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9270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docx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docx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摘要

“诚实守信,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是会计从业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

本文通过分析会计诚信的含义及不诚信的危害,寻找诚信缺失的原因:

市场制度下经济利益的膨胀;封建专制长期压抑对诚信意识的扭曲;会计信息不对称;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从而提出解决诚信缺失的措施:

加大新《会计法》的宣传、教育力度;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完善会计法规建设;健全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处罚力度;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供全面素质的人才;建立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跟踪监测系统;重塑会计诚信。

人若无诚信,行业无诚信,只能遭人弃恨;你若有诚信,行业有诚信、企业以诚信为本,将会加倍地放大你的未来收益。

我们坚信,通过广大会计人员不懈的努力,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将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职业道德、会计行业、诚信

 

目录

一、会计诚信的含义及不诚信的危害......................[3]

(一)、危害市场经济秩序................................[4]

(二)、危害投资者......................................[5]

(三)、危害会计人员自身................................[5]

二、诚信缺失的原因....................................[6]

(一)、市场制度下经济利益的膨胀........................[6]

(二)、封建专制长期压抑对诚信意识的扭曲................[7]

(三)、会计信息不对称..................................[7]

(四)、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8]

(五)、有法不依,执法不严..............................[10]

(六)、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11]

三、防止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12]

(一)、加大新《会计法》的宣传、教育力度................[12]

(二)、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完善会计法规建设........[13]

(三)、健全制度,完善监督机制..........................[14]

(四)、加大处罚力度....................................[16]

(五)、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供全面素质的人才....[19]

(六)、建立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跟踪监测系统

................................................[20]

(七)、重塑会计诚信....................................[21]

结束语..................................................[23]

致谢....................................................[24]

参考文献................................................[25]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各种特定的职业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职业道德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同职业联系在一起的。

职业道德来源于职业实践,会计亦如此。

“诚实守信,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是会计从业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3]。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有悠久漫长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文化。

“仁义礼智信”已经成为我国人民普遍遵循、崇尚的行为准则[2]。

会计行业的诚信也被广泛关注,从中国的银广厦事件,到美国的安达信事件,无不对会计诚信提出了质疑。

如何重建会计行业的诚信是我们面临的紧迫问题。

一、会计诚信的含义及不诚信的危害

诚信是指诚实、守信。

诚实,是指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说假话,不做明知不对的事情。

守信,就是讲信用,不失信,“言必信,行必果”。

当今世界,信息时代,市场经济,人们期盼诚信,呼唤诚信,珍视诚信。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支柱,是建立规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条件。

诚实守信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立业之道,兴业之本。

在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企业负有重要责任。

当前要把诚实守信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以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环境,保护投资者、生产者及消费者等各方面利益。

中国现代会计学之父潘序伦先生认为,“诚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他终身倡导:

“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

诚与信是一而二,二合一,诚实和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有诚无信,道德品质得不到推广和延伸,有信无诚,信就失去了根基,德就失去了依托。

诚实必须守信。

对金融会计而言,诚信是财富,有助于会计业务的开拓和市场的占有;诚信是财源,不仅可以使客户增多,扩大实力,而且可以使同行合作者增多,从而在合作中取得利润;诚信是财力,诚信品牌是极大的无形资产,一旦丧失,就意味着企业失去了走向市场的通行证。

市场经济越发达,职业越社会化,道德信誉就越重要。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契约经济”,注重的就是“诚实守信”。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以“明礼诚信”为主要内容之一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以“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之一的职业道德规范。

“诚信”是现代民法四大原则之一,被国内外学者称之为“至上原则”,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

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引起了社会公众对会计诚信问题的普遍关注,会计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

这也同时证明,“诚信”是会计行业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会计行业发展的“至上原则”。

(一)、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诚信在保障交易正常进行中具有重要作用。

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交换方式的发展,人们很难再游移于社会经济之外,而具有了更为明显的社会性和现实性。

诚信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物质内容,从道德追求进入到物质生活领域。

这种诚信理念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如果传统文化的诚信强调“克己复礼”,那么现代诚信则强调“互利”和“双赢”。

因此,诚信在伦理学家看是道德资源,在经济学家看则是经济资源,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

如果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直接影响国家税收、导致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使宏观经济失控,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导致严重的不公平竞争,损害国家及社会公众利益,加剧信用危机。

(二)、危害投资者

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是强弱群体,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公布的有关财务信息和会计报表的可信性,而会计不诚信引发的会计信息失真,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利益。

作为最大的投资者-国家,损失更为惨重。

我国仅假账一项造成的经济损失一年就不会低于1000亿元,直接造成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巨大损失。

如国内闻名的“蓝田股份”案,企业负责人直接指使和策划下造假的,这些曾号称是中国绩优股的企业,竟然统统是造假大王,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利益。

(三)、危害会计人员自身

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德行。

然而,许多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了自己,急功近利,言而无信,客观上导致人与人之间相互不信任,相互欺骗,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关系,使人们陷入怀疑一切的境地。

孔子说: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个人交往中不诚信损害人际关系的和谐,致使人情淡薄。

而会计人员不诚信,轻者不得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2001年8月初,银广厦通过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和巨额利润,为其出具严重失实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东窗事发,其执业资格及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被吊销,签字的两名注册会计师被严惩就是例子。

二、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市场制度下经济利益的膨胀

在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社会生活的经济基础和道德秩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忠诚”为核心的道德传统在动摇,而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秩序又尚未确立。

在这种状态下,作为社会成员之一会计人员,尤其是注册会计师很容易陷入迷茫与彷徨之中,个别注册会计师缺少自我约束,不再重视社会责任和职业责任;转而追求特权和权钱交易,放纵自己,对职业不负责、对社会无信。

这种情况蔓延下去就难以避免会计服务市场道德秩序的混乱、失衡,甚至道德的无政府状态。

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北京市长城机电科技产业公司总裁沈太福利用职务之便,采取欺骗等手段,侵吞公款,并向国家工作人员大肆行贿,身为高级干部的李效时,就这样成为“糖衣炮弹”的俘虏。

“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非常胆壮起来。

……有50%(的利润)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

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下,失去了理性,走上了唯利是图的道路,就会不择手段,图谋攫取不义之财,做假账,编假报表,串通作弊,虚报利润,制作虚幻的高速成长,来蒙蔽监管者,欺诈社会,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二)、封建专制长期压抑对诚信意识的扭曲。

诚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没有真实也就没有了诚信。

然而,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中,在一个由少数人掌握统治大权的“人治”社会中,民众的命运随时会因为统治者一时的喜怒哀乐而改变。

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险恶的生存环境,不仅人们的欲望不能真实地表达,人们的思想也受到种种限制。

说谎献媚往往可以给人带来好处,真诚信实却常常吃亏遭殃。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意识扭曲着人们的诚信意识,是社会诚信意识缺失的内在原因。

(三)、会计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的乔治.阿克尔洛夫等人提出的,它指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具有不相同的信息。

我们知道如果会计信息是对称的,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主要指厂商)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投资者)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相同,虚假的会计信息就很容易被识破,那么就谈不上会计失信的问题,甚至会计这种职业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现实的经济并非一个有效率的市场,信息不对称始终存在,因此信息的不对称是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前提。

主要是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

由于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获取时间、内容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由于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一般是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控制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拥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

而会计信息使用者由于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结果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能出现“道德风险”或进行逆向选择,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四)、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首先,企业内部监督控制存在着局限性。

从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主体来看,企业的会计人员是由企业负责人直接聘用的,会计人员的工资报酬是企业经营者直接决定的,使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形成了上下属关系,也就是说企业负责人对他们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

有了这种天然的从属关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从属性。

为了生存,部分职业道德差的会计人员为老板“服务”已经到了无所顾忌的程度。

有的为了私利,甚至主动参与串通作弊,将“会计原则”变成“会计园则”,从而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会计的认识由“铁算盘”、“红管家”变成“造假专家”。

其次,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严格的规范和管理,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出于自身的利益,争抢业务,往往过分顺从企业的要求,审验质量差,验证可信度低,起不到应有的公证和监督作用。

有的注册会计师在利益驱动下,违背职业道德,按照被审计单位的授意,为其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给企业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披上了“真实”的外衣,造成会计信息的“合理”失真。

由于社会审计监督和会计咨询、服务体系等法律监督机制尚未完备和充分发挥作用,使得会计人员常常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7]。

再则,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出政绩,搞花架子,盲目地下达经济增长指标,或者国有企业扭亏任务,或其他任务,逼着企业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不得不编造虚假的会计报表。

上级主管部门为了权衡本部门的利益,偏袒自己下属单位,监督弱化;税务机关以税收征管为宗旨,注重税款的缴纳,忽略其他会计核算监督;审计机关重点是对预算内的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审计,不可能对所有企业实施全面的经常性监督。

目前社会上,有一些部门和单位受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驱动,会计工作违规违纪,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同时也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正常进行。

比如,在2001年3月财政部公布的对159家企业1999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抽查表明,抽查的159户企业中147户资产不实,157户利润额不真,这严重阻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进行[10]。

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体现在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

一方面会计监督不力,会计工作者往往要无条件的服从管理者的意志,会计工作根本无法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

另一方面会计工作中有些概念混淆,致使工作开展不利。

(五)、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新《会计法》明确规定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在指出会计人员法律责任的同时,也明确规定了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做会计事项的法律责任,但企业单位虚增利润、掩盖亏损、私设“小金库”、隐瞒利润现象仍然屡见不鲜。

要杜绝这些会计失真,关键在于依法执法,是否将违法违纪者绳之以法。

但实际上我们现实生活中,会计失信的惩罚成本并不高,只是等到有贪污受贿时才追究法律责任,绝大多数还只停留在罚款和停止执业资格上,而对企业领导人及有关人员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甚至罚款也难以到位,如我市洞头县2001年的会计执法检查中,共有15家单位违反《会计法》等有关法规,共罚款2.4万元,至今有4家未交罚款。

从从业的职业道德约束来看,其约束力和行业处罚力度远远不够,致使犯罪收入远远大于犯罪成本,无疑助长了一部分职业道德不高的会计人员去冒险,而且还存在侥幸心理[4]。

(六)、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

目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尚难承受其相应职务的抗风险能力。

1、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社会不良风气给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造成了重要的影响。

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逐步抬头,私欲不断膨胀,削弱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部分会计人员不顾会计行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

而在这一规范上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造成大面积的会计信息失真。

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不顾一切地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他们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大肆贪污、挪用公款,最终以身试法,甚至走向断头台。

2、不熟悉法规,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职业界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的薄弱增加了企业的会计风险。

不少会计人员不能做到熟悉法规、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意识日益淡薄。

他们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就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

有的会计人员思想上竟然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要领,这是现实中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的严重扭曲。

3、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大多数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大大落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也使会计人员无意中加大了会计风险。

现实中不少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会计工作拖拖拉拉、频于应付差事。

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甚少,专业技术能力较差,职业胜任能力明显不够。

业务素质的低下,还表现在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记账不符合规范,账簿混乱、账账不符、报表挤数的现象,在不少单位是司空见惯的。

实践中由于会计人员业务不熟,而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工作质量,违背了职业道德的要求。

  

三、防止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一)、加大新《会计法》的宣传、教育力度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的人们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取之有害”深入人心[8]。

会计诚信应该是全社会的诚信,不仅是政府官员、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和财会人员以及广大投资者等都要遵循诚信规则,接受诚信教育,特别是企业的负责人以及能够控制企业负责人的各级领导,因为他们掌握着会计诚信的支配权,也是诚信教育的重点。

各级领导更应率先身体力行,致力树立一个失去诚信的资本市场是没有发展前途的经营理念。

此外,要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包括发挥媒体作用,广泛宣传诚信思想,使全社会的人们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

只有所有市场参与者都弘扬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道德风范,才能有效防范会计不诚信行为的发生。

新《会计法》进一步明确了依法建账的基本要求,完善了记账规则和会计监督制度,强化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的责任,加大了对会计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从而使新《会计法》成为规范会计秩序、打击造假账等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重要法律武器。

任何一部法律从认识到自觉遵守执行都要一定的过程,要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就必须加强新《会计法》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特别是会计工作者,深刻认识到贯彻实施《会计法》的意义,自觉遵守《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切实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为防治会计信息失真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完善会计法规建设

    要杜绝会计失信,首先,要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特别是会计秩序。

国家将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作为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必将对治理会计失信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治理会计失信,还必须出台符合市场经济秩序与新《会计法》相配套的法规制度。

实践证明,会计失信泛滥,与法规制度为健全有直接的关系。

近期国务院发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财政部也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这些规章制度,吸收和借鉴了国内外会计界最新研究成果,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做出了科学界定,为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奠定了基础。

(三)、健全制度,完善监督机制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也是会计资料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加强会计监督,最重要的是建立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

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方面。

我国企业会计监督不力,问题还在于我国企业还未意识到内部监督的重要性,对内部监督还存在着很多误解,因此监督能力弱化,会计信息不真时有发生。

这就要求单位加强内部监督的程度,建立完整的内部监督机制。

而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主要体现在:

参与经济业务事项的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

这些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就是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这样就使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另一个人或另一个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者相联系,进行连续不断的检查和监督,使内部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2、会计工作中社会的监督

目前我国的社会会计监督机制仍处于一种起步状态,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会计师事务所的脱钩改制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制度建设,它将有效地使注册会计师保持独立性和公正性。

但仅此还很不够,还应推行标准化执业制度,按照国际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规程和方法开展业务,提高监督质量,使其对会计的审计监督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

要尽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注册会计师队伍,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及业务水平,尽可能地减少因违规执业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进一步明确社会会计监督对会计审查的结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使社会会计监督机构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警察”[6]。

3、会计工作中政府的监督

政府监督主要是指财政部门对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

我国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督、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会计监督检查,进行宏观调控。

1995年在全国会计工作会议上,朱鎔基副总理提出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约法三章”,主要内容是:

保证会计工作秩序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财政部门要认真完成新《会计法》赋予其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权和行政处罚权;审计部门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税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根据有关规定对纳税人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进行税务检查;其他部门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授权和职责分工对有关单位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但应避免职责交叉和重复检查。

这样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础上,规定单位外部监督层次,将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使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配合协调一致,为会计人员创造了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4、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

在我国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负责人认为自己是负责人,会计上的事情自己说了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按照他的意愿办事,出了问题将其一推了之或者找个替罪羔羊,减轻自己的责任,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会计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

因此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

作为单位负责人,他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样就加强了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的地位,为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

再者,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还必须要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规,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法律负责。

(四)、加大处罚力度

新《会计法》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对于那些因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告等违法行为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除上述人员外,对因违法违纪行为而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要求之明确,措施之严厉,前所未有。

通过法律的约束,促使会计人员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

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对那些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而给投资者、债权人等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导致决策失误等造成损失的,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相关责任人员要处以重罚,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使造假者无利可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操纵会计信息行为的发生。

整治会计行业,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在对会计人员、有关企业领导及会计主体进行惩处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审计、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整治和规范。

审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