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9885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9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docx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docx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优秀版word资料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教学设计

东方市港务中学邓发生

一、课程背景信息  

1.模块: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基础模块  

2.年级:

七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

海南出版社  

教材内容:

海南出版社,《中小学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章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第二节“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  

二、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分析生活实例中表格的不同功能,并根据任务需求选用不同的电子表格处理软件进行处理。

②能够利用Excel创建工作簿并进行数据录入与简单的编辑  

③学会对单元格和工作表进行复制、重命名等简单操作。

  

2、过程与方法:

  

①学会主动收集信息并合理利用电子表格录入信息。

②能归纳利用电子表格加工信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③在实践中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处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电子表格收集、保存信息;

②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电子表格对信息数字化的便捷和快乐。

③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增强信息意识。

(二)内容分析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这节课是海南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二章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的第二节,主要围绕如何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展开教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数据的录入与编辑、

(2)移动、复制和自动填充、(3)管理工作表。

本节的重点是掌握Excel的一些基础操作,包括单元格的复制、自动填充、移动等。

本节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利用电子表格收集、录入与编辑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

数据的录入,单元格的编辑。

  

教学难点:

单元格的编辑技巧(复制、粘贴、移动、自动填充单元格)。

  

(三)学生分析  

通过第一节《电子表格的特点及应用》学生已经对电子表格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本节则是让学生动手操作电子表格,教学地点选择在电脑室,考虑到学生的对Excel这个软件比较陌生,所以有必要对其界面进行简单介绍,并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己摸索该软件的使用。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表格很多,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如何将现实生活中的表格通过Excel给录入进电脑并学会对生成的表格进行简单的编辑操作。

(四)教师分析  

 本节课总共有三个教学点,

(1)数据的录入与编辑、

(2)移动、复制和自动填充、(3)管理工作表,但由于只有一个课时,为此必须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例如第三点管理工作表就可以以教师的演示为主。

本节内容操作部分比较多,为此,我在课前准备好了很多例子供学生操作时参考。

(五)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课堂

生活中我们常常用表格来处理各种各样的数据,譬如课程表、成绩表、学籍表、调查表,等等(教师实时展示各类表格)。

在很多时候我们会根据需要,把各种各样的信息利用表格来组织和存放,也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编辑处理,得到我们所需要的数据,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用Excel录入、编辑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各类表格信息。

2.演示教学

师:

打开Excel,对“单元格 ”概念进行解释,对其命名规则进行说明。

演示如何在单元格里录入数据,如何在不同的单元格之间进行跳转。

如何设置边框、行高、列宽。

3.上机实践1:

制作电子表格

生(上机操作):

20XX年北京奥运会中,中国区的了金牌榜第二名的好成绩。

 通过网络等途径查找奖牌总数在前20名的国家或地区所获奖牌数据,制作如下图所示的表格

排名

国家/地区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1

46

29

29

104

2

中国

38

27

23

88

3

英国

29

17

19

65

4

俄罗斯

24

26

32

82

5

韩国

13

8

7

28

6

德国

11

19

14

44

7

法国

11

11

12

34

8

意大利

8

9

11

28

9

匈牙利

8

4

5

17

10

澳大利亚

7

16

12

35

4.作业点评

对学生制作的表格进行评价,发现共性的问题,对于制作比较好的同学进行口头表扬,对于共性问题,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完成的比较好的同学重新演示如何正确操作。

5.表格数据的处理

(1)教师讲解、演示如下单元格操作:

选中、移动、删除、复制、粘贴、自动填充。

拖动鼠标可以选中单元格,选择单元格区域后,按“Delete”键,可以删除所选单元格中的内容。

按“Ctrl+C”组合键,再单击要复制到的单元格按“Ctrl+V”组合键,就可以吧选定的单元格粘贴到新的位置。

按“Ctrl+X”组合键,则是执行剪切操作。

对于粘贴操作可以给学生顺便介绍一下“选择性粘贴”的功能。

当鼠标指针移动到单元格或者选定的单元格边框上时,指针会编程实心的十字箭头形状,此时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鼠标,就可以把选定的单元格拖动到新的位置。

当需要输入连续的数字时,可以使用“自动填充”功能。

(2)上机实践2:

1、在相邻的两个单元格中分别输入“1”和“3“,然后使用自动填充功能,观察填充的结果。

2、尝试如何自动填充“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

(3)教师点评学生作业情况。

6.管理工作表

此部分内容不作为重点知识,以教师演示为主。

工作簿中可以包含多个工作表,单击窗口底部的工作表标签,可以在工作表之间进行切换。

双击工作表标签,可以更改工作表的名称 。

在工作表标签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快捷菜单中的“删除”子菜单,可以删除当前的工作表。

选择“插入”子菜单,可以插入新的工作表。

7.本课归纳总结

首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回顾和梳理。

其次对学生的两次上机实践操作进行分析,对于重点、难点操作视时间允许可以再给学生快速演示一遍,对于广泛存在于学生当中的问题,则再次强调如何纠正。

《初识电子表格》说课稿

文山市平坝中学谭锦

当今社会,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

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一定的信息素养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性意义。

而熟练使用办公软件EXCEL,正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了解EXCEL的使用。

一、教材分析

我所使用的教材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二年级全一册》。

本课是EXCEL学习的第一单元第一课内容《初识初识电子表格》,主要内容是启动EXCEL、建立新工作簿、保存工作簿、使用简单的公式计算和排序。

为以后系统深入的学习Excel打基础。

现代信息技术课标提倡“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提升信息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Excel是继学习Word后Office办公软件中的第二个组件,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常用软件,更是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提高计算机运用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学生能否对Excel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取决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二、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我将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

该年龄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已经熟练掌握了WORD的操作。

他们对于新鲜的、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特别高,求知欲望强烈,勤于动手、乐于探究。

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改提倡的主要学习方法。

基于以上思考,我决定利用情景导入,并通过适当的学习活动,创造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和自主意识,让学生至始至终在快乐中学习,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本”,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的编排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并以新课改理念作为指导,我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训练、自学、探究性操作,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的功能、特点及应用;熟悉Excel的启动、退出;认识Excel窗口的组成。

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常见的函数(sum,average)。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学会工作簿的建立、设计及保存。

能够根据实际工作生活中的需求选择和正确使用函数,并能够对计算的数据结果合理利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团队的合作学习,感受计算机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快捷,体验探究问题和学习的乐趣。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认为“电子表格的建立、数据的输入及保存”是本节课的重点。

而“电子表格的设计”是本节课的难点。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求和、求平均值公式的使用。

2、排序和填充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函数的格式、函数参数正确使用以及修改

四、我对教材的处理

新课标提倡: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

”由于我校学生是从七年级才开始零起点学习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基础不扎实,因此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原教材中知识点的顺序做了适当调整,并把设置字体字号和插入剪贴画等内容推迟到下个课时讲授,而把数据的排序和重命名工作表等内容提前到本节课讲授。

五、教法与学法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我采用以下教学法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中发现、操作中感悟、交流中理解。

1、情景导入法

布置一个学生短时间无法完成的比较复杂繁琐统计任务,并展示传统的计算和统计方法,导入新课,介绍我们今天要学的软件。

从而激发学生的极大兴趣和热情。

2、任务驱动法

这一方法成为本课教学的一条主线,贯穿整个教学的始末。

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学生成绩统计表”的中心任务,强烈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完成一个个任务的同时,很轻松的就掌握本课的学习内容。

“任务驱动法”使学生能主动探究、解决问题、学习新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自主探究法

自主探究的主要优点是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强烈。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足见“自主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本课中,为了很好的解决制作“学生成绩统计表”这一难点,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带着任务自行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电脑上按照自己的想法操作。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提高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完成了意义建构。

3、协作学习法

以2个同学为一组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4、反馈矫正法

通过对学生操作的观察分析,找出大部分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失误和难点,教师进行纠正和讲解,加深学生印象。

5、演示法和讲练结合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下面谈谈我对本课具体的教学设计,分为三个板块,即:

引入课题——新课内容——反馈矫正——布置课后任务

(一)引入新课(第一个板块):

根据心理学分析,“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

一开课,我就布置一个任务,这个任务是用传统方法短时间无法完成的比较复杂繁琐的统计任务,并通过图片展示传统的计算和统计方法,让学生看到传统计算方法的繁琐性和复杂性,传统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接着简单介绍电子表格的应用范围和基本功能,这样使学生认识到表格在数据处理中的重要性。

通过创设这样一个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对新课内容产生兴趣,激发求知欲。

然后布置学习任务——完成一张简单的“学生成绩统计表”,以任务驱动法满足他们的创造欲望,为下一步的重难点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新课内容(第二个板块):

“新课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板块,又分为“认识EXCEL”、“数据输入和修改”、“简单计算总分和平均分”和“数据排序和保存”

环节一:

认识EXCEL 

1、我让学生根据经验启动EXCEL,观察界面,然后教师补充介绍EXCEL,并出示一些来自生活中的表格,比如课程表、成绩表等,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这个软件的用途。

2、认识EXCEL的窗口,新课标强调,对于学生已懂的知识,老师尽量不讲或少讲,只在学生的疑难处加以启发、引导和点拨。

所以我采用对比法,不讲与WORD相同的部分,着重关注EXCEL特有的功能。

环节二:

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修改数据。

由于时间有限,本环节简单讲授单元格输入数据后,教师把事先制作好的姓名和成绩粘贴到Sheet1,并演示输入和修改过程。

这样节省了很多时间。

环节三:

计算总分和平均分

在这个重要的操作环节中,学生通过较长时间的自主探究,完成电子表格的建立、数据的输入、计算及保存,响应开课时的任务驱动法。

而在此过程中,怎样实现重点、突破难点呢?

我把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协作操作法都用上了。

首先我一步步的演示没一个步骤,然后布置一个简单的任务,交给学生去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

本环节,边讲边练,使学生切实掌握所学技能;并适当提高技能,让拔尖学生能进一学习。

环节四:

进行数据排序,得出学生成绩名次,并保存。

这个环节进行的是简单的排序,所以问题不大,比较简单。

保存的时候要注意强调,让学生正确选择保存路径。

(三)反馈矫正(第三个板块):

学生完成任务后,进行作品展示,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对作品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补充,强调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加深学生印象,记住几个关键步骤。

(四)布置课后任务(第四个板块)

课后请同学们回忆本节课学到了哪些技巧,并思考,在生活中,你觉得Excel这个软件还应该具备哪些功能才更完美,更实用?

信息技术课标强调要“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所以我在最后设计了一个拓展板块,鼓励学生探究EXCEL的强大功能,并互相展示自己探究到的新知。

六、教学反思

这堂课鼓励学生在自己探索学习,并在探索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生成的结论基本与我的预设基本一致。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离这个目标还是有距离的,需要不断改进教学。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每一堂课中,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用爱心、耐心和细心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增强社会适应性,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

表格数据的处理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第四章第二节第一部份的《表格数据的处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遵循教学规律、渗透课改精神、实现有效教学、突出学科特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下面我将从教材、学生分析、教学重、难点、教法和策略、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教材分析

“表格数据的处理”这部分的内容,是课本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第一部分的内容。

本节课内容体现的课程标准条目是:

能够利用电子表格管理身边的信息资源;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采用图表方式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地表达统计结果,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用到,而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是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因此,通过本节课利用图表工具软件处理表格信息,引导学生在图表处理、图文排版等操作使用方面,能够根据需求恰如其分地表达意图。

教材的本节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提炼和提高,对软件的功能使用及其基本操作不再详细介绍,而侧重于引导学生从如何分析问题或任务需求着手,学会从各种需求中寻找技术解决的办法或策略,从而实现利用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呈现主题,表达意图。

学生情况分析

大部份学生在初中阶段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但也有少学生没有任何相关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到只有50%的学生用过电子表格软件。

而这些学生对表格数据加工的常用功能以及应用掌握甚少,对表格数据的分析研究认识更少。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内容和新课标要求确立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①理解用图表来表现信息的特点与意义。

②能根据表格数据关系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2.技能目标

①能够利用电子表格加工处理和管理数据。

②能够利用表格、图表的形式分析数据,发现有价值的规律,并以图形化的表格数据直观表示。

③能选择合适的文字处理、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并采用适当的方式组织信息,表达观点。

3.情感目标

①体验用表格管理数据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以及用图表表示和分析数据的优点。

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观念,感悟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基于以上的分析确立如下教学重点:

①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②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合适的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并以恰当的呈现方式表达意图。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以恰当的形式充分表达主题。

教法和教学策略

结合学生对电子表格了解较少的现实,本节课以一个实际案例为切入点,其教学将经历“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的信息活动。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分析“班级评优活动”的案例入手,设计一系列学习活动的任务,采用自主尝试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分组完成任务,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主动地探求知识,又可以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交流,实现知识的建构。

这符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也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以“班级评优活动”的案例进行教学,以“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为线索展开教学,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采用该例进行教学还在于倡导学生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本节内容主要采用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

以在学校中开展“班级评优活动”作为情景引入,向学生形象讲述在年级的评优活动中完成统计和分析数据并形成分析报告的工作,由此遇到了如何在报告中采用合适的图表形式及文本说明来表达结果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技术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在这种愿望的驱动下,引导学生去探索。

2.明确任务需求

就上述“班级评优活动”分组进行需求分析的讨论:

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应怎么做?

通过讨论达到共识,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处理班级评优活动所产生的数据,并由此形成一份带有结论性的报告。

进一步讨论,要形成这一报告需要完成如下五个任务:

①建立各班三周以来“班级评优活动”得分统计表──建立表格。

②统计“班级评优活动”各班各周得分和各个项目年级平均分──数据统计分析。

③统计“班级评优活动”各班三周总分和各周年级平均分──数据统计分析。

④采用适当类型的图表直观地将数据分析结果表示出来──分析数据。

⑤根据数据图表处理结果,配上相关的文档,形成简明的分析报告。

再讨论应选用什么工具软件来完成任务?

对于这些任务可以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Excel来进行处理。

3.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结合

将相邻的学生每四个人分成一组,共同探讨、研究或自主学习,完成上述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并注意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计算机互动,学生能通过计算机的交互功能、教材中的文字资料,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操作,解决问题,体验探究的乐趣。

对普遍存在的困难,教师可以及时展示学生的成果,以促使学生克服困难,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查阅书中相应内容,或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机的“帮助系统”来学习,也可以给予他们个别具体的辅导。

4.学习评价

学生通过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并产生成果(作品)。

教师适时组织学生总结汇报小组或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获得的知识、技能、经验与体会,通过教学网络给学生展示作品。

汇报后,对整个学习过程及成果进行评价(评价表如下),主要采用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教师分别选出学习效果较好和学习效果较差进行讲解和评述,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势头,帮助学生梳理、小结本课所学的内容。

组别

学习方法

学习状态

学习效果

备注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第四小组

第五小组

第六小组

第七小组

小组评价标准

1、学习方法:

具有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特点,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2、学习状态:

参与面广,90%以上学生主动参与,边缘人物得到关注。

3、学习效果:

阶段性学习目标检测合格率达到80%,总结性练习检测优秀率达到20%。

合格指会使用所学操作。

优秀指除了适当地使用所学操作外,还能做到作品精致美观或有自己独特的创意。

每项评比满分为10分三项总分满分为30分

课时计划

(单元第课时,总第1课时)

课题

《我的母亲》第一课时

修改一

修改二

日期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词汇

2.理解文意,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体会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3.了解胡适的成长经历,理性思考母爱及其深远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①、联系社会背景,来领会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的方法。

②、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亲情,激起心灵的共鸣,然后引导他们关心家庭,关心父母。

从而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他们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

教材分析

重点

理解母亲对“我”做人训练,感受对母亲的感情。

难点

理解母亲对“我”做人训练,感受对母亲的感情。

教具

PPT

教法

(教学模式)

讲读课

板书设计

 

 

序号

时间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修改一

修改二

 

 

 

 

 

1.导入:

有一个人,从中国安徽一个小县城走出来,曾经引领了波澜壮阔的中国新文化运动,还担任这中国著名学府——北京大学的教授,担任过驻大使的职务,他的一生荣获了三十五个博士头衔。

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

谁能介绍他的相关情况?

胡适这位荣获35项博士桂冠的中国学者,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以断定,胡适这位大师的身后,一定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

我们不妨来看看胡适在他的自传中是如何回忆自己的母亲的,看看名人背后的伟大的女性!

2.简单介绍、作品和背景。

(见PPT第2-7)

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1.读准字音。

(PPT-8)

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PPT-9)

初读课文,认识母亲

1.读完全文,你有何感受?

2.你对文中的母亲有着怎样的认识?

(从原文中选择一句话来概括母亲的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

①“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②“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

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③“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④“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研读课文,了解母亲

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情?

这些事情分别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请用”读了,我看到了一位______母亲。

的句式说一说.

要求:

紧紧联系课文,有理有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