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朝读经典教案1528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98722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朝读经典教案1528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二年级下册朝读经典教案1528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二年级下册朝读经典教案1528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二年级下册朝读经典教案1528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二年级下册朝读经典教案1528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二年级下册朝读经典教案1528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二年级下册朝读经典教案1528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二年级下册朝读经典教案1528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二年级下册朝读经典教案1528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二年级下册朝读经典教案1528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二年级下册朝读经典教案1528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朝读经典教案1528课.docx

《二年级下册朝读经典教案1528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朝读经典教案1528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下册朝读经典教案1528课.docx

二年级下册朝读经典教案1528课

15、从军行

教学目标:

 

  1、知道文章所要表达的强身健体的意思,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

  

 2、能熟练地朗读、背诵文章。

   

 3、从小树立强身健体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文章蕴含的道理,朗读、背诵文章。

 教学准备:

故事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

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

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

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

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

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二、《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三、译文 

报警的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调兵的符令刚出了宫门,军队就直捣龙城。

大雪使军旗失了颜色,风声夹杂着战鼓声。

我宁愿成为一名百夫长去冲锋陷阵,也不想做一个书生。

 四、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五、学生诵读。

 六、记忆比赛。

 

七、《六艺》——古时候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

 礼节、音乐、射箭、驾驭、书写、算术,即礼、乐、射、御、书、数。

 

 板书设计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7、高山仰止

教学目标:

1、感悟孔子的人格之美以及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情谊

2、理解孔子的高山之德:

学高爱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跟随着《论语》,我们从政治、修身、学习等方面亲近了伟大的孔子,他穿越了二千多年的沧桑,依然如一座不可攀登的高山一样矗立在我们面前,令我们世代仰慕并敬爱,正如《诗经·小雅》中有诗写道“高山仰止,景行景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孔子弟子的眼睛来感受孔圣人的真性情,感受孔子伟大的人格魅力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诗文含义

品德像高山一样崇高的人,人们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人们会向他学习

四、小结拓展

阅读《夫子与西席》

交流讨论

 

18、新竹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细心体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和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

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诗人郑燮的《新竹》,从中体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和含义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年年如此,就形成了围绕在池塘周围的茂密竹林.

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

辛勤的老师,为了我们,甘当铺路石.我们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五、拓展延伸

1、阅读《桃李满天下》

2、谈感受

 

19从师敬师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学会尊敬老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

今天我们来学习《幼学琼林》中的《从师敬师》,看看大家是怎样尊敬老师的.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诗文含义

苏章:

西汉北海人,曾经背着书箱不远万里寻找老师。

游杨:

指游酢和杨时,他们都是程颐的学生。

他们初次去拜见程颐时,程颐正闭目休息,他俩就侍立在门外,当程颐发现他们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四、小结拓展

阅读《一字师》

交流讨论

五、总结:

老师教育培养我们,传播人类文明,让我们终身受益,是最值得敬佩的人.

 

20、弟子不必不如师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

今天我们来学习《幼学琼林》中的《弟子不必不如师》,看看这篇古文又向大家讲述了什么道理.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喻学生的资质超越老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形容弟子的才能胜过师傅。

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

老师传授知识给学生,学生融会贯通后,继续学习和钻研,很可能达到比老师更高的水平.

五、拓展延伸

1、阅读《不同字体的“师”》

2、谈感受

 

21.四海之内皆兄弟

教学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读出文言文的古典韵味。

2、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意义,懂得只要自己踏实认真,对他人有礼貌,就能交到好朋友的道理。

3、抄写并记诵自己喜欢的话。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蕴含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学习,导入新课。

1、大家了解孔子吗?

他可是我们中国古代的大圣人。

2、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和学说传遍世界,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解题。

(到处都是我的朋友。

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1、范读:

教师示范朗读。

学生体会语音、语气、语调、停顿等。

2、出示朗读节奏图。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3、自读:

学生按照节奏图自由朗读课文。

4、合作朗读:

同桌之间互相朗读,相互指出错误。

5、指名朗读,师适时指导,要求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停顿和语速。

6、齐读。

三、读中解义,适时点拨。

1、小组合作,结合书中提示,初步理解语句。

2、教师适时点拨,简要讲解文意,对学生的理解加以提炼和补充。

3、齐读,加深理解。

四、联系生活,感悟体会。

1、说一说,在大家的生活中,你们会选择什么样的人做朋友?

2、师小结:

是啊,无论到哪里,要受到欢迎,得到重视,交到好朋友,做人就必须踏实认真,对他人文明有礼。

附:

板书设计

四海之内皆兄弟

敬而无失

朋友

恭而有礼

 

22、知音

教学目标:

1、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3、我会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并背诵。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见面不相识”这句话吗?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和他的意思差不多。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1、老师范读一遍

2、生自由,大声地朗读古诗,遇到不会认的字圈画出来,多读几遍。

3、老师带读几遍。

4、抽生朗读古诗。

5、齐读古诗。

三、理解诗意

1、借住书后的注释,理解诗意。

2、小组同学互相说说诗意

3、老师讲解诗意

4、抽生说说自己的理解,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积累古诗

生自由背诵,教师抽查,齐背古诗。

五、师讲述课后的小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师小结:

人生难得一知已,如果遇到了解你,欣赏你,体谅你,帮助你,永远不舍弃你的知心朋友,请千万要珍惜。

23、友者友其德

教学目标:

1、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

2、我能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看插图导入新课。

二.初读经典。

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查学生。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

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

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

2、先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相机指导。

4、指名读经典文意。

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

7,检查背诵。

四、拓展视野

1、学生自读管鲍之交的故事,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五、师总结:

交朋友,要交好品德,讲信用,患难与共的朋友。

朋友之间,不能讲求利用,纯洁的友谊是最宝贵的。

 

24朋友之信

教学目标:

1、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

2、我能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师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经典。

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查学生。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

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

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

2、先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相机指导。

4、指名读经典文意。

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

7、检查背诵。

四、拓展视野

1、学生自读鸡黍之交的故事,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五、师总结:

同学们,我们与朋友之间应遵守时间,遵守约定,兑现承诺,这是与朋友之间要有的基本诚信。

 

25先人后己

教学过程:

1、读课文第89页,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

出示课文内容:

先人后己

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

2、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3、看文意,结合文意读背课文原文

4、了解“中国古代的福利慈善机构”(第91页)

26施惠无念

教学过程:

1、读课文第92页,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

出示:

施惠无念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2、结合注释理解文意,了解文章的出处。

3、看文意,结合文意读背课文原文

4、读读《义庄》,了解最初的民间慈善机构。

 

27忧人之忧

教学过程:

1、读课文第95页,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

出世课文:

忧人之忧

病人之病,忧人之忧。

2、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3、看文意,结合文意读背课文原文

4、读《施粥》(第97页)

28矜人之困

教学过程:

1、读课文第98页,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

出世课文:

矜人之困

君子见人之困则衿之,小人见人之困则幸之。

2、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3、看文意,结合文意读背课文原文

4、了解古代《荒政》,古代政府救助政策。

(第100页。

6、“口能诵”展开背诵有关“助人”的名言警句的比赛。

7、“学而思”想想,有关哪些助人的典故,讲一讲。

8“行且勉”讲自己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