设备选型的技术指标。

5施工管理的技术要求。

6运营管理的技术要求。

【条文说明】

施工图设计阶段,各专业应结合各自独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按专业编制专项说明,明确各专业设计应落实的技术措施和施工要求,明确为项目建成后运营管理中预留的管线和设施及使用要求。

 

5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

5.1一般规定

5.1.1总体规划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和建筑间距、建筑物退让、建筑高度和景观控制、建筑基地的绿地率和停车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符合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的相关规定、项目所在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规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的要求。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中选址合规的控制项。

公共建筑设计中有关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总量等技术经济指标是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确定的,这些技术经济指标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建筑设计中只能优于规划提出的指标而不允许降低指标,凡是不满足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要求的建筑设计就不具备绿色建筑的基本条件。

5.1.2场地规划应考虑室外环境的质量,应根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出的结论与建议,通过建筑布局改善总体环境,采取技术措施确保场地安全。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中场地安全的控制项。

场地规划应考虑场地现状对建筑的影响及建筑布局对建筑室外风、光、热、声、水环境和绿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场地环境设计的重要依据,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出的环境影响因素,利用建筑周围及建筑之间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进行总平面布局。

对于原有工业用地改性作为办公、文化娱乐、商业建筑用地时,应通过采取植物补偿、土壤改良等处理等措施,逐步恢复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功能并保持系统的健康稳定;对于周边环境影响或建筑本身产生的环境影响因素,应采取技术措施满足环境质量要求,如城市道路的噪声影响,可通过设置植树防护隔离带或利用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物作为隔声屏障。

5.1.3有日照要求的公共建筑应根据日照分析确定建筑间距,满足自身日照要求,且不应影响相邻有日照要求的建筑。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中日照标准的控制项。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土地使用建筑管理)中对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幼儿园、托儿所和大中小学教学楼的日照要求有相应规定。

新建及改造的医院病房楼、大中小学校教学楼以及公共居住建筑应满足日照规定,并应避免遮挡上述类型建筑及居住建筑,以保证其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

5.2规划与建筑布局

5.2.1建筑容积率指标应满足规划控制要求,且不宜小于0.5。

【条文说明】

提高容积率是节地的有效措施。

公共建筑因其种类繁多,应符合上海市土地和城市规划管理规定的容积率及所在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要求。

容积率的高低与绿色建筑设计的定位标准有关,容积率不小于0.5是评价绿色建筑的基准线,建筑容积率高可在节地评价中获得较高的分数,当容积率达到3.5及以上时,可获得该项指标的最高分。

5.2.2总平面设计中应合理布置绿化用地,建筑绿地率应符合城市规划和绿化主管部门的规定,位于地下室顶板上计入绿地率的绿化覆土厚度不应小于1.5m,其中1/3的绿地面积应与地下室顶板以外的面积连接。

绿化用地宜向社会开放。

【条文说明】

总平面布置中合理设置绿地可起到改善和美化区域环境、调节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作用。

设计中必须满足城市规划管理对不同地段或不同性质的公共设施建设项目规定绿地指标,公共建筑往往设有满铺地下室,并利用地下室顶板设置绿化或绿化广场,种植土的厚度对保证种植物种的存活与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故对计入绿地率的地下室顶板覆土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