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97517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docx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docx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月考生物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清华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9月月考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生物的基本特征很多,病毒作为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能繁殖后代

C.能使其他生物患病D.能自由运动

2.下列图片描述了生物间的捕食过程,这体现了生物的哪项基本特征(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生长

C.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D.生物能呼吸

3.下列诗句中,与生殖现象无关的描述是()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C.春江水暖鸭先知

D.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4.下表中有关生物的特征与列举实例搭配不当的是 (  )

生物的特征

实例

A

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兔吃草,猫吃老鼠

B

生物能进行呼吸

庄稼需要浇水,施肥

C

生物需要排出体内废物

人体排尿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

作出反应

含羞草受到触碰

时叶片合拢

A.AB.BC.CD.D

5.下列诗词体现生物繁殖这一特征的是(  )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小明在课外调查小区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蚂蚁、蜜蜂以及各种景观植物。

下面是小明同学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请帮他指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

A.都有一定的结构B.都能由小长大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都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7.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

“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阳光B.温度C.空气D.水分

8.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而蚯蚓的活动又能改变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

这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并能主宰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环境也能适应生物

C.生物只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9.湖北神农架地区生长着一种“神农野菊”,它的花能散发出阵阵芳香。

但如果将其移植到其他地方,则会失去香味。

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D.环境能适应生物

10.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

(其他条件均相同)

大棚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2%

0.2%

温度

25℃

25℃

10℃

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11.如图,显微镜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如图所示位置的主要目的是(  )

A.正确放置装片B.避免压碎装片

C.调节光的强弱D.移动标本装片

12.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发现视野太暗,为增加视野亮度,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  )

A.移动玻片标本B.调节粗准焦螺旋

C.换用大光圈D.调节细准焦螺旋

13.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达到的目的,其中不符合的是()

A.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光线强弱

B.转动转换器--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C.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D.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使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14.用显微镜观察数字“2019”,看到的物像是(  )

A.

B.2019

C.

D.

15.“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该诗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

A.生物的生长发育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C.生物对刺激的反应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16.科学是基于寻求解释的探究过程,一般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下列关于探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通过一次探究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B.假设是对问题结果的预测,不一定与结论一致

C.探究实验重复多次后,必能获得正确的结果

D.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17.实验课上,某同学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物像后,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发现视野变暗。

为调整视野亮度,他可以()

A.转动转换器B.转动反光镜

C.转动细准焦螺旋D.移动玻片标本

18.显微视野中发现了一个污点,下面操作中不能用于判断污点来源的是()

A.转动反光镜B.移动玻片标本C.更换目镜D.转动转换器

19.若用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列各图。

其中物镜与载物台距离最远的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20.如图为某同学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视野④所示的部分属于组织,它由一些排列紧密的细胞构成

B.要使图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该将装片向左上方转移

C.要使图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粗准焦螺旋调节

D.要使图像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遮光器换成高倍物镜

三、连线题

21.请将左右两侧相关联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四、综合题

22.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中写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请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词中提到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们的生存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能生活在岩石圈又能生活在水圈里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

(4)青蛙的数量日趋减少,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对此,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面是某校学生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的实验。

请回答:

(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

A.将盖玻片迅速盖在载玻片上

B.将盖玻片放在载玻片一端,推向中间

C.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慢慢放平

D.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快速放平

(2)制作临时装片时,用__________对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处理,这样在显微镜下观察时,物像更清晰。

(3)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所见视野如图。

欲使A细胞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____________移动。

转动转换器,换上40×物镜后可发现视野变暗且细胞数目_______________。

(4)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污物B存在。

移动装片污物不动,换上40×物镜后,污物仍不动。

但换上16×目镜后,污物消失,说明污物在____________(填“装片”或“物镜”或“目镜”)上。

24.如图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目镜和物镜,以及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载玻片间的距离图示。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装片时,为了要观察到更多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载玻片间距离最为合适的组合是____(用序号作答)。

(2)如果用②和④镜头组合看到视野中的一列细胞数为16个,那么目镜不动,用物镜③替代物镜④,将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将_____________(选填“增多”或“减少”)、

(3)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装片时,若是在外界光线很强的条件下,应选用的反光镜__________(选填“平面”和“凹面”)镜。

(4)如果显微镜视野中的物象偏左上方,要将其移至视野的中央,那么载玻片应该向___________移动。

五、资料分析题

25.图是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实验:

他使用了两种瓶来作实验,宽口瓶和曲颈瓶。

两瓶中放入相同的肉汤,并敞口放入同样的环境中(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完全相同),而且瓶内和外界空气都是相通的,放置一周后,宽口瓶中的肉汤腐败了,而曲颈瓶中的肉汤没有腐败。

(1)在这个实验中,为了探究细菌产生的原因,他设置两瓶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这样的实验叫_________ 实验。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 。

(3)本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实验组是___________。

(填宽口瓶或曲颈瓶)

六、实验探究题

26.夏天鸡蛋容易变质,冬天却可以放置更长时间,甲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材料

环境温度

保存时间

现象

A

鸡蛋1个

35℃

一周

鸡蛋变质

B

鸡蛋1个

2℃

一周

周鸡蛋不变质

(1)甲组同学作出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设计中明显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进后实验,实验现象与上述相同,则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4)乙组同学也进行了相同的实验,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A、B两组鸡蛋都变质了。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的衣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它之所以属于生物,是因为它能够利用自我复制的方式来繁殖后代,这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故选B。

2.A

【解析】

【分析】

生物的特征主要有: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图中含义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捕食关系,螳螂捕蝉,是为了获取营养,维持生存;黄雀捕食螳螂也是为了获取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描述的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故选A。

【点睛】

考查生物的特征。

3.C

【分析】

生物具有七大基本特征:

①除病毒以外,生物一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③生物能够生长发育;④生物能繁殖后代;⑤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⑥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生物一般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其中生殖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各种动植物生殖过程中,会表现出相关的特征和现象,如鸟类的求偶等。

【详解】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是植物通过根进行的无性生殖。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明了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C、“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明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不是生殖现象。

D、“梁上有双燕,翩翩雌与雄”是鸟的求偶交配行为,是生殖现象。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的现象。

4.B

【分析】

生物的特征主要有: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A、兔吃草,猫吃老鼠,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A正确;

B、庄稼需要浇水,施肥,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错误;

C、人体排尿,说明生物需要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C正确;

D、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合拢,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正确。

故选B。

【点睛】

考查生物的特征。

5.A

【分析】

生物的特征主要有: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春末夏初,青蛙两两抱对产卵,说明生物能繁殖。

符合题意;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没有生物存在。

不符合题意;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不符合题意;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考查生物的特征。

6.C

【解析】

【分析】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7、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详解】

麻雀、蚂蚁、蜜蜂以及各种景观植物,都属于生物,都有一定的结构,都能由小长大,都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A、B、D不符合题意;进行光合作用只是植物具有的功能,麻雀、蚂蚁、蜜蜂是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符合题意。

【点睛】

掌握生物的特征是本题解题关键。

7.A

【分析】

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题目的叶片互不遮挡,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有效利用这片土地上的光能,来提高产量。

所以合理密植是利用提高光合作用,以增加作物产量的措施。

【详解】

我们知道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目的是充分的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如果重叠下面的叶子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制造有机物,只会消耗有机物,所以看出是阳光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A。

【点睛】

解题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8.D

【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详解】

蚯蚓在土壤中以植物枯叶、朽根为食,它取食的是动植物残体,并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从而获得能量,所以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

蚯蚓钻洞能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说明蚯蚓也能影响环境。

这说明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D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9.C

【分析】

在各种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

生物不但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同时环境影响生物,此题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进行解答。

【详解】

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而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

体现了环境能够影响生物,这是因为其他地方与神农架的水分、土壤、光照、温度不同造成的。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0.C

【分析】

对照实验: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A.甲、乙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二氧化碳浓度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正确。

B.乙、丙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温度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正确。

C.甲、丙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不唯一,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错误。

D.甲、乙、丙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即乙、丙和甲、乙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

11.B

【分析】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和整理试验台。

【详解】

此图表示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放好玻片标本下降镜筒的时候,眼睛要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迫玻片标本,损坏物镜或弄破玻片标本。

故选B。

【点睛】

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12.C

【分析】

能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它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

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视野较暗,若要使视野变亮,应该换用凹面反光镜。

不同的光圈具有不同的进光量,大的进光量多,视野明亮,小的进光量少,视野较暗。

【详解】

外界光线进入显微镜的路线是:

反光镜→遮光器上的光圈→物镜→镜筒→目镜→眼睛;

反光镜有两个面,分别称为平面镜和凹面镜,根据光线的强弱选用。

遮光器上的小孔称为光圈,能够控制进入镜筒的光量。

因此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调节视野亮度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器上的大光圈和凹面镜可以增加显微镜视野的亮度。

如果由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的物像进一步被放大,进入视野中的光线相应地减少,所以会出现视野亮度变暗,为增加视野亮度,可增大光圈。

故选C。

【点睛】

考查显微镜的视野亮度的调节。

13.D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据此答题。

【详解】

A、光线的强弱由光圈和反光镜控制,当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不符合题意;

B、转换器上有不同的物镜,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不符合题意;

C、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使得模糊的物像变清晰,不符合题意;

D、由于在视野中观察到的是实物的倒像,所以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是使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平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14.C

【分析】

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像。

【详解】

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像。

“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2019”旋转180度后得到的“

”。

故选C。

【点睛】

考查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15.C

【分析】

生物的特征主要有: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诗句中的主要意思是“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葵花朝着太阳开放。

”说明的是葵花向光性,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光的刺激作出反应,故C正确。

对于生物的生长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可见,该诗句并没有体现到。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16.C

【分析】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然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这一个答案作出假设。

然后设计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

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结果,从而得出结论。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一次探究就能得到正确结论,所以要多次实验得到结论。

【详解】

A、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通过一次探究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所以要多次实验得到结论,不符合题意。

B、假设是对问题结果的预测,不一定与结论一致,当假设与实验结果不一致时,应重新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

不符合题意。

C、探究实验重复多次后,可能实验过程中产生误差,或者方案设计不合理,未必能获得正确的结果,符合题意。

D、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不符合题意。

【点睛】

掌握探究实验的过程是本题解题关键。

17.B

【分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物像的放大倍数越大,体积变大,视野变得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物像的放大倍数越小,体积变小,视野变得越亮。

【详解】

A、转动转换器可以更换物镜,错误。

B、显微镜的反光镜有两个面,一个是平面镜只能反光,不能聚光,一个是凹面镜既能反光又能聚光。

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光线较弱时用反光镜的凹面镜聚光,正确。

C、细准焦螺旋使镜筒的升降幅度小,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楚,错误。

D、移动玻片标本,可以使标本对准通光孔中心,利于找到物像进行观察,错误。

【点睛】

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是本题解题关键。

18.A

【分析】

显微镜视野中污点位置的判断:

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详解】

显微镜视野中有污点,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跟着转动,再移动玻片标本,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转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跟着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反光镜是调节光线亮度的,不能用于判断污点来源,A符合题意。

【点睛】

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是本题解题关键。

19.D

【分析】

物镜与载物台的距离最远,说明物镜是最长的,也就是放大倍数最小的。

【详解】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就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也越暗。

图C中的细胞体积最大,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而图D中的细胞体积最小,放大倍数最小。

故选D。

【点睛】

考查显微镜的使用。

20.AD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像是倒像;低倍换高倍时转动转换器,转成高倍镜头;视野有点模糊,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等。

【详解】

A、视野④所示的部分属于组织,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一部分,是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功能,分布在叶的表皮,它排列紧密起保护作用,故符合题意。

B、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视野①中的物像位于左下方,说明实物位于右上方,视野②中的物像位于中央,说明实物也位于中央;要使物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也向右下方移动,这样实物就移到了中央,物像自然也在中央了,故不符合题意。

C、物像③不清晰,物像④清晰,要想使物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该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故不符合题意。

D、物像②的放大倍数小,物像③的放大倍数大,因此要使物像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D

【点睛】

解此类综合题时,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

首先应弄清图形所反映的问题,其次弄清要解的问题,弄清基本概念及其关系,并能联想与和运用图示信息的生物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步骤来分析、思考,找出正确答案。

21.A③④B②⑤C①⑥D⑦⑧

【分析】

生物的特征主要有: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生物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种子萌发成幼苗、小狗长成大狗,都属于生物的生长现象;小麦结出种子、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母鸡生蛋属于繁殖现象;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呼吸作用都属于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对外界的刺激能做出反应,如花朵受昆虫刺激而收拢、吃话梅时分泌唾液,手突然被针刺迅速缩回等都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属于应激性。

【点睛】

考查生物的特征。

22.鹊、树、蝉、水稻、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