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9723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7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docx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docx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

指导性建设规范

(建议稿)

 

牵头单位: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二○一○年四月

高职高专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

指导性建设规范

课题组成员

课题负责人

魏凯教授|教务处长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教务处

课题组成员

宋斐红讲师山东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张凤莉讲师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旅行社管理系

韩国华讲师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旅行社管理系

孙健讲师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培训中心

胡萍助教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旅行社管理系

宿翠萍助教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教务处

姜良伟助教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旅行社管理系

 

第一部分专业发展状况及建议…………………………………………………1

一、行业发展背景情况………………………………………………………………………1

二、专业发展情况……………………………………………………………………………5

三、专业发展情况分析………………………………………………………………………8

四、专业建设发展建议………………………………………………………………………9

第二部分专业建设规范…………………………………………………………11

一、专业名称……………………………………………………………………………11

二、专业代码……………………………………………………………………………11

三、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11

四、学制……………………………………………………………………………………11

五、培养目标………………………………………………………………………………11

六、人才培养规格…………………………………………………………………………11

七、职业范围定位…………………………………………………………………………12

八、毕业证书………………………………………………………………………………13

第三部分课程建设规范…………………………………………………………15

一、专业主要课程开设建议………………………………………………………………15

二、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描述………………………………………………………………15

三、专业核心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课程设计…………………………………16

四、公共课程的要求………………………………………………………………………17

五、主要实践环节…………………………………………………………………………20

六、课程结构比例…………………………………………………………………………20

七、指导性教学进程表……………………………………………………………………21

八、考核方式………………………………………………………………………………23

第四部分师资配置标准…………………………………………………………24

一、指导思想……………………………………………………………………………24

二、专业教师任职资格……………………………………………………………………24

三、师资队伍建设要求……………………………………………………………………24

第五部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25

一、指导思想……………………………………………………………………………25

二、实训基地建设要求…………………………………………………………………25

第六部分教学模式改革指导意见………………………………………………27

一、指导思想………………………………………………………………………………27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要求………………………………………………………27

三、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要求……………………………………………………………27

第七部分技能大赛指导方案……………………………………………………28

一、指导思想……………………………………………………………………………28

二、专业技能大赛目标……………………………………………………………………28

三、专业技能大赛要求……………………………………………………………………28

四、专业技能大赛指导方案………………………………………………………………29

 

第一部分专业发展状况及建议

一、行业发展背景情况

(一)行业发展情况

1.旅游产业背景与形势分析

(1)我国的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前景广阔

休闲时代的来临,为旅游业展现出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发展空间。

而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旅游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政通人和,社会安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旅游需求不断增加,随着对现行休假制度的完善和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将形成巨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

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我国旅游需求进入新一轮黄金增长时期。

(2)我国展开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的步伐

国发41号文首次把旅游业放在“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位置上,明确了今后“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的发展方向,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义为“旅游质量服务提升年”,全面开始旅游质量提升工程,我国旅游业正以坚实的步伐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

另一方面,邵琪伟局长在工作报告中,将国家旅游业发展方针,概括为“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

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旅游业增加值可达2万亿元,游客市场总量可达30亿人次。

在保持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同时,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将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旅游市场将从以入境旅游为主导、国内旅游为基础,发展到国内、入境、出境三大旅游市场共同发展。

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将引发旅行社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和重视,也对旅行社的国内旅游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便成为今后的一个重点任务。

(3)整个旅游产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戴斌教授介绍,随着旅游需求的变化,外部的农业、制造、航空都开始涉足旅游行业,同时旅游内部,像春秋要建航空公司,大的旅游企业像旅行社、景区、饭店与金融机构挂钩发行联名信用卡等等,旅游产业的边界呈现出日益模糊的状态。

产业边界的模糊化,必将要求旅行社人才知识多元化。

2.国内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1)旅行社整体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管理日益规范,但行业竞争激烈,“小、散、乱、差”状况的改变还需要一个过程

根据中国旅游统计,2008年度全国20691家旅行社,新增加971家,同比增长4.92%。

其中,国际社增加132家,同比增长7.18%;国内社增加839家,同比增长4.69%。

全国旅行社总资产521.86亿元,同比增长了0.94%。

2008年度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1662.88亿元,同比增长1.44%,旅游业务营业收入1603.30亿元,同比增长1.12%,旅游业务毛利润为102.87亿元,旅游业务毛利率为6.42%;实缴税金为11.29亿元,同比增长2.89%;外汇结汇11.84亿美元,同比减少9.60%;全年促销费支出5.94亿元,同比增长3.31%。

 旅行社直接从业人员为321655人,其中,导游人员103688人、领队人员26632人、会计人员33491人、经理人员83108人、其他人员74736人。

从统计的数据上可以看出,旅行社的数量和旅行社总体业务在不断增长。

新条例颁布以后,虽然我国旅行社分工形式进行了变化,但旅行社间分工形式不明的状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每个企业从开发设计到外联接待全方位出击。

由于既无批发、零售的渠道差异,也无个性化的特色产品,低层次价格竞争现象难以短时间改变。

外资旅行社纷纷进入,旅游网络异军突起,其它组织形式不断进入抢食,新版旅行社条例大大降低了旅行社的准入门槛,促使旅行社之间的竞争更加白热化。

虽然国家通过新版旅行社条例等着力规范市场秩序,构建健康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旅行社行业的良性发展,许多大中旅行社也都开始注重产品差异化与质量建设,努力走规模化和品牌化的道路,拐点出现,但这种状况的改变需要经历一个市场变化的过程,最终尘埃落定还需要一段时间。

上述状况使得旅行社从业人员的就业和发展环境受到影响,增加了职业的压力,影响了其吸引力,进而直接影响了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的规模。

(2)行业发展金字塔结构前景可见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为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形成良性竞争的环境,促进我国旅游企业更好得发展,中国政府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旅游企业金字塔结构的建设。

首先是在政府主导和引导下,国内兴起了一股规模化和品牌化建设的潮流,如国、中、青通过并购来形成资本主导的公司网络,广之旅、春秋则通过特许经营和联盟的方式来构建自己对区域市场的影响力;其次是大量的销售网点的建立,从北京市场来看,旅行社门市部的数量以700家的规模在2005年首次超过了旅行社企业的数量。

总体上一个产业更加趋于集中,大集团主导,中小企业分散布局的这样一个产业市场格局已经初现雏形了。

新条例中放宽对零售网点的制约,将进一步催生门市的产生,金字塔最底层的以销售为主的旅行社形式在逐步建立,中层会产生一批以差异化产品为优势的专业化旅行社,上层则是大企业集团,主导产品设计与批发。

在这一行业背景下,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人才、门市人才正在成为或将成为旅行社人才需求新的热点。

(3)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旅行社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世界旅游组织商务理事会(WTOBC)预计,今后几年间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地约四分之一的旅游产品订购都将通过互联网进行。

目前法国85%的旅行社拥有全球分销系统(GDS),美国大多数旅行社都在使用GDS。

我国机票网上预订从2008年开始快速发展,2008年机票市场占7.6%,2009年达到11.1%,但距离北美的56%、欧洲的41%以及亚太地区的20%还有很大差距。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09年12月,我国旅游预订的使用率为7.9%,用户规模3024万人,年增长77.9%。

2009年中国网上旅游预订市场规模为37.4亿元,相比2008年的29.4亿元同比增长27.2%。

以2008年为转折点,网络预订渠道开始快速发展。

可以说,旅游信息化发展水平,体现了旅游业发展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程度,目前欧美等旅游强国已走在了我们前面,时间不容许我们犹豫和迟缓,必须奋起直追。

信息化已成为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3月30日,2010年全国旅游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祝善忠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他说,旅游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迫切需要加大信息科技的应用推广,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和现代服务业的形成。

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副主任侯振刚做了题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旅游产业化融合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工作报告。

报告说,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中已有26个建立健全了信息化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使信息化工作有了组织保障、资金投入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009年全国旅游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信息中心承担的国家863重点科研项目“新一代高可信网络在旅游业务上应用”正式启动。

并表示,2010年要推进旅游资讯网建设工作,完善“12301”全国旅游服务热线,探索三网融合机制下的旅游信息化模式,支持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发展,促进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信息化与旅游产业化融合。

对应这一行业特征,旅游网络建设与应用能力成为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的要求。

(4)国际化的市场环境向旅行社人才提出新的要求

温家宝总理指出,“特别要培养国际化的旅游人才”。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旅行社逐步进入中国,2008年获得国家旅游局批准的外商投资旅行社正式开展旅游业务的共计30家,占国际社总数的1.52%:

外商独资旅行社15家、外商控股合资旅行社8家、中方控股合资旅行社7家;北京15家,广东7家,上海5家,云南、天津、湖南各1家。

外商投资旅行社旅游业务营业收入占国际旅行社总量的2.63%;旅游业务毛利润占4.21%;入境外联人天占3.66%,入境接待人天占1.51%;实缴税金占2.68%;外汇结汇占12.26%。

外资旅行社以及成熟的管理模式和高薪酬,成为旅行社人才流向之一。

面对国际化的市场环境条件,旅游院校需要培养出一批熟悉国际惯例与规则、拥有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都过硬的新型人才。

(5)新的旅游形式不断产生,旅行社业务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消费者日益成熟,个性化追求日益显现,市场不断细分,新的旅游形式不断出现,邮轮旅游成为新的热点,自驾游、散客游是当今旅游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商务、会展等新业务形式在旅行社业务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夏令营、婚纱摄影等产品热销。

新条例新细则明确“为旅游者提供的相关旅游服务”,包括“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差旅、考察、会议、展览等公务活动代办交通、住宿、餐饮、会务等事务,为企业的各类商务活动、奖励旅游等代办交通、住宿、餐饮、会务、观光游览、度假休闲等事务”。

新的业务形式的产生对旅行社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二)行业人力资源和人才需求情况

1.行业人才需求情况

(1)旅行社各岗位的基本情况分析

综合分析社会上大多数旅行社企业的组织结构图,旅行社中主要岗位有导游、计调、外联销售、接待、管理等。

根据抽样调查问卷分析,目前80%企业中高职学历员工占到50%以上,认为收入最高的依次是导游、外联和管理,计调基本工资收入1000~2000元,有保险等待遇,相对稳定,而导游和外联的基本工资只有300左右,相对来说职业压力较大;67%企业认为导游流动性较强,稳定性差;37%企业表示计调、导游、外联需求量较大;90%企业表示高层管理人员来源于基层员工,说明学生进入旅行社行业前途可期;企业百分之百表示重视文化环境建设,希望员工队伍稳定,重视人才培育,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

(2)旅行社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根据抽样调查结果,60%旅行社对高职人才的期望目标是中级管理人员,57%表示每年会新增招聘5到10人,65%招聘途径是学校,21%招收本科学历,63%招收高职学历;招收之后40%从事导游,25%从事计调,24%从事外联销售。

(3)旅行社对人才的要求分析

根据抽样调查结果,在人才要求方面,50%企业较为重视形象,80%企业较为看重性格,30%看重学历,60%看重个人能力,85%认为基本素质最重要,90%认为职业道德最重要,30%认为知识水平最重要,30%认为从业经验最重要;道德品质方面,60%企业希望员工具有爱岗敬业、团队精神、稳定性、诚信、服务意识、吃苦等品质,70%企业希望具有开朗、乐观、耐心等性格;知识方面,80%企业希望学生掌握行业知识、专业知识、医疗急救知识、礼仪知识、财会知识、管理知识、政策法规知识;专业知识方面,70%希望学生掌握景区知识、旅游文化、社会生活、导游业务、营销知识、心理学知识;素质方面,90%企业希望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能力方面,企业认为成为旅行社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能力依次为交际、团队协作、应变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创新能力等。

2.行业人才市场存在的问题

(1)旅行社行业就业吸纳量低于旅游业平均水平

通过有关资料研究,旅行社就业吸纳量和包括酒店在内的其它旅游行业相比较低。

据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在WTO召开的世界大会上宣布,中国旅游就业现在是世界第一位的,并预测到2010年可吸纳8800万的就业人数,旅游业以其高就业容纳量著称,但根据2007年全国各省市旅游从业人数统计,旅行社从业人数仅占整个旅游业从业人数的11.32%,就业容纳量较低,这就限制了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的建设规模。

(2)行业人才市场供应与市场需求脱节

抽样调查显示,80%旅行社认为学生存在灵活性差、好高骛远等缺点,有些企业认为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不注重性格等问题;许多旅行社负责人表示目前的旅行社人才市场供应不能与企业流程相对接,从职业素质与岗位能力两方面出现供需错位现象。

二、专业发展情况

(一)专业设置情况

设置有高职教育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的院校全国共有34所。

其中:

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32所,占94.12%;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0所;本科院校独立学院2所,占5.88%。

(二)专业举办情况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最初举办时间为1998年,在2000年(含2000年)以前举办专业的院校数2所,占5.88%,2001—2005年间举办专业的院校数8所,占23.53%;2005年以来(含2005年)举办专业的院校数26所,占76.47%。

(三)专业招生情况

设置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的34所高校中,有1所2008年以前停止或未招生,占2.94%;有7所2009年设置专业尚未招生,招生满3届以上的有12所,占20.59%;招生最多的院校为8届。

2009年计划招生人数2757人,招生计划数在100以上的有9所,占26.47%;在50人以上的有25所,占73.53%。

(四)专业在校生情况

累计在校生人数5167人,专业在校生情况在200人以上的有9所,占26.47%;100人以上的有18所,占52.94。

(五)专业毕业生情况

累计毕业生人数2435人,毕业生满3届的有5所,占14.71%;毕业生最多的为5届,毕业生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院校无,500人以上的院校有2所,占5.88%;200人以上的有5所,占14.71%;100人以上的有7所占20.59%。

(六)专业收费情况

学费标准最低为2300元/学年,最高为13000元/学年;2000元/学年以上的有34所;3000元/学年以上的有33所;4000元/学年以上的有27所;5000元/学年以上的有16所;6000元/学年以上的有11所;7000元/学年以上的有6所;8000元/学年以上的有3所;9000元/学年以上的有3所;10000元/学年以上的有1所。

平均学费收费标准为5307.06元/学年。

(七)专业地区分布情况

专业设置地区分布:

东部地区12个,占35.29%;中部地区12个,占35.29%;西部地区10个,占29.41%。

专业毕业生地区分布:

东部地区1145人,占41.49%;中部地区355人,占9.34%;西部地区1330人,占48.72%。

专业在校生地区分布:

东部地区2555人,占47.25%;中部地区1412人,占26.11%;西部地区1440人,占26.63%。

专业招生计划地区分布:

东部地区1205人,占42.47%;中部地区992人,占34.97%;西部地区640人,占22.56%。

省市名称

专业设置院校数

毕业生人数

在校生人数

09年计划招生

北京市

0

0

0

0

福建

2

0

0

180

广东

0

0

0

0

海南

1

95

300

100

江苏

2

0

40

70

山东

4

695

1650

650

上海

0

0

0

0

天津

0

0

0

0

浙江

3

355

565

205

小计

12

1145

2555

1205

省市名称

专业设置院校数

毕业生人数

在校生人数

09年计划招生

安徽

2

0

220

140

河北

1

0

0

90

河南

1

0

200

100

黑龙江

2

355

350

170

湖北

2

0

360

210

湖南

2

0

40

40

吉林

0

0

0

0

江西

1

0

150

150

辽宁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山西

1

0

92

92

小计

12

355

1412

992

省市名称

专业设置院校数

毕业生人数

在校生人数

09年计划招生

甘肃

0

0

0

0

广西

5

715

825

365

贵州

1

宁夏

0

0

0

0

青海

1

0

0

50

陕西

0

0

0

0

四川

1

0

120

60

西藏

0

0

0

0

新疆

0

0

0

0

云南

2

220

255

85

重庆

0

0

0

0

小计

10

935

1200

560

合计

34

2435

5167

2757

三、专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高职高专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建设发展已形成一定基础,成为我国旅行社业基层和中层管理骨干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但相对较为年轻,有待进一步成熟完善

至2009年7月止设置有高职教育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的院校全国共有34所,累计毕业生人数2435人,累计在校生人数5167人,2009年计划招生人数2757人,专业建设发展已较有基础,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和行业影响力,但2005年以来(含2005年)举办专业的院校数26所,占76.47%,说明该专业整体来说处于年轻状态,有待进一步成熟完善。

(二)高职高专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基本一致,办学规格逐步明确,但具体培养方向因办学规模和院校特点而不同

根据走访调研结果,院校普遍面向旅行社行业各岗位培养高素质的管理技能型人才,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与旅行社行业需求的衔接。

但在具体的目标方向上存在分歧,院校多认为应该加强经营管理能力培养,使学生了解现代市场运行的规则和基本管理理论,为今后走上经营、管理岗位打下基础;但在旅行社具体岗位面向上多有不同。

走访的5家院校中有3家以培养计调和外联人才为主,兼顾其他,占60%。

以浙江3家高职院校为例,1家规模较大的旅游类高职院校以培养计调和外联人才为主,其余2家规模较小以培养导游人员为主。

由于旅行社行业就业吸纳量较小,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办学规格基本确立,2009年专业在校生数量在100人以上的有18所,占52.94%;计划招生人数2757人,招生计划数在100以上的有9所,占26.47%;在50人以上的有25所,占73.53%,说明该专业明确了小规模精品化的方向。

(三)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成型,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工程尚在进行中

院校普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强化能力、素养与知识三类课程体系建设,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重视实训设施与实习基地建设,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双师”队伍建设,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课程加实践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成型。

但如何将培养目标量化,形成公平的立体型的学生评价体系,是院校普遍头痛的问题,是否以及如何将平常实践活动纳入到学生评价体系之中,是关于学生评价体系的焦点,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工程仍有需要突破的难点,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四、专业建设发展建议

(一)专业调整建议

1.仍然沿用“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名称,将现有相关专业的专业名称均规范为“旅行社经营管理”;

2.沿用专业代码640104。

(二)专业发展建议

1.培养目标设置要与市场接轨,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改变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目标应立足行业,清晰定位,精细分析岗位及其核心能力。

根据市场调研与岗位分析,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应该主要面向导游、计调、门市与管理等职位,与中等职业教育相区分,与导游专业相区分,把服务素质、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做为核心能力。

2.更新办学理念,转换培养模式,坚持宽口径基础上的专业化,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培养模式上,在使其知晓现代经济运行与企业运营的游戏规则、传授经营管理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