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发展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87431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影发展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电影发展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电影发展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电影发展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电影发展史.docx

《中国电影发展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影发展史.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电影发展史.docx

中国电影发展史

中国电影发展史

中国电影的萌芽(1896-1921):

(1)      中国的第一次电影放映:

1896年(清光绪二十三年)8月11日,上海徐园的“又一村”放映的“西洋影戏”。

(2)      中国电影观众首次发表观感:

1897年9月15日,上海出版的《游戏报》第74号上,      刊登了一篇题为《观美国影戏记》的文章。

(3)      1905年摄制的《定军山》(戏曲片)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戏曲片。

(4)      谭鑫培:

原名      金福,湖北武昌人。

他是我国京剧(老生)表演艺术中“谭派”的创始人。

他戏路极为宽博,文武昆乱,无所不能,有“集众家之特长,成一人之绝艺,自有皮簧以来,谭氏一人而已”的评语。

(5)      亚细亚影戏公司:

1909年由美国电影商人宾杰门·布拉斯基投资创办。

并在上海和香港拍摄影片。

(6)      我国摄制故事片的开端--《难夫难妻》(1913):

《难夫难妻》是郑正秋在为亚细亚影戏公司编写剧本后,与张石川联合导演了这部影片。

《难夫难妻》是郑正秋参加电影工作的开始。

  《难夫难妻》的意义:

这部影片虽是一部短片,但毕竟有了故事情节,可以说它是我国摄制故事片的开端。

它接触了社会现实生活内容,提出了社会的主题。

首次演出的地点是演出文明戏的上海新新舞台。

(1913年9月)

(7)      我国影片中出现的第一位女演员是--严姗姗(影片《庄子试妻》)。

[影片《庄子试妻》片长两本,由黎民伟编剧,并反串片中女主角。

]

  影片《庄子试妻》后由宾杰门·布拉斯基携回美国,这是中国影片运往外国放映的开始。

(8)      商务印书馆在1917年开始兼营电影事业(即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成立),(24)      这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首次注意到电影,(25)      这也是我国自资摄制影片较有规模的开始。

(商务印书馆创立于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由夏粹芳、张元济在上海创办。

(9)      1920年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摄制了两部“古剧片”(戏曲片)--《春香闹学》(2本)[昆曲]和《天女散花》(1本)[古装歌舞剧]

(10)      梅兰芳(1894-1961),字畹华,原籍江苏苏州,生于北京。

祖父梅巧玲、父亲梅竹芬都是著名的京剧旦角演员。

梅兰芳八岁学戏,      十一岁开始登台演出,      十四岁在喜连成科班正式搭班演戏。

他在艺术上善与继承,勇于创造,(戏路很宽,二十岁后他除了演青衣外,      又演闺门旦、贴旦、刀马旦,昆曲的造诣很高。

他创造了许多古装歌舞剧。

《春香闹学》[昆曲]和《天女散花》[古装歌舞剧]是他从1916年经常演出的剧目。

(11)      自1920-1921年间,在上海开始了第一批中国长故事片的拍摄,他们是中国影戏研究社的《阎瑞生》、上海影戏公司的《海誓》和新亚影片公司的《红粉骷髅》。

2.中国电影在混乱中发展(1921-1931)

鸳鸯蝴蝶派:

就其思想倾向来说,代表了封建阶级和买办势力在文学上的要求。

就其成员来看,也是封建遗老遗少和买办性的洋场才子的结合。

黑幕小说:

由原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的侠义小说堕入未入流的武侠神怪小说,加上由帝国主义国家输入的侦探小说等等,构成了一股极为有害的文学逆流。

明星影片公司的成立:

1922年3月由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郑鹧鸪、任羚苹等组织成立的明星影片公司在上海贵州路大同交易所原址正式成立。

并于1922年2月建立了明星影戏学校。

明星公司初创时期的特点:

投机牟利思想和改良主义思想的合流。

明星影片公司所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短片是《滑稽大王游华记》。

(3本)

4  《孤儿救祖记》(1923)[张石川导演、张伟涛摄影  明星影片公司]

《孤儿救祖记》在艺术上的成就:

首先,它带有较多民族生活气息,摆脱了对西方资产阶级影片的因袭。

它的结构方面,情节曲折,副有故事性,颇能引人入胜。

5郑正秋的影片创作:

郑正秋(1888-1935)原名别常,别署药风,广东省朝阳县人。

自幼客居上海,十四岁毕业于上海育才公学。

清末他结识了当时的一些进步人士和革命分子。

并以“正秋”为笔名,在当时鼓吹革命的《民呼》、《民吁》、《民主》等报刊上发表以评论皮簧戏为主的“丽丽所剧评”,被人们看作是“不畏强御的剧评”家。

  1929年摄制的《玉梨魂》是他在明星公司编写的第一个有关妇女问题的剧本。

  由郑正秋编剧的影片有:

《最后之良心》、《上海一妇人》、《盲孤女》

  由郑正秋编导和主演的影片有:

  《一个小工人》、《小情人》

洪深(1894-1955),字浅哉,江苏常州人,自幼爱好文学戏剧。

1925年,他在《东方杂志》第22卷第1号至3号上发表的《申屠氏》,是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剧本。

1923年初,洪深编导并主演了舞台剧《赵阎王》,同时加入戏剧协社导演了《少奶奶的扇子》、《回家以后》等舞台剧。

洪深1925年进入明星影片公司,编导的第一部影片是《冯大少爷》。

洪深的影片在艺术处理上的特色:

(1)      他擅长于细小动作的运用和内心状态的刻画,注重情节结构和人物个性的处理。

(3)      他的剧本,也都有比较完整的形式。

具体规定了字幕、表情、景物,乃至镜头的性质和数目,这在当时也是很少有的。

洪深是第一个主张并写出剧本的人。

“神州派”的第一部作品是《不堪回首》(1925)。

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难为了妹妹》(1926)

南国电影剧社:

1926年由著名戏剧家田汉创办。

1928年南国电影剧社改组,改组后简称“南国社”。

其范围扩大为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五部分。

其宗旨是:

“团结能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

”“南国社”一直活动到1930年,因出演田汉改编的舞台剧《卡门》而被国民党解散。

(9)  武侠神怪片的鼻祖--明星影片公司:

  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根据平江不肖生(向恺然)所著的《江湖奇侠传》改编拍摄了影片《火烧红莲寺》(十八集)。

它是我国第一部武侠电影。

1931年4月4日,上海放映了普多夫金的《成吉思汗的后代》,这是第一次在中国公开放映苏联影片。

费穆(1906-1951):

字敬庐,号楫止,原籍江苏泰州,生于上海。

1931年,费穆到上海参加联华一厂。

《城市之夜》是费穆担任电影导演的第一部作品。

史东山(1902-1955)原名匡昭,浙江杭州人。

他曾经参加过但杜宇、丁悚、张光宇等主办的上海晨光美术会。

该美术团体主张唯美主义主张。

1921年他参加上海影戏公司,担任美工师,先后在但杜宇导演的影片《古井重波记》、《重返故乡》、《小公子》等担当过演员。

1925年,他进入大中华百合公司。

史东山强调电影的“美的作用”。

欧阳予倩(1889-1962)原名立袁,号南杰,湖南省浏阳县人。

1907年春在东京加入春柳社,参加过《黑奴吁天录》的演出。

1912年参加陆镜若的“新剧同志会”。

1922年参加了戏剧协会和南国社,创作了独幕话剧《泼妇》、《回家以后》等。

1926年,他参加了民新影片公司,编写《玉洁冰清》。

《玉洁冰清》是他正式从事电影工作事业的开始。

《玉洁冰清》[卜万仓导演、梁林光摄影]《三年以后》(1926)是欧阳予倩首次自编自导的影片。

主要作品有:

《天涯歌女》

蔡楚生:

广东朝阳县人。

1906年生于上海。

1929年加入明星影片公司,做了郑正秋的副导演,并担任置景工作。

1931年他加入联华影业公司二厂工作,正式担任编导。

1932年完成了他最早的三部影片《南国之春》、粉红色的梦》、《共赴国难》。

1933年他所编导的《都会的早晨》标志着他的艺术思想的重大转变。

[《都会的早晨》是蔡楚生的成名作]  蔡楚生的主要作品有:

《迷途的羔羊》、《王老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