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98968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docx

《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docx

高中地理总结中国地理分区

中国地理分区

(一)青藏地区

一、地理位置和概况

1、相对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偏东部,中国的西南部,横断山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喜马拉雅山以北地区。

2、经纬度位置:

75—105E27—40N

3、行政区划:

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和甘肃省小部分

4、人口与民族

地广人稀、藏族人口的主要聚居区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地貌

⏹主要地形:

高原、盆地和山地

⏹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等

⏹地势:

高[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平均海拔4000—5000米,西北高、东南低。

⏹地貌:

起伏和缓,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2、气候特征

⏹类型:

高原高山气候

⏹特征:

冬寒夏凉[我国盛夏气温最低的地方];

年温差小[]

日温差大[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

太阳辐射强烈

[纬度低、海拔高,空气洁净、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日照充足[地势高,空气稀薄]

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干湿季节明显,4--9月为雨季,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降水空间分布特点形成原因:

东南部多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为夏季风深入提供通道;

西北部有昆仑山等高大山脉,迎风坡降水多。

3、河流

⏹水文水系特征;

深切v形河谷[流经高原边缘峡谷,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水流湍急,水能丰富,径流量,含沙量小,有结冰期、汛期

⏹大江大河源头:

长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发源于此[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了大面积的高山冰川,冰雪融水是许多著名大河的源流]

⏹三江源地区:

位于青海省,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上游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这一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

湖泊萎缩、湿地破坏、径流量减少,土地沙漠化扩展迅速,特有物种数量急剧减少

问题出现的人为原因:

长期不合理的伐林、放牧和耕作等

4、湖泊

⏹特点:

中国湖泊最稠密的地区之一,星罗棋布,咸水湖为多,多构造湖,也有冰川湖。

⏹主要湖泊:

青海湖——全国面积最大的湖

纳木错——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

5、土壤:

冻土分布广

6、植被

⏹高寒草场为主

⏹水平分异:

山地森林—高山草原—高山草甸—高山荒漠

[受夏半年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影响,青藏高原东南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旱]

7、资源:

森林、矿产(煤、石油、铅锌等)、草场、太阳能、水能、水资源、地热能[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拉萨以北的羊八井、那曲等)、风能[海拔高、地表平坦、年大风日数多]、钾盐(柴达木盆地“盐泽”)

“聚宝盆”——柴达木盆地:

察尔汗的钾盐、冷湖的石油、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

三、社会经济

1、城市

⏹分布:

多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

⏹主要城市:

西宁——青海省会,青藏高原上最大的城市,地处湟水谷地

拉萨——地处雅鲁藏布江谷地,西南边陲的重要城市,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和交通枢纽。

格尔木——地处青藏高原腹部,青海省西部的新兴工业城市及交通枢纽

2、农业

⏹重要农业区:

青海省东部湟水谷地,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海拔低,气温高,热量条件好,无霜期较长;降水量较多;土质肥沃;可引水灌溉,水源充足]

⏹作物:

耐寒的青稞、小麦、豌豆等

⏹特点:

单位面积产值较高

⏹区位因素:

优势条件——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河谷地带(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积温较高,有水灌溉;草场广阔

限制因素——整体地势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作物生长期长),无霜期短

3、畜牧业

⏹主要牲畜: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4、工业:

⏹特点:

能源和矿产丰富,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畜产品加工业和采矿业在国内占有一定地位

⏹主要矿产地:

⏹工业布局主导因素:

接近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

⏹经济发展方向:

在当地资源丰富地区,建立工业基地。

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

5、交通:

⏹公路运输为主:

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

⏹青藏铁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制约性因素:

海拔高,高山高原气候,高寒缺氧;冻土广布;沿线地质构造复杂;生态环境脆弱

—决定性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科学技术因素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

资源丰富,人口稀少,生活贫困

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边疆地区的开发;

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冻土问题得以解决),经济的发展;

重要的边贸意义,我国资源传送的意义

为我国边疆地区,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防意义重大;

维持青藏地区的稳定,增强民族交流和团结,确保国家统一。

—修建的意义:

合理布局铁路网,缓解公路运输紧张状况

有利于加强青藏地区与外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

有利于社会稳定,民族的团结,巩固国防

—选择青藏方案的的好处:

地势起伏相对较小,施工难度较小,投资相对较少

—引发的环境问题:

影响野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对植被有所破坏形成局部地区沙化

造成一定的交通污染

 

(二)西北地区

一、地理位置和概况

1、相对位置:

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2、行政区划:

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大部

3、民族

内蒙古、宁夏、新疆分别是内蒙古、回族、维吾尔族的聚居区,新疆北部哈萨克族人也较多。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主要地形:

高原、盆地和山地

⏹主要地形单元:

Ø内蒙古高原:

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

高原起伏和缓、开阔坦荡

Ø塔里木盆地:

位于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与帕米尔高原之间。

被高山环绕,地形闭塞

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风积地貌发育典型

Ø准噶尔盆地

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

半封闭盆地,西北部有一些山间豁口

盆地内风蚀地貌发育典型

Ø吐鲁番盆地

断裂陷落盆地

盆地中的艾丁湖是我国陆地上的最低处

2、气候

⏹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征:

气候干燥、降水少[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受夏季风影响较小,海洋湿润气流难以深入]

降水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越往西距海越远,受夏季风影响越小,大陆性越强]

新疆西北部准噶尔盆地降水略多的原因

受西风影响,来自大西洋与北冰洋的水汽可以进入盆地内部,在阿尔泰山和天山迎风坡会形成较多降水

冬冷夏热,年温差大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夏季升温快,冬季降温快?

]

日温差大[降水少,云层稀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保温作用弱;由于地表植被少,沙石裸露,所以下垫面吸热快、散热也快]

日照强

[云量少,晴天多,纬度相对较高,夏季日照时数长]

多大风[]

3、水文

⏹多内流河,新疆地区除额尔齐斯河属北冰洋水系外,均属内流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流量季节变化大,冬季会出现断流现象[降水少,冬季气温低,冰雪融水少;生活生产用水过度]

⏹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4、植被

⏹自西向东:

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依据干湿程度:

以贺兰山一带(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可划分为内蒙古草原地区和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三、农业

1、绿洲灌溉农业

⏹区位因素:

—自然:

(限制因素)降水少

(优势)热量条件好,夏季高温,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

—社会经济:

水利工程建设(灌渠;坎儿井—汇集、避免大量蒸发)

⏹分布:

有河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河谷、绿洲地区

绿洲成因:

由于冰川融水、夏降水等在地势相对低洼、地下水埋藏浅的地方,水分条件较好、植被较好,形成绿洲。

⏹主要作物:

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高粱

经济作物:

长绒棉、甜菜和多种瓜果

⏹主要农业生产基地

Ø河西走廊

位置:

甘肃省北部,祁连山以北,黄河以西

地形:

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

祁连山地槽边缘凹陷带,地势平坦

地貌:

冲积平原,水土肥美

地势:

平均海拔1000—1500米之间

气候:

温带干旱荒漠气候

农业:

利用祁连山雪水灌溉,绿洲农业发达

地位:

西北重要的粮、棉、瓜果之乡

Ø河套平原

位置:

内蒙古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阴山以南的黄河两岸

地貌:

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地势:

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气候:

温带半干旱荒漠草原气候

农业:

引黄河水灌溉,发展水稻种植

地位:

西北最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

Ø宁夏平原

位置: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黄河两岸

地貌:

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地势:

平均海拔1100—1200多米,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农业:

引黄河水灌溉,沟渠纵横,灌溉农业发达

地位:

西北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

2、畜牧业

牧区

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场

位置

贺兰山以东

贺兰山以西,集中在天山、阿尔泰山

水分

年降水量350毫米以上,地表水资源较丰富

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

牧草

优质温带草原

山地草甸草原

方式

划区轮牧

换季轮牧

草场

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

垂直分布的高山草场

夏季牧场——林带以上

冬季牧场——山麓地带

优良畜种

三河马、三河牛

伊犁马、细毛羊

天山植被垂直分异

四、丰富的矿产资源与工业

主要矿产地:

新疆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西气东输主要气源)

伊敏河、霍林河、准格尔——煤矿

包头——钢铁

白云鄂博——稀土

克拉玛依——油田

金昌——以镍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

五、城市与交通

1、城市

⏹分布:

主要依赖于水源,地势相对平坦,多分布在绿洲上或河流两岸

⏹主要城市:

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包头等

2、交通

河西走廊:

古——汉唐通达西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重要地段

今——亚欧大陆桥兰新段经此,沟通东部和新疆的干道

六、区域可持续发展

1、资源跨区域调配

西气东输(见必修三)

2、荒漠化(见必修三)

(三)华北地区

一、地理位置与概况

1、相对位置:

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民族:

以汉族为主

二、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

跨越第二、三阶梯,平原面积广

主要构成: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大小兴安岭,太行山,长白山,燕山,六盘山等

2、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3、河流:

黑龙江、黄河、辽河、海河等

—地形和气候对当地河流的影响:

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流速减慢,沉积作用显著;受季风影响,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流经黄土高原的河流,含沙量大。

4、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5、土壤:

黄土、黑钙土

三、三大地形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差异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

地形特征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2000米,千沟万壑

汾河谷地,渭河平原

地势低平(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海拔多在50米以下,滨海平原海拔只有4米左右。

三面环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平均海拔在200米以下,多沼泽。

松嫩、三江、辽河平原。

气候特征

地处湿润、半湿润区域干旱、半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带。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年降水量200-600毫米)集中在夏季。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在600-800毫米,集中在夏季。

春季干旱多风沙。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高温短促,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集中在夏季。

日照时间长,南北热量差异较大。

有湿润区(蒸发弱)

水文特征

径流量小,有结冰期,含沙量很大。

径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汛期多出现在夏季,冬季结冰,山东境内有凌汛,含沙量较大。

径流量较大,结冰期长,有春夏两个汛期,含沙量小。

植被类型

植被多为次生的灌丛、矮林,覆盖率低。

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针阔混交林为主,在南部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

全国最大的林区。

土壤类型

黄土

棕壤和褐土

黑钙土、黑土

农业生产

耕地类型

以旱田为主

以旱田为主

以旱田为主

作物熟制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一年一熟

主要农林产品

谷子、苹果、枣

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苹果、梨

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人参、貂皮、鹿茸

主要问题

水土流失、水旱灾害

春旱夏涝,地上悬河,盐碱地,水资源短缺。

湿地减少、低温冷害、林区破坏、黑土肥力下降。

四、矿产资源与工业

1、矿产资源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2、传统工业

京津塘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

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有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等资源;又便利的铁路、高速公路、航空和近海运输;有科技和人才的优势。

煤、石油、铁、森林等资源丰富;又便利的交通;工业基础好,有大批熟练工人;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制约工业发展的因素

水资源严重不足

能源资源面临枯竭、水资源短缺、工业产品老化、耗能大、污染严重

发展方向

工业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提高竞争力。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培养科技人才,提高管理水平,调整工业布局,治理环境。

工业中心

北京、天津、唐山

沈阳、大连、鞍山、抚顺、辽阳

在全国的地位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我国的重工业基地

3、高新技术产业

五、城市与交通

⏹北京:

政治文化中心

⏹西安:

直接著名古都,在西部大开发中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郑州:

“火车拉来的城市”,立体交通枢纽城市

六、区域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1、东北地区

⏹问题:

湿地面积减少

黑土肥力下降(水土流失)

森林资源破坏(林木超采,采伐方式不合理,森林大火)

⏹发展:

商品粮基地(与美国类比)

开发东北林区(采育结合)

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

3、华北平原土地盐碱化

⏹成因

自然:

夏秋多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涝;

   春季升温快,蒸发大,易旱;

   河流枯水期,海水倒灌;

人为:

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如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治理措施

以治水为中心,完善排灌系统,使用工程和生物等综合配套技术,科学的调控土壤中的水盐运动。

4、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四)南方地区

一、地理位置和概况

1、相对位置:

⏹位于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南部临东海和南海。

2、范围:

⏹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西南地区

⏹主要岛屿:

台湾岛(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我国第二大岛)、崇明岛(我国第三大岛,主要为泥沙沉积形成)和海南诸岛等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特点:

位于二、三级阶梯上,东部平原、丘陵广布,西部是盆地、高原

⏹主要地形单元:

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2、气候

⏹类型: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雨季由南向北变短,年、日较差较小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南北纵贯的地形有利于西南季风的深入,气温了;四川盆地因北部秦巴山地阻挡冬季风的进入,气温略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雨、雾较多。

3、水文:

⏹主要河流:

长江、珠江、京杭运河、钱塘江等

⏹水文、水系特征:

河流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长(5-10月),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流域面积广,支流丰富

⏹湖泊:

洞庭湖(湖南)、阳湖(江西)、太湖(杭州)和洪泽湖(江苏)

地形对水文的影响:

复杂的地形和多低山丘陵,是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4、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横断山区为我国西南林区(有部分原始林)

武夷山区为我国东南林区(主要为人工林)

5、土壤:

⏹广大丘陵区——红壤

形成:

是在高温多雨条件下发育而成的红色土壤。

特点:

红壤含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是南方的低产土壤之一

改造:

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降低土壤酸性程度

利用:

种植茶树、油茶、杉树和马尾松等经济林木,防止水土流失。

⏹四川盆地——紫色土(风化作用形成的)

含丰富的磷钾成分,较肥沃

⏹南方平原农耕区——水稻土

含有机质丰富,比较肥沃

三、农业

1、概况:

⏹种植业以水稻为主,一年两或三熟

⏹江汉平原为重要的粮食产区和棉花产区

⏹农业以蔬菜、花卉和水果(主要在两广丘陵)为主

⏹南方地区南部,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生产

⏹淡水养殖发展快,海洋渔业发达[河湖众多,海域宽阔]

⏹受地形影响,立体农业特色明显

2、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有利条件:

①雨热同期,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

③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不利条件:

①江淮地区伏旱期(盛夏季节),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

②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③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

夏初梅雨时期,若时间过长、雨量过多,易造成涝灾;若时间过短,与量过少,易造成旱灾。

3、主要地形区的农业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乡泽国,鱼米之乡

盛产淡水鱼和稻米

舟山渔场:

全国最大,夏季墨鱼汛,冬季带鱼汛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四川盆地——天府之国

—气候:

温暖湿润,冬季霜雪少见(秦岭阻挡冷空气)夏季炎热(云贵高原阻挡暖湿气流)

—紫色盆地:

周围山地、高原的细沙和泥土被流水冲刷到盆地有些矿物质经氧化成紫色土。

富含磷钾等养分,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主要农作物有: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甘蔗等

—成都平原:

由岷江、沱江及支流冲积而成,都江堰水利工程利用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地势自流灌溉。

—发展农业的有利于不利因素

有利:

水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有平坦的平原地区;

紫色土肥沃,水源充足

不利:

光照不足

⏹云贵高原——崎岖不平

—喀斯特地形(成因):

流水化学溶蚀

—东部与西部气候差异大(贵阳与昆明)

昆明准静止锋:

冬季东部受北方冷空气影响,西部受西南暧气流控制;冷暧气流在贵阳、昆明之间,形成“昆明准静止锋”,贵阳在锋面控制下多阴雨冷湿天气,而昆明在单一暖气团控制下多温暖晴朗天气。

四、工业

1、区位优势:

长江沿岸地区水运发达;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海运便利;西南地区资源丰富;农产品丰富,工业基础好;侨乡优势,有利于引进外资。

2、资源丰富

⏹有色金属——江西大余钨德兴的铜、湖南锡矿山的锑、水口山的铅锌、广西平果的铝、贵州铜仁的汞、云南东川铜、个旧的锡

⏹铁——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海南石碌

⏹煤炭——较少。

安徽淮南、贵州六盘水

⏹水能——丰富。

三峡、葛洲坝、隔河岩、丹江口、二滩、岩滩、五强溪、乌江渡、水口

3、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长江下游地区:

工业实力强、工业部门齐全

[地理位置优越(长江入海口,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间位置)、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农产品丰富、工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

⏹长江中游地区:

形成以武汉、湖北西部、湖南中部为中心的重工业基地

[具有水资源和电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4、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

⏹发展方向:

以沿海开放城市(上海、福州、广州等)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为中心,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

⏹发展条件:

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发展外向型加工工业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比较

工业基地名称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在全国地位

是全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工业基地

使我国以轻工业和出口加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主要工业中心

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

广州、深圳、珠海等

主要工业部门

钢铁、汽车、飞机、造船、石化、纺织、电子等

服装、电器、电子器件、装备、玩具等

发展的有利条件

水陆交通便利,技术和研发力量雄,国际、国内市场广阔,与国际接轨紧密。

靠近港澳台地区,又是侨乡,便于吸引外资,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政策优势

存在主要问题

能源、矿产资源、土地、运力都比较紧张

能源、矿产资源比较紧缺

今后发展方向

面向国际市场,发展耗能少、轻型、高精尖的自主创新产品

充分利用特区优势,外引内联,开拓国际市场

5、西南地区综合性工业的发展

⏹发展条件:

地形崎岖不平,但水能、矿产、农林牧资源丰富。

⏹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部门:

宜昌、重庆-电力、钢铁

攀枝花、六盘水-钢铁、煤铁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

五、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

1、南方低山丘陵的开发

⏹生态建设:

重大生态问题——水土流失

—产生原因:

雨季长,降水集中;土壤贫瘠、土层薄;植被覆盖少;过度开垦

—危害严重的表现:

人多地少,资产密度大;

红壤肥力下降,容易形成石质裸露的山坡,且难以恢复;

对河流下游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造成不利影响;

加剧河流径流的不稳定性,加重水旱灾害。

⏹开发的有利于不利条件

南方低山丘陵

有利条件

不利因素

气候资源

雨热同期,光、热、水资源丰富

季风气候不稳定,多气象灾害,盛夏秋初伏旱,冬春季有寒潮

生物资源

品种多、生长快、更新能力强、产出大

开发利用品种单一,没有发挥潜力,效益低下

土地资源

多山丘,垂直差异明显,土地类型多样,可发展立体农业

植被破坏,易产生水土流失,山下水冲沙压,旱涝频繁,红壤贫瘠、酸性强、黏重,为地产土壤

水资源

水能资源、水资源丰富,发展水电、灌溉

流水侵蚀作用强,地形复杂,类型多样,开发利用难

社会经济的有利因素

劳动力丰富而廉价,靠近商品性农业产品粮基地,工业城市发展,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

⏹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自然和人文条件

立体农业的优势(必然性)

地形地貌

山地、平原面积比为:

4:

1,垂直地带显著

因地制宜安排农业品种,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发展多种经营

人地矛盾

人多,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不足

将闲置劳动力转移区综合开发低山丘陵,促进多种经营,减轻土地压力

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脆弱

农林牧同步发展,改变单一种粮局面,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2、海南岛的开发

⏹地理位置:

纬度:

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热带地区

海陆:

南部大岛,大西南出海的前沿

经济:

邻近香港,遥望台湾,内靠珠三角,外临东南亚

⏹地形:

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中高周低,沿海有狭窄平原分布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光照充足,降水丰富,分干湿两季

⏹河流:

多发源于中部山地,河流短小流急,富水力资源;水量较丰富;径流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

⏹植被:

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热带物种基因库

⏹海南岛开发的区位优势:

优越的地理位置,便于内引外联,发展经济;

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

光热充足,水热条件好,作物可一年三熟;

热带动植物资源丰富;

海洋生物、渔业、油气、旅游等资源丰富

⏹海南岛的开发:

合理布局产业——环带开发布局

发展特色经济——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