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871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docx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docx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农行试题答案

宪法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

请在括号内打“√”或打“×”,正确划“√”错误划“×”)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

(×)(1级)

  依据:

《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侵入、搜查、查封公民的住宅。

(×)(1级)

 依据:

《宪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3、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2级)

     依据:

《宪法》 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4、劳动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2级)

      依据:

《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5、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

依据:

《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3级)

 

6、在我国,任何公民都享有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

(×)(1级)

7、公民通过言论自由表达的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不受非法干预,所以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是绝对的。

(×)(1级)

依据:

《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8、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者非经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2级)

  依据:

《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9、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公民的光荣职责,因此,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每年必须从事一定时间的义务劳动。

(×)(1级)

  依据:

《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1级)

依据:

《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罢工的自由。

(×)

依据:

《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级)

12、公民在特定情况下获得物质帮助权的具体表现除了老年人的物质帮助权,还包括患疾病公民的物质帮助权以及丧失劳动能力公民的物资帮助权。

(√)(2级)

依据:

《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13、宪法规定,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可以依法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

(√)(1级)

依据:

《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14、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1级)

 依据:

《宪法》 第五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15、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通信自由、通信秘密和迁徙自由受法律保护。

(×)(3级)

依据:

《宪法》第二章,未规定有“迁徙自由”

16、除司法机关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其他国家机构、组织或者个人均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3级)

依据:

《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17、宪法规定,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1级)

 依据:

《宪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18、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级)

依据:

《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9、凡是在我国居住的、年满18周岁的居民就是我国公民。

(×)(1级)

依据:

《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0、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2级)

依据:

《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2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

依据:

《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级)

22、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1级)

  依据:

《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23、宪法规定,国家保障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

  依据:

《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3级)

24、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

(×)(1级)

  依据:

《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25、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1级)

  依据:

《宪法》序言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26、宪法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2级)

依据:

《宪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27、凡年满18岁的中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级)

依据:

《宪法》 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应当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并接受监督。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选民或者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

(√)(1级)

依据:

《选举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应当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并接受监督。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选民或者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

29、选举人对于代表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其他任何选民,但是不可以弃权。

(×)(2级)

依据:

《选举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选举人对于代表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其他任何选民,也可以弃权。

30、选民如果在选举期间外出,经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口头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

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三人,并应当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代为投票。

(×)(3级)

 依据:

《选举法》第四十条规定“选民如果在选举期间外出,经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书面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

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三人,并应当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代为投票。

31、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法规。

(×)(3级)

 依据:

《立法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32、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必须制定法律。

(√)(2级)

依据:

《立法法》第八条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五)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

33、银行业金融机构未经客户以书面、客户服务中心电话录音或电子签名方式单独授权,不得对客户强制收取短信服务费。

(√)(2级)

依据:

《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免除部分服务收费的通知》第二条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未经客户以书面、客户服务中心电话录音或电子签名方式单独授权,不得对客户强制收取短信服务费。

34、银行业金融机构代理国家有关部门或者其他机构的收费,应在办理业务前,明确告知客户,尊重客户对相关服务的自主选择权。

(√)(2级)

依据:

《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免除部分服务收费的通知》第三条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代理国家有关部门或者其他机构的收费,应在办理业务前,明确告知客户,尊重客户对相关服务的自主选择权。

35、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实际情况,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1级)

依据:

《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免除部分服务收费的通知》第四条规定“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实际情况,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单选题(每题0.5分。

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A)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1级)

A、宪法和法律B、党章C、章程D、法规

 依据:

《宪法》序言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B)。

(1级)

A、公民B、人民C、人民代表大会D工农联盟

 依据:

《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土地的(B)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2级)

A、所有权B、使用权C、占有权D、收益权

 依据:

《宪法》第十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4、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C),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A、初级义务教育B、中级义务教育(1级)

C、初等义务教育D、初等教育

   依据:

《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5、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C)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2级)

A、监察机关B、司法机关C、检察机关D、其他执法机关

依据:

《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6、宪法规定: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D)。

”(3级)

A、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B、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年老父母的义务

C、子女有赡养扶助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的义务

D、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依据:

《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7、我国宪法的解释权属于(C)。

(3级)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常委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依据:

《宪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8、我国公民有受教育的(A)。

(1级)

A、权利和义务B、责任C、要求D、权力

     依据:

《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9、各民族公民都有用(B)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2级)

A、当地通用的B、本民族C、其他民族D、自己通晓的

   依据:

《宪法》 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10、宪法规定,我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是(D)。

(1级)

A、全体公民B、全体人民

C、18周岁以上的公民D、年满18周岁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

    依据:

《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C)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级)

A、欠债B、受伤害

C、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D、未成年

依据:

《宪法》 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12、国家建立健全同(A)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2级)

A、经济发展水平 B、财政状况  C、社会发展 D、公民需要

   依据:

《宪法》 第十四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1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A)(1级)

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工人阶级领导  

C、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少数服从多数 

     依据:

《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4、依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A);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

(1级)

A、国家所有、集体所有      B、国家所有;国家所有  

C、集体所有;集体所有     D、集体所有;国家所有

    依据:

《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15、宪法规定,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我国公民的(B)。

(2级)

A、神圣权利B、光荣义务

C、权利和义务D、神圣职责

     依据:

《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16、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关于公民权利,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

(2级)

A、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B、受教育权是一部分公民的权利

C、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未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D、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依据:

《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7、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3级)

A、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不想劳动时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B、我国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其出版自由也被剥夺

C、我国公民有信仰宗教与公开传教的自由

D、我国公民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依据:

《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18、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B)。

(2级)

A、首长责任制B、民主集中制

C、分工协作制D、议行合一制

依据:

《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19、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主席团或者(C)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

(3级)

A、三十分之一B、四十分之一

C、十分之一D、二十分之一

依据:

《选举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主席团或者十分之一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

20、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代表候选人获得全体代表过(B)的选票时,始得当选。

(1级)

A、四分之一B、半数C、五分之一D、三分之一

依据:

《选举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代表候选人获得全体代表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

21、哪些选票不能被认定为废票(D)。

(1级)

A、赞成人选数超过应选名额的

B、模糊不清不能辨认的

C、全部都没按规定的符号填写的

D、赞成人选数少于或者等于应选名额的

依据:

《选举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每次选举所投的票数,多于投票人数的无效,等于或者少于投票人数的有效。

每一选票所选的人数,多于规定应选代表人数的作废,等于或者少于规定应选代表人数的有效。

22、填写选票时,对选举人要求不正确的是(D)。

(2级)

A、选举人对代表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

B、选举人对代表候选人可以投反对票

C、选举人对代表候选人可以另选其他选民

D、选举人对代表候选人不可以弃权

依据:

《选举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选举人对于代表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其他任何选民,也可以弃权。

23、下列法律规范中(A)效力最高。

(1级)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规章

依据:

《立法法》第七十九条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24、国家税务总局可以制定(D)。

(2级)

A、行政法规B、地方规章C、地方性法规D、部门规章

 依据:

《立法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25、从(C)起,银行业金融机构免除密码修改手续费和密码重置手续费。

(2级)

A、2011年3月1日B、2011年4月1日

C、2011年7月1日D、2011年10月1日

依据:

《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免除部分服务收费的通知》第一条规定“从2011年7月1日起,银行业金融机构免除人民币个人账户的以下服务收费:

 (四)密码修改手续费和密码重置手续费;”

三、多选题(每题1分。

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宪法规定,我国行使宪法监督职权的机关是(AB)。

(3级)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

依据:

《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二)监督宪法的实施;”  第六十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2、宪法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ABCD)。

(2级)

A、中等教育B、职业教育C、高等教育   D、学前教育

依据:

《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ABCD)。

(1级)

A、国家的利益B、集体的利益

C、社会的利益D、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依据:

《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ACD)的权利。

(2级)

A、申诉 B、上诉C、控告 D、检举

依据:

《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5、依照我国宪法规定,(ABD)属于可以依法属于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

(3级)

A、森林、草原B、荒地、滩涂   C、矿藏 D、山岭

 依据:

《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6、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AD)的干涉。

(3级)

A、行政机关  B、法律监督机关  C、权力机关D、社会团体和个人

    依据:

《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7、公有制经济的形式有(AB)。

(1级)

A、全民所有制 B、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C、私营经济 D、个体经济 

        依据:

《宪法》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8、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BD)。

(3级)

A、经营收入  B、合法的权利  

C、经营活动   D、合法的利益 

  依据:

《宪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9、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ABCD)。

(2级)

A、国家事务  B、经济事业 C、文化事业 D、社会事务

依据:

《宪法》 第二条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10、我国公民享有的(AB)等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1级)

A、劳动权  B、受教育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