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教子重德劝学经典案例 组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93554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人教子重德劝学经典案例 组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古人教子重德劝学经典案例 组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古人教子重德劝学经典案例 组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古人教子重德劝学经典案例 组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古人教子重德劝学经典案例 组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古人教子重德劝学经典案例 组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古人教子重德劝学经典案例 组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古人教子重德劝学经典案例 组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古人教子重德劝学经典案例 组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古人教子重德劝学经典案例 组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古人教子重德劝学经典案例 组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古人教子重德劝学经典案例 组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古人教子重德劝学经典案例 组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古人教子重德劝学经典案例 组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人教子重德劝学经典案例 组图.docx

《古人教子重德劝学经典案例 组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人教子重德劝学经典案例 组图.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人教子重德劝学经典案例 组图.docx

古人教子重德劝学经典案例组图

古人教子重德劝学经典案例组图

古人教子重德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素以重视家庭的子女教育而著称于世。

古人追求真理,注重品德和操守,不仅要求自己躬身力行,也非常重视对子孙后代“德行”的培养。

一、孔子教子以德重《诗》、《礼》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的思想家、教育家,相传他有三千学生。

《论语?

季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的一个学生陈亢有一天问孔子的儿子孔鲤:

“你在老师那里听到有与别人不同的教诲吗?

”孔鲤说:

“没有啊。

有一次我父亲曾独自站在庭院中,我快步走过,父亲问我:

‘学《诗》没有?

’我说:

‘没有。

’父亲说:

‘不学《诗》,无以言。

’我马上就去学《诗》。

又有一次,遇到父亲一个人在那里,我快步走过,父亲问我:

‘有没有学《礼》?

’我说:

‘没有。

’父亲说:

‘不学《礼》,无以立。

’我马上又去学《礼》。

我只听到这两件事。

”陈亢下来高兴地说:

“我问一个问题,却得到三个收获,知道了学《诗》的道理和学《礼记》的道理,还知道了君子对待自己的儿子与别人的孩子是一样的。

  的确,诗和礼,都是孔子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

孔子说:

“诗言志,歌咏言”,认为利用文艺形式对学生进行具体形象的教育,比说教往往有效的多。

相传《诗经》三百零五篇,就是他亲自删定的,内容多和修身、知命、追随道义有关。

孔子认为人的道德修养就应从这里开始,可以提高人的观察力,另外,通过读诗也能够学到许多历史、自然、社会知识。

孔子说: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他所说的礼,就是社会的道德礼仪行为规范,从学礼开始,教育学生树立自己的德行,从实践中逐渐培养出学生的自觉的道德主体意识,进而成为日后通达天道、经世济民的基础。

  孔子教育儿子学“诗”学“礼”,和对其他学生的要求是一样的,并没有因为孔鲤是自己的儿子就放松对他的要求,这一点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的一视同仁和对儿子寄予着很高的希望。

后代的读书人,把孔子教子的方法称做“诗礼传家”。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颜之推是南北朝时的思想家、教育家,出身士族,深受儒家名教礼法影响,又敬信神佛,笃信因果。

《颜氏家训》是他对自己一生有关立身、处世、为学经验的总结,被后人誉为家教规范,影响很大。

全书二十篇,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主要强调道德修养,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并宣扬伦理纲常以及佛家因果报应思想等,是一部有着丰富文化内蕴的作品。

认为教育后代要确立远大的志向、理想,象尧舜那样实践仁义道德的准则,经得起任何磨难,注重气节的培养。

他说:

“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

  颜之推认为学习目的主要是为了开启心扉、完善德行、行道利世,首先动机要端正,学习内容提倡读圣贤之书,实践道义。

在学习方法方面,提出了专心、勤学、切磋、踏实的主张。

他非常重视对子女进行早教,而且越早越好,不要失去机会。

颜之推的几个孩子三岁开始读书,并背诵经典,当孩子们问道:

“我们知道了要读书,但为什么要这样早呢?

”颜之推告诉孩子:

“接触圣贤之书越早越好啊,小时记忆力好,背会的书往往终生不忘。

”颜之推还教育子女一生都要学习,勤勉惜时,无论时逢战乱或生活窘迫时,他都督促孩子们勤习经史,并说:

“读书明理,在任何时候,尤其在紧要关头或每到有大事时就知道怎么去做。

”他的几个孩子后来在经史方面都很有成就,都是重节操、做事有责任感的人。

二、陆游教子“学贵身行道”:

知书达理,廉洁自守

南宋杰出的诗人陆游,刚正不阿,心系百姓,因不事权贵而屡遭贬谪。

他有六子一女,他非常重视对子女做人的教育。

他告诫孩子们说:

“但愿你们长大成人之后,乡亲们称赞你们是有道德的人。

即使做一个老百姓,与那些高官显爵相比,也是无愧的。

” 

他教育子女要知书达理,在《五更读书示子》中写道:

你们现在正是读书的好时机,要刻苦攻读,莫失良机。

学习古人的高风亮节,不媚权贵,正直无私,时刻想着报效祖国。

他还告诉孩子们“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即作文先做人。

要注重修身,时常检查自己,有错必改;看到别人有好的行为,要主动自觉的学习;不要与那些华而不实的人结交在一起。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陆游在冬夜里教小儿子陆子聿读书时所作,他手把手的教陆子聿写字,教导他读书学习一定要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送子龙赴吉州掾》是他为二儿子陆子龙到吉州赴任地方官时写的赠言,诗中说:

“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一钱亦分明,认能肆馋毁!

”要求儿子清清白白的做官。

他还告诫儿子说,在吉州有我的一些朋友,他们不但有学问,而且品德也好。

你到那里后,可以去拜访他们,但不要向他们提出什么要求,可以同他们相互勉励。

要不干利禄,廉洁自守,成为一个一身正气、真正为百姓谋福的人。

陆游的子女后来都成为远近闻名的贤德之士。

三、张英教子“做人立品”:

读经书、修善德、慎威仪、谨言语

清代大学士张英,敬信神佛,乐善好施,为官清正,对民生疾苦、四方水旱知无不言,深获康熙的信任。

他写的家训《聪训斋语》中屡次提及做人要“立品”:

“读经书、修善德、慎威仪、谨言语”。

 他在家教中从来不主张疾言厉色,而是使用日常的浅白语言,细致耐心。

他教导儿子张廷玉如何为人处世时,说:

“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便是善人”。

张廷玉牢记父亲教导,从小就熟读经书,待人宽厚恭俭,后任职大学士、军机大臣。

后来张廷玉之子张若霭参加殿试中一甲三名探花,张廷玉闻知后,提出“天下人才众多,三年大比莫不望鼎甲,官宦之子不应占天下寒士之先”,认为儿子还年轻,还该努力学习、磨砺,积攒福德,这样才踏实可靠,恳请将其子列为二甲,雍正从其请,将张若霭改为二甲一名。

张若霭后来在南书房、军机处任职,尽职尽责,谦虚自处,颇有乃父遗风。

人们都称赞张家家风淳厚,谦卑公允之心昭昭可鉴日月,祖孙三代都是为官清廉、人品端方、深受百姓爱戴的清官。

古人教育子女要重德向善,寄托了对后代的关切与期望,令后人借鉴,因为他们找到了做人最根本的最本质的东西。

他们对子女的仁慈关爱和严格要求,使其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明辨是非,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这是为其未来负责,使其终身受益,是留给孩子的最可靠的财富。

四、范仲淹教子重德行:

正心修身,积德行善

  范仲淹是北宋时思想家和教育家,熟读儒、道经典,并崇信佛法,官任参知政事,他在《岳阳楼记》中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家喻户晓。

他治家甚严,教子有方。

教导子女做人要正心修身,积德行善。

在他的教导下,他的四个儿子都从小就熟读经书,学有所成,为人正直。

范家家风俭朴,乐善好施。

  一次,范仲淹让次子范纯仁到苏州去往四川运麦子。

范纯仁回来时碰见了熟人石曼卿,得知他因逢亲之丧,无钱运柩返乡,故停留在此。

范纯仁便将一船的麦子全部送给了石曼卿,助其得以还乡。

范纯仁回到家中,因无法向父亲交差,所以久久地站立在父亲身旁,没敢提及此事。

范仲淹问他道:

“你在苏州遇到朋友了吗?

”范纯仁回答说:

“路过丹阳时,碰到了石曼卿,他因亲人丧事,没钱运柩回乡,而被困在那里。

”范仲淹立刻说道:

“你为什么不把船上的麦子全部送给他呢?

”范纯仁回答说:

“我已经送给他了。

”范仲淹听后,对儿子的做法非常高兴,并夸奖他做的对。

  范仲淹虽然身居高位,俸禄丰厚,但他却不为子女留下钱财,而是全部用于扶危济困了,把乐于助人之仁德传给了子孙。

他的长子范纯佑十六岁随父防御西夏,屡立战功,是其得力助手;次子范纯仁,后任宰相,在五十年的为官生涯中,恪尽职守;三子范纯礼官至尚书右丞;四子范纯粹官至户部侍郎,受其父言传身教,他们都正义敢言,关爱百姓,以清正廉洁著称,俭朴的作风始终从未改变,把做官得来的俸禄,大多用在了扩大父亲范仲淹创建的扶危济困的义庄上了,而自己与家人却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

  古代家庭教育自始至终都是以伦理道德作为教育的最高价值取向的。

为人父母,总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子女。

其实不管给其多少财物都是身外之物,只有教其重德向善,才是为子女长远打算,因为德是做人最根本、最本质、最美好的东西,是一切福份的源泉,是留给孩子的最可靠的财富。

五、唐太宗教子亲撰《帝范》列12条准则

  唐太宗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亲自撰写《帝范》十二篇赐予太子李治,即包括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等为君应当遵守的十二条准则,指出:

“此十二条者,帝王之大纲也。

安危兴废,咸在兹焉”、“修身治国,备在其中”,谆谆告诫李治:

效法尧、舜、禹、商汤、周文王等古代圣哲贤王,“非威德无以致远,非慈厚无以怀人”,“倾己勤劳,以行德义”。

《帝范》也被历代帝王奉为家教圣经。

唐太宗还写了《诫吴王恪书》、《戒皇属》等经典名篇,教导子女“人之立身,所贵者惟在德行”,指出修养德行的重要性,多做善事、美德充盈才能福泽绵延;教导子女“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要自勉自制,严于律己,他讲述了自己数年“外绝游观之乐,内却声色之娱”,把时间放在勤勉朝政上;教导子女“每着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之耕夫”,每穿一件衣服、吃一顿饭,都不要忘记蚕妇农夫的辛勤,要培养节俭朴素的品德。

  唐太宗给几个儿子选择的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如房玄龄、李纲、张玄素、李百药、魏征等,并专门下诏书规定了对待老师的礼仪。

他一方面教诫子女要尊师重教,“见师如见父”,要“宜加尊敬,不得懈怠”。

一方面支持老师严格管教,鼓励老师对太子及诸王的过失极言切谏。

老师们都能够坚定地履行职责,与唐太宗的理解、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唐太宗非常注意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教育,遇事必诲,使子女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良好的品质。

如有一次,他看到李治在一棵弯曲的树下休息,就教诲他说:

“这树虽然弯曲,打上墨线就可以取直成材。

做君主的即使本身并不高明,但是能接受别人的规谏,也可以变得圣明。

”唐太宗还注意结合史实进行教育,他让魏征编录了《自古诸侯善恶录》,分赐诸子,要他们把书“置于座右,用为立身之本”,从前人善者成、恶者败的事例中汲取经验教训,得到鼓励,从而更加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做正人君子和爱护百姓的人。

七、司马光与《训俭示康》:

以俭为美德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正直坦荡,为官廉俭,平生没有不可对人说的事。

他教育儿子司马康“以俭为美德”,用家书的形式写了一篇题为《训俭示康》的文章。

围绕着“成由俭,败由奢”这个古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旁征博引了许多典型事例进行教诲。

文章一开篇,司马光就说: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司马光接连举了李亢、鲁宗道和张文节等官员的俭约作风事迹,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谨身节用。

他说道: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

读书人应志于真理,充实道德,不追求外在浮华。

近年风气尤其奢侈浪费,风气败坏,正人君子能助长这种恶劣风气吗?

只有道德高尚之人才会有深谋远虑”。

一次,司马光看到儿子随意用手翻书看,就教导他说:

“君子喜读圣贤书,首先要爱护书籍。

读书前,先要把手洗干净,把书桌擦干净,垫上桌布;读书时,要坐的端端正正,态度要恭敬,静心学习不走神儿。

为人要质朴,做事要踏实,具备这些道德品质,才能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

”在他的教育下,司马康潜心读书,修真养性,并以俭朴自律,后来历任校书郎、著作郎等,在为人、治学方面酷似其父。

当时,京洛一带流传着这样一句佳话:

“可为人师表者,司马父子也”。

八、范纯仁《诫子弟言》:

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范纯仁是名相范仲淹次子,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范纯仁为人正派,性格平易宽厚,从不以疾言厉色对待别人,但坚持道义时挺拔特立,决不屈从。

从布衣到宰相,廉洁勤俭始终如一,他教子甚严,处处以俭朴和忠恕熏陶子弟,在《诫子弟言》中说,“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

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

“即使是再愚蠢的人,对别人提出要求的时候,也往往是看得很清楚的;即使是再聪明的人,容忍自己错误的时候,也往往总是很糊涂的。

如果能用苛求别人的心来要求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就不怕做不成圣贤!

九、明宣宗《寄从子希哲》:

行好事、做好人、交好友

这是明宣宗朱瞻基写给儿子希哲的家信。

朱瞻基在位期间任贤纳谏、与民休养生息,政治较为清明,所以在历史上有“明有宣宗,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之论。

作为比较开明的帝王,朱瞻基严谨治家,对儿子处事、做人、交友严格指导,要求儿子行好事、做好人、交好友。

他在家信中写道:

“自汝之去,吾朝夕思汝,又朝夕忧汝。

思,非为别离,惟欲汝做个好人;忧,亦非为汝劳苦,惟恐汝做些不好事。

汝今在泾野门下,须服从其言,观法其行,乃真为弟子,否则虽见好人,不行好事,反不如凡夫也。

待文王而兴,己非豪杰之士,文王所不能兴汝道,他比得凡夫否?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学,四方人才所聚,若所交俱英才,及忠厚有德者,其益不可胜言。

若只泛交,与说闲话,为无益之事,其损亦不可胜言。

谨、默二字,可铭诸心。

家信言词恳切,“朝夕思汝,又朝夕忧汝”的原因并非因为别离的思念和忧虑其劳苦,唯恐子孙不能做好人好事。

告诫他在贤士门下要效法其言行,交友要结交英才和忠厚有德之士,亲近可以辅助自己提升道德品行的益友,远离有损德行的损友。

文章至今读来仍感人至深,颇有借鉴意义。

十、杨继盛《给子应尾应箕》:

立志做君子

杨继盛直隶容城人,明代著名谏臣。

官至兵部员外郎,因弹劾严嵩而死,他生性耿直,刚正不阿,以直谏、气节著名。

嘉靖三十二年杨继盛历数严嵩“五奸十大罪”,被投入死囚牢。

临刑有诗曰: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前未了事,留于后人补!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当时,杨继盛已知自己必死,于狱中写就两份遗嘱,即《愚夫谕贤妻张贞》和《父椒山谕应尾、应箕两儿》,后世合称为《谕妻谕儿卷》。

次日即被杀于菜市口。

杨继盛于临刑前夕以为人夫、为人父的身份写就的这两份遗嘱后被杨氏后人悉心保护和珍藏,成为警示其家族子孙的珍贵家训。

在给儿子应尾、应箕的遗嘱中,杨继盛从为人、治学、治家等几个方面做了最后的教导,言之谆谆,洋洋洒洒,拳拳之心溢于纸上。

他教育儿子首先要做个正直的好人,要立志做个君子。

“人须要立志”,“若初时不先立下一个定志,则中无定向,便无所不为,便为天下之小人,众人皆贱恶你。

你发愤立志要做个君子,则不拘做官不做官,人人都敬重你。

故我要你第一先立起志气来。

”而要做君子,首先“休把心坏了”,因为“心为人一身之主,如树之根,如果之蒂”,“心里若是存天理,有公道,则行出来便都是好事,便是君子这边的人;心里若存的是人欲,是私意,虽欲行好事,也有始无终,虽欲外面做好人,也被人看破你,如根衰则树枯,蒂坏则果落。

十一、诸葛亮教子“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一生为国为民,克己奉公,为后人树立了楷模。

他教育子女要有远大的志向,54岁时给8岁的儿子诸葛瞻写了著名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他对子女的要求: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对子女寄予着厚望,他的子女后来都淡泊名利,忠心报国,为国家社稷做出贡献,这正是“宁静”、“致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十二、寇母教子“修身为万民”

北宋寇准自幼丧父,家境清贫,全靠母亲织布度日,寇母常常于深夜一边纺纱一边督导寇准苦学成材。

后来寇准进京应试,得中进士。

喜讯传达家乡,寇准母亲正身患重病,临终前她将亲手画的一幅画交给家人刘妈说:

“寇准日后必定做官,如果他有错处,你就把这幅画给他!

”后来,寇准做了宰相,为庆贺自己的生日,他请来了两台戏班,准备宴请群僚。

刘妈认为时机已到,便把寇母的画交给他。

寇准展开一看,是一幅《寒窗课子图》,画幅上面写着一首诗:

“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尔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

”这赫然是母亲的遗训,寇准再三拜读,不觉泪如泉涌。

于是立即撤去寿筵。

此后洁身爱民,秉公无私,成为宋朝有名的贤相。

十三、徐勉教子誓将清白留子孙

梁朝时中书令徐勉,一生身居高位,他严于律己,行事公正而谨慎,节俭不贪,不营置家产。

他的门客和老朋友中有人劝他为后代置点产业,他回答说:

“别人给子孙留下财产,我给子孙留下清白。

子孙如有德能,他们自会创家业;如果他们不成材,即使我留下财产也没用。

”徐勉经常教导子女要重品行操守,他的子女后来都成为远近闻名的贤士。

可见重德向善是古代家庭教育的核心。

培养美德,才能使下一代明辨是非,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才是父母最应该给予孩子的。

古人教子重读书学习

读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古代的父亲们是如何教育子女读书的。

据《汉书。

韦贤传》,韦贤号称邹鲁大儒,教育了四个儿子,都很有成就,所以当地有谚语说:

“遗子黄金满籯(ying),不如一经。

”这两句的意思是:

家有万卷藏书,用来教育孩子,就能够使他们拥有美好的品德,成为有用的人才,而只为后代留下许多财富,处理不好的话,则往往会给他们招来灾祸。

身为父母者,须以先正其身,身正而影直,未有闻身正而影曲者有之。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子以父为镜,可以随其形,学其意。

父是子师,应日慎一日,战战兢兢,不可不知也。

教其子也,需以身正,身正而子随,身歪而子惰,言传身教,是知矣。

失时甚惊,皆若苦不自知,至大焉时,涕泪至悲,是以晚矣。

骄奢自谥,不悦人谏(jian),非父母所应也。

富有四海,俭而有存,俭可以长久,奢是以短焉。

车有百乘,侈纵日甚,悲泣近矣。

俭可以养性,静可以修身,古有示训:

遗(wèi)子千金不如遗(wèi)子一经,育子犹适此理。

相传,苏洵的两个儿子幼时非常顽皮,不爱读书,苏洵于是从孩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出发来进行引导。

每当孩子们玩耍打闹时,苏洵就躲在旮旯里读书,聚精会神,神采飞扬。

当孩子们围过来想瞧个究竟时,他又把书赶紧“藏”起来。

孩子们发现了父亲的这个怪现象,以为父亲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东西呢,就趁父亲不在家时,将书“偷”出来看。

渐渐地,他们也喜欢上了读书,而且,从中发现了阅读的快乐和趣味。

从此,他们的人生驶入了成才的正轨。

司马光为了完成《资治通鉴》这部巨著,要儿子司马康也参加了这项工作。

当他看到儿子读书用指甲抓书页时,非常生气,认真地传授了他爱护书籍的经验与方法:

读书前,先要把书桌擦干净,垫上桌布;读书时,要坐得端端正正;翻书页时,要先用右手拇指的侧面把书页的边缘托起,再用食指轻轻盖住以揭开一页。

他还教诫儿子说:

“做生意的人要多积蓄一些本钱,读书人就应该好好爱护书籍。

北宋名士欧阳修《诲学说》是劝诫子孙努力学习,提升自身修养的文章。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

可不念哉?

”文章虽然短小而蕴理深刻,大意是:

玉和人相同之处在于都要经过雕琢磨砺才能有所作为,不同的是,玉虽然不雕琢,但玉的本性永远不会更改;而人的习性是最容易受外面物质环境影响的,若不能时刻砥砺自己提升学识修养与品德内涵,就会舍君子而为小人了。

我们能不常常铭记吗?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为教育子女读书,写下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是写给儿子子聿的,陆游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告诫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他的独到见解,对做学问、求知识的人来说是宝贵的经验之谈。

曾国藩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主要有三条。

第一,要读经典。

他认为经典都是经历过时间考验的,其中的智慧、思想都是最值得后人学习与吸取的。

第二,“一书不尽,不读新书”。

曾国藩主张一本没读完,就不要忙着去读其他的书,这实际上就是沉浸的读书法。

第三,就是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

曾纪泽不喜欢八股文,喜欢西方的语言学和社会学,曾国藩就鼓励他按自己的兴趣方向去读书。

高尔基曾说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可是要想步入这个阶梯,却要讲究正确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登堂入室。

古代父亲教子读书的做法,恰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具有很强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古人教子读书两大秘诀

国传统教子法,肇始于先秦,至两宋程子、朱子而集大成。

以我之浅见,其核心精神,可概括为两句话:

一曰“习与性成”;二曰“涵养须用敬”。

习与性成”,语出《尚书·太甲》篇。

因曾被程子《四箴》引用,更加广为人知。

“习与性成”的意思,即习惯成自然。

两汉时期的贾谊《新书》、《汉书·贾谊传》及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都曾引用孔子之言“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可见“习惯成自然”,虽被人们当作俗语,实则出自圣人之口,是孔门遗训。

传统儒家的教育观,是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让良好的习惯伴随孩子的成长,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一些朋友痛心于儿童从小就被学业压迫,呼吁减负,强调儿童应以游玩为主。

窃以为,儿童固然可以以游玩为主,但父母师长尤不可以错失少儿人格养成的黄金时段。

中国古话“三岁知老”,自有它深刻的道理。

西方行为心理学派颇重视儿童期生活对人格的影响。

中国传统教育,对儿童期人格养成则重视得无以复加。

讨论教子法的,没有比《颜氏家训》说得更诚恳实在的。

《颜氏家训·教子》篇说:

“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比及数岁,可省笞罚。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

饮食运为,恣其所欲。

宜诫翻奖,应诃反笑。

至有识知,谓法当尔。

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

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诚哉斯语!

”颜之推的意思是孩子得从幼小教起,让他从小知是非对错。

如果什么都顺着小孩,做错了事也不及时纠正,放纵惯了,长大了再要他改,便是往死里打也没用。

这就好比一棵树,如果小树苗时稍微长歪了,尚可以扶正;长大之后如果是歪的,你想让它变直,简直比登天还要难。

积习难改,坏的习惯一旦养成,便难纠正。

因此,中国传统教子法,最重视从小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传统中国理解的好习惯,曰“正”、曰“敬”。

传统诗教,一言蔽之曰“思无邪”;传统礼教,一言蔽之曰“毋不敬”。

这两方面,对儿童人格教育尤其重要。

中国古代,尤其重视太子的教育问题,自殷周时期即形成一整套保傅制度。

贾谊《新书·保傅》篇说:

“故太子初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

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也,犹生长于楚,不能不楚言也;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是殷、周之所以长有道也。

”保傅制度的核心思想,是让小孩子从小受“正能量”影响。

从小所见、所闻、所习、所为,无一不正;长大了,自然是个正人。

《论语·颜渊》篇记载孔子教诲颜回“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此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要求,皆是须“正”。

北宋大儒伊川先生程颐发挥此一思想,写成《(视听言动)四箴》,反复叮咛,亦无非一个“正”字。

如何“正”呢?

儒家的办法是防患于未然。

《近思录》卷十一记伊川先生之言曰:

“古人生子,能食能言而教之。

‘大学’之法,以豫为先。

人之幼也,知(智)思未有所主,便当以格言至论日陈于前,虽未晓知,且当薰聒,使盈耳充腹,久自安习若固有之,虽以他言惑之,不能入也。

若为之不豫,及乎稍长,私意偏好生于内,众口辩言铄于外,欲其纯完,不可得也。

”“豫”,即预防。

好比先打免疫针,以免感染病毒之后患。

从小根正苗红,长大了,就不怕邪魔外道。

如何是“正”?

符合礼的要求,是外在判断。

内心起敬,则是自省功夫。

所敬者,天理也。

天理正大光明。

儒家的传统里,说“敬”,便是含了“正”的意思在里头。

至于文明礼貌,则更是“敬”字题中应有之意。

中国传统,尤其重视孩子的礼仪教育。

《近思录》卷十一记横渠先生之言曰:

“古之小儿,便能敬事。

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问之,掩口而对。

盖稍不敬事,便不忠信。

故教小儿,且先安详恭敬。

”如何教小孩子文明礼貌?

儒家的方法是从细节做起。

譬如长辈用手来牵自己,家长要教小孩子用两只手捧住长辈的手才是正确的礼仪;如不如此,便是失礼。

若事事如此引导,小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